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旅游业调查报告
 

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旅游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8:30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二篇: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三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第四篇: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第五篇:关于发展旅游业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李焕荣

为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调查组,于7月上旬至8月初,对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专题听取了县旅游局的工作汇报,走访了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和白塔等旅游重点乡镇,并召开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在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确立了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开展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编制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各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35个规划。景区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开发景区(点)7处,“山水林古月”五大特色初步显现,神仙居景区深度开发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重视旅游品牌建设,启动了神仙居景区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神仙居景区获得了浙江省五十大精品景区等称号,皤滩古镇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县获得了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

(二)产业互动,旅游带动作用初显成效。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在推动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上成效明显。我县杨梅、油菜花、向日葵等休闲观光产业初步形成,既带动了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杨梅节期间,全县杨梅果园观光游客22.7万人次,门票收入305万元。“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以溪潭垂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14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6.1亿元。

(三)完善配套,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仙居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星级酒店4家,各类宾馆、饭店240多家,总床位7000多张;旅行社13家,导游将近350人;旅游车船公司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7000人。一批专营仙居土特产的旅游购物销售网点相继开业,休闲场所逐渐增加,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开展“旅行社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管理。

(四)宣传促销,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长三角”的市场定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旅游市场稳步拓展。通过利用主流媒体广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邀请剧组来仙拍摄、组织参加旅交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了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区域联动营销,已与全国各地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网络。2014年,全县景区(点)接待游客402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一是合力兴旅有待加强。有的部门(乡镇)对自身职能与旅游业发展结合不够,大产业理念不强,主动配合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不诚信经营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存在宰客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宾馆酒店房价普遍存在擅自大幅度涨价现象;部分宾馆饭店设施、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三是旅游整体氛围有待营造。少数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在县域范围内,对仙居旅游形象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大型旅游广告牌还不够多,旅游氛围不够浓。

(二)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滞后。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存在不够科学现象,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精品景区较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档次不够高,精品较少,核心景区品牌效应不明显。近年来,神仙居景区建设投入较少,景区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进展缓慢,大神仙居景区尚未形成。三是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现有景区多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旅游产业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旅游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旅游特色品牌还不够突出,主要以“游”的门票收入为主,其它五要素的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以游兴贸战略有待进一步深入实施,各类工艺品和农果特产品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缺乏。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缓慢,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部分景区休息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土特产销售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滞后;城区环境秩序与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县域范围内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质量偏低。神仙居等景区容量小,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仍然突出。

(四)体制机制有待理顺。一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明显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有景区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淡竹休闲谷等景区经营困难,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投融资体制亟需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急待破解,投融资平台有待搭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招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景区存在投资商亏本经营和进退两难现象。三是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政策处理、部门(乡镇)职责、关系协调、招商引资等方面,有的政策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对旅行社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创新。我县旅游人才规模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学历层次偏低,旅游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三、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全力兴旅氛围。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景区、大平

台、大景观”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大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总揽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旅游发展工作方案,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乡镇)要将自身职能工作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三要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载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生态环境和法治环境,营造旅(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具体专项规划,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区。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大神仙居景观链,全面提升仙居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依托我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做足“仙”字文章,加快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人间灯彩”一台戏等一批具有风俗民情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三)完善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推进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休闲设施,健全仙居旅游景区配套功能。“行”方面:实施旅游便捷工程,加快发展县内旅游交通,推进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标识。“吃、住”方面:规范宾馆餐饮业发展,加快酒店升级改造,加强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挖掘餐饮文化,做好小吃一条街这篇文章,提升特色餐饮的质量和品牌。“购”方面:实施旅游兴贸战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体现风土人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农果特产品,积极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娱”方面:大力扶持休闲娱乐业发展,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激发游客的消费激情。

(四)坚持产业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力强的作用,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加快培育和壮大产业新的增长点。一要打造休闲精品。以“生态仙居,休闲胜地”为主题,注重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农家乐”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和景观林观赏区。充分利用永安溪沿岸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成休闲景观带。二要打造节庆品牌。完善规划和相关政策,连片发展好景观农作物,并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依托,努力办好“杨梅节”、“油菜花”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和综合效应。

(五)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旅游发展活力。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与发展大旅游相适应的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制定和完善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流程,加强监管。二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实行政企分开,逐步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努力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三要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档次。四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探索建立善纳人才、善用人才、善育人才机制,大力引进高

端旅游人才,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人才支撑。

第二篇: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人行xx支行的通知要求,按照武银[2014]72号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xx迅速安排,及时部署辖内xx对近年来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发展旅游业是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基础。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既是金融部门落实服务业大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服务投向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目前只有xx对旅游业给予了信贷支持,截止2014年9月底,已发放旅游业贷款500万元,主要用于开发白兆山银杏谷等旅游景点,目前这些景点已经开放使用,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唐代大诗人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安陆白兆山生活的10多年里,留下了一百多篇佳作及众多传说,成为安陆市极具特色、国内外游客向往神游的旅游胜地。随着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越来越多,景区基础设施不足、车辆交通不畅、停车难、游客游览景点上山难、购物难、如厕不便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基础设施与景点不配套,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景区发展。为了搞好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建设,安陆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方式,充分利用白兆山旅游资源,着力开发景区旅游景点,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推进 1

安陆经济的发展。

2014年5月15日,安陆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安陆市白兆山林场成立了安陆市立强旅游风景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旅游开发、园林绿化、工艺品(不含金、银首饰)。为加快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开发,该公司拟投资1.2亿元开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拟建上山步游道7条,共8.4公里,其中:李白纪念馆至白云泉步游道2公里,白云泉至娘娘庙步游道2.4公里,白云泉至李白石像步游道0.5公里,李白石像至钟古楼步游道0.3公里,李白石像至鼓楼步游道0.2公里,李白石像至祖师殿步游道0.1公里,师祖殿至李白纪念馆步游道2.9公里。设计步游道路面宽1.2-3.0米,路基为20厘米厚混泥土,面层铺硬质杂木。硬质杂木厚3厘米,宽4厘米,长与步游道宽度相同为1.2-3.0米,上山步游道踏步规格为高10厘米、宽40厘米,硬质木板采用龙骨固定在水泥混泥土上。该项目于2014年10月通过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是安陆市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该公司xx申请项目贷款500万元,在经过调查及风险评估后,同意用该公司景区收费权作质押发放了此项目贷款500万元。白兆山旅游区通过改造,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白兆山、银杏谷风景区游人络绎不绝,已成为人们寻觅李白仙踪,游览李白故里,弘扬李白文化最理想的地方。

