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火车站资料汇总]资料汇总怎么做
 

[火车站资料汇总]资料汇总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8:12 影响了:

 中国建筑——长沙火车站和长沙南站

简介

火车站传递着一种出发和到达的意味,是一个城市与外界联系的窗口,常常是外来人员对一个城市形成最初印象最直接的媒介。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建筑,往往是这个市建筑文化的缩影,堪称一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建筑是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在建筑上的反映,可说是地域化的集大成反映。 建筑文化大致包含两层含义,即建筑样式和建筑性格。建筑样式可以比作人的穿着打扮,是外在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审美变化,会有所变化。建筑性格可以比作人的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特有的生存环境特征、精神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判断取向。一个地方的建筑性格,应该是被集体认同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够长久地、不间断地被沿用、传承。一个地方的建筑样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风格会迥异,这便是建筑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何为标志,即体现一个地方的主要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很多城市的火车站建筑,都会突出表达自己城市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引以为傲的一段历史。如今,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在审美上和实用上的要求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将地域文化和时代性巧妙、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城市火车站建筑,也是城市建筑追求的目标。火车站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它更像是一座城市的礼堂,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长沙火车站对于长沙整个城市的意义更是如此。1911年1月19日,小吴门附近的火车站迎来了长沙历史上第一列喷着“白烟”的火车;到1949年,长沙站仅在原有站址的基础上扩建了一点点,经过长沙的列车只有10对;上世纪70年代,老站再也不能满足需要,1977年竣工的长沙新客站一度是全国第二大站,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火车站之一,成为长沙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而今年10月30日将交付验收的武广新长沙站会再度给人们以震撼,这座软硬件都是一流的火车站,标志着长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

小吴门火车站初建时是在城边上,火车开通后周边逐渐发展起来。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铁路两边的民居越来越多,火车站已经处于城市中央。现存于长沙市档案馆的1975年《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提纲》中对其交通状况有着清晰的说明:“京广铁路老线横贯长沙市城市中心,将市区分割为二,市内主要干道与铁路有七处平交,严重阻碍交通,影响安全。同时铁路行车,噪音、废气对城市干扰很大。”据了解,当时夏天的晚上,经常有人在铁轨上乘凉,

往往火车来了还不知道,所以安全事故频发。另一方面,急剧增加的客流量也使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站不堪重负。1954年《长铁第三季度的工作报告》显示,该季度长沙站发送旅客人数为224179人。而根据铁路部门1973年的统计,年发送旅客人数达到了312万人。建设新站迫在眉睫!龚顺元1970年调到长沙火车站任副站长,“老站面积小,客流量增加快,老站边上都是民房,虽然陆续也做了点修修补补,但根本没有空间扩大。我到长沙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筹划建设新站。”

从1974年起,长沙新站建设的筹备工作开始了,龚顺元作为筹备组成员,先后到广州站、北京站、天津站、成都站等大站考察,收集意见。“根据当时的设计,接待客流量为每天3万人次,考虑到湖南是毛主席家乡,所以铁道部要求建设得好一点,要参照当时全国最好的两个站:北京站和广州站,主站房面积定为两万平方米,在当时规模是很大的。”

1975年1月,铁道部正式批准长沙新客站的建设,7月开工。选址于长沙东边的一片郊区,“四周都是菜地,空旷得很。”龚顺元说。 但在当时长沙建设新车站,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记者在市档案馆保存的1975年5月3日《万里同志在审查长沙车站设计方案会议上的讲话记录》中看到,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提出,长沙是毛主席早年革命火种的纪念地,湖南又是毛主席家乡,长沙车站的设计,应该把高度的政治性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万里在讲话中还指出,全国要集中条件保证毛主席家乡的这一重点项目建设。

1977年的长沙车站是京广线上的一等客运站,新建的长沙车站由站屋、站场、广场三部分组成,主楼建筑面积为1.9万平方米。巍峨的站屋大楼高为18米和23米,中央为火炬钟楼,地面距离火炬尖为63.1米。车站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站。 “采用了很多当时先进的技术装备,如自动控制广播系统、列车到达自动显示、行包自动称重及电子计算系统。”龚顺元说,刚建成的几年,不仅国内同行来参观,而且还接待了10多个国家的外宾,包括德

