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深海利剑】深海利剑金子晴嫁谁
 

【深海利剑】深海利剑金子晴嫁谁

发布时间:2019-02-12 03:59:04 影响了:

  十余年前,西方各大工业强国中至少有6大公司在设计、生产533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不过,由于重型鱼雷售价高昂,采购后一般都会精心保养,不到作战不会拿出来使用,所以国际上需求量非常少。目前,西方只有3家公司仍然在进行新一代533毫米重型鱼雷的研制。其他几个公司不是靠生产已有型号维持生计,就是在原有型号进行小修小改。相对保守的俄罗斯虽然这几年军费大幅度缩水,但在重型鱼雷研制方面独树一帜,发展了诸多的533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鱼雷。
  
  美国Mk48
  
  衍生自Mk48 Mod4的Mod5ADCAP引入了数字式声呐阵列以及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美国海军服役,最后一枚于1996年交付。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当时先进的数字声呐阵列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不再是美国一家独享,为了维持领先地位,对Mk48 Mod5的改进势在必行。雷声综合防务系统和美国海军水下武器中心决定联合研制Mk48的最新型号Mod6,确保其在世界重型鱼雷中处于第一的位置。
  Mk48 Mod6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是制导系统,其次是鱼雷推进系统。制导系统方面主要是从声学接收和后端的信号处理单元人手,采用最新技术提高其性能:推进系统则主要换装噪音更低的新型发动机。软件系统方面,Mod6是第一种采用下载系统的重型鱼雷。装备该系统后,鱼雷可以通过特殊接口从计算机中下载最新的软件。雷声在研制出新的算法软件后,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对鱼雷内部的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潜艇每次出航也可以随时对鱼雷进行升级,而不需要打开鱼雷对内部硬件进行更换。
  不过,Mk48 Mod6还不是美国海军的终极目标。美国海军想研制一种比Mk48 Mod5 ADCAP在性能上有质的飞跃的533毫米鱼雷。2003年,美国海军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签订了共同研制Mk48Mod7的合同。这纸为期10年的合同确定了共同的需求、接口、配置和维护标准,从而使澳大利亚或美国潜艇装备的鱼雷都能由澳大利亚或美国的鱼雷维护厂提供。Mk48 Mod7除了强化在深水区作战的能力外,还能够进入水声极为复杂的浅水区域猎杀目标。
  Mk48 Mod7的研制主要侧重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基于软件系统的先进处理器,其次是通用宽波段先进声呐系统(CBASS),后者旨在提高鱼雷在潜水区域捕获目标和抗干扰的能力,最后就是鱼雷模块插入技术。
  首先进行是基于软件系统的先进处理器的研制,澳大利亚海军研究实验室的未来海军技术成为研制的主力军。这种技术能够对宽波段信号进行高速处理,这里采用的硬件基本上都是基于现成的FPGA以及DSP等芯片搭建而成。Mk48Mod 7仍然采用Mk48的线导方式,在水流运动比较复杂的浅水海域,放线机构就需要进行重新设计。雷声公司采用大型仿真软件对这种放线机构进行了流体仿真,得到了满意的数据。
  2006年3月,美国海军进行Mk48Mod7的首次发射试验,此时鱼雷上面大部分系统还没有真正研制完成,同年年底,第一枚重新组装的Mk48 Mod7试验鱼雷交付驻扎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帕斯丹号核潜艇,用于进行发射试验。2008年7月24日,在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PIMPAC 08)中,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沃勒”号潜艇发射了第一枚实战用途的Mk48 Mod7,目标是美国海军退役的1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试验非常成功,这艘排水量超过8000吨的驱逐舰被Mk48 Mod7击中并沉入海底。
  由于是美国海军最新的重型鱼雷,所以该型鱼雷的具体数据和性能透露不多。根据美、澳两国协定,Mk48 Mod7是不允许出口的。雷声公司为了对外销售,开发了Mk48 Mod6AT,其采用了Mk48 Mod4M的雷体(主要是推进系统)和Mod6的声呐、导引和控制设备,并且对其软件系统进行了升级,提高其在浅水区域的作战能力并降低成本和维护费用。雷声承诺将为Mk48 Mod6AT用户提供类似于Mod7的软件升级服务,并且其升级后的软件和美国海军处于同一水平。
  Mk48 Mod6 AT鱼雷的声呐/制导与控制系统采用了可扩展的开放式系统结构,便于以最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扩展,与ADCAP鱼雷采用海军标准数据处理器不同,其采用的是具有强大的数据存贮能力的商用成品数据处理器。整个处理器封存在一个带电源的插件盒中,盒中还设有备用槽,用于处理器未来的升级、改进鱼雷的战术软件按照美国军标MIL-STD-498进行开发和评估,软件安全体系按照STANAG4404和MIL-STD-882军标构建。
  Mk48 Mod6AT采用自噪声较低的声呐基阵以增强被动自导能力。它有预设定的浅水战术逻辑,能选择自导频率和作战模式,具备多枚鱼雷齐射攻击的能力。该鱼雷在自导航行过程中以数控的形式发射和接收波束,可以有效进行立体搜索:通过使用高时间带宽和低混响波形,其具有低多普勒探测能力:具备克服海底和海面多次反射的波束设定和防止触底的海底制导逻辑,可以跟踪、识别多个目标。Mk48 Mod6AT鱼雷具有多种自导波形,可适用具有不同特性的水下环境,并对付不同的目标。潜艇还可通过制导导线进行态势感知和控制鱼雷。低自噪声的头部外形、拥有先进声信号处理算法的声呐基阵和出色的武器控制,使得Mk48 Mod6AT鱼雷具有超强的作战效能。
  Mk48 Mod6AT的战斗部是在Mod4战斗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特点是装药量大(装有295公斤PBXN-105炸药)、安全性好。该鱼雷也是美国海军现有鱼雷中水下爆炸威力最大的,其爆炸威力相当于455公斤TNT炸药,据称能摧毁所有类型和壳体材料的潜艇。战斗部装有多种起爆模式的引信,能有效对付潜艇和水面舰艇。引爆器同时配有电气、机械安全锁定装置以及全套本艇安全电路,鱼雷发射后要经过若干道机械和电气检查程序后才能产生信号以引爆战斗部。该战斗部已经过电磁辐射对武器危害认证,能满足美国海军水下弹药安全设计原则和引信系统安全设计要求的要求,不需要特别维护就可服役60年以上。
  Mk48 Mod6AT的推进系统是以Mod4的动力舱段和燃料舱段为基础,使用降噪技术和Mk48 Mod6 ADCAP的电力系统改进而成的。这种推进系统除了使鱼雷具有长航程、高航速的特性外,还可快速启动,保证鱼雷在任何水深条件下发射。使鱼雷既可采用推进发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航发射方式,推进系统所具有的变速能力保证鱼雷时刻具备最佳的控制性能。
  Mk48 Mod6AT鱼雷燃料舱内装有312公斤奥拓2燃料,推进系统还采用降噪措施,包括加装内置消声器、在后段 壳体上加了阻尼减振层、把推进器转子改为侧斜转子等,大大降低了鱼雷的辐射噪声。
  2007年,巴西海军首先和雷声签订购买合同,前者在对209型潜艇进行升级的同时将换装Mk48 Mod6AT鱼雷。雷声和美国海军正在寻求新的客户,目前主要的潜在客户为荷兰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的海军都在使用Mk48 Mod4M,已经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
  