三、延伸服务手段支持旅游业发展。

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对支持旅游业这块市

场可说是一片空白,支持旅游业面临机遇,也有挑战,有待挖掘、掌控这片领域是银行业信贷拓展的又一渠道,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这一市场进行细分,创新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一)改进融资模式,加强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根据旅游业的经营特性,制定符合旅游业的授信标准;针对旅游业的财务特点,积极为旅游企业提供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完善对旅游业的金融服务,为旅游公司的深度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担保方式上以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门票收入权质押、林权质押,或以旅游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等开展抵质押贷款业务,解决旅游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拓宽融资领域,延伸对旅游业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人行、银监部门要为发展旅游业营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打破行业框框和地区壁垒,适当简化审批手续,把金融服务向旅游业延伸。

四、支持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对旅游业调控力度不足。旅游业在2014 年已经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城镇的贫富差距,还能带动城乡人员的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技术条件落后,当地的旅游业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以致信贷资金的进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旅游业准入条件不足。旅游业大多产业链长,

许多环节都是由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和管理,而这些个体户多数有资金需求,但往往由于担保条件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

(三)缺乏旅游资源整合平台,难以提供强力金融支持。从xx对旅游业的支持情况来看,目前,当地旅游行业的开发和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暂难以形成有效的融资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四)融资方式单一。就调查的情况来看,本地的旅游业因规模和盈利能力不够,目前没有一家上市后备企业,难以通过股票和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无法介入旅游业,当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期限短、成本高,制约了旅游企业发展。

五、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旅游品牌公司。加强部门协作,加快旅游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市场经营主体。

(二)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财政等部门要将旅游业列为重点支持行业,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专项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搞好资源补贴、利息补贴,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更多适合旅游行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及时满足旅游业的资金需要,更好的支持旅游经济的发展。

六、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工作计划。

(一)积极协助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调控。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旅游行业的调控,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单位要减少第二产业的贷款占比,积极同当地政府沟通,在

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旅游业贷款的投放。

(二)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服务旅游业。各单位要积极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展开合作,提高他们为旅游业提供担保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以旅游景区经营权、林权和收费权作质押、以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等方式,解决旅游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 “朝阳产业”、“无烟工厂”, 是为消费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自1993年开发石人山景区到现在,平顶山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4-2014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14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14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12.4%,2014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14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0.0%;2014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14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14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集团,也有分散经营、方便顾客、灵活快捷、服务周到的小型旅行社和门市部。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现有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社分社5家,旅行社快速发展,旅行接待能力迅速扩张。从购物设施来看,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贸区。从餐饮设施来看,高中低档酒店餐馆和各具特色的风味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五)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该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14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356人,旅游车队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4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6家;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元旦等“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从今年5.1黄金周来看,三天假日,全市3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拉动相关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02亿元,同比增长908%。尧山景区和佛泉寺景区均创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的记录,二郎山景区高峰期的游客达到5.96万人次,三苏园景区3天接待游客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倍还多。经济、舒适、实惠的农家院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据统计,三天内全市农家院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279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到100%。同时,主要景区各大宾馆也出现了紧缺现象,其中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76%,创饭店住宿率新高;鲁山县和舞钢市的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全部爆满,不少游客纷纷流向周边县(市)如舞阳县、宝丰县等地用餐、住宿。在各个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销售点,门庭若市,游客竞相购买。

(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平顶山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双创”等活动,平顶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平顶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是本市旅游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能不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旅游开发工作涉及到的公路、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薄弱,对旅游开发工作的监控力度不够,旅游规划、景区项目建设等有关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同发展。平顶山旅游业在带动食、住、行、购、游、娱相关产业时,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每年“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本市旅游温度较高,游客爆满,但时过境迁,就会趋于冷淡,使相关产业不敢扩建。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仍很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链条很短,有些旅游企业仅仅把眼睛盯在景点和门票上,收入环节很少,而没有其它相关的活动,缺乏激起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使餐饮住宿等行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开发缓慢

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购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生产旅游商品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旅游商品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平顶山市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无法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游客在景区购物花费平均只有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收入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是目前全市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类产品和精品名牌少

总体上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与巨大的资源赋存不相匹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初级层次上,基本仍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休闲娱乐、参与性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和创新类旅游产品少,缺乏名牌和特色精品。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平顶山市旅游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多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提出以尧山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直到目前旅游线路组合程度依然很低,形成了个别传统景区支撑平顶山旅游的局面,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开放上,突出问题是重山轻城,重自然景观,忽视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即重视尧山,轻视平顶山市区景点和当地城镇的发展;没有把尧山景区和叶县县衙、汝州陶瓷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到本市旅游的人,很少在市区或者县城逗留,大部分甚至不进市区。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在发

展旅游业时,偏重于对景区景点的建设,没有意识的城市发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将其作为旅游城市来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为下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外出旅游,才可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旅游业能否赚钱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增加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以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下大气力解决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痼疾。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成立平顶山市旅游委员会,由旅游委员会行使对全市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作用,把规划、土地、投资和融资、公安、旅游和商贸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山与水、城市与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和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等。二是推进景区(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点)经营机制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化,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探索旅游资产管理与运营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应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每年按一定的幅度增加,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优化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套餐