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来宾。

当时的王成宗,正在铁路部门负责宣传工作。他记得,有关方面要求车站主楼顶上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火炬,象征湖南是毛主席的家乡,中国革命的熊熊烈焰由此点燃。具体设计时,火焰的“朝向”却成了绞尽脑汁的难题。从火车站的位置来看,是坐东朝西。如果按照一般的来说,正面在西面,如果火炬要飘动的话,就要以正面为火炬的正方向,那就是说火炬要往东面飘,从当时来说这就有政治问题了,“因为毛主席曾说过:东风压倒西风,东风表示革命人民的力量,西风就是标志着一种腐朽没落的制度。如果火炬往东面飘的话,那不成了西风压倒东风了吗?那不行啊,犯政治错误啊。”如果按“东风压倒西风”去设计,火炬就会从东往西飘。那样的话,车站正门是朝西的,这既不合情理也不好看。折腾了很久,火炬的风向问题谁也没办法解决,只好集体讨论。可讨论来讨论去总也商量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为了尽早定下方案赶工期,万里部长最终拍板,拿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方案——没有风,火炬火焰冲天燃烧!火焰往天上冲,看起来红红的,特别像一个红辣椒,正好湖南人爱吃辣椒,全国各地到了长沙车站的人都说,这是湖南人最爱的辣椒,我们今天也基本上都认可这种说法

随着长沙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火车站的运载负荷也逐渐感到吃力,新站建设迫在眉睫。长沙南站于2007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6日,随着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而正式投入运营。车站带来了繁荣。很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火车站成为长沙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规模与长沙火车站相比大不不同。相关专家介绍,现有长沙火车站每天只能发送2万至3万旅客,春运高峰期间,也只能发送6万至8万旅客。武广新长沙站站房面积达18万平方米。特别是候车区域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可同时供上万旅客乘车。武广客运专线全面通车后,新长沙站每天可发送10余万名旅客。

区位分析

长沙站,又称长沙火车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北路与五一大道交汇处以东、京广线客车外绕线上。车站始建于1912年,1977年改建,距离北京西站1587公里、距离广州站707公里,距离茂名东站1068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辖,现为直属一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业务。途经线路:京广铁路、石长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

长沙南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花侯路以东,是连接京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的重要

枢纽,也是中南地区的区域性铁路客运中心,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共同建立起国家级交通枢纽,是长沙高铁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站现有2个车场(京广场、沪昆场),共有13个站台28条股道,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由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三设计所设计,站房及雨棚以水的波浪为设计特色。长沙南站与地铁站、

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融为一体,实现国铁、长途客运、地铁、机场磁悬浮和城市公交的无缝对接。

空间分析

长沙火车站

长沙火车站西广场是长沙市内重要的交通集散地, 一般情况下, 人流量每天达到 4 万人次, 同时还有由公交车、中巴车、社会车辆等组成的巨大车流量,它的功能主要 用于人员疏散。广场大量面积用于停车,内有一个小型喷泉形成景观。长沙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与站前道路的布置形式为广场位于城市道路与一侧,为标准的“T”字型布置方式。五一大道与车站中路在广场前垂直交叉。

长沙火车站的站房前面设有行人行走区域,为乘客休息提供场所,也是乘客的中转换乘的通道。公交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平行布置在广场内,出租车候车区呈向车站中路开口的“U”字型,包围着北坪的公交停车场。两两区域之间用栏杆或者绿化带隔开,互不干扰

长沙火车站在主楼设计中,将二层平面标高提到4.5米,两层平面前后作局部错层;并采用了地道进站,分区候车和庭园式的平面布置;主楼空间以广厅为中心,分南北线候车,共集中成4个普通候车室,进站人流由前厅、广厅逐步地按不同方向分散到各个候车室,南北方向分别用两条地道、两个栈桥进站,使进站旅客的流线十分简捷,外宾休息区,安排在靠近站台的二层部分,与站台之间有12米宽铁堑沟,用3个栈桥连系,满足了外宾休息室既要靠近站台又要安全和多设出入口的要求。

