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159篇教育活动设计的病理诊断与对策思考] 病理诊断
 

[对159篇教育活动设计的病理诊断与对策思考] 病理诊断

发布时间:2019-01-23 04:08:27 影响了:

  最近,在参与河北省沧州市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评审活动中,我们有幸接触到159篇幼儿同一线教师真实的设计资料,并对参评的部分教师做了随机的深度访谈。现就其中发现的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关于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编写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处理、教育行为的选择以及教育组织形式的产生,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因此,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目标的确立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参评的活动设计大多能清楚地表达教育活动的目标,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 目标表述不全面。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和社会领域、技能和能力发展领域三大方面。部分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表述不全面,或只是从一个领域重复阐述。比如。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应体现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几个方面,但不少教师在设计时往往局限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
  2 目标表述不具体明确。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应表达清楚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行为的主体。指明谁实现预期的标准。第二,行为的动词。行为动词用来描述幼儿所要达到的具体状态。如“写出”、“说出”、“列出”、“指出”、“做出”,等等。第三,行为的条件。是指影响幼儿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和范围。如“按照图画”、“独立的”、“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等。行为条件要把幼儿产生预期行为的时间、地点、依据和活动背景几个方面都表达清楚。第四,表现程度。指幼儿能达到的表现水准。如“完全无误”、“连贯流畅的”、“做出一个完整的”等。参评的设计大都在二、三、四这儿方面存在问题。如“让幼儿说起来,敢于畅所欲言……”而对“在什么条件下说”“畅所欲言的具体水准是什么”等,都没表达清楚。
  3 目标缺乏层次性。不同幼儿在同一教育活动中所达到的结果和水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活动的目标也应分层制定或富有弹性,使得每个幼儿都能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水平,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参评的设计大多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差异。
  4 活动目标所要表达的价值取向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在参评的设计中,部分教师对活动目标的表述一会儿从幼儿发展的角度阐述,一会儿又从教师行为的角度阐述,使活动目标所要表达的价值取向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如活动《神气的空气》的目标为:(1)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空气的特点。(2)通过感官发现空气的作用。(3)渗透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其中活动目标(3)和整个教育主题之间的关系就有些牵强。再比如,健康教育活动《单脚站立的小公鸡》所提的活动目标是:(1)学习在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单脚站立。(2)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力。(3)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其中的目标(1)和(3)是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来阐述的,而目标(2)则是以教师作为行为主体来描述的。两者缺乏内在的统一性。
  对策思考:(1)均衡性原则。在拟定活动目标时,不但要包括知识方面的目标,而且还要有能力培养、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使各方面的教育能有机渗透、整合。但具体到某个活动,可适当有所侧重。(2)主体性原则。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具体、明确地表述所要达到的行为水准,如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有和没有”的活动目标可以这样来阐述:①尝试用看、听、掂、摸、闻等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②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③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差异性原则。《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和体现“差异”,让幼儿按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有效调动各层次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关于活动准备
  
  这159篇参评设计方案在“活动准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表述不具体。主要体现在活动材料的准备方面。对每种材料的数量、规格不加表述或过于笼统。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蚯蚓》中,关于活动准备,只有一句话:蚯蚓、彩色挂图。对蚯蚓的数量、挂图的样式都没有具体说明。
  2 表述不全面。活动准备应考虑物质方面的准备和幼儿知识经验与心理方面的准备两大方面。多数教师只考虑了物质方面的准备,对幼儿知识经验与心理方面的准备不够重视。
  3 材料的准备缺乏探究性。部分教师在准备活动材料时,没有从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究的角度考虑,没有体现《纲要》的先进理念。
  对策思考:(1)关注基本经验原理。在组织教育活动前,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原有的经验,或者有意识地指导、帮助幼儿获得与新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水的秘密》,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幼儿的玩水游戏,在与幼儿的交流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并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自然经验。(2)开放性和选择性原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学前教育项目对我国400余所幼儿园教育活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纪律约束多。”在对沧州市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评审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开放性是指教师准备的活动材料要能引起幼儿不断探究和与之相互作用的兴趣,并具有开放性的活动结构:而选择性是指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及操作材料,以吸引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激发不同层次的探究学习。
  
  三、关于活动过程
  
  参评的设计方案都能将重点放在过程的设计上。并在设计中能较好地考虑活动过程中如何引发幼儿的动机和兴趣,以及如何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等等;也能较好地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但纵观参评设计方案,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过程表述缺乏结构性和逻辑性。整体过程的推进缺乏结构性,对过程的描述缺乏逻辑性。
  2 知识链接的关键点不突出。按《纲要》的要求,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提供切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种种“支架”,启发他们思考、探究、操作,从中获得适宜的发展。但不少教师在活动设计时没有把这一重点环节体现出来。
  3 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创意。教育活动的过程没有也不该有统一的模式。但就参评的活动设计而言。语言、科学等各种类型的活动大多还是传统的套路,缺乏创新性。
  对策思考:(1)加强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递进性。一是重视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适当增加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学习;二是重视教师援助指导的多样性。比如,在参评活动《森林快车》中,针对幼儿在讲述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援助:或以只言片语给予幼儿提示性帮助,或采用帮一半、留一半的办法,为幼儿的讲述提供一点线索,或采用示范讲述的方法,引导幼儿将故事说完整。针对幼儿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自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重视活动组织的递进性。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出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优化活动的纵向结构,突出知识链接的关键环节,使活动过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开展下去。(2)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参评活动而言,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由教师的提问、启发开始,也由教师的提问、启发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发展的。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引导和控制的。难道幼儿就没有问题吗?幼儿的问题难道就不影响教学进程吗?幼儿的问题难道就没有教育价值吗?很显然,失去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就难以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3)加强活动过程设计的启发性。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依靠提问来体现教学的启发性的。因此,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提问应以开放式为主,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的操作、探索和思考,利于引发幼儿自由的表达、发现和创造。而封闭式的提问,则大大缩小了幼儿思考、探索的空间,也抑制了幼儿发现和创造的机会。但参评的设计方案中,不少活动都充满了封闭式提问,如你看过……吗?故事里有谁呀?他是怎么做的呀?它们一样吗?等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