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手工之美】手工之美散文
 

【手工之美】手工之美散文

发布时间:2019-06-21 04:00:52 影响了:

     手造之美,体现在织物上便是丝织。在中国,唐以前就出现了“织中之圣”——缂丝。缂织艺人坐在织机前,脚踩经棒牵动纵线提经开口,“咵咵”几声之后,用纬线起花,手工提梭挑织。这种“通经断纬”的织法,做工之复杂,耗时之长令人咋舌,一件出神入化的缂丝杰作要耗费手工艺大师一年甚至多年的时间。同样发祥于我国的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非凡创造力的有力见证。
  手造之美,体现在日用器皿上,则以中国的彩绘为代表。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在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是及其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手造之美,体现在工艺上,则以中国的漆雕为巅峰。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织锦、琉璃,这些寻常物件与我们相伴千百年,记录了民族的历史,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渗入了我们的情感。由于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些传统的文化形态都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由于手工技艺的活态性和传承性,相比那些整体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的遗产,更加脆弱——它们很难抗衡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市场逐渐萎缩、传承人数量锐减,处境十分艰难。
  
  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
  陶瓷 刺绣 织造 织锦 印染 剪纸 编织 扎制 刀剑 金银 铁器 铜器 锡器 文房四宝
  印刷 乐器服饰 雕刻 塑型 绘制 刻绘 漆器 漆画 漆塑 绘画 拼贴 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
  缂丝:织中之圣造诣天成
  “缂丝”自古就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相传在宋朝金兵南侵的时候,苏州蠡口有一个名叫巧生的青年,本以织绢为生,由于战乱,只好改做破布头换糖的行当。有一次,他从换来的破布头中发现一片正反面都有相同花鸟图案的旧布片,既不像织锦,又不像刺绣,图案柔和悦目。他决定要学习这种手艺,因此跋山涉水去求艺。一天在荷塘边,巧生帮助一位姑娘捞回她被水冲走的衣服,为表示感谢,姑娘送给他一颗莲种。巧生回家后,把莲种放入水缸中,莲种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莲花。很偶然地,他发现荷花缸中出现了那个给他莲种的姑娘,在偷偷帮他织丝绸。只见姑娘用采来的莲花、莲叶绞成汁,将细长的藕丝染成五光十色的丝线,又把尖尖的竹叶做成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梭子,在梭子里装上由浅入深、各种颜色的藕丝,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织机前。她织一色,换一把梭子,织得十分细致。巧生惊奇地从门后跳了出来,姑娘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发现了,就留在巧生家,把手艺传授给了他。他们把这种织法取名为“合丝”,寓是两个人合作织造。苏州人把“合”读成“革”的声音,后来人们就叫它“缂丝”了。
  宋代庄绰《鸡肋编》中细述了缂织的技法:“定州织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在缂丝作品上,图案与素地、色与色的接合处形成了明显的缝隙犹如镂刻,故在庄季裕《鸡肋编》、洪皓《松漠纪闻》中又称“刻丝”。一幅缂丝,穿梭上千次才能织成,由于其技法奇绝,风格独特,且人工成本奇高,故享有“织中之圣”的美誉。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而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所做织物的花纹和色彩正反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缂织时,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贯穿全幅,因此每次只能够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局部回纬织制。当需要缂织多种色彩、有晕染效果的图案时,至少需要经过数千次“断纬”才能达到最基本的层次效果。即使在缂丝匠人专业化程度极高的明代,万历皇帝的龙袍也整整花了13年时间才织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拍卖会上的宫廷缂丝作品都能拍出惊人高价的原因。
  2006年5月20日,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2月,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的4种技法:
  结:在竖的地方用同样颜色的线接上去。
  掼:在横的地方把纬线穿过去。
  勾:用深一些颜色的线勾出图案的外轮廓。
  戗:就是镶色,用几种颜色不一的线交相织出图案的色彩,使整个画面的颜色浓淡相见,显出层次。
  
