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谈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思考
 

[浅谈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0:56 影响了: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生物老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着手,不断加强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实践教学和加强自身素养。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教师素养
  
  传统的生物教学观念比较注重考试技巧、解题策略,忽视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只管“看懂”、“听懂”、“记住”、“会用”;另外,重理论轻实验和“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教学中。在新课改的环境下,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逐渐被摒弃,进一步要求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中,都应该以新教材为依托,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新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和练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就能学会使用学习方法。那么,生物教学必会取得好的教学效益。笔者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认识和体会进行了概括总结,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要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对生物这一实验性、探索性学科而言,首先,教师要敢于有自己的创见,道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能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不是力求“讲”透,而是通过设计问题“问”透,能通过层层设问,将学生在自读基础上没能想到、理解到的深层内容挖掘出来,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设问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达到理解知识、拓展知识的目的。教师引导作用从表面上看是在课堂上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但恰是教师作用的最高体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给自己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和掌握知识而取得成功。启发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学会如何挖掘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教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指我们除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以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选择或调整教材的部分内容。教师要敢于选择,敢于调整,并且不断地增强教学实践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质。
  
  二、实践与教学有效结合
  
  随着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新教材更加强调科学素质培养,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验课的设计也是生物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创新实验课教学模式,包括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创新,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并留下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提倡学生自带实验材料,独立动手操作,布置课后作业。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以往实验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以及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将实验与教学有效的结合,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起到了巩固作用。
  生物学科是人类长期与自然共处的总结,属于实验性科学,需要通过实验来证实一些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生物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实践又可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与日常生活充分联系。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等。广泛开展课外生物学科技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活动中去观察课内教学无法看出的道理,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各种生命现象,并查阅大量资料,通过思考总结去说明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这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的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两方面对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道者”,首先,务必做到专业知识的不断加强,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生物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前沿知识,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变化,以适应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其次,教师要注意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只能做,不会说”、“做得好,讲不好”的现象,学生不能听懂教师表述的内容,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言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也至关重要,更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在生活中,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从精神上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克服自身缺点。有教师的激励、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高中教师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帮助、指导、暗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愉快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唐朝胜.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数据结构”教学质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130-132.
  [2]梅莉娟.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08,(8):173.
  [3]刘秀娟.高中教学的一些经验[J].新课程(教研版), 2008,(11).
  [4]李辉.高中生物实验能力培养[J].教育信息资讯,2006,(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