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和平黎川道,江右商帮的财富传奇 黎川八戒传奇
 

和平黎川道,江右商帮的财富传奇 黎川八戒传奇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7:32 影响了:

  在武夷山西麓,有一条窄窄的石板道弯弯曲曲从邵武、和平,穿过高耸入云的武夷山脉,一直延伸到江西黎川。这条小小的石板路,连起了闽江和长江两大水系,也连起了沿途众多美丽古镇旧村。和平到黎川,沿途藏在深山中的美丽古村落让我印象深刻:现在看起来偏远闭塞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精美华丽的建筑。这条被人遗忘的古道,一定有着辉煌的过去。
  摊开地图,沿着古道经过画一条线,就能发现,古道一头连着福建邵武,一头连着江西黎川。尘封已久的古道就像一条丝线,牵出了一个消失已久的群体――江右商帮。在中国古代的十大商帮中,江右商帮最早兴起。“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湖南当老板”,沈从文这样描绘他眼中的江西布商。在与江西毗邻的两湖和福建,处处可见江西商人的身影。长沙,钱庄和批发生意近半数在江西商人手中,仅赣人为子弟创办的私立小学,就有豫章、庐陵、昭武等五所。汉口,江西商人经营着盐、米、木材、药材、布和当铺等六大行当,药材几乎为江西商人所垄断。在福建,江西商人控制着当地茶叶生意,武夷山上下,茶农、茶工、茶商,到处都可以看见操着江西口音的商人。
  明清时,江右商帮达到顶峰,通过黄土关古道,商人们把闽北出产的纸、木材等运过武夷山,通过黎河进入长江水道源源不断运往全国,给福建和江西两省带来了财富,也造就了古道沿途的繁华的古村落。
  