  缂丝工艺传承人王浩然:一半继承一半创新
  在北京天通苑居民社区里,王浩然和他的团队租用了其中一间民房办公。“在北京的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和推广缂丝,方便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很显然,王浩然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还是待在南通,他的家族也许会因为缂丝变成一潭死水。
  王浩然是这个缂丝家族中最年轻的一辈人,他的姨爷爷是宣和缂丝研制所所长王玉祥。王玉祥在1979年进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缂丝工艺,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七八个可以独立设计画稿的缂丝大师之一。王浩然回忆道,“那时姨爷爷就跟我讲,我们跟苏州缂丝不同,南通缂丝的技艺叫宋缂丝,也叫本缂丝,在日本称为本缀,历史上它属于缂丝早期产品,它最大的特点是面料挺括,表面显现“瓦楞地”沟纹。宋缂丝表面虽粗犷,但又不失细腻精巧,它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感,却又处处蕴藏着细腻精致之处,耐人寻味。苏州织造则叫明缂丝,日本叫明缀,是缂丝在明朝时期的产品,明缂丝轻柔,表面平纹状、无明显的“瓦楞地”沟纹。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到了近代我国只留存下明缂丝的技法。明缂丝现在比较常见,但是宋缂丝的流派,全国就剩我们这一家了。”
  2007年,当时大学刚毕业的王浩然成为了家族中缂丝推广团队的大脑。这是缂丝团队中最稚嫩的面孔。王浩然自己说:“当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如果要去外聘一个人,可以说没这个钱。”像大多数传统文化传承人一样,王浩然也在纠结与矛盾中。一方面,他们需要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更多人认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艺,将传统的灿烂更充分地释放出来。为了迅速将缂丝这一面料技艺打出去,王浩然想到了与时尚品牌结合。刚来北京的时候,王浩然每天都混迹在东方新天地里面,仔细考察每个品牌的合作机会。“一开始选定了郭培、夏姿陈以及NE.TIGER,但是郭培对我们说只用自己的面料,夏姿陈与我们有过联系,但他们更倾向于用刺绣。”对于服装来说,刺绣可以依附于一种服装面料,而缂丝则需要与其他面料拼接。
  王浩然曾经也想过将缂丝与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结合,也找到了负责中法贸易的人愿意牵头,但由于缂丝的技法太过复杂,对方又没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关于缂丝的材料几乎不能用外语解释清楚,因此递出的资料也石沉大海。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服饰品牌NE.TIGER的设计师张志峰找到王浩然,希望合作制作出缂丝礼服。这对王浩然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最终双方合作出品了一件名为“鸾凤双栖牡丹”的缂丝华服。这件红色丝绸礼服用了7种缂丝工艺来表现凤凰及牡丹图案:腹部采用本缂丝,领部和袖口用了明缂丝,胸部采用铝缂丝,腰部用的是引箔缂丝,双肩采用绒缂丝,后背则分别采用了雕镂缂丝和紫峰缂丝。这7种缂丝衣片不是用针线,而是用已经失传几百年的技法“缂成”缝制拼接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天衣无缝”。
  随着对缂丝了解和承袭,王浩然的传承思路变得渐渐清晰。他说,“我这一代人手上的创新,恰恰是一种非创新,是一种将老的技艺恢复出来的创旧。”在后来的日子里面,王浩然推动了缂丝在2008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大秀“国色天香”的华丽绽放,也是缂丝织造技艺成了2010年CCTV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主题“传承”的直观展现。在2010年的第二届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主办的世界青年大会上,王浩然发表了“以承袭传统重塑中式生活艺术”的演讲,大会组委会授予了他“优秀青年传承人大奖”。现在王浩然正在结合王玉祥的一些实践性研究,从书面上解决缂丝在实际操作与工艺描述上的矛盾,使得缂丝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很好地保留给后人,也正在著述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本介绍缂丝的专业论著《宣和遗物》。
  
