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谈语文课堂如何激趣|语文课堂如何激趣
 

浅谈语文课堂如何激趣|语文课堂如何激趣

发布时间:2019-06-13 03:55:21 影响了:

  【摘要】语文博大精深,按理说语文课应该非常有意思的,应该得到学生的喜爱。但现实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一直以来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课和专业课于学生实际联系更加紧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没有考虑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我们怎么样能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对语文课有很深的渴望呢?要达到这个效果,其实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地引导,也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课堂激趣,设计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新课程标准也提倡课堂应焕发生命活力,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对于语文课,学生一般都不太重视,他们说语文课无非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没什么意思,很枯燥;他们说语文课几节不听都没有问题,因为老师讲的那些东西都在书上,考试前自己看看书就可以了。是什么原因使语文课受到了如此的“礼遇”呢?我问过一些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也都和我谈了他们的观点,但归纳起来,即语文课就是一汪“死水”,学生提不起兴趣来。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呢?
  在五年多的从教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语文课堂气氛的调节,力求让学生在一种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再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一、情景导入,启发调动
  语文教师要开拓学生思路,拓宽兴趣渠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保持兴趣,动机不断强化,这就需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的需要,会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故事、名篇名著、名言警句等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如《失街亭》教学中对《三国演义》的介绍、《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对《红楼梦》的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水浒传》的介绍;还穿插外国文学经典,如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莫泊桑的《项链》……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适当介绍一些科技发展状况、影视娱乐信息、文坛动态等,如对歌星周杰伦和作家韩寒的介绍;此外,我给学生推荐了《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萌芽》、《文化苦旅》等优秀报刊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引进源头活水,让学生学有所获,这样,学生上语文课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兴趣盎然了。
  我曾经上过一次普通话口语交际活动课,主要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设计的,题目是《调解的方法与技巧》。在进行情景导入时,我首先引用了发生在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故事:幼儿园里,有两个孩子为了分吃一块蛋糕而争吵不休,两个人都想争夺工具以便为自己切出较大的一块。老师了解情况后轻松地解决了问题,大家都拿到了满意的一块蛋糕。你知道老师运用了什么方法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学生立刻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结合大家讨论的意见基础上,一方面我们共同回顾了旧课,另一方面引出今天的主题,即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调解。这时,学生们已经很明确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被很好的激发出来。
  二、设置项目,合作探索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任务是听讲、记笔记,考试前将老师讲的内容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遭到了现代教育的强烈批评,我们呼唤的是一个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对知识探索和追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
  在我的课堂上,我很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调解的方法与技巧》这节课上,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接着和学生观看一个关于小朋友之间因抢夺玩具发生争吵的视频。同时,我设计了一个“边看边说”的活动,即观看完视频后,继续启发学生思维,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如何应对。学生首先结合书本所给出的方法进行讨论,然后模拟情景展示成果。果然,大家积极查阅书籍,不断修改解决方案,并且通过模拟情景进行展现。我发现,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当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时很有成就感。以后再上活动课的时候学生就更具主动性了,有时他们的创意也让我感到吃惊。在这种给定项目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全面评价,多元激发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赖于活动的有效开展,但一次成功的活动更离不开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因为评价一方面是对活动内容的总结,另一方也是对学生表现的激励。
  我在课堂中常使用的是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心发言人和集体的评价依据评分标准进行。在进行项目设置时我就已经制作了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按照细则一一标识,进行量化考核。在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种评价语言,而不仅仅将评价停留在“好”“不错”等抽象化词语上,力求给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除了老师评价,还设置小组内部互评、小组间互评以及随机评价等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个人、集体、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虽然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带来更多观念和想法的碰撞。
  同时为了体现对学生多激励的原则,我还设置了一系列的个体奖项,比如在《调解的方法与技巧》这节课上我就设置了如最佳幼师奖、最和蔼可亲奖、最机智多谋奖、最具自信奖等等,这些个体奖项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产生。当然,除了要学生说出评选的理由之外,还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表达。这样,学生通过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就能准确发现自身优点及需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扬长避短”了。
  结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地钻研课堂教学艺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使学生有兴趣,并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潜力,日积月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