首先要优化布局,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把城区打造成全市旅游服务功能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气,充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为一体。应以规划为先导,制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上规模,上档次和上品味,对旅游精品要“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联结各主要景区的高等级环状旅游公路网络,加强供电、供水、卫生、绿化、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改善接待条件,解决旅游者在行、住、游、娱、购等方面的不足,将该市建设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要对全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全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形成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所谓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就是指在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两者双向贯通,互为促进。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作用,培育大的旅游产业体系,共同将旅游业做大做强。根据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实现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调整旅游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使旅游业从单纯追求自身的发展中跳出来,要彻底打破脱离经济,单纯发展旅游业的定式;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媒介作用,推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任何时候,旅游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社会关联效应,其它要表现的是借助旅游优势和自身吸引力,促进城市开放,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新观念,新思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习先进地区“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今后,全市还需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开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使旅游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篇: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背景

阳朔是大桂林旅游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1996年李鹏总理欣然题词誉为“中国旅游名县”。如今,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阳朔县的支柱产业,县域经济迅猛发展。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得天独厚,其特别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风景点达250多处,景观集中,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中西文化交融。2014年以来,西街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和“中国你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西街旅游的红火气势,造就时尚的修学旅游成为阳朔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阳朔借助西街中西文化完美融合的特色办了许多外语学校、无数学校,让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外语、绘画,外国学生在这里学习汉语、中国功夫。西街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语角”,成为世人修学旅游首选的目的地。

阳朔发掘景点文化,培育一朵朵文化奇葩。阳朔县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漓江书童山景区推出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 刘三姐》,并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同时,还拓展农耕文化、健身文化等。以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发展观光游、休闲游、修学游、农家游及会展商务游等,带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专注发展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如餐饮、住宿、教育、农业等。由旅游及其附属产业每年的财政贡献额占阳朔县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

二、 项目概述

我们希望通过对阳朔县游客们的调查来了解阳朔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为阳朔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其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供客观、公正、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次调查为期两天,8月10号、11号,地点为阳朔县城内。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游客们对阳朔县旅游业的了解程度、对该县导游、餐饮、住宿、卫生的评价和对该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本次调查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判断抽样法,对西街、车站、公园后门宾馆集中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自己对阳朔县游客们分布规律的了解,做出以下问卷分配:

抽样基本情况:

抽样的男女比例与总体一致,年龄分布呈正态分布。其中涉及10%的外国游客作为受访者。

三、 市场调查与分析

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专注发展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如餐饮、 住宿、教育、农业等。阳朔县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每年的财政贡献额占该县财政

收入的绝大部分,所以对阳朔县的旅游发展做出更合理的规划、更有效地运用其旅游资源将是阳朔县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由本次调查所得的结论及提出的改进方向:

1、本次抽样调查得出游客们的年龄都较为集中于20到50岁,说明阳朔的主要游客群为年轻人。阳朔县可以多增加些吸引青年游客的景点旅游项目,如:攀岩、蹦极、漂流等。

2、游客们大多数是第一次来阳朔,但有13%的游客是二次光临的,6%的 游客是第三次来阳朔旅游。这说明了阳朔县有吸引游客二次或者多次来阳朔旅游度假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阳朔县更应该发展一些正对性强的旅游项目,不仅是青年游客,还有一些中老年来阳朔度假的游客们,吸引住中老年游客,这将不是来阳朔旅游的次数增加的问题,而很有可能是来阳朔生活、养老。这样,不仅给阳朔的各行各业带来商机,还因为加深了与外界的联系而让阳朔本土居民们的眼界有所开阔。外来的先进理念在本土居民中也将起到引导作用。

3、在调查中,只有18%的游客表示自己对阳朔旅游景点是很了解的,有34%的游客表示自己对景点的了解程度一般,46%的游客不够了解。这说明,阳朔县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应适当加强。宣传的方法有很多如:网络、电视广告、广播、旅游宣传手册/赠品、杂志、旅行社、亲友介绍 等,可以根据经典的不同特色做出不同的宣传方案。

4、在对阳朔县导游服务水平的调查中,游客们普遍反映良好。

5、阳朔的卫生环境方面业得到了游客们的普遍好评,这有力地反映了阳朔县城乡清洁工程取得明显的效果。

6、在对阳朔饮食条件的调查中,阳朔地方特色美食在游客中得到相当的好评,大部分游客对饮食价格也表示满意。

7、在对阳朔住宿条件的调查中,91%的游客对本县的住宿条件持肯定态度,67%的游客认为住宿价格合理,但仍有33%的游客认为阳朔县的住宿价格偏高。

综合上述4、5、6、7点,我们可以看出阳朔县的旅游服务水平是得到了广大游客们的一致好评的。这充分肯定了阳朔县所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价格因素对于游客并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状态。说明,阳朔县在继续提升自己的旅游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进,以至于赢得游客的百分百满意。

8、阳朔县的旅游景点众多,在调查中,有70%的游客反映了景点门票价格偏高。

9、对于阳朔县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的问题,有44%的游客认为现处于一般状态,12%的游客认为阳朔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阳朔县旅游资源仍有继续开发的需求与潜力

10、对于阳朔旅游业的发展程度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9%的游客认为阳朔县的旅游业是不够成熟的,72%的游客认为阳朔的旅游业是成熟的。

综合8、9、10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阳朔县的景点众多,但价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就此,本人提出两点建议:1、

阳朔县一些高价景点可在维持自身旅游业收入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门票价格,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2、阳朔县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发展有正对性的旅游项目。在对阳朔县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的调查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阳朔县旅游业虽已处于较为成熟阶段,但其旅游资源仍有继续开发的需求和潜力。阳朔县可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完善阳朔旅游业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11、在对制约阳朔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景点设施滞后、宣传力度不够是制约阳朔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两点不足,本人提出如下建议:1、在受到政府支持和景点企业密切配合、景点企业和旅行社友好、互利的合作下,全方位提供一套完整的、立体的、深入的、覆盖面广的宣传体系。2、在景点的设施滞后方面,阳朔县可在不影响本土风情、不扰乱阳朔特色旅游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景点的设施做出更加人性化、完善化的改进。

以上就是本人对阳朔县旅游资源调查后对整理出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由于自身水平的有限,本次调查内容涉及面不够广,调查地太集中,问卷发放数目小,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虽然本次调查存在一些不足,但调查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分析能为阳朔县旅游业更好的的发展起到作用。

