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工具理性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_绝对理性困境
 

工具理性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_绝对理性困境

发布时间:2019-02-28 03:45:22 影响了:

  摘 要 人类社会自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呈现出高速的发展状态,高速发展是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产生的。工具理性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但也对社会造成极大困扰。当前工具理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泛滥,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突出的。教育领域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逐渐失去其根基和价值立场,迷失方向。教育基础和教育价值的回归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教育基础 以人为本 人性假设 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 and Plight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Education
  PAN Lei, QIU Lifang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Since the modern human society, capitalism has shown a high state of development for rapid development is produc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he emergenc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has a huge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cause great distress to society. The current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 spread in all areas of society, the impact on education is outstand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has been gradually lost its basic and value of the position. Reflection on educational value i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predicament of current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foundation People-oriented Assumption of human natur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使物质生产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得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由此工具理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信仰和遵守的法则。工具理性在今天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教育领域自然也不能例外。教育之道核心的概念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忽视人的存在,教育也将失去其根基。
  1 人性与教育
  人在出生时相对其他动物的不完整性给教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并且这种不完整性伴随人的一生。因为人的开放性及未完成性,使得教育成为人不断完善的一种手段。教育当以人为基础,人是教育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和根基,并且教育使人之所以成为人,使人具有人性。人只有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教育的目的就该是让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社会可以影响人但并不能取代人,人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力。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是基础与根本的存在。教育也是基于人性的需要而产生。
  2 工具理性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围绕着政治、经济、社会运转,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和‘发展人’这个道。”自斯宾塞以来,知识的实用价值被一再强调。使得“所有的现代社会,都根据一个特定而狭隘的理性观在运作,这样的理性观盘踞了社会主要机构的核心”。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追求有用性就具有了真理性。工具理性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的教育发展,当代教育朝着标准化、批量化、职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教育者、受教育者都被卷入这个漩涡中。
  工具理性使人类培养下一代的效率提高,让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教育生产力的表现更加明显和有力。但工具理性使教育的对象被忽视,教育的内容统一而失去个性,追求效率而忽视精神,注重结果而不在乎过程,注重对教育成果的精确化分析而忽视不可量化的教育等等问题。
  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沦为了社会的工具。教育成了社会工具复制的手段。梭罗嘲讽地说“瞧,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教育当“以人为本”,但工具理性的特性却与之背道而驰,这使教育的根基被忽视。当前教育违背了其根本价值,违背了“以人为本”。其中工具理性的盛行是教育违背其根本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当前教育的困境
  教育受到工具理性的极大影响,人成为了被制度和功利驱使、奴役的对象,失去了人的主体性。韦伯在谈到工具理性的时候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不可分离、相互平衡的,价值理性是比工具理性更本质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所提倡的工具理性掩盖了价值理性,忽略工具理性是该为价值理性服务的原则。当前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再认,在学业的压力下下缺少反思自我。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更多是建立在功利的目的上。“在教育的领域中,也如其他人类文化的领域一样,要有精神高地的守望者,以避免因现实功利过度侵扰而形成价值贬值、道德沦丧的局面。人类精神的污染,必然导致自然环境的污染,这是一种生态的关联性”。
  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人的本性已不重要,只有利益得失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教育是最应该摒弃浮躁的心态,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人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能够思考,并不是向动物只是去接受。“人存在于他的思想之中,特别是存在于他认识或理解自身的方法之中。他的思想就是他的处境,他的本质包括他认为自己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沦为了一种手段,成为了一种生产掌握固定知识和技能的“工具”的手段。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被异化,导致了人的价值被异化和物化。
  4 教育异化的反思
  传统教育建立在 “理性人”的基础上,决定和控制个体的发展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下,这样的教育观念更加受到追捧。希望在精确的计算下能教育出让社会满意的个体生命。从决定论出发,最终遇见的却是不确定性,我们应该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对教育的复杂性有所认识。独特性是每个个体生命的本质特性,每个个体生命的发展路线都是非线性的,成长和发育是非线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方向和演化的结果都不是定数。
  4.1 教育的本性
  叶圣陶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个体的成长像农业一样需要遵守规律,并且整个教育系统也是按照这样的自组织原则所运行的,违背了其运行规律必然会遭到惩罚。受教育者的精神状况将影响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教育的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
  4.2 教育的使命
  人的本质特性决定“教育有必要体现出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自由意志,形成对立面的思考,在与他自身之外的系统的对抗与互补之中,涌现出超越性的智慧”。应该充分发挥课程的径向功能,课程应该具有导向性。让学生在接受确定性知识的同时还具有怀疑的能力和胆识。“教育所期待的涌现,是在有组织的运作中生出自组织的果实”。
  4.3 价值的重构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工具理性主义的滥觞,超出了教育设计者的预料之外。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价值观,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同等重要的,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出现问题。所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社会的急速变化使得教育也必须随之适应。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使个体生命不断丰富,日趋复杂,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这也是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能够生存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付雁南.“问题少女”之死[N].中国青年报,2010-05-05.
  [2] [法]埃德加・莫兰著.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 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安希孟,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 [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 徐圻.正确评价科学主义的得与失[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
  [8] 倪胜利.回归教育之道[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9] [美]梭罗.瓦尔登湖 [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 倪胜利.大德曰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 杜草甬,商金林.叶圣陶教育文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12] 耒阳.中国私家藏书・卷三・孔子家语・三恕[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
  [13]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M].刘大钧整理.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