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电力工人先进事迹:电力一线工人先进事迹
 

电力工人先进事迹:电力一线工人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9-06-18 08:49:52 影响了:
文章摘要:认准的事决不回头.当晚5时,作为班长的杜金玉,率领13名队员从大通县工地赶到西宁的公司报到.15日7时50分,杜金玉接受青海省电力公司指令开赴玉树灾区.次日凌晨3时,杜金玉一行到达大震后的结古镇.当时的结古镇一片漆黑,电力供应全部中……

老杜走时,玉树巴塘机场已经通电,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从这里装车,火速运往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只是过往的司机可曾知道,就在窗外扎曲河南侧的输电线路铁塔下,一个新逝的生命在这里忙碌过.

老杜走时,结古镇赛马场安置点刚刚亮起灯火,一顶顶帐篷里透出暖意.只是住在这里的3万群众可曾知道,就在周围山坡上的电线杆上,一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这里流过汗.

42岁,这是老杜的生命刻度;5天121小时,这是他在玉树地震灾区度过的最后时光.如今,他的生命已经融入茫茫高原,与玉树灾区的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救人要紧

“你还好吗?冻不冻?”

“好着呢,不冻.”

这是妻子李金秀与杜金玉最后的通话.时间定格在4月20日下午3时20分.

杜金玉,牺牲前是国家电网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线路班长.玉树地震后,他告诉妻子要去玉树抢险,妻子的第一反应是“别去了,那边挺危险的”,可是丈夫回答的只有最平常的四个字:“救人要紧!”

“救人要紧!”在杜金玉的眼里,灾区的人民正在遭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帮一把.

时间回到4月14日.当天7时49分,一场强震突袭了玉树.电网瞬间瘫痪,抗震救灾面临空前挑战.

“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电力供应.”国家电网在第一时间做出紧急反应,启动抗震保电应急预案,动员全网精兵强将迅速赶赴玉树灾区,全力救援,在最短的时间里“点亮”玉树.

按照国家电网的紧急指令和青海省电力公司抗震救灾抢险领导小组的要求,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立即组成一支80人的抢险队,于当晚8时奔赴灾区.

坚决请战.正在大通黄朝线项目部施工的杜金玉得知灾情后立即请缨,要求到灾区一线.队长白成海没有答应.白成海清楚,老杜已经连续多天奋战在线路上,早已疲惫不堪.他不忍心!

老杜不依不饶,百般陈情.白成海就说:“那地方海拔高,缺氧,你就不要去了.”老杜急了,向白成海吼道:“我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也很累,但架线还是可以的.3月21日,我不是还跟你去海北热水抢修线路了吗?那里的海拔也不低啊.必须让我上玉树,不然,我跟你急!”

这就是老杜的性格,认准的事决不回头.

当晚5时,作为班长的杜金玉,率领13名队员从大通县工地赶到西宁的公司报到.15日7时50分,杜金玉接受青海省电力公司指令开赴玉树灾区.次日凌晨3时,杜金玉一行到达大震后的结古镇.

当时的结古镇一片漆黑,电力供应全部中断.由于没电,玉树巴塘机场处于停航状态,大批救灾物资和抢险人员滞留西宁机场.

“尽快恢复受损线路,打通生命通道!”——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达命令.

杜金玉和队友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修复结古镇到巴塘机场35千伏输电线路.

排查发现,输电线路多个铁塔被地震时山上滚下的巨石击中,46号铁塔扭曲变形,48号座底的4根金属支架仅剩两根,49号塔身根部也严重受损.

受损的铁塔位于扎曲河南侧,要将材料运过去,禅古水电站大坝是唯一通道.可大坝坝体已被震裂,汽车无法通行.

“用肩扛!”杜金玉扛起一根杉木杆,走在最前面.

从禅古大坝到受损铁塔,杜金玉扛着几十斤重的杉木杆,沿着坑坑洼洼、巨石横陈的河床走了3000多米,脚步有些趔趄.

顾不上喘口气,杜金玉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带,第一个麻利地爬上铁塔,指点着塔下的队员赶紧搭立杉木杆.虽然已40多岁,但是在铁塔上,他娴熟的技艺并不比小伙子差.

3个小时后,杜金玉和工友们完成了35千伏线路铁塔抢修加固任务.茫茫暮色中,杜金玉靠在铁塔水泥挡护墙上呼呼喘气……

当晚,巴塘机场恢复供电,空中生命通道打通.

时间不等人

17日中午,杜金玉接到新任务:在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为10千伏照明线路布线,19日前必须完工.

布线的活看似简单,实际困难不小.根据设计草图,他们要在800米长的线路上设置15根12米高的水泥电线杆,安装两个变压器.

先是挖基坑.15根电线杆需要挖15个基坑,每个基坑1米长、0.8米宽、2米深.

杜金玉二话不说,抄起铁锨和洋镐,带着工友们干起来.

高原上土壤很薄,挖不了几下就碰到地下的碎石,铁锨卷刃,双臂发麻,双腿发软.杜金玉提醒工友:一定要坚持标准,“我们走了,质量出了问题,那样老百姓会骂我们,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

在工友的印象里,杜金玉是个严肃、严厉的人.看到有的工友干活拖沓、马虎,他开口就骂.队长白成海曾提醒他,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可杜金玉并不领情:质量出了问题,再辛苦也一钱不值.“我不骂他,他下次还记不住.”

这一次,杜金玉有些骂不动了.连日的劳累、恶劣的工作环境,使他的体力严重透支.18日一整天,立杆、入坑、组装……杜金玉忙得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所有队员都筋疲力尽.晚上11时20分,回到驻地,杜金玉扒拉了几口饭,就一头栽到地铺上,一声不吭.