  意大利“黑鲨”
  
  1991年,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签属了一项联合发展新型重型鱼雷的备忘录,将替换各自的A184、DM2A3和F-17重型鱼雷。由意大利白头公司、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和法国圣特罗佩兹公司组成的工业集团在1995年完成了动力装置的选型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银锌高能电池的推进装置。后来,三国未能进一步合作,德国独自进行DM2A4鱼雷的研制工作。后来,法国也因经费紧张而退出,剩下意大利白头公司独自完成余下的研制工作。为了表明新研制的是一种全新的鱼雷,1999年,白头鱼雷公司将这型鱼雷改名为“黑鲨”,开始与DM2A4争夺市场份额。
  该鱼雷长6300毫米,直径533毫米,装药250公斤。与A184鱼雷相比,“黑鲨”在外形上有所改变,头部形状由A184的半圆形改成了平顶锥形。“黑鲨”鱼雷采用新设计的高能量铝氧化银电池、对转电机和直流推进侧斜螺旋桨,确保低噪音和无航迹,大大降低了被探测到的概率。“黑鲨”采用1具11+9复合碳纤维对转螺旋桨和1台300千瓦低速旋转无刷电机,可无级变速,最高航速可以达到50节。当然,航速的提高也得益于法国萨菲特公司提供的高性能铝氧化银电池,这种电池已经在MU90轻型鱼雷上进行了验证。
  该鱼雷安装的ASTRA(“先进声呐发射与接收结构”的字母缩写)声自导头为主被动声自导,是意大利白头公司为其专门研制的。普通鱼雷声自导头的声呐系统采用的是25~35千赫兹的高频段,而ASTRA的工作频率可以低至10千赫兹,探测距离可以达到7000米,远高于一般高频声呐头2000米的探测距离。“黑鲨”还采用光纤制导,其衰减比较小,有效制导距离达60公里,能够满足远距离制导的需要。鱼雷体内安装有3具激光陀螺,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黑鲨”为反潜/反舰两用鱼雷,优化了浅水作战性能。其实现了完全数字信号和数据处理,可探测低信号特征目标,并且具有水声对抗能力,声自导头形状设计也可以有效降低流体噪音。“黑鲨”鱼雷用北约标准,可以和所有的先进鱼雷火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流。
  “黑鲨”已经被马来西亚海军的2艘“蝎子”级潜艇选中作为主战装备,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用户就是葡萄牙。葡萄牙购买了德国HDW造船厂制造的2艘209/1500PN型潜艇,上面安装的是阿特拉斯电子公司设计、制造的综合式指挥、武器控制和声呐阵列系统,但却没有选择阿特拉斯电子公司设计的DM2A4重型鱼雷。“黑鲨”鱼雷还击败了阿特拉斯电子和萨博水下系统公司,中标新加坡海军的下一代重型鱼雷项目。
  2008年4月,法国DCNS宣布购买了“黑鲨”鱼雷的有关技术,在国内以该鱼雷为基础开发新一代的FTL重型鱼雷,取代目前的F17 Mod2,以满足法国海军的需求。DCNS已经开始进入工程设计阶段,预计研制和生产周期为6年,法国海军的订购量在100枚左右。和“黑鲨”鱼雷不同,DCNS此次将成为项目主承包商,白头鱼雷公司则是其次级供应商,参与DCNS设在圣特佩鲁斯的FTL鱼雷总装线的最后总装。另一家次级承包商――泰利斯公司将参与FTL声学导引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德国DM2A4
  
  由EADS和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联合控股的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在研制重型鱼雷上颇有作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个公司就为德国海军研制了DM1和DM1 Mod系列以及DM2重型鱼雷,后者又衍生出了DM2A1和DM2A1Mod。在这些鱼雷的基础上,阿特拉斯研制出了供出口的SST 4和SUT鱼雷。从1981年至1997年的这十余年时间里,阿特拉斯共向全球多个国家提供了超过450枚的SUT鱼雷。