  ・古镇和平・文风脉脉兴望族
  春日连绵的阴雨终于稍有停歇,雨后初晴的一天,我走进了邵武北部重镇,和平古镇。在还没有汽车的年代里,这里延伸着一条通往江西黎川的古道。
  作为闽赣交通上的关键节点,和平古镇具备了繁荣的所有条件:三条去往江西的古道在这里汇聚,商贸往来带来了财富与人气;和平,古称“禾坪”,因为古城四周的大片平整肥沃的稻田而得名,和平是农人的天堂,陆续迁徙至此的中原望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自唐以来,南来北往的商旅就在这里贸易、定居,慢慢地,和平有了它现在的规模。
  从古镇东门谯楼,我开始了对古镇历史的追忆。因为古镇的富庶,曾屡遭土匪洗劫。明万历年间,在当地乡绅富户的主持下,修建了现在这个谯楼和环绕古镇的城墙。古道从东门进北门出,在城里变成了热闹街市。街两边密密匝匝的店铺,大都已经关门,只剩几个铺面还在坚持着营业。从这条古街,可以到达黄氏大夫第。不用问路,因为大夫第气势不凡的门楼在周围低矮的铺面中鹤立鸡群。黄家的后裔对他们祖上的荣耀倍感自豪。一位大爷热情地把我引进大门,三进两厅的大院富丽堂皇。 “看你的头顶上,这个天井原来有卷帘,夏天天热时可以拉上避暑气。知道卷帘的材料吗?是贝壳。”抬头看去,在大梁上真有一个小滑轮,两边还有木制的推拉机构。我想象不出用打磨成半透明的贝壳做成遮阳卷帘有多么华丽,当时的人们有着怎样的优质生活。
  比起和平李氏 “一门九大夫”、上官家族“一门十进士”,黄家历史上曾经的“一门三大夫”这个履历在和平却显得稀松平常。《和平志序》里的一段可以大概看出和平的文风之盛:“和平里在邵武县之南乡,里有危氏、上官氏、黄氏,上官氏尤盛。自景祜至嘉定,此三姓擢进士第者二十余人,入太学预乡赋累累不绝书。起徒求自显官,因而传子孙为世家,榜籍迭书,衣冠袭起者,不可以数计也。呜呼盛哉!”
  文风盛,不能不归功于和平书院。唐朝灭亡后,当时的唐工部尚书黄峭不愿为新朝效力,辞官回家,于公元908年为宗族中的子弟创办了这所学校,是邵武最早的书院。走进书院,朴素的一个两层小楼,下层是孩童们玩耍的场所,上层两边是教室。到祭拜孔子的正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下边六级喻努力读书,上面七级喻官至一品。看门的老人告诉我,他当年就是在这里上学的,那时是民国,教授八股文的和平书院已变成新式小学,一直到八十年代,和平北门外新的小学建成后,朗朗的读书声才从书院里消失。
  维系这种生活方式的耕读文明随着书院老先生的离去而消逝。从1936年闽赣公路建成通车的那一刹那,和平古镇就开始了命中注定的没落。南来北往的客人少了,商铺店面一间间关门歇业。近一百年来春雨的浸淫,历史的记忆一如古镇的深宅大院,慢慢腐朽,死去。
  ・金坑印象・精美废宅谁家院
  第二天醒来,窗外又飘起了连绵细雨。原计划走愁思岭古道到下一站金坑乡。向导黄忠民面露难色地说:“这条路五六年没人走了,加上今天下雨,估计是走不通了。”
  看天气这雨三两天内是停消不了,只好改变计划,换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前往金坑了。金坑乡深藏在武夷山脉深处,这一路,让我见识了江西入闽地的艰险。公路随着山势盘旋而上,中巴车挂着一挡费力地爬着。山顶的云雾向下流淌,路边就是万丈悬崖。快到山口时气温明显下降,汽车一头钻进了云里,车窗外白茫茫一片,周围的人早就一个接一个地吐开了。
  谁也想不到,大山深锁的一个弹丸小地里,还保存着这样一座精美绝仑的小村。其实,将时间回溯一百年,那时的金坑可不是现在这样的清闲模样。金坑是黎川到和平古道的中点,“和平至此八十里,此去黎川八十里”,是福建对外交流的热闹之地。
  金坑的古建筑分布在上坊街和下坊街,上坊姓危,下坊姓李。古建筑从数量上说不及和平,却座座精美。村里巷道还保留完整,全是卵石拼成。巷子两边是砖墙和门楼。蛛网般的小巷迅速把我吞没,如果没有向导带路估计我一时半会都转不出来。金坑的建筑门楼高大,雕饰精美,青砖墙高耸结实。向导小黄指给我看墙上的小窗,长长的一条,内宽外窄,这其实是�望窗和枪眼。金坑地处山区,土匪强盗横行,富商们建房子必须考虑到防御性。这些装饰门面的砖雕都还保存完好。迈进大门,我才发现几乎每座院子都是一座密林,各种植物从砖缝、木板中钻出来,连成片。这种生机勃勃更加衬托出屋子的衰败。大多数屋子已经无人居住,被抛弃的老屋的木构件在几年之内就会腐朽,迅速倒塌。只有砖墙和石门楼残存,指向天空。小黄带我到上坊最好的一幢老屋,儒林郎。高大厚实的木门上着锁,这家的主人早已搬到邵武县城居住了。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来了屋主亲戚,开了生锈的锁,吱呀一声推开了沉重的大门。儒林郎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走进天井,四周的木雕却极为精彩,大门后是六扇镂空的屏风,左右厢房的窗格、屋梁和牛腿,有木头的地方就有雕刻,颇有徽派建筑的精雕细刻的风范。窗格上的喜鹊登梅、苏武牧羊、寒窗寺景等等,虽然笼罩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布满了蛀眼、灰尘,但它们的生动意趣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有些屋子还生活着一两户人家,也大都是古稀老人。遇到老人,我总要和他们聊上几句,问些问题,想着能得到些老屋历史的片段,而老人们总是一脸茫然地回答:“我祖上啊?都是种田的!”可这些 “郎官第”、“儒林郎第”绝不是光靠种田能盖得起的啊。
  
