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简介_提高农村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简介_提高农村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8:20 影响了:

  综述  在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实施六三、五四、九年一贯等多元学制。进入21世纪,国家整体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北京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从世纪初的53所发展到目前的120所。分析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各区县快速发展的原因,其一是国家政策导向,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颁布的同时,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九年一贯制;其二是区县因地制宜,在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中,按照集中优势办学的思路,建立了高中独立设置,初中小学加大衔接的管理机制;其三是推进均衡发展,在落实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健康成长;其四是坚持科学发展,尊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认知和发育规律,统筹安排九年课程和教育教学,探索最佳教育期和最近教育区,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本专题以九年一贯制为主题,提供了燕山地区和昌平农村地区两个区域以及海淀区育英学校和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两所学校共四份改革经验,旨在强化区县和学校教育管理者推进九年一贯学制改革实验的不同责任,充分认识九年一贯制的制度优势和实验重点,切实把握住推进这一改革的着力点。当然,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的小学与初中衔接、课程及课时安排、教师职务系列及评定、学生管理与课外活动组织等问题,无疑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完善制度和政策,从学生差异发展出发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实验者贡献你们的智慧。文/乔树平(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生源总数仅占全区的20%,但分布地域广,在区域内影响较大,它们的发展水平对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区教委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教学资源共享、中小衔接等问题为研究重点,深入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
  学校管理机构的改革
  建立统一的学校领导班子。撤销原有的中学部与小学部机构编制,实施(一至九年级)一体化管理。建立一体化管理网络,形成垂直管理和水平管理统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学校行政系统采取垂直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并要求各部门在负责各层面日常工作的同时,必须树立学校整体意识,相互协调配合,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服务。
  实行“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整”就是整体统一,不分初中、小学,把具有共性的工作放到一起,使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集中精力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更“专业化”;“分”就是分段,强调的是在“一贯制”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承认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既要尊重各段的个性,又要特别注重各段之间的衔接。
  建立一体化的管理规范。建立一系列精要、便于操作、讲求实效的一体化的管理章程。包括三大类:一是保证管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领导管理制度;二是各层次、各方面的工作规章;三是各层面、各项工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系统地制订整个九年的培养目标,组织分步实施,分段落实,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端正态度,树立一体化思想。向教职工宣传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的意义,介绍其他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经验,以此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同时,通过举办各项活动,帮助大家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的思想。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一体化管理模式打破了原中小学的界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一体化的领导;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取长补短,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工作,实施管理;保障了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证明,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保证九年一贯制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
  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
  整合学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综合利用教育资源,通过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有效缓解部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优化师资配置,实现合理利用。通过优化将学校岗位人数精减,剩余人员按区教委人事政策进行分流,一方面使优秀师资得到了合理使用,确保了学校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村学校的部分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师资的合理流动,为缺编学校提供了师资补充。
  妥善处理闲置设备问题。各校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地方行政部门联系,闲置校舍由各村开发利用,服务于农村文化建设,富余教学设备由区教委调拨到设备短缺学校使用。
  教育教学工作的一致性
  管理层次清晰。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主管副校长具体负责,中小学部主任协同负责,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具体实施的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明确各年级段德育目标。根据九年一贯制的特点,编制各年级系列德育目标、要求及内容,用一以贯之的德育思路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础。
  分层递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制订了明确的素质教育质量要求,并认真落实实施。
  我们以英语教学的中小学衔接问题作为突破口,带动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学习习惯和方法、师生情感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新旧知识的衔接。初中教师认真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了解新旧知识的过渡与衔接。中小学部教师互相听课,交流英语教学信息,寻找英语教学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相同相异处,找准衔接点。
  教学方法的衔接。一方面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泼气氛,尽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真实情景,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在课堂节奏上逐步加快,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适当过渡到初中方法上来。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小学生有的习惯很好,如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游戏等。到了中学,好的习惯需要保持,不良习惯需要改变。
  在衔接阶段,我们注重以下几种习惯的养成和强化:根据发音规律记忆单词的习惯;上课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胆提问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每天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习惯。
  师生情感的衔接。我们要求初中教师在新接班后,要多与学生沟通,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教学评价的衔接。中小学教师应相互了解不同阶段的评价原则和方式,并使之一致,达到逐步过渡。我们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
  九年一贯制课题的研究,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工作统筹起来,使得学校在资源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做到目标一致、步调协调、整合协作,学校整体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如二一学校,在研究中提升了影响力,学生由原来的300人增加到500人。处于半山区的兴寿学校近年来中考成绩连续两年进入昌平区“十佳学校”行列,得到社会认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