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药家鑫案件的启示思考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药家鑫案件的启示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16 04:44:24 影响了:

  摘 要: 药家鑫案件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该案所折射出的教育机制的缺失、人性道德的缺失、法制环境的缺失、社会氛围的缺失,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以促使我们深挖社会的病根,检讨教育的病源,治理滋生幽暗心理的土壤,改良传染病毒的气候。非但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也不足以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关键词: 药家鑫案件; 教育机制; 人性道德; 法制环境; 社会氛围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100-04
  Think about the Case of Yao Jiaxin
  SHAO Jing1 , CHAI Hua2
  (1.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2. Shaanxi Province People’s Police Training School,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We are really a forgetful ethnic. Yao Jiaxin’s case has been gradually fade out of people’s vision. However, this case reflects the lack of humanity education mechanism, lack of ethics, leg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social atmosphere of deletion, which is worth our deep reflection. Above all urge us to seek for social causes, review education cause, manage the darkness in our psychological soil, improve infectious virus climate. Not only that, we couldn’t protect more Zhang Miao, and also save more Yao Jiaxin.
  Key words: Yao Jiaxin’s case; educational mechanism; ethics; legal environment; social atmosphere
  2012年6月7日,是成百上千万莘莘学子踌躇满志地步入考场的时候。然而,一年前的今天,一个充满活力、才华横溢而又缺乏不忍之心的在校大三学生走了,而且是永远的走了……他走的是那样的轰动,那样的使父母悲伤,那样的使人不忍,但又是那样的令人无奈。一个穿着普通、待人和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从不惹事、学习高雅艺术的学生,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并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他的死是在为自己的罪行买单,是用他那充满艺术细胞的大脑、是用他那能弹奏出美妙琴声的双手、是用他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生命,为青年农妇张妙的惨死偿付生命之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一名犯有严重罪行的在校大学生处以极刑,总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其警戒意义显然超过了这件事件本身。如果两个年轻生命的消失,可以唤醒人间的真情,可以让冷漠、残忍减少,可以让道德良知回归正途,那么,这个案件就足以载入史册。
  2010年11月20日晚上,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私车撞倒了青年农妇张妙之后,不但不予施救,反而向张连捅八刀,致其失血过多死亡。三天后,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投案自首。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舆论强烈对峙与离奇喧嚣……
  根据药家鑫的邻居所说: 他是个没有污点、学习成绩优秀、得过各种奖励的孩子。我们相信这是真的,至少可以肯定,他来到世间,不是为了杀人。他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做一个杀人犯。但他确实杀人了,而且,穷凶极恶,暴力血腥,令人发指。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变成了国人共愤的恶魔,是心灵有病,是教育使然,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我们有必要深挖社会的病根,检讨教育的病源,治理滋生幽暗心理的土壤,改良传染病毒的气候。非但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也不足以挽救更多的药家鑫。药家鑫案件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诸多缺失。
  一、教育机制的缺失
  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人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把本来就潜藏于人体内部的某种素质引导出来,从潜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它包括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活动,增进人们知识技能的活动,发展人们身体素质的活动等等。一个时期以来,教育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培养人性;只注重培养技能,不注重升华人格;只注重突出功利,不注重塑造品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才”、“成器”。既然是“成才”、“成器”,自然不讲成人[1]。“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念,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2]。”一句“成王败寇”,令人不寒而栗!当成王败寇的思维渗透到一切社会领域的时候,人们必然陷入只有利害,没有是非的泥潭之中,必然奉行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令人担忧的现实是,一些大学生已经泯灭了基本的人性,他们唯利是图,我撞了你,你要记我的车牌,我就要捅死你。只有利害,没有是非,这是个人的伦理悲剧,还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沦陷。从药家鑫的撞人杀人,到李颖的“要是我,我也捅”。折射出了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这种重外在技能、轻心灵塑造的教育模式造就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投机心态。使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一个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能够培养出一个手法娴熟的琴童,却无法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不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没有尊重生命的朴素情感,缺乏基本的人性善意,不具备起码的不忍之心,仅凭“乡下人难缠”的愚钝想法,就可以持刀杀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