第五篇:关于发展旅游业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旅游业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抽样调查。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当地居民。

四、调查时间2014年5月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经济收入,就是否需要大力投资发展地方特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问题向当地人民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赞同发展当第旅游业,然而10%的人民不赞同,他们认为投资有风险,并且认为开发旅游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表示希望保留原生态资源。10%的人因为对这一行业不了解,所以表示不确定。经过对此数据分析,大多数人还是赞同大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网推荐其他精彩内容: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郑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旅游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第二篇:乡镇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汇报第三篇: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第四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第五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

**镇政府机关开展

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

7月下旬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镇政府机关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就目前情况看,这次活动收到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效,镇政府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组织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

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政务环境明显优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达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干部大会提出的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基本情况

我镇政府机关共有工作人员65名,其中副科以上党政领导干部15名,一般干部和勤杂人员50名。我镇在组织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严格按照县政府7月17日召开的全县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的统一安排,从7月17日开始到9月10日基本结束,整个活动共分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总结验收四个阶段进行。按照《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和要求,目前我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正在进行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此次活动收到实效,我镇专门成立了**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领导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宋**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路**和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秦**担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办公室,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为开展了这次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镇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开展这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是确保活动收到实际成效的关键。学习动员阶段,我们结合我镇政府机关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制定了学习课程,发放了学习笔记,镇党委书记王**作了动员报告。集中10天时间,比较系统的学习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的有关领导讲话和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规定、办法和意见。通过学习,我镇政府机关干部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应有的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三是扎实开展查摆。在查找问题,建章立制阶段,我们严格对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决定》,认真查找本单位、本部门以及自己本身在工作、学习、思想、纪律、作风、服务、生活等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将全部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划分为3个小组,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了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们还向镇直机关主要领导及农村两委干部发放了征求意见表150份,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对镇人民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的查摆问题,大家对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认清症结点、确立改进点、找准突破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总体思路和全镇2014年工作计划,针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和主要经济目标,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针对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纪律作风涣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四条禁令”和逐日签到、请销假制度;针对部分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限期结案要求;针对部分村和企业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等待观望、无所作为的问题,建立了领导下乡调研制度;针对政府机关存在的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不佳等问题,重新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过错追究制等提高行政效能的规章制度,并面向全镇各村各单位进行了公开承诺。

三、初步成果

一、高度统一了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这次开展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对我们镇政府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触动是很大的,通过集中学习和查摆问题,大家的精神面焕然一新,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大家都能够紧紧围绕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干部大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都能够高度统一到全县总体工作思路和全镇本年度工作计划上来,统一到全力以赴重点项目的引进和推进上来,统一到全策全力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上来,统一到全县政治社会大局的稳定上来。在县党代会、镇党代会召开期间,全镇基本没有出现大的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为两会的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党政领导及机关干部出满勤、干满点的人多了,干私活、闲聊天的人少了;自觉下乡的人多了,跑趟回城的人少了;主动服务解疑难问题的人多了,指

第二篇:乡镇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机关效能建设,教育机关干部树立公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重点,以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督查考评,

效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一、前阶段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自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后,安各庄镇党委政府紧急部署,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各办(中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的制度、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制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推动我镇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入宣传,强化教育

为了开展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我们首先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学好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的要求和部署,通过镇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进行认真深刻的领会。其次是在各宣传窗中张贴标语等各种类型的宣传形式,进一步营造机关效能建设浓厚氛围,使全镇干部提高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实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打下基础。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迅速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全镇转发了县效能建设工作规则,出台了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针对效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了“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的总体工作目标。一要牢固树立发展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经济抓提速。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和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二要牢固树立为民高于一切的思想,强化服务抓提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把着力点放在主动为民服务,热心承办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三要牢固树立创新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管理抓提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四要牢固树立责任大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监督抓提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解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行组织协调,真正把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领导干部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度,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从我做起,敢抓、敢管,做出榜样。对违反机关纪律制度的现象坚决制止、纠正,确保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有良好形象,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组织健全、责任到位、制度完善、措施有力、奖罚分明。

(三)建章立制,强化督查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基础工程”。我镇根据上级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安各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乡镇干部队伍。这些制度包括出勤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努力做到细化、量化,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镇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并进行职位分类,按岗设人,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抓住重点,强化服务

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紧扣效能建设工作实质,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

1、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对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我镇认真执行县委有关规定,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廉洁从政观念。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讨论活动,开展新党章

第三篇: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

**镇政府机关开展

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情况汇报

7月下旬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镇政府机关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就目前情况看,这次活动收到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效,镇政府机关全体工(转载请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作人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组织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政务环境明显优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达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干部大会提出的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基本情况

我镇政府机关共有工作人员65名,其中副科以上党政领导干部15名,一般干部和勤杂人员50名。我镇在组织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严格按照县政府7月17日召开的全县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的统一安排,从7月17日开始到9月10日基本结束,整个活动共分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总结验收四个阶段进行。按照《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和要求,目前我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正在进行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此次活动收到实效,我镇专门成立了**镇政府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领导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宋**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路**和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秦**担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办公室,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为开展了这次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镇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开展这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是确保活动收到实际成效的关键。学习动员阶段,我们结合我镇政府机关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制定了学习课程,发放了学习笔记,镇党委书记王**作了动员报告。集中10天时间,比较系统的学习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的有关领导讲话和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规定、办法和意见。通过学习,我镇政府机关干部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应有的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三是扎实开展查摆。在查找问题,建章立制阶段,我们严格对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决定》,认真查找本单位、本部门以及自己本身在工作、学习、思想、纪律、作风、服务、生活等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将全部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划分为3个小组,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了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们还向镇直机关主要领导及农村两委干部发放了征求意见表150份,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对镇人民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的查摆问题,大家对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认清症结点、确立改进点、找准突破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总体思路和全镇2014年工作计划,针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和主要经济目标,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针对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纪律作风涣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四条禁令”和逐日签到、请销假制度;针对部分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限期结案要求;针对部分村和企业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等待观望、无所作为的问题,建立了领导下乡调研制度;针对政府机关存在的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不佳等问题,重新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过错追究制等提高行政效能的规章制度,并面向全镇各村各单位进行了公开承诺。

