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家庭档案里的感人故事]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家庭档案里的感人故事]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发布时间:2019-06-23 04:07:26 影响了:

  2010年8月的一天,东华门街道智德社区的许玲女士,听说区里要开展家庭建档“十百千”工程,自家又被推荐为建档示范户,一早便拎着两个旧皮箱和三个背包,乐呵呵地来到东城区档案局,要求我们帮助整理家庭档案。箱包里的物品是许女士父亲许景煌留下的,有文稿、图片、奖章、衣物等,一看成色便知道已经珍藏了很久。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随着整理工作的逐步展开,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一桩桩传奇的佚事被揭开,这些往事虽历经岁月的洗刷,却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那么的令人回味。
  一幅照片,引出空中骄子的一段神奇经历
  在整理老人的物品时,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照片上的年青人身着旧式飞行服,眉宇间透着英武清秀。在我们啧啧的赞美声中,许玲女士讲述了65年前父亲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
  许景煌是福建厦门人,生于191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航校学习飞行,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奉命赴东北参加人民空军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习惯称“东北老航校”)的筹建工作。根据组织的安排,许景煌入校后先恢复飞行训练学习,毕业后将留校担任飞行教官。然而,一次意外的飞行事故,使年轻的许景煌与死神擦肩而过,与战友生死离别,也使许景煌更加坚定了为人民空军建设发展奉献一切的执着信念。
  东北老航校建校初期,虽有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各型破飞机120多架,但真正能用于教学的只有4架德制“英格曼”初级教练机和10多架日制“九九”式高级教练机,而且都是用报废飞机的部件拼揍起来的,故障率和危险系数都很高,教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航校的学员都十分珍惜每一次的飞行机会。
  1946年6月7日,当接到校部飞行训练的通知后,正在饭堂吃饭的许景煌匆匆吞下碗中的面条,奔回宿舍换上布制飞行服,戴上帆布飞行帽,急速赶到停机坪。当天的飞行科目是“航线起落”,飞行科长吉翔用“英格曼”初教机带飞许景煌。前两次的起落都很顺利。当飞第三个起落时,他们发现飞机发动机转数不够,为防止意外便立即停车进行检修。当他们准备飞第四个起落时,学员王连冲着许景煌说:“该我飞了,你已飞了三个起落了,如飞机再坏,我们今天就飞不上了”,其他学员也和王连一样,都想先飞,都想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迅速掌握飞行技术。
  “规定每人飞四个起落,我才飞了三个,应该再飞一个才对啊!”,许景煌边说边用眼睛看着吉翔。吉翔考虑了一下,决定让许景煌再飞一个起落。
  当飞机再次起飞时,油门虽已开满了,但飞机还是拉不起来,眼看快要冲出跑道,才渐渐地离地上升。飞机顺利转过第一个弯,就在转第二个弯时,发动机突然停车,螺旋桨也不动了。
  此时,如果顺着飞行方向,利用飞机余速降落在宽阔的田野里,飞行员还有生还的希望。但他们为了保全飞机、减少损失,决定冒险一搏,调转机头飞向机场,准备在机场迫降。可刚一转弯,飞机就失速了,朝着机场上的洋灰铁筋筑成的飞机堡猛撞了过去。吉翔当场牺牲,许景煌也昏死了过去,被迅速送到牡丹江医院。当时,他浑身上下都是血,把飞行服都湿透了,情况十分危险,连医生都认为他生存希望渺茫。但许景煌却以惊人的意志战胜了死神的威胁,在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和战友精心照料下,昏迷了三天三夜的许景煌终于苏醒过来。经过治疗,伤虽愈合了,但他左胸折断一根骨头,左胸比右胸扁些,腰部受到剧烈的震动,须长时间才能恢复,被评定为三等残废,从此告别蓝天。
  当许景煌沉浸在失望之际,党又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从事空军后勤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这30多年里,他由一名普通飞行员成长为空军的优秀干部,见证了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一页博客,铺就千里寻亲之路
  许玲女士很健谈,在一同整理家庭档案期间,她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有的耐人寻味,有的感人至深。至今,我们仍然被那个由一页博客引发千里寻亲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因为,我们从中真切体悟到了家庭档案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
  2011年5月4日,一位白发独臂老人在山东昌邑市昌城宾馆,与几位高中同学相聚。见面后,大家互相拥抱、驻目凝视、激动不已。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是为了庆贺老同学终于在75岁时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老人眼含热泪,感慨万千:“俺爹是为革命牺牲的,是真烈士……让俺苦苦找了65年啊!”
  这位老人名叫吉廷俭,是东北老航校的飞行科长吉翔烈士的独子。吉廷俭自幼丧母,父亲从军他乡,一直与祖母相依为命。8岁时,在一次与小伙伴争抢**(日寇投下未响的)时,被炸去了右手。1946年, 吉翔托人把祖孙俩接到当时的解放区昌南县县政府所在地饮马村居住。翌年,因为战事紧张,县政府转移,祖孙俩从此失去和吉翔的联系。1948年,吉廷俭上小学,在校时品学兼优,后被保送到昌邑一中上高中。1958年夏季,因为村里有人说,他父亲原来是国民党,至今下落不明,并对其军属身份提出质疑。在学校整团中,他相继被开除团籍和学籍,只得回到村里与老祖母相守。此时适逢大跃进后的大饥荒,村里又停止了祖孙俩一切军属待遇,生活十分艰难,如果没有老祖母,吉廷俭真不想活了……
  自从10岁时与父亲失去联系,打听父亲的下落,寻找父亲的踪迹,伴随吉廷俭度过了整整65个春秋、23700多个日日夜夜,那是一个折磨人、煎熬人的漫长过程!只要碰到当过兵的人,吉廷俭就询问他父亲的下落……
  老祖母更是如此,只要一听到天上有飞机的轰鸣声,就跑到院子里,撕心裂肺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就是在弥留之际,嘴里还一直叫着儿子的乳名,死不瞑目。
  祖母去世后,吉廷俭更加坚定了寻找父亲决心,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父亲的下落,以告慰祖母的在天之灵。他先后去过县里、省里、南京、常州等地,却一次次失落而归,始终没有得到父亲的任何消息。2010年,家中买上电脑,他上网用百度搜索父亲的名字,发现许玲女士博客《从学习飞行转做后勤油料工作——空军第一次飞机失事》一文中有父亲的名字。他似乎像被雷电击中,一时简直要疯了,经过核实,文中提到的牺牲的飞行科长就是父亲吉翔。父亲终于有了下落,可人已仙去。他跑到祖母坟前呼天抢地大哭了一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