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仿写巴金的颁奖词小狗包弟】 颁奖词仿写
 

【仿写巴金的颁奖词小狗包弟】 颁奖词仿写

发布时间:2019-07-20 10:37:40 影响了:

《小狗包弟》练习及答案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白瑜厚

风雨百龄 乘激流以壮志拋家

楷模一代 讲真话而忧心系国

开卷有益进课堂

巴金这个敢讲真话的温顺老人,以自己的真诚和8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印证了自己的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当文学面对现实惊人的冷漠时,我们多么需要巴金直刺现实的勇气,多么需要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多么需要他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净化我们的灵魂。 巴金先生在谈到他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们读“人民作家”巴金的作品,会在心里面说:“巴金谢谢您!有您在,灯亮着;您不在,心亮着。”

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夯实基础入考场

一、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款(kuǎn)待揪(qiǔ)来 欠债(zhài) ...

b.呻(shēn)唤作揖(yī)浩劫(jié) ...

c.拍摄(shè) 吠(fèi)叫 解剖(pōu) ...

d.萧珊(shān)叱(chì)骂 熬煎(jiān) ...

【答案】a

【解析】【“揪”应为jiū)】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作揖 歉意 舌头舔 惊慌失措 b.厌倦 说谎竹篱笆 添了血迹

c.租赁 虫蛀 化粪池 逆来顺受 d.公寓 修葺俱乐部 绿草如荫

【答案】d

【解析】【绿草如茵(茵,垫子。绿茵,即绿草地。绿茵场,足球场)】

三、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______,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______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______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______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干干净净 并 训练 简化 b.干干净净 叉 调教 舍弃

c.清清爽爽 并 调教 舍弃 d.清清爽爽 叉 训练 简化

【答案】a

【解析】【干干净净,没有污垢、尘土、杂质。清清爽爽,整洁干净,清脆(指声音)。并,合在一起,一齐,并排着,这里为动词。叉,交错。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调教,照料训练(牲畜),这里有感情色彩,虽然是畜牲(小狗包弟), 但不用此意。简化,是故意少说几句,是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舍弃,放弃。】

四、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

b.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 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c.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

d.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

【答案】b

【解析】【按照语境这里应该是“做客”。“做客”指临时短期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指长期流浪寄居在别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他乡”;呻唤,因劳苦病痛而呻吟或叫唤。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胆战心惊,发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五、选出括号中对加点字作用或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 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 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引用) ..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 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

【答案】b

【解析】【“半靠边”这里是比喻,“靠边”,就是离开主要位置的意思。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文革中”的“靠边站”,是指一些本来在位的领导干部,被夺了权,不再管事.半靠边就是快被夺权、革职了。a项的里通外国,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大则指为~”,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c项四旧是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合称、统称,含贬义。破四旧不仅造成了社会生活的混乱,财产、文物的损失,更可怕的是让红卫兵从学生循规蹈矩的行为规范、习惯里挣脱出来,打破了种种文明禁忌,把虚妄的阶级斗争从理念转化为实行践履的狂热,源于林彪的“五·一八”讲话,由《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d项包袱,比喻精神上或者物质上某种负担的意思】

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______,______。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a.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b.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c.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d.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答案】c

【解析】【陈述对象是“包弟的叫声”,若选a、d,陈述对象就成了“包弟”,根据语言环境,选c】

七、仿句填空,读例句①②,仿写语意侧重点不同的两个句子。

例句①: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泥土。

例句②: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泥土,却护住了红花。

答①:

答②:

【答案】①他像熄灭的蜡烛,虽然照亮了他人,自己却化作了烛泪。②像熄灭的蜡烛,虽然自己化作了烛泪,却照亮了他人。

【解析】【转折复句属于偏正复句 ,语意重心在后一句】

八、名句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4.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解析】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多积素材广交流

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

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失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青年的启蒙老师】

巴金伴随中国走了100年了。人们仔细回视,发现他跟我们的少年、青年时代联系得这么紧密,或者说跟少年中国联系得这么紧密。

刚刚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巴金全传》的陈丹晨是当年上海的老地下党员,他以亲身经历告诉记者说:“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我们现在还没有正确估评。实际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我们党是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向革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巴老是中国革命青年的启蒙老师。“我对著名 作家李健吾先生说过的话印象特别深:那时候为什么许多青年男女抱着巴老的作品,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因为他倾诉的苦闷正是年轻人的苦闷,他真诚而急于倾诉的风格正符合年轻人的态度。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宣泄和鼓舞,他们在巴老的作品中最早懂得了爱人和自由,从此走上了与旧社会决裂的反抗道路。

