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什么是逻辑起点
 

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什么是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3:47 影响了:

  摘要:高职专业建设是一项包括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对象、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课程体系,而第一要素则是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分工协作,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创设校内外实训条件、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指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建设要素的组合过程,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
  作者简介:李占军(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38-03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是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主持启动的,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20多年实践和建设历程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批确定了28个立项建设院校,每个院校建设的基本项目是5个左右的专业。确定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对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高职院校强大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是各个立项建设院校都在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参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制定、修订,以及根据建设任务书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亲历了因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出现偏差带来的困惑与苦恼,因此力求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来阐述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以期与同仁交流。
  
  一、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
  
  (一)课程体系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型课程体系区别开来的、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其成果形式为专业教学标准(含专业调研报告、标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核心课程编制原则、课程考核标准编制原则等。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教师按照以用为主的教育理念,开发基于项目的课程,采用学工交融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做中学。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都对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训练岗位工作技能、形成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教学团队
  根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重构师资队伍,形成技能型教学团队。一方面是提高专业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方式是教师到企业顶岗。另一方面是提高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方式是聘请和引进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学生授课。比利时鲁文工程联合大学50%的教师具有产业工作背景,有1/3的教师是企业兼职教师,德国的工科教授要求有10年的产业工作经历,而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可以说这是个艰难的工作,需要转变观念,需要多年的努力。
  (三)实验实训条件
  与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相匹配,在充分调研且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构思、设计、建设并运行,为课程教学服务。由教师操控,并随着知识、技术的更新而不断更新。一般分校内的和校外的、模拟的与真实且能生产的等不同的类型。
  (四)教学对象
  课程开发、教学团队的重组、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学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要素,所有的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能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来进行。高职专业的教学对象分三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一类是职业高中、中专毕业的;一类是3+2从职业中专来的。搞清这三类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式,才能建设好专业,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每门项目课程都应该能培养学生一种或者多种技能,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在建立课程体系的时候就要与企业配合设计,同时对学生修习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并确定教师、学生均通晓的课程考核标准,规范教师教的同时,规范学生学的行为。
  (五)教学管理与运行
  管理需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制定技能型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专业各项目建设和教学运行有法可依;二是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平台(网站),将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含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精品课程、核心课程等)、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对象、教学运行等项目的素材全部挂于网上,各个项目的要点和问题随时在网上反映,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互动,教学管理的质量、水平、效果一目了然。这样既便于主管部门检查,也便于院校之间的交流。教学运行既包括专兼职教师的教、训、评,也包括学生的学、练、提交作业。教与学相对,训与练相对,评与提交作业相对,这个过程是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管理规程进行的。
  