长沙南站

长沙南站进行现代化空间的立体式综合开发,火车站成为集地下、地面、地上立体化的交通枢纽联合体系网,根据不同的需求也设置了多方位的进站区,乘客在进行垂直换乘时直接由地下或地上进入火车站内部。立体化的设计模式有利于旅客、出租车、公交车和私家车的分流。通过平台、匝道和地下空间等设施实现火车站立体化,使旅客上进下出。

长沙南站站房分为五层,从上到下分别是候车大厅层、站台层、出站层、 地铁站厅层、地铁站台层。唯一的进站通道在站台层。乘公共交通的旅客下车后,通过落客平台南北两个自动扶梯,上落客平台进站;自驾车或乘出租车的旅客可直接到进站口处落客平台下车进站。进站口设置了11台安检仪,同时开启,每小时可供5000名旅客进站。高架候车室南、北共有24个自动检票口和24个人工检票口。基本站台候车室面积为510平方米,有1个自动检票口和1个人工检票口。VIP候车区面积为246.8平方米,有1

个通道通往基本站台,也可通过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上高架层。

长沙南站采取下出方式,即由站台统一下至出站层出站大厅后出站。13个站台的南、北各有1台自动扶梯通往出站大厅,11个中间站台南面各有1台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通往出站层。出站大厅南北各有12组自动检票闸机和12个人工检票通道,出层大厅内有两个电梯口通往地铁层。长沙南站出站大厅(京港场)总面积为22591平方米。

建筑特色

长沙火车站

长沙火车站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就立面而言,处理简洁,庄重、大方、新颖。西立面上前厅和南北候车室的空间,按18米标高拉齐作成一条长达150多米的大挑檐。中间置一钟楼,尽量减少了以钟楼为中心的层

层跌落的作法。钟楼是整个立面的造型中心,因此其风格在整个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钟楼顶部采取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即用三重檐琉璃瓦顶,但檐口不起翘,不设曲线,使其在体现传统之中又增添新意。根据当时长沙城市规划的需要,钟楼在车站顶部的中间,正对着五一路中轴线。

长沙南站

长沙南站也是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但建筑趋向于高层化。空间划分更为灵活,内部较火车站更为宽敞。内部没有过分装饰,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构图明确美观简洁,体现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在不同地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站房设计中往往强调对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与所在环境相协调。室内空间设计与外部建筑形式密切相关,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长沙南站的设计理念为最简洁的流线。“山水洲城”是长沙市的别称。长沙南站设计将山峦的起伏曲线提炼为站房造型,将水的波浪提炼为站台雨棚的形式,形成“山”与“水”的曲线,互相映衬,协调统一,与周围的山水相呼应。

空间结构

1.站房室内空间与结构的关系

现代大型铁路站房在空间结构上属于“大空间”,“大跨度”交通建筑,其室内空间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空间简明,屋面形态在空间围合中起主要作用。

2)多采用大跨度结构,采用高新技术。

3)空间形式与结构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表现结构的美感成为重要的设计手段。

2.结构体系的形式美

新长沙站采用了对钢结构支柱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方式。在建筑的波浪形屋顶下,支撑屋顶的支柱被设计成挺拔生长的形态,这源于建筑师对树枝的深刻印象。支柱由四根钢管组成,上部被逐级分开,作为屋顶的支撑结构,产生了传力明确的结构体系。这是一种对具体事物进行艺术抽象处理,并将其与结构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在符合结构逻辑的前提下加入了更多的造型处理,结构体系使建筑空间产生了美感。

新长沙站站房波浪起伏般的巨大屋顶,是对长沙这座“山水洲城”独特环境的共生,同时屋顶曲线走向与旅客流线一致,将人流从入口平台自然的引领到进站广厅、基本站台候车厅、高架候车厅等公共空间,交通流线方向非常明确。而在屋顶天花的处理中,通过韵律变化的单向条形天花板和光带的设置,强化了空间的引导性,使得旅客在客站大空间下的任意位置都可清晰的识别正确的方向

新长沙站的中央大厅屋面采用新型透光材料,并设置透明吸声材料——微穿孔吸声薄膜,在不影响采光的前提下,实现了减低站台上方噪音的声学目标。在站台和和出站通道等噪声较大的区域,对楼板或雨棚下的吊顶进行声学处理,增加微孔金属板吸声吊顶,同时吊顶与结构层之间留有200mm空腔,保证了良好的声学效果。

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