“党的文艺工作领导者、著名评论家陈荒煤曾说,他在鲁艺当教员时发现,许多青年投

奔延安并不是看了马列主义书籍,而是读了巴金的作品。他们在他的作品中懂得了要反叛和自由。那时哪里能反抗?就是延安。”

这些出于人道和爱情的反叛,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注定要与人们内心的阶级斗争说发生冲突。因而巴老的命运有了不同。陈丹晨记得,当时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丁玲对广大青年说:“你们现在不要老读巴金的作品了,要读解放区的新文艺作品。”

但广大青年对于巴金作品的热衷程度比起解放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1958年,姚文元等人对巴老发起“拔白旗”运动,指责巴老的作品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说“觉慧出走以后肯定是无政府主义,不可能是革命者”。

【巴金的逸闻趣事】

不打招呼、不托人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

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篇二:省优质课一等奖《小狗包弟》教案

省优质课一等奖《小狗包弟》教案

授课人:贾会彬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说一说围绕包弟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护住爱犬? (明确)文革。教师介绍文革。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

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推荐阅读: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和巴金的《怀念萧珊》

九、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包弟歉意 忏悔

可爱听话

通人性 有情义

大写的人

----------------------------------------

一个有语文味的拓展

贾会彬

2009年9月,我参加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抽的课文是《小狗包弟》。备课过程

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请你为《小狗包弟》写一则推荐语”。于是,在试教时,就有了下面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我忍不住要向更多的人推荐它,我这样推荐: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生写作)

生1:养狗要养包弟,做人要做巴金。

(生笑)

师:这个??似乎也可以,但总觉得有点怪。

生2:在这里,你将明白,身边琐事中也有深广的内涵;在这里,你将懂得,驾驭文字的本领,不是技巧,而是实话实说;是这样的一条小狗,展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对人性的呼唤。 师:谢谢你替我总结了这一篇文章和这一课。

生3:有一种忠诚叫做不离不弃,有一份真情可以穿越时空,有一种思念可以给人心痛,有一种良知在心灵上空留下真诚的回声。

师:有文采。

生4:读《小狗包弟》吧,你将与过去接轨,与情义相随,与黑暗对峙,与巴金忏悔。总之,在这里,会学到些东西,留下些沉思。

师:写得真棒,句式整齐且押韵。我相信,大家精彩的推荐一定会使更多的人来阅读这篇厚重的文章。课堂最后,我还想向同学们推荐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我的推荐语是:一曲凄婉的哀歌,一曲苦难民间情义的深情颂歌。一篇是巴金《怀念萧珊》,我的推荐语是:痛彻心扉的自责,永不消失的怀念。白发老人的血泪倾诉,《随想录》中的经典之作。下课。

这是一个有语文味的拓展。在后来的省优质课大赛上,本课最后的拓展虽然没有上面的片段精彩,但还是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称赞。在省优质课的评课中,开封市教研员王娅说,这个拓展是课文的“自然延伸”,是语文的拓展。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有语文味的拓展首先要和课文紧密相连。上面的拓展环节中,教师紧承前面品味精彩语言的环节,因势利导进行深化,让学生写推荐语。要想写好这则推荐语,学生必须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这个拓展事实上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是学生阅读感受的升华,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节课,应该有起承转合,应该浑然一体,拓展不能和课文完全割裂。某教师执教《我的母亲》①,设计了两课时,每一课时都“拓展”一条中考选择题与一篇中考阅读题。第一课时是《每月第一个礼拜五》,第二课时是《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两篇文章与课文《我的母亲》没有一点关系。这样的拓展为拓展而拓展,游离文本之外,不值得提倡。相比之下,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②时的拓展则让人耳目一新,课堂最后的拓展是这样的——钱老师围绕《愚公移山》写了一段文言文,让学生为其加标点,并对划线词句进行解释。这个延伸由课文而来,“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钱梦龙)钱老师的拓展也是课文的自然延伸,它和课文紧密相连,又反馈了课堂知识点,是一个有语文味的延伸。我的这个拓展多多少少受了钱老师的影响。

有语文味的拓展还应该与语言文字有关,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语文课首先是语言文字课,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与语言文字有关,拓展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新课改以来,非语文的拓展我们看得太多了。有老师教《灯下漫笔》③,拓展部分通过多媒体播放十个社会新闻案例,然后带领学生讨论:当今的人可能在哪些方面成为奴隶?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避免?有老师教《长江三峡》,拓展是:“查阅相关地图,看要去三峡浏览怎么走?到那里先游哪个

