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从“花儿好看我摘了”看细微处的教育]花儿好看我不摘
 

[从“花儿好看我摘了”看细微处的教育]花儿好看我不摘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5:58 影响了:

  一、引子  小班进入了主题《小花园》,教师们通过各种活动落实主题的有关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花儿好看我不摘”,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花儿的爱惜之情,不过意外时有发生。
  又到了午间散步的时间,小班的教师带着孩子们走出了教室,来到了操场前的小花园里散步,这里的花开得十分的美丽鲜艳,孩子们很喜欢这里。小乔(化名)眼睛一亮,她发现花园一角的一朵紫色小花好像正在朝她笑呢,真漂亮啊!于是,她左瞅瞅,右瞧瞧,又瞄了一眼教师,“大家都没有注意我哦”,于是,欢喜地将花摘了下来!
  二、如何应对?
  一线的教师或多或少地都遇到过这样的情节,作为教师我们该回应吗?如何回应呢?因为有着这样的思考,教研组就此展开了讨论,结果发现教师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A教师:A教师眼看孩子已经将花摘了下来,并且看到孩子一脸的快乐表情,不忍批评。只是严肃地说道:“以后不要摘了,这次就算了,去吧”。小乔看到教师没有“处理”自己,脸上充满了幸福的表情,高兴地走了。
  B教师:B教师看着孩子手里的花,皱了皱眉头,厉声说:“花回不了家了,要伤心了。”孩子的表情一怔,面露愧色,手里拿着花不知如何是好。回到教室里,B教师请孩子将花放在教室的植物角里。第二天来园时后,B教师将由于缺水而有些枯萎的花呈现在全班幼儿的面前引起大家的讨论:“花园里的花可以摘吗?谁摘了花园里的花?花摘了会怎么样?”得到的答案是:“不可以。”“小乔摘的。”“花枯萎了。”“那小乔把花摘了怎么办?”“今天她不要回家了。”“让她妈妈赔。”“我不喜欢她了。”“以后我不和她做好朋友了。”小乔站在同伴的面前,接受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否定,“老师,我以后不摘花了。”她轻轻地说。
  之后,B教师再带孩子们在花园里散步时会引导他们捡一些松果、春天的落叶或者飘落地上的小花。孩子们也十分地投入,他们会把成果放在教室的植物角里,时不时地就去看看,有时会和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C教师:C教师看着孩子的花和满脸的幸福,问到:“宝贝,你摘花做什么呀?”“花好看,回家给妈妈。”略思考后,C教师召集了全班的孩子问:“花的家在哪里呀?”“我们把花摘了会怎么样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花要哭了。”“明天我们来的时候就见不到花了。”“花宝宝会痛的。”小乔似乎在同伴的言语中找到了答案,也明白了自己行为的不妥。
  C教师话题一转,问孩子们说:“那这朵漂亮的紫色小花怎么办呢?”“送给妈妈。”“送给奶奶。”“送给外公。”孩子们的答案大多集中在家庭成员上。C教师继续倾听没有否定,然后问:“孩子们,平时谁照顾花园里的花呀?”“老爷爷(门卫师傅)”孩子们异口同声。“爷爷浇花很辛苦的。”“爷爷还扫树叶(落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时,有个机灵的孩子说:“把花送给老爷爷吧。”C教师问:“你们同意吗?”“同意。”于是,一朵美丽的紫色小花经由摘花孩子稚嫩的双手送到了爷爷的手中,大家都笑了。
  回到教室后,C教师问:“那我们想送花给妈妈,怎么办呢?”“可以在纸上画出来。”“可以做出来(折纸)。”那天晚上很多妈妈收到了来自孩子的礼物,一朵或几朵会笑的美丽小花。
  第二天,C教师再带孩子们在花园里散步时,对孩子们说:“你可以在这里找一朵你喜欢的花,轻轻地摸摸她,和她说说悄悄话,如果你有什么心愿的话,也可以对她许愿的,也许就会变成真的”。孩子们各自找到了喜欢的花,眼睛闭起来,两个小拳头握在一起,说:“我想要托马斯小火车。”“我想要漂亮的衣服。”“我想要妈妈第一个来接。”……
  三、分析
  无疑以上三种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落实“花儿好看我不摘”的主题目标,然而见微知著,不同的处理方式背后折射得却是教师富有个性的教育机智及其教育意义。
  A教师是“放任”型的,她的“无为”表现在:她只是温和地告诉了孩子“这是不对的”。可以看出,她爱孩子,更尊重孩子爱美的天性,这样的教师很有亲和力,更易为孩子所喜爱。但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失去了一次教育孩子,促进孩子成长的大好机会。这样的行为更容易发生在新教师的身上。
  B教师是“控制”型的。在这个案例中,她有“一得一转移”。“一得”是指她在全班幼儿面前借由孩子的声音批评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既杜绝了这个孩子日后的类似行为,又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一转移”是指她敏锐地抓住孩子喜欢动手操弄的特性,将幼儿对花的“可能操作”转移到“捡落叶、松果”等行为上来。既满足了孩子摆摆弄弄、探索发现的心理,又避免了花可能会面临的“厄运”。
  可惜的是她还有“一失”。由于她的当众批评,没有把握好度,所以很容易失掉孩子亲近、欢喜她的心。而且当众对孩子的批评,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B教师能够在事后抱抱孩子,告诉她“以后不摘了,老师依然很喜欢你。”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因评批产生的心理落差。
  C教师是“引导”型的,她是位成熟型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在抓住和利用即时的教育时机实现教育目的时是较有智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A教师和B教师很有启发。在这个案例中,她的“三部曲”很有意味。第一步问清原由,她问“宝贝,你摘花做什么呀?”以免“错杀好人”,孩子的回答显示出:第一,她没有恶意,她爱花,第二,她爱妈妈,要把花送给妈妈,这里面暗含着感恩的心。内心如此美好的孩子实在不适合用批评的方式,那怎么办呢?第二步投石问路,与B教师相似,C教师也是借孩子的声音说明问题,不过这里她用的是“我们把花摘了会怎么样啊?”这很巧妙,对事不对人,避免将矛头指向特定人,缓解了摘花孩子的心理压力,为孩子留足了“体面”,保护了她的自尊心。第三步借花献佛,面对孩子们送花的各种建议,C教师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话题一转,引导成“孩子们,平时谁在给花园里的花浇水呀?”于是,难题迎刃而解了,更有艺术性。同时,她又用折花、画花的替代法满足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更难得地是C教师在第二天的调整隐含了教育的意图。首先,告诉孩子如何亲近花——用手轻轻触碰花草,满足了孩子亲近春天的愿望。其次,像花儿许愿将孩子们的梦想和花的美好联系在一起,既满足了孩子倾诉的心理,又增加了孩子童年的想象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教育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探讨教师介入方法的好坏,实践过程中相信还有更好的第四种介入方式,目的在于让更多的教师更深刻地认知到不同的教育行为背后是教育理念的表达。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案例中的小事就像散落在地的珍珠,需要有心的教师来拾捡和串联!
  作为教师,我们要铭记教育的精神,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好孩子的寻常时刻,在细微处点亮教育的灯火!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