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 [抓好农业生产“三大”环节,,助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 [抓好农业生产“三大”环节,,助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30 03:55:28 影响了: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向农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产业。从服务的生产环节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可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农业产前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良种、现代化农业机械、优质化肥、农药、饲料等农用物资的生产供应方面的服务;农业产中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以及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农业产后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产品供求信息、质量检测、存储、加工、包装、售卖等方面的服务。从服务的归属上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发明与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供给需求信息提供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评估服务体系、农产品运输销售加工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与风险防护体系等。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党和国家一直都比较重视农业的生产性服务。早在上世纪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就相继建立了为农业服务的水利、气象等服务机构和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这对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逐步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现代农业服务部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深入调整,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组织也在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总体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仍有待进一步丰富,服务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技术、信息、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服务亟待加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导致一些地区留守农业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许多家庭面临着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事。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家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分散的个体生产组合在一起,进一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约有2.5亿农户,户均土地规模不足半公顷,现有的生产模式难以体现规模效益,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产品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不少农民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中遭受很大损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推动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机衔接在一起,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以公共支出为例,我国现在的农业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补贴超过5%。再如,目前美国从事农业服务体系的就业人员是农业劳动人员的近6倍,远远高于我国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方面与我国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密不可分。在人均耕地面积方面,我国人均仅为0.43公顷,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公顷。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而且也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农业中的扩展。
  2.2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已由产中服务逐步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但产前、产后服务仍显滞后 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培育中,产中服务一直比较受重视,如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随着市场的扩大,目前产前、产后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相比产中服务仍显滞后。从产前技术推广和应用看,一是专业人才稀少,农技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的比例不高。二是技术服务缺乏创新,更多是普及性的技术推广,而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能力较弱。与产前相比,目前农业产后生产性服务更有待加强。尤其是提供产后服务的农产品销售加工信息缺乏,常使农产品生产出来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大量积压或产品价格上不去,这也是近年来部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明显落后,农民融资、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险支撑,在自然和市场风险面前,农民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2.3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一定发展,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很明显 随着国家对落后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出水平明显高于以西部为主的落后地区,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3.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3.1产前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进行新技术和新品种研究与推广、优良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农资储备与供应等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是指导农民安排生产的一项主要手段,是农业产前服务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依托现有的各种网络,收集和发布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与报社、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联创办各类专题节目。另一方面,搭建农业信息中心平台,与其他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站对接,指导农民尽量做到“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做到“以求定供”。
  3.2产中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进行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采收等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加强耕作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和农产品采收等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鼓励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努力探索实行农业技术研究,推广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各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优势,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创办各种合作组织和民办服务实体,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功能,实行重要服务项目由政府服务组织代理,一般服务项目由服务组织自理的机制。
  3.3产后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包装储运、加工与销售等服务 要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体系的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安全、高质和高效。抓好种植业质检中心、畜牧业质检中心和绿色产品开发机构的建设,通过实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培植各类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营销组织,通过改造和改制等手段,引导农业国有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要“端正”各级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产销中的应有作用,名副其实地成为农民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
  3.4完善以公共投资为主导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资金保障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性投入的扶持、引导和推动。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良种培育和农业机械推广、农民培训等具有明显外部性和公益性的领域更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在经营性领域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和吸收发达地区民间资本的进入,形成以公共投资为主导的公益性投入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投入体系。投入体系要依据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向,有层次的把握资金的投向,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有所侧重。基础性投入要用于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公共投入的主体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对农技服务的投入;核心性投入要用于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积极扶持培育生产型、服务型、中介型等各类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关键性投入要用于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的投入,要设置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培养现代信息型技术农民,加快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市场对接;重点性投入要用于培育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完善金融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以政策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摘自《经济纵横》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