  在DM2A1的基础上,阿特拉斯又研制出DM2A3重型鱼雷,其采用乐TOSO声学导引头。目前德国海军还在使用这种鱼雷,以色列海军“海豚”级潜艇使用的鱼雷也是DM2A3的衍生型号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法国、意大利联合研制新一代重型鱼雷失败后,德国决定自行发展DM2A3的后续型号DM2A4。其研制始于1996年,用于装备德海军212型潜艇。该鱼雷的自导头采用了现代化的保角基阵――普通鱼雷一般使用平面基阵,在跟踪目标时必须采用蛇形机动,不仅增加了空泡噪音,而且也白白消耗了不少燃料。保角基阵的视角则要远大于平面基阵,目标识别和抗干扰能力也增强了不少,特别适于在水声条件很差的浅水水域作战。DM2A4鱼雷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子控制式高速永磁电动机和锌-氧化银电池组,航速和航程都得以提高。DM2A4把DM2A3声自导头内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改成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该型鱼雷采用的磁性近炸引信也是其特色之一,阿特拉斯声称这种引信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在任何水域作战。DM2A4通过一根光纤光学电缆提供鱼雷制导,信号衰减要远小于铜缆,有助于提高最大射程。该鱼雷的战斗部仍然采用250公斤混合式炸药,其爆炸威力相当于460公斤TNT。
  DM2A4采用电池动力驱动,内部为4组电池结构,每组电池由86块电芯组成。每块电芯由1块锌和2块银电极组成,电压为1.8伏,每组电池的电压为150伏。电池采用模块化配置方式,可以根据实战或训练的不同需求,配置1~4块相同的电池。用户可以根据作战距离的远近,自行选择搭配的电池数量,装备多组电池的DM2A4可以用来对付高危险的目标,采用2组甚至只有1组电池的DM2A4则用于对付威胁系数比较小的目标。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成本,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加大战斗部的体积来提高威力。DM2A4采用高频永磁直流电机,效率高达93%,输出功率300千瓦,电机推进一对同轴反转的螺旋桨。和DM2A3上使用的推进系统相比,DM2A4的最高航速提高了50%,携带的电能则增加了4倍,但推进时的噪音却降低了50%。10秒钟内鱼雷可从发射管发射出去,最大航速50节,在装备4块电池时其最大航程为90公里,不过在中速出击/高速接敌的速度变化中只能维持50公里的射程。
  目前,阿特拉斯共推出了4种型号的DM2A4,分别是标准型、中型、短距离型和超短距离型,长度分别从5.9米至4.5米不等。其中,中型装备3块电池组,航程40公里:短距离型配备2块电池组,航程30公里:超短距离型则只配备 一块电池组,航程只有17公里。DM2A4鱼雷的服役年限大约为30年,该鱼雷易于升级改造、性价比高、可靠性强。DM2A4也是世界上少数几种能够随时提供目标跟踪图像的鱼雷,其主动探测距离达2500米。
  1999年,土耳其成为DM2A4的首个海外用户。2004年,第一批DM2A4交付土耳其海军,装备209/1200和209/1400级潜艇。后来,巴基斯坦和西班牙海军都订购了DM2A4,希腊海军和印度海军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DM2A4研制成功后,阿特拉斯开始采用该鱼雷的部分技术来提高现有SUT鱼雷的性能,改进后的鱼雷称为SUT Mod3和SUT Mod4。前者改进了导引头、控制单元以及线导装置和推进螺旋桨,后者则更换了整个推进系统,鱼雷的航速和航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阿特拉斯电子还在考虑用DM2A4开发出一种低速、静音、远航程的水下运载装具,用于执行布雷或者水下侦查任务。在只配备一块电池组的情况下,其航程将达到100公里。
  
