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亚特兰大:永不褪色的“思嘉红”】亚特兰大 红扇舞蹈 IDC
 

【亚特兰大:永不褪色的“思嘉红”】亚特兰大 红扇舞蹈 IDC

发布时间:2018-12-28 04:17:32 影响了:

  “When At lantatalks,the worldlistens”(亚特兰大发言,全世界谛听)――当玛格丽特,米切尔用一台老式打字机敲出这句名言,亚特兰大这座城市就和《飘》 (电影名《乱世佳人》)这本书紧紧连在一起了。
  1837年,亚特兰大只是一个铁路测量工人放置在松树林中的一个地标。几年后,这个地标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南部重要的铁路运输和商业中心。但是,南北战争令这个新兴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战争结束后,亚特兰大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重建成为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包括可口可乐、CNN、洛克希德公司、UPS快递、假日旅馆及南方贝尔等大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然而,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亚特兰大仍旧是《飘》的一道华美背景,午后走过街边成排的高大的橡树,傍晚眺望天边云霞折射出绚丽的“思嘉红”,《飘》的气息穿越时空弥漫在这座城市的空气里,随时随地与你不期而遇。
  
  当好莱坞遇见玛丽埃塔
  
  玛丽埃塔位于亚特兰大郊区,和美国南部任何一个安静优雅的小镇并无二致,我知道它是因为《飘》――确切地说,是因为《飘》纪念馆在这儿。
  我来的时候正是春日午后,无边丝雨打湿了纪念馆的红褐色砖墙,以及远处玛丽埃塔广场上高大挺拔的橡树,我收了伞,走上不高的台阶,迎面看见黑色大门上镌刻着一行金色的花体字:当好莱坞遇见玛丽埃塔。
  伸手推门的一瞬间,百感交集。当好莱坞遇见玛丽埃塔,一个虚构的文学故事借此拥有了一方真实的想象空间,无法计算有多少读者是通过《飘》认识了亚特兰大,认识了美国――《飘》被翻译成27种文字,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2000万册。《飘》于1926年出版,正值二战期间,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为《飘》的定价是每本3美元,他们对于《飘》的发行期望值不超过3万册。然而,仅仅三周,《飘》就买出了17万册,到1926年岁末,销售量达到约一百万册。《飘》在德国**占领区被禁止销售,但阅读的热切期望促成了《飘》在图书黑市上的流传,每本《飘》的价格被炒到60美元。一些社会慈善机构把玛格丽特,米切尔签名的书作为向公众抽签售卖的奖品。一本3美元的《飘》经玛格丽特,米切尔签名后的市场价格为20美元,现在世界上大约有3500册题写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当好莱坞遇见玛丽埃塔,一部激情澎湃的文学作品化为脍炙人口的电影经典。在上世纪“10本最佳爱情小说”的排行榜上,《飘》高居榜首。由《飘》改编而成的影片《乱世佳人》获得奥斯卡十大金奖,并且名列在上世纪最出色的100部电影的第四位。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屏幕电视上不停地循环放映的《乱世佳人》,在陈列的橱窗内,参观者可以看到影片拍摄的相关资料,男女角色剧照,剧中服饰道具,以及当时的报纸评论。在一排当时的电影海报前,我看见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画面取自《乱世佳人》的片尾镜头,亚特兰大漫天火光中勾勒出马车和塔拉庄园的剪影,火红的天空映亮了郝思嘉淡绿色猫似的双瞳。画面上方是郝思嘉的独白:“弗兰克里,我亲爱的……”这个画面也被选择作为纪念馆门票的图案,成为我心爱的一件收藏品。
  具有象征意义的是,纪念馆边上就是一段古旧的铁路,偶尔会响起火车的汽笛声,营造出时空交错的对比感,我听到汽笛声时正在读一张纪念卡片,是影片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扮演者费雯丽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我个性中具有郝思嘉所缺乏的一种品质:幽默:我个性中没有郝思嘉的一品种质:自私。”
  小说深厚的时代背景,电影出色的表现力,共同构筑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飘》的世界。作者米切尔生前曾经对友人说起她本人对《飘》的评价:“我经常在想,为什么读者会喜欢这本书?或许因为它写的是一个象征勇敢的故事,才引起读者的共鸣吧。我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勇气,就不会毁灭。”她借着郝思嘉说出那句至理名言:无论如何,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没有桃树的桃树街
  
