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本不该过早消失的群体|1999年群体记忆消失
 

本不该过早消失的群体|1999年群体记忆消失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3:24 影响了:

   北京人艺建院35周年的时候,任宝贤曾写过一篇《说说人艺的作家群》的文章(此文收录在《秋实春华集》中)。宝贤在文中历数了我院剧作家梁秉�、王志安、刘锦云、高行健、王梓夫、李龙云、何冀平等七人的代表作品及他们扎根生活、痴迷创作的精神。(他漏掉了我们喜欢的蓝大哥蓝荫海)所以那时北京人艺的作家群应该是八位同志。1989年12月1日,启宏兄正式调入人艺,成为这个群体中的第九位成员。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在这十几年中,北京人艺共上演院内外作家(不包括外国作家)的原创剧目36台,其中有20台是出自上述9位作家之手,这是多么惊人的比例呀!其中刘锦云的《狗儿爷涅�》、郭启宏的《李白》、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以及高行健和刘会远合作的《绝对信号》,均已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有的作品至今还在支撑着北京人艺的舞台,这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应该说这个群体是北京人艺鼎盛时期的中流砥柱,少了他们北京人艺就不可能有那样的辉煌。这是个令人羡慕的群体,全国有那么多的优秀剧院,有哪一家剧院有这样强的创作群体呢?没有,一家也没有!这是北京人艺的骄傲,也是中国话剧的骄傲。当年这个群体的建立是与以于是之为首的领导班子的雄才大略分不开的。于是之是一个十分爱才的领导,他有时爱才爱得甚至有点儿护犊子。他喜欢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写作高手,他经常为有这样一个群体而沾沾自喜,也时常在与他们切磋剧本时边饮边谈得意忘形。是啊,剧院一旦失去了剧作家,失去了好剧本,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作为一院之长的他怎么可能不为此而兴奋自得呢?当然高兴的不止是于是之,北京人艺全院无不为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作家群体而自豪。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群体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地消失了。几年后,当北京人艺成立50周年时,这个群体只剩下了三人,而后李龙云又去了国家话剧院。为此,我在2003年底,写了一篇题为《消失的作家群》的文章,以感叹它的彻底消失。
  这个群体的消失,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所有当事人的心里都有一本账。我作为局外人没有资格对它的消失说长道短,追论这个群体消失的原因,更不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只想说一个好端端的剧作家群体就这样地消失了,让人感到痛心和惋惜。要知道当初剧院把这些年轻有为的作家们招进来,再由众多的老艺术家将他们扶植起来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或许有人说,想走的走了,该退的退了,这很正常嘛,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呢?对,理儿是这个理儿,可早散与晚散总还是不一样吧。我之所以感到痛心和惋惜是因为它过早地消失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本不该过早消失的群体》。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消失容易恢复难,就更不必说一个颇有才华的创作群体了。这就如同咱老北京的四合院,拆起来多快呀,甭提多省劲儿啦。可当您醒过味儿来再想恢复京城的旧貌,万难!当然了,要重建几处四合院也并非绝对办不到,只要钱跟得上就行,物质的事儿怎么也比精神的事儿好办点儿。然而您要想再重建一个响当当的创作群体,而且又都是熟悉北京人艺风格的作家群,那可不是光有钱就能办到的事儿。难在哪儿?我不说,大伙心里都明白。
  算起来这个群体已经消失好几年了,甚至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但我认为目前仍可做一些亡羊补牢未为迟的工作。
  我建议在职的有关同志,特别是与抓创作有关的领导同志,认真地读一读起扬同志的文章――《剧之本,院之本》,如果您过去读过,那就再仔细地读一读吧(此文收录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起扬文艺工作回眸《回忆》的文集中)。起扬同志在那篇文章中把抓剧本的(当然也包括团结作家)重要性以及他的工作经验谈得十分透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