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探索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新课堂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探索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新课堂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5:57 影响了:

  【摘 要】象阳一中的资深教师――朱晓平老师在我校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汇报课,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向我们展示了一堂贯穿新课标理念的“新课”。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 新课堂 评价
  
  一、背景
  
  2006年12月13日,象阳一中的资深教师朱晓平在我校开了一节汇报课。随机选择的八(3)班学生文史基础较好,尤其是班中的几位男生,谈古论今,常有超水平发挥。朱老师工作比较细致,提前来班级做了分组的准备,并下发学习任务单,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任务,一切准备就绪。
  
  二、主题
  
  朱老师所选的课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三课――《文人的世界》,其重点是描述宋元时期上层精英分子――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展示其承上启下的独特的文化风貌。这是一堂充满浪漫的人文色彩的示范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体现教育的功能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巧妙设计,达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的目的,并创设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个性飞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三、过程与讨论
  
  1.导入:以玩游戏的形式
  师(自喻王小丫):今天我们来进入《开心辞典》。(出示幻灯)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化名人。
  生(一下子被吸引):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理解了文人的涵义)
  师(幽默地):恭喜他们,答错!(全场大笑,气氛热烈)问题二:他如果不作皇帝,将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缩小范围)
  生(马上):宋徽宗!
  师(随机应变,惊叹道):没想到我们班的同学如此优秀,提前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进入正题)正是在北宋末年,文坛上陨落了一颗巨星,就是你们刚刚猜到过的苏轼……
  以苏轼这位大文豪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学生从情感上较容易接受。整个导入部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幽默的话语拉近师生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显得轻松愉快!
  2.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合作)
  师(有准备地):请大家拿出学习任务单,根据三则材料,完成探究话题――宋代文人大量涌现和地位的相对提高与国家的哪些政策或哪些方面的发展有关?(给出史实,有利于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找到答案)
  生(很快):重文轻武,文学、艺术、科学发展有关;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加强中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末藩镇割据,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书上)。
  师(赞赏地):你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学生士气大振)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较直观地得到了答案,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全场气氛较好,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顺利落实了相关的历史史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的把握,结合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开放式综合评价。
  3.展现学生的文学才华
  师:在座的学生有谁读过苏轼的诗词?(预测学生的文学功底)
  生(朗声情并茂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赢得满堂彩)
  师(迅速地):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比较两首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
  生:李白的诗更夸张、雄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较精炼)
  师(欣喜):我们的学生已感受到了宋诗的哲理性了,反映了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思考。
  文史内容相得益彰,使得本课有了鲜明的人文色彩,深入地探讨了宋时文人的底蕴。
  4.不露痕迹的爱国主义教育
  师(介绍):苏轼不仅擅长于诗词,而且他的书法、绘画也有较高的水平。(图片展示)宋代文人尤喜梅、兰、竹菊……对你宋代文人最为佩服的是哪些方面?
  生(综合):才华横溢,乐观向上的精神,爱国情怀。
  使学生领悟两宋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报效国家,为国尽忠尽责,提升了文化的地位,不显山、不露水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5.个性展示
  师(展示图片):如神六上天、现代化学校、时尚的都市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自豪感)让我们尽情展示我们的才情吧!
  生(各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有即兴诗、画、书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祖国的一片深情。(全场神情凝重)
  至此,本节课到达了高潮,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其时代气息极为浓厚,形成对祖国改革开放成绩的认同感,并使学生逐步形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与启发
  
  简而言之,朱老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汇报课,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贯穿新课标理念的“新课”。他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以人为本,追求了个体的发展,适应了每个独特学生发展的需要,本班学生的文学才能史学才能都有充分的展现。朱老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提问能力(元曲最有名的原因――学生问答)。在学习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学贵有凝,小凝小时,大凝大进。”其实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应给予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其实他们的能量也很大的
  2.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对某一事物活动或活动感兴趣,那么在与该事物或活动相关的活动中,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能自学排除干扰。”朱老师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文人经历文人之幸文人美文人才情文人艺术世俗化,问题紧扣主题,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对文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能深入那个时代,了解更多的事情,这一点非常成功。什么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为教师有责任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课前准备。
  3.幽默进行到底。教育家斯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助手,就是幽默。”海因•雷曼麦说:“以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用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语言和戏剧夸张、惟妙惟肖的动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美”和“行为美”。如朱老师的“我比较像王小丫”、“能否请大家给老师一个表演的机会”……其实,学生最希望看到老师的笑脸及充满幽默的话语。
  4.营造了民主、平等和温馨的氛围,赏识学生。这一点朱老师很成功。我班的几个“才高八斗”的学生热情洋溢了一节课,让他们“爱”上了朱老师的课,朱老师的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模式是“以史导论”教学模式,按“确定灵魂→选择史料→构建框架→优化细节”四步依次操作。《文人的世界》是确定苏轼作为人文精神代表者,选择两宋的特殊背景,以苏轼为导线,由文人→文人精神→人文精神→学生的价值观察,较顺畅地完成了任务。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按“史料切入→问题引导→师生研讨→形成共识”重组了课本的内容。从头到尾教师的色彩极为浓厚,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对《文人世界》来说已完成了任务。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虽然各种教学模式均有局限性,但是只要像朱老师那样用心地去研读并进行优化组合,调整变革,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驾驭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