  
  
  云锦:天上云霞凡间织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一位“老南京”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说起他从祖辈那里听来的传说。相传,古南京城内的秦淮河新桥西北端曾经住着一位替财主干活的老艺人张永。为了还债,张永日夜织锦,熬得身体骨瘦如柴。有一次,财主要过生日,逼着张永赶织一块“松龄鹤寿”的云锦挂屏。可怜老人白发苍苍,熬干了灯油,一夜才织出五寸半,眼看财主就要来逼货,老人急得直淌眼泪,他伸开双手,面向门外巍巍高山悲叹道:“云锦娘娘怎么不来保佑我们织锦穷人……”张永疲劳过度,话未说完就晕倒在织机旁。此时,高山上的彩云豁然开朗,闪出万道金光,张永家的门“咯吱”一声开了,走进来两位美丽的姑娘,她们把张永扶上床,自己就坐到机坑里面熟练地织起云锦来。霎时间,织机连声响,花纹现锦上。等到天亮,张永从昏迷中醒来,只见满屋子金光,一个姑娘在机坑里飞快地甩梭子织锦,另一个坐在花楼上拽花。张永喜滋滋地把云锦往机子下卷,没想到这神奇的云锦犹如山上的瀑布一般,拉不完、卷不尽,街坊邻居都跑来看稀奇。后来人们传说,那天夜里帮张永织锦的两位姑娘就是云锦娘娘身边的两位仙女。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18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也呈现各异。由于南京云锦多用于皇家服饰,所以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多被用来织造云锦,比如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复杂而艰苦。
  2001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江苏省金文云锦名人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09年9月30日晚,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锦的四大品种
  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在缎地上以金线或银线织出各式花纹丝织品。库锦中有“二色金库锦”和“彩花库锦”两种,多织小花。前者是金银线并用,后者除用金银线外还夹以二至三色彩绒并织。库缎:又名“花缎”,或者“摹本缎”。库缎原是清代御用贡品,以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的“缎匹库”而得名。库缎包括起本色花库缎、地花两色库缎、妆金库缎、金银点库缎
  和妆彩库缎几种。妆花: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用色浓艳对比,常以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织品典丽浑厚,金彩辉映,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
  云锦工艺传承人金文: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1973年起,金文就开始从事云锦的研究制作工作,对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金文看来,云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在金文眼中,云锦工艺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图案,甚至是每一丝、每一线,无不浸透着华夏民族多少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欣赏云锦作品,不光是欣赏她富贵华丽的表面图案和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还应该透过它去体味其后的文化特色。比如由金大师设计创作的云锦“一品麒麟补”,作品的图案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动物——麒麟。在古代传说中麒麟被称为“仁兽”。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将这种“仁兽”作为武将官服的纹饰,不仅代表权力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云锦“一品麒麟补”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赞颂他为世界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金文认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应有崇高的地位,古代的艺术品因为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那个时候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面貌,流传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文物。同样,现在的云锦若能与现在的时代生活充分结合,那就是未来的文物。云锦工艺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贴近生活,不断创新。”这也是金文矢志不移长期坚持与前进的方向。
  进入21世纪,南京云锦已不再作为皇家御用的丝织物,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护下来。自2009年10月2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南京云锦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杰出的织造技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知晓。成为世界非遗后的南京云锦,它的保护、继承、创新也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抓住一切可以对外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南京云锦,知道其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也许是保护云锦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2010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经过层层筛选,确定金文带领的团队首获入选长期驻场项目。在中国元素馆展馆的中心位置,竖起了代表锦绣江苏的“织坊”,数十幅大型云锦实物呈现了云锦多彩的织造手工艺。
