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高等职业教育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9:20 影响了: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伴随人类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社会道德层面。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本文试对高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 思考
  一、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国家和时代的要求,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内容、手段和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以职业资格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培养,使学生成为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的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了达到这一育人目标,各职业学校都要把以“乐业、勤业、敬业”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课。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提高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2.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特征要求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社会氛围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从小被娇生惯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关心、体贴,吃不起苦,经不起挫折。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一些不良习惯和各种各样的行为缺欠,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和困难。所以,职业学校更需要德育、思政挂帅,学校不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更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其次,高职学生生源有两类,一类是高中毕业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高考失利而沮丧,带着一些盲目和几分无奈填报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选了专业,但基本上不是本人志愿,而是家长的意愿。另一类是三校生,尽管他们是中职学生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较差,又缺乏自信,在高职的学习中较为艰难。这些学生普遍不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要学些什么,甚至也不太关心毕业以后出去做什么工作,从小到大,他们都在较优裕的环境中成长,还没有考虑到就业和生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这些特征,学校必须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让他们尽快地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认识职业,进行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二、对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职业道德教育的操作过程应该有三个层面:职业道德的认知教育;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与实践的落实;职业道德情操的陶冶。体验、实践、熏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旨。
  1.认知与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体验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其中第六章节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阐述。作为认知教育,对学生采用课堂灌输是必要的,它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但是,单凭一本书一个章节,采取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灌输,是难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亚里士多德说过,青年人学习道德和善的课程之所以效果不佳,是由于“他们对生活尚无实践经验,而道德却是来自生活经验并说明生活经验”。基于对“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命题的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不能一味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方法,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和体验。
  2.行为训练与实践:实训实习课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职业教育应与行业要求紧密结合,强化实训,实习,所以,高等职业学校都有很多实训实习课程。一般而言,学科教学包括实训实习课教学,都应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本人认为实训实习课不应该仅仅是“渗透”,而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为,道德行为不在“知”而贵在“行”,职业道德教育也唯有经过实践才能产生其价值与效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不仅是将学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过程,更是将职业道德认知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的内化过程。在实训实习基地,学生要遵守的不仅仅是学校的纪律,更多的是实际岗位的规章制度
  2.情操熏陶:挖掘和开发职业道德隐性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的形成同其他心理品质的形成一样,决不能被老师像牛奶一样倒进学生的脑袋里。品行的形成更是无意识的,是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实际上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这四种因素所构成,所以,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知”上,更体现在“情、意、行”上,要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行为训练外,还必须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挖掘和开发利用学校隐性教育资源。
  隐性教育除师德育人,还有一个重要领域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物质文化(校园布局、教学设施、环境绿化等)、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规范条例等)和精神文化(课余活动、校内舆论、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挖掘和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教育资源,终将会对学生产生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却是稳定渐进的。我们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硕果。
  4.社会实践:职业道德教育要走出学校
  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更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职业道德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经受锻炼。
  对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生活相对单一,缺乏社会实践往往造成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不适应,所以,学校要为学生多创造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的机会,多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或到企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服务宗旨、企业理念,使学生近距离体验企业的运作,看看社会上的人是怎样沟通的。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懂得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学习处理好职业活动的各种关系,顺利完成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缩短适应期。
  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例如,高职学生的暑期产学合作,既有专业针对性强的直接去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也有非专业性的公益劳动、社区服务、校内勤工俭学,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来开阔学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才干,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职业道德的要求及其重要性。经验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总之,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突出专业;在教育方法上,要以实践活动为主,最大限度地体现实践性;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熏陶,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作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刘鉴.关于道德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 2001,(03).
  [2]西南科技大学课题组,费文晓.人的全面发展与道德建设[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3,(03).
  [3]李玉冰.青少年道德教育要从“人格化培养”抓起[J].宝鸡社会科学,2002,(01)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