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反思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6:39 影响了: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语文课堂丢失了“语文味”。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反思了,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表现在课堂上,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彩文段的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
  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为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课堂才能上出“语文味”。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由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的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的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教师没有预设情境和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这些提法一时风靡课堂,课堂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放任自流,想说啥就说啥。致使一节课上完了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这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由。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教师应该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总指挥:参与、合作、促进和指导。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只追求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一是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二是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教师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三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四是小组成员热热闹闹的发言,但离题万里。以上几种合作学习,都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其实,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真实的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的放矢
  
  语文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是远离文本,本末倒置的做法,这样就容易将语文课上成“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五、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实际上却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进行点拨。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所以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之间精神的融合、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