三、初步成果

一、高度统一了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这次开展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对我们镇政府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触动是很大的,通过集中学习和查摆问题,大家的精神面焕然一新,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大家都能够紧紧围绕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干部大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都能够高度统一到全县总体工作思路和全镇本年度工作计划上来,统一到全力以赴重点项目的引进和推进上来,统一到全策全力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上来,统一到全县政治社会大局的稳定上来。在县党代会、镇党代会召开期间,全镇基本没有出现大的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为两会的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党政领导及机关干部出满勤、干满点的人多了,干私活、闲聊天的人少了;自觉下乡的人多了,跑趟回城的人少了;主动服务解疑难问题的人多了,指手画脚回避矛盾的人少了;创新工作、出谋划策的人多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人少了。二是农村两委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主动出击抓调产、跑项目、引资金的人多了,看摊守本的人、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多想大伙事的人多了,只想自家事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喝酒打牌的人少了;敢于触及矛盾的人多了,遇事推诿扯皮的人少了。无论是镇政府机关,还是办事部门,基本上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

办现象,人民群众反映良好。

三、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进。镇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附城的发展实际,面向全社会作出了五项郑重承诺:一是加快实现“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二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对各类行政管理和服务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以政务公开的形式,及时如实地向社会公开。三是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把加快发展落实到产业上,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人头上,真正做到领导精力到位,责任分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四是努力创优发展环境,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在招商引资中切实做到窗口前移,服务延伸,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五是坚持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不违反规定收受服务对象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得以快速推进。通过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镇政府机关及全镇各村各单位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快捷,发展成绩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1—7月份,民营经济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605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61.9%;增加值完成11769万元,占年度目标的69%;销售收入完成2777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61.7%;工商税收入完成515万元,占年度目标的59.2%(其中国税收入完成325万元,地税收入完成190万元),占进度计划的101.2%。二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以来,我镇新上和在建的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共有8个,其中工业项目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其中**羊明化工有限公司轻质碳酸钙项目,总投资2014万元,今年6月份已投入试生产运行;**龙腾有限公司石油膨体砂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基建工程已经开始;**市强民乳业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67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预计明年8月份峻工投产。小城镇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其中西街拆迁改造工程投资400万元,**中心小学投资600万元,接轨路商住一条街开发工程投资700万元。目前西街拆迁改造和**中心小学两项工程已建成交付使用。三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总投资120万元的***村通工程,将在近期高标准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了*、**、**、***、***、***6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总投资达到120万元,789户2868口人的安全用水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通过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树立了镇政府机关“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在建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继续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政府系统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创优投资环境,努力形成万众一心搞建设、抓发展的合力,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

市xx关于行政效能建设情况的汇报

~-10-22

9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后,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宣传发动,扎实查摆存在的问题,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并加以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委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全委人员的认识

市会议召开后,委领导立即召开党组成员会,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对会议内容进行了传达学习和讨论,对照连云港市政府工作规则,逐条对照,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在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而且从班子成员自身做起,反思以往工作中效能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其次在全委职工大会上对会议内容和会议要求进行了传达,以行政许可法的规范标准,紧密结合工作职能,要求全委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行政管理、推进依法行政,不断进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第三,在全委开展提高机关效能大讨论,以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为第一出发点,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立足点,要求每个处室认真查摆各自效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宣传发动,使全委人员充分认识到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和准确定位计委每个处室、每个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事务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中的职责,自觉践行“xxxx”,做到廉洁从政、高效从政,建设服务型机关,为服务发展、加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深入查摆问题,找出效能建设的关键环节

通过专题分析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委认真落实全市集中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建设活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机关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工作人员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显著增强,工作效率、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服务发展、加快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但刘市长会上列举出的“五大病症”在计委也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在工作纪律上,还有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个别人员上下班比较随便,上班期间有打乒乓球、上网打游戏现象;在工作职责上,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努力不够,有消极应付和拖拉现象;在制度建设上,有些方面不够全面和到位,一方面有的制度不够健全,另一方面现有的制度落实不够。

除此之外,从履行我委的职能出发,也还认为我委的行政效能建设与全市加快发展的任务相比,与投资者、基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意识还不够到位

今年以来,针对部份地区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实行宏观调控,加之“铁本事件”的影响,从上到下,各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十分慎重,但针对我市来言,并非投资过热,而是投资不足,我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上保证了我市投资规模未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但如何紧密结合我市的市情,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投资规模、资金、项目争取等方面,突破条条框框及制度的约束,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方面,工作还不够到位。

(二)服务工作还不够全面

为基层、为社会、为群众服务方面,计委有较为全面的工作制度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廉洁从政等方面我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服务无止境、沟通无距离,对基层、对群众的不理解的问题或非计委本职方面工作的解释,受人手、职能、资金、政策和知识面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基层寻求资金、项目支持的少部份工作,一时我委还无法保证全社会完全满意。

(三)内部运转还不够协调

“全委一盘棋,工作一体化”是我委领导班子对整个工作的一贯要求,全委内部各职能机构也认真按此要求认真进行了落实,社会各界到我委机关、窗口咨询、办事也比较满意。但限于条线和职能的差异较大,专业性也较强的特点,各处室对其他处室的具体工作要求难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偶尔也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运转协调不畅的情况。

三、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和落实整改举措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委从关键环节抓起,突出“以人为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营造我市良好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作风

以创优质服务为主题,以创市级文明单位和契机,大力提倡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敢于负责的作风,在全委组织开展“抓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xxxx”重要思想,大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宗旨观、政绩观、发展观教育,引导全委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港城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为基层、为群众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

(二)规范机关行为,提高效率

按照《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规范机关人员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从政,规范从政行为,从发展大局出发,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反对和防止各种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增强自我纠错的能力。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切实解决重审批(管理)、轻服务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和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公示制度,扩大群众对机关工作的知情权,不断增加工作透明度。