  二、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以汽车生产为例来审视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的组合:我们可以把课程体系或者说课程比做汽车的设计图纸;教学团队的专业带头人及其骨干教师好比是图纸的设计者或者设计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又是汽车生产车间的师傅;实训条件好比是汽车生产的车间和生产线;学生好比是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汽车好比是学生学习的答卷。
  不难看出,设计图纸是核心、是根本,如果汽车设计有缺陷,即使有再好的生产车间和工人,也无法生产出完美的汽车。
  教师是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者或设计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又是运用实训条件教学生的师傅,因此,教师在前,课程在后,先有教师后有课程。教师要懂图纸、懂车间、懂生产线,能够自己动手生产汽车,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制作汽车。
  实验实训条件是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制作的,是学生学习的岗位,是学生能力的训练场,下线后能够开走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汽车是学生学习的答卷。学生按照图纸在生产线上由师傅指导生产的汽车,是他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成果,他所生产的汽车不能发动,他的这个科目就不及格。
  由此看来,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课程体系及其课程,而第一要素是教学团队,各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为:
  (一)重组专业教学团队
  确定教学团队的核心人物,即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组织吸纳企业、行业人士参加教学团队,并对教学团队人员进行分工,形成不同的工作项目,如专业调研项目、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精品课程与核心课程开发项目、实训条件开发项目、教学运行项目、课程考核项目等,分工协作,完成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
  (二)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开发课程
  通过调研,掌握专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岗位工作标准,据此设计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与之相对应的项目课程,编制完成项目课程教材、教学课件,建成课程网站,使在培养学生岗位关键能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课程成为校、省、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建设实验实训条件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脱离行业企业,一般采用引企入校式或者教学入企式,即学校有实训室,企业也有用于教学的实训场馆,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织实施,这样才能紧扣课程建设,完全为课程教学服务。
  (四)教学管理与运行
  1.技能型教学管理规章成册并进课堂、进教师学生头脑。专业教学管理平台(网站)建成并运行。
  2.教师组织学生在实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专兼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利用校内外实训场馆,对学生进行岗位工作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技巧,形成积极的岗位工作态度。
  3.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完成不同的项目课程学习,提交作业,作业可以是答卷、报告,也可以是作品。
  4.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审核评判。根据考核标准,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审核、评判,给出学生成绩,为学生定级。
  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必须围绕课程体系进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都与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相对应,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也与课程对应。
  课程的设置与确定来自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调研,课程确定后直接配备师资,师资中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在负责课程建设的同时,负责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割裂开来。
  核心课程负责人即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参与企业调研、总体负责课程标准制定、主编课程教材、制作课程教学课件、录制课程录像、主编课程实训指导书、组织建立校内外教学基地、组织课程教学(含实训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网站建设、编制专业建设经费预算、掌控专业建设经费,全面控制专业建设进程与质量。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要素组合与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教学工作量与专业建设工作量的关系
  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承担某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计算方法是授课时数乘以单位课时数的费用标准,体现方式是课酬。教师承担了课程教学任务,肯定能够取得相应的课酬金。
  专业建设的工作量与具体的教学工作量不同,如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量,是教师参加企业调研、组织研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撰写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文本、教学计划文本、核心课程标准,编写原则文本、课程考核标准,编写原则文本以及文本的论证、评审、修改等所发生的工作量。很多工作量无法计算,教师承担了专业建设工作任务,工作酬金多为隐性,很多无法显现。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列入2006、2007年建设计划的单位,都有两块资金用于课程体系等项目建设,一块是中央资金,一块是自筹配套资金。如师资队伍建设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规定:“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从行业企业聘用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这句话应该是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专业研修、专业实践提高自身水平发生的费用;另一层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完成建设工作发生工作量的费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的费用更应该是企业兼职教师根据聘用任务书,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工作量的费用,这些关系不搞清楚,工作者的工作报酬不能兑现,就不能调动专兼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专业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该把专业建设的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使承担专业建设工作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在完成项目工作的时候能够获得与教学工作量相同的显性的工作报酬,专业建设的推进速度与效果就会快而好。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运行的关系
  企业一般有专门的设计部,对新产品进行研究与设计。设计经过论证后交付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然后交付营销部推向市场。企业不会把研究与设计的工作任务交给生产车间的,高端的产品必须经过设计、论证再投入生产。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端产品,从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走过的路来看,专业建设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专业建设的任务直接交给教研室的老师,老师边教课、边调研、边设计,教师肩负示范建设和教学的双重任务,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示范项目建设与教学脱节,课程体系等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另一种是学校成立课程体系项目建设规划设计部和项目运行部,规划设计部根据区域经济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课程体系,从长远考虑建设教学团队,配置课程的实验实训条件。项目运行部根据设计好的项目课程和课程实训条件,按规定的模式教学,两部相互配合。处理好教学设计与教学运行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课程建设工具与课程建设效果的关系
  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开发,而课程开发是教学团队中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的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相比属于软件建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领导者一般只注重给课程开发组分配任务,而忽视为课程开发组配备工具,忽视研究确定课程开发的成果形式。这样一来,课程开发组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目标缺失,不知道呈现什么成果算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工具缺失,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一般都被视作是实验实训条件的设备,而不给课程开发者配备,造成课程开发者的工作困难。因此,任何专业建设,都必须研究确定课程开发的基本成果形式,为课程开发的教师配备相应的课程开发工具,这样才能提高课程开发的工作效果。
  (四)处理好专业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高职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课程、师资、实训条件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是基础,投入通过管理与运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的技能人才是产出、是目的。投入了并不一定有产出,没有产出的投入是无效的投入。70个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出形式,体现在教育部目前设的奖项上。教学团队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团队的负责人或重要成员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课程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效果的最好表现形式是学生能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奖。这些都评不上,至少说明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
  
  参考文献
  [1]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