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重视小学品德课教学语言的交际性与灵活性|重视良好品德
 

重视小学品德课教学语言的交际性与灵活性|重视良好品德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4:54 影响了: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与学生有很多交际活动。在与学生交际的过程中教师除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容外,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技巧。教师如果善于把握语言的交际性,不仅会使课堂变为动态的真情流动的课堂,而且富于交际性和灵活性的教学语言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把这种交际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到有效提升。
  [示例1]《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游戏快乐多》。
  针对本课中的“做中悟:怎样玩得愉快”活动,上课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到操场中开展游戏活动。有的小组玩荡秋千,有的小组玩滑滑梯,有的小组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怎样玩得愉快?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能将自己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5:我们小组的同学玩游戏时都非常遵守游戏规则,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愉快。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齐声说:有道理。
  师:可我觉得,不遵守游戏规则,也能玩得开心呀!玩滑梯的时候,我就不排队,抢着玩那才叫过瘾呢!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生6:这一次你玩得是过瘾,可万一哪一次你抢的时候没注意从滑梯上摔下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师:那我就把他们全赶走,我一个人玩。
  生7:虽然这一次你玩得很愉快,可你只顾自己玩得开心,以后同学们就不愿和你一起玩了。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你不觉得寂寞吗?
  [评析]在教学中,当师生达成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愉快的共识后,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或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而是抛出了相反的话题,这些话题不仅可以使有些学生反观自己的错误行为,还把学生引入了积极的思考当中,学生在与教师的“交际冲突”中对遵守规则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示例2]《规则有什么用》(《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主题二)
  当大家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展开评论时,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规则有什么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教师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排了很长时间,可是还没排到,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站起来,一声不响,似乎在等老师的批评。教师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方法。教室一下子炸开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每个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约了用水。教师又问刚才那个学生:“你同意吗?”他高兴地点了点头。
  [评析]学生的一句看似不和谐的话成了对话的起点,教师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肯定了他的说法,同时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在师生的交际中得出结论证明了规则的重要性。
  以上两位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交际语言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领略了语言的魅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使他们学会了在交际中如何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交际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学语言,使交际目标有效地达成。首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灵活使用语言。对《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这两个阶段教学语言要各有侧重。小学1~2年级的学生,对抽象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地使用形象、活泼、充满情趣、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语言应以短句为主,但要避免“娃娃腔”,例如不能把一粒种子说成“小种种”,而应说成“种子娃娃”或“种子宝宝”,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正确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师则应使用表义更严谨、更丰富、更富于逻辑性的语言,不要使用晦涩难懂的句子。儿童正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必须用规范的口语给予他们良好的影响。
  其次,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各类教学语言,如情感性语言、趣味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抒情性语言、议论性语言等。比如,对于历史性教学内容,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历史进程,而是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在学生了解事件后,要重点引领学生感悟林则徐的民族精神,从活生生的人物身上体会爱国情感,从当时的**联系到当今的**,认识**的危害,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所以这一类型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更多的要体现情感性,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用富于情感性的语言体悟历史、以史育人、陶冶情操。对地理性教学内容,涉及地理知识时语言要准确、精练,介绍自然风光时语言要使用流畅优美的描述性、抒情性语言。而对于日常生活类教学内容,则可使用形象生动的叙述性语言、生活化语言以及趣味性语言。
  再次,运用应变语言促使突发事件的生成。对于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来说,教学的实施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灵活及时地运用应变的语言驾驭课堂,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学生也将会在教师机智的教学语言中体悟到语言的魅力,学会机智、幽默与智慧地使用语言。
  某教师在执教《家人关怀我成长》(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当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后,教师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家人关怀我成长”的故事,这时全班学生都已被深深地感染了。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哭了,老师怔了一下,但马上面带微笑,走到这位学生身旁,并请这个学生站了起来,边摸着学生的头,边弯腰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哭啊?你能说说父母关爱你的故事吗?”可是学生不做声,继续抽泣着。教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学生,但学生依旧低头不语。于是教师尴尬地笑了笑,就让学生坐了下去,继续后面的教学环节。这是课堂教学中突发的事件,学生对老师如何处理这个突发事件充满了期待。面对这样的“节外生枝”,教师没有视而不见,而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但显然教师的反应使学生的期待落空。
  而另一位教师上《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课时,在学生们纷纷夸自己的爸爸妈妈怎样工作、怎样关爱自己、怎样为自己付出了许多辛苦、自己要如何敬爱父母时,一位学生突然说:“我恨我的爸爸妈妈!”教室里一下子寂静下来。原来这位学生在他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后就双双外出,后来都在外地建立了各自的家庭,就再没有管过他,他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老师走了过去,轻轻地抚摩着这位学生的头说:“那么,你现在就说一说你的奶奶吧。”当这位学生夸完自己的奶奶后,老师把学生的头揽在自己的怀里,亲切地说:“孩子,以后你可以把我当成你的妈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委屈,你都可以找我说,好吗?”这时,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当课堂出现不同的声音时,这位教师并没有逃避,而是用自己饱含真情的语言融化孩子的心,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只言片语就升华了师生的感情。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师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巧用语言艺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淄博,2551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