  金文说,“近两年云锦的名声开始远播海内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了解。我们也想借机让云锦更加贴近大众,走入现代生活。现在的云锦可以织出国画效果、油画效果、版画效果等不同感觉的作品。云锦可以作为艺术画来装饰墙面,画面丰富,立意新颖的云锦框画可以为居家装饰增色不少。在探索表现云锦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云锦的时尚化。现已成功的设计是:把欧洲的设计风格融入云锦。这需要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相互交流,把一些西方的纹样尝试用进云锦。”
  他又兴奋地提起最近的新成果,“当代的云锦善于吸收和运用现代技术的成果,例如“雄蚕丝”,现代研究发现雄蚕茧的丝质量无论是从丝的均匀度还是强韧度都高于雌蚕丝。质量远远高于国家5A级标准,这样优质的材料用于云锦进行深度开发,研制的雄蚕丝领带已获得“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用雄蚕丝加工,纳米处理的女士拎包,不仅外观时尚,水落包面如落在荷叶上,瞬间散开,有防水、防尘、防油的特点。”
  珐琅:博取中西技艺之长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相传历史上在我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时,当地官员便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于是,大臣们想请胡姓艺人进宫专为皇家制瓷,却遭到胡家人拒绝。于是,大臣们只好在宫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艺人的烧制方法尝试制瓷,最终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瓷器。为了体现宫廷制瓷与民间制瓷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烧的珐琅彩瓷器定名为“古月轩”。
  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它是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着珐琅彩瓷独特的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珐琅工艺传承人熊松涛:将全部生活投入到珐琅技艺
  掐丝珐琅约在公元14世纪传入我国,珐琅工艺虽是舶来品,但一经传入中国,即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为一体,所制珐琅器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来影响的痕迹。“熊氏珐琅”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熊松涛的祖父一辈,当时清后期皇宫内的珐琅造办处在北京通州地区设置了手工作坊,专门给宫廷制作珐琅器,其祖父就在当时造办处下属的作坊内学到了这门手艺,为了让这个老北京绝活继续传承下去,其祖父把这门手艺教给了熊松涛的父亲。如今,“熊氏珐琅”已经有三代人都在从事珐琅工艺这项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制作。
  传承独特的珐琅工艺并且将其融入品牌的创作热情与成果之中,这些曾经被忽略的绝妙艺术,今天都通过“熊氏珐琅”的能工巧匠之手恢复了往日的光芒。“熊氏珐琅”在创立之初,虽然只是拥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但到了1969年其企业规模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扩大发展成上百人的企业。1995年,企业申请到出口自营权,成为北京市惟一获得出口自营权的珐琅艺术品企业,其产品迅速出口到世界各地。
  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出口创汇企业十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会上,“熊氏珐琅”与北京手表厂合作完成的银坯掐金丝珐琅夹板的陀飞轮手表——“蝶恋花”,一经展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此表仅限量三只。
  历经40年,“熊氏珐琅”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经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珐琅企业。由于受到家族企业的熏陶,熊松涛少年时就接触并掌握了珐琅艺术品每道工序的制作工艺,并深深喜爱上这种传统的手工艺。1998年,熊松涛接手并且管理该企业,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三代传人,他不仅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作品,而且从创意和设计开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尤其,当他看到国外的珐琅手表后,决定开发制作中国的珐琅表盘,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技术水平,终于在2006年研制出可以与西方高端珐琅盘相媲美的掐丝珐琅表盘,其质量和打磨工艺已达到了世界同类作品的水平。目前,“熊氏珐琅”的作品已经被中国、瑞士、德国等表厂所采用。同时,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的珐琅纯银首饰系列,也成为“熊氏珐琅”为国际时尚界推出的最新手工艺术品。
  从古老的年代开始,珐琅被运用到各种器皿和高级首饰上,从而制作出精美的珐琅器物。最初,只有金匠、珠宝匠才使用珐琅材质创作,而制表业在15世纪开始运用这种工艺。如今,珐琅已经发展出多种工艺门类,主要包括了掐丝珐琅、微绘珐琅、雕刻内填珐琅,精雕透明珐琅等彩绘技术,也成为制表和首饰中具有恒久价值的工艺。
  