峡?”??这样的课还是语文课吗?不是了,它们成了思想道德课,地理课,甚至有的课还变成了音乐课、影视课等。余映潮老师说:“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不要动辄想到所谓的‘迁移拓展’,好像是很有理由地给课文教学附加上大量的非语文的‘教学内容’,那些将教学活动表面化、将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的教学手法其实是冲淡了课文教学的原汁原味。”④语文课的原汁原味就是语言的滋味,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语言来开展语文活动。对《小狗包弟》进行总结,学生很容易泛泛而谈,而我的“写推荐语”总结拓展中,“10-70字之间”的显性要求使学生必须让自己的语言精练而恰当,教师示例中整齐的句式和优美的语言又包含着隐性的要求:语言要有文采。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共同指向语言文字的锤炼,浓浓的语文味也就弥漫在了语文的课堂上。

当然,语文课堂的拓展远非一两句话所能说完;但是,语文课堂若有拓展,有语文味应该是拓展的第一要求。篇三:小狗包弟导学案新(公开课专用,含答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悟巴金对人性的呼唤和讴歌。

一、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

《随想录》收录了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150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统称《随想录》。

《随想录》反映了巴金在经历十年动乱后对自己、对时代、对导致这场民族悲剧的深层原因的深刻思考和剖析,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坦荡而真诚的灵魂和他所自觉担负的神圣的历史责任感。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一部无比沉重的“忏悔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名篇。

2003感动中国·巴金百年人生笔写成

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二)了解背景

“文革”期间,巴金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等相继受到各种迫害,以致爱妻非正常死亡,过早地离他而去。许多人丧失了做人的权利,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文革”结束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他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本着对社会、历史深刻的反思,怀着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爱,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情;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偿还蓄积在心灵上的欠债——这一切成为巴金创作《随想录》的缘起,也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小狗包弟》原载《芳草》,后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完成于1980年1月4日。它叙述了一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在“文革 ”棍棒的恐吓下,一只讨人喜爱的狗,被胆小的主人送给医院作了解剖试验品。

作品中故事的背景正值十年浩劫时期,那是个非人的时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作品最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对“文革”的无情揭露,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狗的命运中,客观地暴露了“文革”时期那非人时代的某些特点,以及那一段特殊的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们所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三)走近特殊时代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场“十年浩劫”席卷而至。党政机构全面受到冲击,大江南北一片混乱。无辜的人们惨遭杀害,千年的古迹毁于一旦。上至国家二、预习自测

1、熟悉字词,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 ) 头破血流( ) 满身是血( ) 血迹( ) 脚爪( ) 作揖( ) 租赁( )倘使( ) 主席刘少奇,下到普通百姓,稍有不慎便遭横祸;知识分子更是如此。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

主要论点: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四)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标记:标记好段落,给陌生字注音, 标出关键句和“文眼”。 2、梳理:全文讲了几条狗的故事?主题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分析:作者与这只可爱的狗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舔舐( 绿草如茵(2、把握情节 引子 开端 发展 结局 尾声 3、把握情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篱笆缝里(创伤()) 解剖( 堕入( ) ) )

4、填写小狗包弟资料卡

5、找出对“包弟” 的有关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怎样的狗?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一)文章开篇写了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虽不是课文的主体,但其中却蕴涵着深意,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二)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为什么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

(三)“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出现的?在这三次问话里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四)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五)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四、信息链接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五、课下作业 在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一件小事,使你心存歉疚?(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伤害的同学、亲人、老师或朋友表示歉意。)

1、文章开篇写了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虽不是课文的主体,但其中却蕴涵着深意,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①文章结构方面: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铺垫作用;

②思想内容方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两者构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普遍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③写作效果方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更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煎熬忏悔。

2、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为什么小狗包弟 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 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四旧”嫌疑);

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出现的?在这三次问话里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①第一次出现是日本作家由起女士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时问起的。那时包弟的情况还很好,所以作者回答得很轻松也很愉快。

②第二次出现是1962年的事情,这时“文革”还没有开始,包弟以及大家的生活都很愉快,作者为这种幸福的生活而感动,心灵也没有受拷问之忧,所以作者仿佛又听到由起女士这样问他。

③第三次则是作者自己的猜测,他很担心由起女士再问他这一问题,因为这时他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了。

4、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①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其思想的先进性、超前性。

②以小见大,作者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

③虚实相生,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写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

定以写实为基础。

5、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被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

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吸取历史教训。 ②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以自责、自省的方式,警醒人们吸取历史教训,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