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巧用诗词典故丰厚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深厚的人
 

巧用诗词典故丰厚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深厚的人

发布时间:2019-04-21 03:48:45 影响了: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对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际大家庭中,文化这个角色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人类社会生活在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诸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话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这些文化元素是我们语文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在进行文化生活的教学时师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生成、转化,用诗词典故创设情境、立足生活、紧扣重点,从而提高效率,丰厚中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诗文摘编,巧设情境
  教师要想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就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时,向学生展示佳文诗句: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愤然前行。学生们兴趣高涨,无不为诗中优美的语言所折服。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请大家思考,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教师提示:这段话语可以拆解为四个命题,每一个命题的论点都是鲜明的、确定的,而内容则是开放的、个性化的,从而为启动学生思维的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情意环境,话音刚落,学生们畅所欲言。一位学生争着说,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语文课上写作文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些优美的文字嵌入自己的习作中。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要把这段话背会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为了理想,努力学习!全班学生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二.引经据典,立足生活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节好课也需要教师妙手偶得。在学习《文化塑造人生》前,课间休息时我发现一位学生摇头摆脑在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灵机一动,上课伊始,我首先背诵《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当我刚背诵第一句时,学生们马上接着背诵“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适时点拨该诗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有位学生感觉不尽兴接着介绍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教师不失时机展示杜甫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忧思;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的气魄显示诗人的生活感受,文章从哪来?生命的吟唱是对生活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诗人,理解生活,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语惊四座,学生想起教材理论源于鲜活的生活!把知识拓展了,思路打开了。这样的诱导和训练一旦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悟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诠释得生动活泼,作为教师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可以设想,这样的课堂会不时洋溢着“生机”和“灵气”,知识也就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可见,教学方法的变革其实并非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也不是名家智者的专利。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日多钻研些、多积累些。要从每一次备课、每一节授课、每一次辅导、每一回谈心做起。哪怕是教具的某点改进、导入新课的某些创意、答疑解惑时学生会心的一笑,只要是解决了教学过程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开启了学生紧闭的茅塞,就应视为教法之“变”的成功之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突破,自身素质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用线穿珠,紧扣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的浓缩与精华,是众多知识点的核心。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了课堂的精髓,就能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直接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所以教师更要巧引学生紧扣重点设置问题,一切有价值的创意都是从问题开始,教学活动才能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层层深入,才能找到现实生活所学知识以及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博大精深”这一重点展开。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少,教师不妨这样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例,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绍兴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遗存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由此,形成了绍兴地域文化的特色。绍兴是名士之乡----鲁迅故居、周恩来祖居、贺知章故居、蔡元培故居、王羲之故居、秋谨故居、徐渭故居、陶成章故居、徐锡麟故居;水乡---绍兴河网如织,风光秀丽,乘坐天下独有的乌蓬船,一边喝黄酒,一边听潺潺水声:石桥、古木、老堤,茶楼、酒肆、作坊,静卧的村庄,宁静的水巷,喧闹的社戏,雅致的景观,使人酒醉、眼醉、心醉;绍兴是万桥之都,历史悠久,造型别致。穿弄堂,渡河江,赏游名桥,领略她的风采,聆听她的故事,阅读千古沧桑,挥写万代文章;酒乡----绍兴名优特产众多,它们形质并美,风味独具,世代承传不绝。一学生主动站起来补充,美女西施、孝女曹娥、烈女清风、才女唐婉、情女祝英台、侠女秋谨,越地女性的风采光照世人。师生一起把知识穿成串、连成珠通过对名城绍兴的了解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不断取得成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重点,受到了教育,为学生在重难点的突破中推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