(三)提高队伍素质,练好内功

&nb

sp;从提高办事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出发,建立和完善干部考学制、岗位聘任制、交流轮岗制、竞争上岗制、责任追究制,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科学“赛马”机制。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培训,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增强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形成心齐、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

9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后,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宣传发动,扎实查摆存在的问题,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并加以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委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全面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全委人员的认识

市会议召开后,委领导立即召开党组成员会,以民主

生活会的形式对会议内容进行了传达学习和讨论,对照连云港市政府工作规则,逐条对照,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在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而且从班子成员自身做起,反思以往工作中效能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其次在全委职工大会上对会议内容和会议要求进行了传达,以行政许可法的规范标准,紧密结合工作职能,要求全委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行政管理、推进依法行政,不断进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第三,在全委开展提高机关效能大讨论,以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为第一出发点,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立足点,要求每个处室认真查摆各自效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宣传发动,使全委人员充分认识到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和准确定位计委每个处室、每个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事务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中的职责,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做到廉洁从政、高效从政,建设服务型机关,为服务发展、加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深入查摆问题,找出效能建设的关键环节

通过专题分析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委认真落实全市集中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建设活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机关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工作人员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显著增强,工作效率、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服务发展、加快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但刘市长会上列举出的“五大病症”在计委也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在工作纪律上,还有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个别人员上下班比较随便,上班期间有打乒乓球、上网打游戏现象;在工作职责上,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努力不够,有消极应付和拖拉现象;在制度建设上,有些方面不够全面和到位,一方面有的制度不够健全,另一方面现有的制度落实不够。

除此之外,从履行我委的职能出发,也还认为我委的行政效能建设与全市加快发展的任务相比,与投资者、基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意识还不够到位

今年以来,针对部份地区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实行宏观调控,加之“铁本事件”的影响,从上到下,各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十分慎重,但针对我市来言,并非投资过热,而是投资不足,我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上保证了我市投资规模未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但如何紧密结合我市的市情,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投资规模、资金、项目争取等方面,突破条条框框及制度的约束,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方面,工作还不够到位。

(二)服务工作还不够全面

为基层、为社会、为群众服务方面,计委有较为全面的工作制度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廉洁从政等方面我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服务无止境、沟通无距离,对基层、对群众的不理解的问题或非计委本职方面工作的解释,受人手、职能、资金、政策和知识面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基层寻求资金、项目支持的少部份工作,一时我委还无法保证全社会完全满意。

(三)内部运转还不够协调

“全委一盘棋,工作一体化”是我委领导班子对整个工作的一贯要求,全委内部各职能机构也认真按此要求认真进行了落实,社会各界到我委机关、窗口咨询、办事也比较满意。但限于条线和职能的差异较大,专业性也较强的特点,各处室对其他处室的具体工作要求难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偶尔也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运转协调不畅的情况。

三、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和落实整改举措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委从关键环节抓起,突出“以人为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营造我市良好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作风

以创优质服务为主题,以创市级文明单位和契机,大力提倡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敢于负责的作风,在全委组织开展“抓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宗旨观、政绩观、发展观教育,引导全委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港城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为基层、为群众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

(二)规范机关行为,提高效率

按照《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规范机关人员行为,坚持

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2014年机关效能建设汇报

乡镇政府如何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

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材料

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汇报

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汇报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县旅游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三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第四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五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县旅游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推动旅游兴县战略的贯彻实施,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0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常委会开展了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9月5日至7日,在听取县旅游局关于全县旅游工作情况的汇报后,调研组深入到寺前、牛镇、汤泉、晋熙等乡镇和花亭湖景区,调查了解旅游事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外地旅游开发和管理经验,调研组于10月中旬考察了浙江千岛湖、江西柘林湖等景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花亭湖景区相继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今年6月,国务院重点风景名胜区专家考察组对花亭湖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花亭湖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都已具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评审条件。”

1、旅游法规宣传和花亭湖景区宣传推介方面

为保护花亭湖景区的旅游资源,景区管理处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汤泉乡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旧民居的改造,有效保护了别具风格的龙潭寨和蔡畈古民居。寺前镇将《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通告》印发到村、组,广为宣传。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介花亭湖。一是通过举办缅怀纪念赵朴初系列活动、花亭湖摄影大奖赛、钓鱼王杯和蓝光明杯垂钓赛、以“点亮花亭湖”为主题的登山活动等,着力提升花亭湖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气指数。二是积极参加周边地区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免费发放景区导游图、风光文字资料和光盘,展示景区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三是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推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进行专题宣传,并开通了安庆市旅游网太湖分站。四是与省内外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宣传推介合作关系,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旅游推介办事处。

2、旅游项目开发方面

花亭湖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已列入省“861”项目规划和安庆市“三山两水”旅游扶贫项目规划,为我县旅游事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政府补助、农户投资的形式,“农家乐”生态游开始起步,已有50家“农家乐”接待户通过验收并挂牌营业。通过招商引资推进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近几年来,累计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寺前庄苑(三星级)、千缘山庄、花亭湖温泉度假村、月亮湾民俗风情园等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安徽省锦鹏、锦海投资公司拟投资1.6亿元的花亭湖“雕塑艺术岛”项目和海螺集团拟投资500万元的“休闲度假村”项目已进入征地、拆迁和规划设计阶段。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几年来,县政府加大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近5000万元,建造了多处旅游码头,修建了西风洞盘山沥青公路,改造了景区部分景点的供电线路,完善了景区通讯设施,启动了旅游快速通道工程、环湖道路(赤百、太百)扩建工程和赵朴初生平事迹陈列馆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兴县没有真正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旅游业总收入和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相关部门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旅游事业发展深入研究不够,旅游营销理念缺乏特色,营销水平有待提升,花亭湖旅游品牌建设的亮点不多;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旅游、兴旅游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2、旅游发展规划严重滞后。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尚未开展,旅游资源底数不清;旅游发展规划尚未编制,已编制的花亭湖景区总体规划定位不准、起点不高,赵朴初名人效应和禅宗文化底蕴发掘不够,景区控制规划和大部分景点详规还处于谋划阶段。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景区综合管理亟待改进。突出表现为:①县旅游局职能缺位,花亭湖景区管理处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②景区收费站“一间铁皮屋,一根长木棍,游客一到,木棍一拦,停车买票”,游客扫兴,大煞风景。③游船管理亟待规范,抢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水上交通秩序一度混乱。