  
  雕漆:千年不朽并非传说
  雕漆,又名剔红,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中国独有的一项传统技艺。在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据记载,庄子年轻时就做过管理漆业的小官。战国时漆器种类繁多,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还应用于乐器,兵器等。这时的诸侯不再热衷于青铜器,而把兴趣转向光亮洁净、隔热耐腐,又五光十色的漆器。 相传有一个楚国人,专门做珍珠生意,他得到了一个硕大而明亮的珍珠,为了卖个更好的价钱,他专门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作了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用名贵的木兰制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盒子外还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楚人小心翼翼地将珍珠放进盒子里,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后,很多人都来围观,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郑国人反反复复地看了半天,然后毫不犹豫地说要出高价买这件宝贝。郑人付钱后爱不释手地端详着盒子,而后竟将珍珠还给主人,只拿走了盒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买椟还珠”的故事。
  其实这个椟也就是漆器盒。由此可见,楚国时漆器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精致的漆器比珍珠等宝贝更珍贵。九连墩墓出土的漆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楚文化的神韵,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了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器物上的纹饰造型都变幻诡异,极富想象力。 当然,让人奇怪的是,漆器取材于木头,这些楚墓出土的漆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为何跨越数千年而不朽呢?据专家介绍,漆器的保存很有学问,所谓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一年。九连墩墓中的积水使漆器常年浸泡在其中,从而能够保存至今。专家经过提取,清理,脱水等专业程序后,才使这写罕见的漆器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
  
  
  雕漆工艺传承人文乾刚:一支接了半世纪的接力棒
  中国雕漆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初露锋芒是在1915年。那一年,继古斋艺人吴瀛轩制作的“剔红·群仙祝寿图五尺屏风”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使雕漆技艺享誉世界。半个世纪以后,19岁的文乾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执着前行。
  1961年,文乾刚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到北京雕漆厂做了一名雕漆工人。雕漆工艺十分繁琐,每一道工艺都有专门的技术,从古至今,这些工艺都是由不同的工人完成的。文乾刚却掌握了全部工序。
  上个世纪80年代是雕漆艺术最红火的年代。北京雕漆厂接到的出口订单不计其数,工人们拿的工资是当年北京市平均工资水平的3倍。文乾刚也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为总工艺美术师。“马圈”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一阶段。文乾刚回忆说,为了给厂子创造经济效益,他设计了一批大小不一的雕漆马。一家出口外贸公司参观雕漆厂时看到了,非常喜欢,声称“有多少要多少”。一时间,文乾刚带领大家疯狂造“马”,雕漆厂的角角落落摆满了“马”。 进入90年代,雕漆艺术陷入与市场脱轨的尴尬境地。北京雕漆厂100多个技术一流的雕漆匠师中只剩下15人搞雕漆。
  2002年,退休在家的文乾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大师心无旁骛,开始潜心研究雕漆艺术的设计和制作。 “当时我是觉得‘雕漆’就这样丢了太可惜,想做几件精品自己珍藏。”文乾刚说。大师的工作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的雕漆壁画“玉堂富贵”本是大师创作用以珍藏的藏品,但是被前来拜访的客人相中,文乾刚只好照着原来的模子为他制作一个“大码”的“玉堂富贵”。“这是一个极端奢侈品。”文乾刚指着一扇雕漆屏风说。顺着大师的手望过去,满眼是璀璨的红,屏风上精雕细琢的花纹,折射出亮晶晶的光芒。
  “照现状发展下去,用不了十年,号称北京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一的雕漆艺术就会死亡。”雕漆艺术家文乾刚痛心地说,现在北京仅有两位雕漆艺术的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和3位三级大师,他们每人每年仅能制作三五件雕漆艺术品,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雕漆艺术品,几乎全是用树脂制作的假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