  ・黎川老街・江右商帮风流地
  从金坑到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处,黄土关隘,只有8公里。原来的石板古道已经被新修的806县道覆盖,路边的黄土关遗址还在。从关墙上看江西一侧,关下便是幽深的山谷,出关后只有一条羊肠小路从左边陡峭的山坡蜿蜒而下,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送我们来的司机说,几年前这条路还有两米多宽,“油光发亮的石板路非常漂亮,夏天这里风很大,村里那些小孩们都爱到这里乘凉。” “每到墟日,江西的老乡就会挑着土产到金坑赶集,可热闹了。”
  这条小路,通往闽赣边境商贸重镇黎川。黎河水从武夷山西麓发源,流过黎川老码头,流向赣江。这条黄金水道在一千多年时间里,源源不绝地将福建的木材、茶叶、布匹、纸张输送往全国各地,造就了黎川繁华的十里老街和曾在历史上风流500年的江右商帮。
  从黄土关往下,经过坊坪乡、熊村,走过横岗桥与新丰桥,就到黎川老街了。这是一条典型的闽粤风格的骑楼式商业街,让我眼睛一亮的不仅有它号称十里的长度,还有它的热闹,这是一条活着的老街。从和平一路走来,看到的尽是落寞和颓废,而到了这里我才终于感觉到了人气。尽管下雨,街上行人还是络绎不绝。新丰桥所在的地段是老街最热闹的一段,从桥边望去,木制骑楼一眼看不到边。你可以“下雨不撑伞”地走完整条街。实际上,老街在民国时曾有过一番大改造,将街面拓宽到8米,把店铺统一成现在两层骑楼式样。最难得的是,这条老街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街边商铺里的老手艺、老店面,也各自有声有色地活着。黎川文化馆武老师告诉我,在九十年代初,老街差点就被拆迁了。“那时已经拆了一段二十米长的骑楼了,一位上海大学的教授过来考察后惊讶于老街的文化价值,向县政府呼吁要保护下来,拆迁才停了下来。”我庆幸的抹了一把汗。
  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有过一段关于黎河的文字描述:“我父亲接我们到新城县(现黎川县)去,坐船走黎水直上,途中遇到了逆风,船上的老板和伙计一起上岸背纤,老板娘看舵。我在船上无事,只好睡觉。忽然发现船篷底下有一本绣像小说《薛丁山征西》,我一瞧,就瞧上了瘾,方才知道小说是怎么一回事。”年少的张恨水当时随父移居黎川,在黎河上完成了自己的一次文学启蒙,在黎河边的老街上渡过了两年少年岁月。在繁华的南津码头边,有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百年老房,如今还可以看见门口模糊的“恒昌隆纸笋行”几个大字。在老房隔壁开中医骨科诊所的医师老王认为这座宅子就是张恨水当时的家。我跟着老医师顺着老屋昏暗摇晃的木板楼梯上到了二楼,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角落堆着一点杂物。在屋外阳台凭栏远望,黎河水缓缓东去,对岸的柳树,更远处的青山尽收眼底。这里究竟是不是张恨水少年时代的家也许还有待考证,可这一派江南水乡的清新意像给张恨水带来的细腻情感体验,无疑在作家以后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张恨水的时代,黎河码头还是热闹非凡的。张恨水的父亲在黎川做盐税官,盐税要在码头上当场收取,工作紧张忙碌。更早一些时候,作为抚州地区商贸重镇的黎川,更是中国最早的商帮,江右商帮的风流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在码头上积散往来。
  “做客(经商)莫如江右,江右莫如抚州。”江西在长江之右,江右商帮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在明、清两朝发展到了顶峰。作为抚州地区商贸重镇的黎川,自然是江右商帮的大本营之一。古街两旁随处可见明清古建筑,做工讲究气势恢宏。鸦片战争后,铁路的修建使传统水运变陆运,江西变成了陆运和海运的盲区。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的江右商帮从此风光不再。之后的公路通车,特别是黎河下游的洪门水库的建成,黎河上的水运终于宣告彻底终结,老街也结束了水陆转运码头的使命。
  
  TIPS
  ❶从福州上福银高速到泰宁转宁邵高速在和平出口下。和平到金坑不通公路,必须回到邵武,沿805县道到达金坑。金坑有806县道到黎川,不过江西一侧的路况非常差。
  ❷一路的住宿条件都不好,和平虽然正在开发旅游,酒店建设却还没跟上,金坑是个偏僻的山村,只有条件很差的招待所。可以第一天游完和平,回邵武住宿,第二天再游金坑,从金坑直接前往黎川。
  ❸和平、金坑的口味与江西差别不大,都偏辣。和平的豆腐不用石膏粉,口感特别好,老街上有两三家豆腐坊还在坚持传统工艺制作豆腐,推荐一尝。金溪水质清澈,出产的河鲜也是一大特色。马路边的饭馆都有河鲜,做汤、红烧皆可。黎川老街上的米粉,是老街上的居民传统早餐。在老旧的店铺里,和大爷大妈们挤在一张桌上吃一碗米粉,是个好体验。老街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老手艺老工匠,不妨在他们的小店里坐坐,聊聊,老街上的人们热情淳朴,很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故事。
  ❹和平的农家水酒素有“闽酒当以为第一”之誉,还有传统名产“观音茶”。黎川则出产上好的茶树菇,晒成干后耐储存方便携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