4、旅游服务水平不高。从总体上来看,我县旅游事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层次和服务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景点的主题项目策划水平不高,留不住游客;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导游数量少,难以为游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宾馆、饭店等旅游定点服务场所尚未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构成单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大。

三、几点建议

旅游兴县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提出的“五大战略”之一。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推动我县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把花亭湖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针对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外地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在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委托权威机构和知名专家,编制全县旅游事业发展规划、花亭湖景区总体规划、景区详规、景点项目策划及环保专项规划。规划编制要树立精品意识,兼顾近期需要和长远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准确定位,彰显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花亭湖景区的开发建设。

2、强化景区综合管理,规范景区旅游秩序。一是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县旅游局应切实担负起指导管理全县旅游工作的职责,花亭湖景区管理处应组织实施好景区旅游开发工作。强化景区管理处的管理职能,组建景区综合执法队伍,对景区实行综合管理、联合执法,从根本上净化景区环境,规范景区秩序。二是尽快改变目前景区门票收取方式,在整合景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推行“通票制”,变“景点游”为“景区游”,除了互动项目经核准可以收费外,景区景点不再收门票。三是整治游船营运秩序。可借鉴千岛湖的经验,对游船实行“六统一” (统一接待、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统一考核、统一服务),并切实强化监管措施,杜绝无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玩得舒心。四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严厉打击药饵垂钓、乱砍滥伐、开山炸石等违法行为,使花亭湖生态环保良性循环,永续利用。

3、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交通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景点资源有偿转让和政府资源入股等多种形式,引进县内外的资本投入,实现社会资本向旅游业的聚集。要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旅游开发条件,抓紧建设旅游快速通道、景区票务中心和旅游专用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景点开发要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景区开发围绕花亭湖景区的主题,服从规划,注重品味。要量力而行,杜绝半拉子工程,做到开发一处,成功一处。对现有景点,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档次,做精做强,使其真正能引得来客,留得住客。

4、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升花亭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科学的旅游营销策略,革新营销理念,注重整体包装,突出品牌特色,打好“名人牌”、“禅宗牌”、“山水牌”。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拓宽营销载体,创新营销方案,提升营销水平,向社会推介太湖独特的旅游资源,努力营造太湖旅游新形象。要加强旅游营销队伍和从业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职业道德好、精神风貌佳、业务素质精的导游队伍,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要进一步加大与县内外旅行社的合作推介力度,使花亭湖景区成为更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5、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作用,推进旅游产业由单一的游览向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产业转变,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旅游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要把游客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发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将我县具有优势的茶叶、山货等农特产品、绿色产品推销出去,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二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xx市广播电视局(台)是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为“五科八部”,即:人秘科、行政科、宣传科(总编室)、事业科、社会管理科、广播新闻节目部、广播专题节目部、电视新闻节目部、电视专题节目部、广告部、播出部、工程建设部、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广播自办节目呼号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频率fm**兆赫)同步传输,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电视自办节目呼号为“*市电视台”,开办一套节目,分别组合播放,以无线、有线两方式传输,全天播出时间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23个镇,用户7万户,入户率达6.6%;广电中心初步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近年来,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抓宣传质量、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1、完善采编播手段,宣传能力全面增强。多年来,广电部门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现实,自我加压,更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在*地区率先开办电视“天天新闻”,电视专题节目数量多,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总时间22小时,播出电视节目30套(无线1套、有线29套)。广播新闻一周节目抽查连续4年获省先进。广播节目《农村天地》被评为*市名栏目。自200*年以来,重大战役报道日渐增多,现场直播日渐增多,异地采访日渐增多,这“三多” 尤其是现场直播多可以说开创了县(市)组台的先河。

2、实施精品战略,宣传质量不断提高。我市的广电宣传队伍紧紧围绕中心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把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作为改进宣传的重要任务,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作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把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净化荧屏声屏,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年以来,我市共有105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件获省级奖,83件获*市级一二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数在省、*市领先。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每年在上级台用稿数量名列县(市)级台前茅,21个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有线网播出。广播新闻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新闻抽查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省先进,电视新闻节目连续2年获得* 市先进。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1、建成动圈音箱市。为了巩固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传播质量,199*年,我市加大动圈乡镇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年新发展动圈喇叭12万只,总数达29.9万只,全市动圈化率达89%,建成动圈音箱市,成为全省第9个动圈音箱市,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我市市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社会司、省广电厅评为事业建设特等奖。为了巩固农村有线广播的通响率,200*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意见》,督促各镇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人员、经费、管理等事宜,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明显上升,入户率、通响率分别稳定在85%和99%以上。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作为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矢志不移,历尽艰辛,不懈努力,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步伐。199*年,进行城区有线电视扩容改造。199*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199*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制定了全市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纳入市委党建工作考核目标。200*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计经委、建委、国土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审计局、供电局等部门组成的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线电视发展工作。2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把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接轨上海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强势推进、两年到位”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总指挥部,由曹斌市长任总指挥,各镇(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今年 8月份,市政府组织各镇乡分管领导到如东县考察学习了有线电视推进工作经验,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目标在今年底全市除启隆乡以外的23个镇328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达到25000户以上。

3、异地兴建广电艺术中心。广电艺术中心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完善我市广电硬件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广电艺术中心的建设纳入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十六项工程”之一,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市城建总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广电中心建设。去年5月22日,新的广播电视塔打下了第一根桩基,6月8日,进行了开工典礼,目前,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灯光别致、功能俱全的广播电视塔已扮靓我市西大门,广电广场作为市区最大的城市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大型文艺演出的主阵地。10月8日,市广电局已搬迁完毕,广电艺术中心正式启用。随着广电艺术中心的建成,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全面建设电视非编网、硬盘播出网、广播制作网和内部局域网,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4、做好网络多功能开发。在调整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制、重点发展有线电视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开通了电话电视点歌和数据广播等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开通了市、乡电视会议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了有益的尝试。