时间不等人.19日一大早,杜金玉又出现在施工现场.上杆、紧线,他还是冲在最前面.“老杜就像个拼命三郎.他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当时,大伙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为灾区带来光明.”共事5年多的工友蒋杨华说.

玉树谷地平均海拔在3700米以上,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是日头当空,烤得人脸上火辣辣的.不一会儿,七八级的大风裹挟着沙土呼啸而来,人都站立不稳.紧接着,细密的雪粒又落下来,气温降到零下.

在10多米高的电线杆上上上下下4个来回,杜金玉有些撑不住了.下午3时,随队医生孙党威去工地巡诊,看到杜金玉靠在线圈上,黝黑的脸上满是沙土,人好像瘦了一圈.他喘着粗气向工友喊着:“线拉紧点,再紧点!”“系好帽带,注意安全!”……

19日下午4时多,布线任务提前完工,10千伏照明线路具备了带电条件.

20日晚,夜幕降临,结古镇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内灯火通明.灯光下,灾区的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玩耍,纯真的笑声给沉重的灾区带来些许欢乐.赛马场安置点的通电,标志着结古镇所有受灾群众安置点全面实现市电供电.

最后时刻

16日固定在输电线路铁塔底部的杉木杆,只能起临时支撑作用,线路持久安全运行,必须用金属支架换下杉木杆.

固定铁塔用的金属支架,终于来了.20日清早,杜金玉和工友们又出现在禅古水库大坝旁.4天过去,水利部门在坝顶紧急修复了一段路,车辆能够前行一段路,手工搬运支架的距离缩短到800米.尽管如此,扛着最重50多公斤的金属支架走近铁塔,也绝不是轻快的事.工友们发现,杜金玉的脚步比4天前迟缓了许多.

更换杉木杆技术难度大,从铁塔临时固定、替换到最终铆定螺丝,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近3吨重的铁塔如果倾倒,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活离不开杜金玉.他艰难地爬到塔上,下面的队员给他递东西.

下午4时50分,杜金玉拧紧最后一根螺丝,从铁塔下到地面,一屁股坐在地上,脸色发紫,嘴唇发青.

“我今天特别累.”他对队长白成海说.“咋了?”“不知道.”

白成海没有想到,这是他和杜金玉的最后一次对话.“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20日的工作结束,本来决定我们这批人都要下撤的.”白成海泣不成声.

晚上9时,队医孙党威按惯例到每个帐篷巡诊,发现杜金玉看上去比平时劳累许多.“那不是一般的疲态,是接近极限的疲劳.”

“身体不舒服你就休息一天吧.要不我给领导反映一下,再不行就送你去西宁.”

“不用不用,就是累点,休息一下就好了.”杜金玉坚决回绝.

“孙医生,孙医生,你快去看看吧,老杜吐得厉害!”21日凌晨1时55分,和杜金玉同宿舍的一个工友急匆匆地跑到孙党威的帐篷,焦急地呼喊.孙党威迅速赶过去,发现杜金玉脸色非常不好.

“还是送你到西宁吧,我跟领导说一声.”输氧过后,孙党威再一次建议.“没关系,你不要和领导说.”杜金玉还是不同意,“吸氧后,感觉好一点,挺舒服.”

凌晨3时,等孙党威再次被叫醒赶回来,发现杜金玉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嘴角溢满白沫,心跳微弱,呼吸孱细,肺部大面积出现病理性水泡音.

孙党威立即给杜金玉输氧,同时立即叫醒车队司机,火速将杜金玉送到最近的医疗点.

4月21日凌晨4时.高原清寒笼罩着玉树震区,点点繁星在四周山巅眨眼.

“老杜,老杜!”格萨尔广场一个医疗点里,工友们的哭喊声,划破了灾区寂静的夜空.

此时,距杜金玉来到玉树震区抗震保电一线,时钟整整走了121个小时.

121个小时,高原震区夜以继日地劳作,没有人能体会到杜金玉忍受了多少劳累与苦痛.

121个小时,上千次余震中,这位青海乐都的汉子用肩膀扛起了责任.

42岁年华,人生的风雨旅程中,杜金玉还有太多太多的牵挂.头发斑白的父母,相濡以沫的妻子,稚气未脱的儿女……这一切,在他弥留之际,会是怎样的锥心剧痛.

老杜走了,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他的亲人和工友,也让人们见识了一位普通工人的风骨.

“我觉得我爸爸很光荣,值得我学习.虽然爸爸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4月24日晚,从学校赶到父亲公司的18岁长子杜延辉,强忍着眼泪,哽咽地对记者说.这个瘦瘦高高的孩子,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男子汉.

正在乐都二中读高三的杜延辉,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期待的那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举动.他是那么平凡,平凡得往人堆里一扎就看不见了.但每一项工作,他都出色地完成;每一次攻坚,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青海火电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梁鸿先说.

老杜走了,来不及看一眼灯火闪亮的玉树,来不及看一眼玉树人民将要建设的新家园.

然而,人民不会忘记.4月25日晨,青海省互助县神安殡仪馆哀乐低回,700多名各界群众自发赶来为他送行.

“生于乐都永驻玉树壮哉金玉;照亮他人熄灭自己英雄男儿”,殡仪馆门前的这副挽联,浓缩了杜金玉的一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委托工作人员送来花圈.青海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万玉树藏族同胞把一个美好的名字送给他——点亮震区的光明使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