  在我心里,始终存着一个疑惑:即使年仅49岁就辞世,为什么米切尔一生仅仅写了《飘》这一部作品?以她的才华和《飘》所带来的盛誉,她应该留下更多的作品。在米切尔故居纪念馆,我似乎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米切尔故居纪念馆是1999年12月15日才开馆的,那一天是《乱世佳人》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式60周年纪念日。这幢两层的小红楼建于1899年,坐落在桃树街990号――这是一条书中着墨最多的街道:郝思嘉借住的白蝶姑妈家在这里,疲惫的南军在这里溃退,慌乱的人群也由这里弃家逃难,许多的悲欢离合都在这条大街上演。然而,令我倍感意外的是,桃树街却没有一株桃树,过去没有,一直都没有。
  纪念馆门口的招贴画上,以小红楼为衬底,印着电影中郝思嘉与白瑞德相拥的镜头,上方是一行大字:“《飘》的诞生地”。从1925年到1932年,米切尔住在这幢楼的1号,直到1949年在桃树街上被车撞倒,不治而逝。
  米切尔生于1900年,从照片上看,她身材娇小,长得十分秀气。22岁时,米切尔当了记者。据说,由于她个子矮小,报社为了照顾她,还特意把她的办公桌椅的腿锯短了7厘米。米切尔在报社工作了4年,后因脚伤走路不便辞职在家。26岁那年,她决定着手写一部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小说。刚开始的时候,米切尔是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一章就装在一个大信封里,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由于米切尔临终前的遗言要求毁掉大部分生前物品,包括《飘》的原稿,故居中现在已没有太多与米切尔有关的东西了。客厅里摆设的那个旧缝纫机不知是不是“真品”,讲解员告诉我们,就在她母亲的这个旧缝纫机上,米切尔开始了《飘》的写作。10年后,米切尔完成了这部小说。
  《飘》发表后,米切尔的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电影《乱世佳人》得以拍摄,人们纷纷找到米切尔让她圈定主角;数以万计的读者信件从各地飘来;海外出版权的纷争,使米切尔的生活陷入了回复信件与官司之间,这让她迷惑,也很无奈。
  
  《乱世佳人》成为百年影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之作,小说《飘》也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米切尔第一次相信《飘》将永远流行下去,但她的生活已经被《飘》充斥,无法自拔,以至于从她成名的那刻起,“她就停止了成长,实质上她已从精神上死亡”,她本可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女人,但她没有。
  这是一个深深的遗憾。
  
  永不褪色的“思嘉红”
  
  跟随着《飘》的步伐,我走进了位于查尔斯顿镇上的郝思嘉的“塔拉庄园”。查尔斯顿是亚特兰大市郊的一个小镇,亚特兰大400万人口散居在城市周边100多个这样的小镇上,算是典型的卫星城市结构。《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家”就在查尔斯顿附近。
  这是一座白色的两层小楼房,据说,郝思嘉的原型曾居住在这里,这也是电影《乱世佳人》拍摄时选用这座房子的主要原因。这栋小楼原先并不在查尔斯顿,因为进行旧城改造,原址将建造高速公路,所以当地政府就把它整体搬迁到了查尔斯顿。
  房子小巧精致,并没有电影里给人的感觉那么大,每间屋子尽可能地保持着原来的装饰和布置。工作人员是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和蔼可亲,身着曳地的蓬裙,好像白蝶姑妈。可惜的是,她来这里工作的时间不长,也无法提供更多的文字介绍材料,譬如郝思嘉的原型姓甚名谁,身世如何,与作者米切尔的关系怎样,等等,都无从了解。走出小楼,是个不大的院子,大约是考虑到费用的缘故,据说比原来的院子要小很多。“屋外,夕阳斜照着院子,在一片新绿背景衬托下,开着一簇簇饱满的白花的山茱萸给照得闪闪发亮。”――这是郝思嘉第一次出现时的场景,1861年4月塔拉庄园的阳光午后――而此刻,院子里只有高而纤细的橡树,冬日的阳光穿过瘦削的枝桠照在脚下厚厚的落叶上。
  也许就是这样――你得到部分线索,看到一些图景,但始终无法把这些碎片拼凑出一幅完整实在的图画。它始终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所以,成千上,万的读者和观众来到亚特兰大,会觉得遗憾和惆怅,但永远不会感到失望。
  
  责任编辑 赵洪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