(三)完善经营体制、创新运作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强化队伍管理,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事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1、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近几年来,市广电局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创亲朋经营模式,实行广告经营公开竞标、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要求广告创收部门在内部管理、广告策划、节目制作和拉引客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运作,执行好广电总局17号令,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营创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2、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理规范高效。近年来,市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在*地区率先完成了三台合一、局台合一;对广电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改革,市场化运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通过对广电局 (台)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广电系统形成了“优者先、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电事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广播电视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

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广电事业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情况看,发展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同上级要求、先进县(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事业发展差距大,有线电视发展不平衡;节目编播水平、宣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广电队伍素质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广电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我市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以下几点建议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广电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广电事业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广电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政府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多作思考,加强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制订广电事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适合广电事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广电事业发展。

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广电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广电事业规模的壮大和社会对广电工作要求的提高,我市的广电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同样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市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广电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宣传质量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根据文教电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对广电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采取适合广电产业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手段,鼓励广电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广电产业。

一是以中广有线*分公司成立这一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搞活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实行全程全网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大力度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实现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入户率达50%,建成省有线电视先进县市的目标;深度开发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尽快建立广电数据平台,开通党政数据网。二是继续完善广告业务承包责任制,切实组织经营创收,实现广告收入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三是以全市第二轮事业单位改革为抓手,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考评、考核、检查、督促、奖罚等一系列措施,锤炼队伍素质,塑造广电形象,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电队伍,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第三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进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立县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进,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面积427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文化公园8个、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45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露天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已经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乡镇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各类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秧歌比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根雕、手工编织、二人转、彩绘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积淀了县域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8周岁—35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我县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资金困难是制约我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他村屯大多由于无力投入而导致建设步伐缓慢,多数文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全县82个行政村仅有十几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藏书量仅为25000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和科教兴农的需求。

(二)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不能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城镇阵地、轻边远地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

(三)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形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服务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多,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群众文艺创作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偏弱。2014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文体广播中心,由原来的县直部门垂直管理变为由乡镇政府行使有关职能,客观上乡村文化管理职能被弱化。同时,作为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并且文化干部身兼数职,行政事物繁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个别乡镇文化站甚至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乡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保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相关部门应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入的契机,积极跑市、进省,争取国家政策更大的支持,三年内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个3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化活动室的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挖掘、整理、加工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产品,打造品牌走向市场,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二)协调发展城乡文化,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文化活动

内容决定着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成效。农村文化要由“小文化”发展成“大文化”,促使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县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乡镇主管文化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促使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不断探索创新乡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乡镇文化站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方便农民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农民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把文化活动同农民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要采取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生活。要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自我娱乐。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引导群众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本地特色。通过城乡并举、专兼结合、内外互动的办法,办好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会活动,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有较大知名度的群众文化节会品牌。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采取有效途径和办法,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综合文化站。要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版权归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建设中。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向专职化发展,要积极为他们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推进健康、向上、和谐的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要组织开展“十百千”活动,选拔10名文化拔尖人才为带头人,培养100名优秀专业人才,带动1000名骨干分子,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为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四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通人教[200*]*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于9月上旬,对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听取了市广电局**作的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实地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市广电中心,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市广播电视局(台)是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为“五科八部”,即:人秘科、行政科、宣传科(总编室)、事业科、社会管理科、广播新闻节目部、广播专题节目部、电视新闻节目部、电视专题节目部、广告部、播出部、工程建设部、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广播自办节目呼号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频率fm**兆赫)同步传输,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电视自办节目呼号为“*市电视台”,开办一套节目,分别组合播放,以无线、有线两方式传输,全天播出时间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23个镇,用户7万户,入户率达6.6%;广电中心初步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近年来,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抓宣传质量、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1、完善采编播手段,宣传能力全面增强。多年来,广电部门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现实,自我加压,更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在*地区率先开办电视“天天新闻”,电视专题节目数量多,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总时间22小时,播出电视节目30套(无线1套、有线29套)。广播新闻一周节目抽查连续4年获省先进。广播节目《农村天地》被评为*市名栏目。自200*年以来,重大战役报道日渐增多,现场直播日渐增多,异地采访日渐增多,这“三多”尤其是现场直播多可以说开创了县(市)组台的先河。

2、实施精品战略,宣传质量不断提高。我市的广电宣传队伍紧紧围绕中心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把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作为改进宣传的重要任务,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作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把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净化荧屏声屏,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年以来,我市共有105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件获省级奖,83件获*市级一二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数在省、*市领先。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每年在上级台用稿数量名列县(市)级台前茅,21个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有线网播出。广播新闻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新闻抽查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省先进,电视新闻节目连续2年获得*市先进。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1、建成动圈音箱市。为了巩固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传播质量,199*年,我市加大动圈乡镇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年新发展动圈喇叭12万只,总数达29.9万只,全市动圈化率达89%,建成动圈音箱市,成为全省第9个动圈音箱市,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我市市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社会司、省广电厅评为事业建设特等奖。为了巩固农村有线广播的通响率,200*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意见》,督促各镇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人员、经费、管理等事宜,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明显上升,入户率、通响率分别稳定在85%和99%以上。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作为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矢志不移,历尽艰辛,不懈努力,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步伐。199*年,进行城区有线电视扩容改造。199*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199*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制定了全市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纳入市委党建工作考核目标。200*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计经委、建委、国土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审计局、供电局等部门组成的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线电视发展工作。2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把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接轨上海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强势推进、两年到位”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总指挥部,由曹斌市长任总指挥,各镇(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今年8月份,市政府组织各镇乡分管领导到如东县考察学习了有线电视推进工作经验,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目标在今年底全市除启隆乡以外的23个镇328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达到25000户以上。

第五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通人教[200*]*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于9月上旬,对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听取了市广电局**作的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实地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市广电中心,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好范文网范文网】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共2页,当前第1页12好范文网推荐相关文章:

关于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