  瑞典TP2000
  
  在“黑鲨”、DM2A4以及Mk 48的生产、出口热火朝天的时候,另外两种型号的重型鱼雷却只能看着别人开心,第一种就是瑞典萨伯水下系统公司为瑞典海军设计生产的TP2000鱼雷。萨伯公司已经按照合同完成了全部的生产任务,由于没有任何的出口订单,TP2000的生产线已经停工好几年。
  TP2000研制计划起始于1988年,当时是为了取代瑞典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鱼雷快艇使用的TP 61重型鱼雷。博福斯水下系统公司(后被萨伯公司收购)于1991年开始正式研制新型鱼雷,应瑞典海军的要求,TP2000的长度控制在6米左右,比TP61短了1米,重量也由原先的1850公斤减少到1350公斤左右。新型鱼雷要求比TP61在速度和航程上有大幅增加,同时具备更深的下潜深度和更小的自航噪音,并采用线导方式来提高精度。1995年完成所有的测试后,1997年,瑞典海军和博福斯签订了价值9300万美元的订购合同,TP2000正式进入量产阶段,2001年开始交付。
  TP2000采用双重推进剂系统,燃料组成为85%的过氧化氢和15%的煤油,过氧化物在专门的腔体内分解,借助催化银网产生氧和600℃的蒸汽,两者混合后传输到燃气发生器,雾化的煤油一经喷入就立刻燃烧。在适当喷入冷却水后,可产生温度高达750℃的废气,从而驱动7缸活塞发动机做功,该鱼雷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50节。TP2000的换能器安装在雷体头部的凹坑处,换能器后部是信号处理单元。导引头有三种作战模式:主动、被动和主/被动联合工作模式,采用声响近炸引信引爆。
  尽管TP2000性能不俗,但却始终没有突破出口零的记录,迄今为止唯一的合同还是在1999年和巴西海军签订的。当时巴西海军出资数千万美元购买TP2000,但随后在2004年便宣告取消合同。
  
  “旗鱼”和SLUW
  
  英国BAE系统水下综合系统技术公司和萨伯水下系统一样,受到英国国防部资金的限制,其针对“旗鱼”鱼雷的改进停滞不前。2003年,英国BAE系统水下综合系统技术公司向英国皇家海军交付了最后一枚“旗鱼”鱼雷,这标志着1994年签署的价值12亿美元的生产合同已经结束。随着最后一枚“虎鱼”Mk24 Mod2鱼雷于2004年退出皇家海军现役,“旗鱼”成为皇家海军所有核潜艇的标准重型鱼雷,为其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包括反潜和反舰在内的双重保护。
  “旗鱼”鱼雷的研制初衷是为了对抗冷战时期苏联日益强盛的攻击核潜艇,1988年就开始交付首批样雷。不过由于可靠性试验一直没有通过,所以大规模生产一直拖到90年代后期。“旗鱼”鱼雷采用盛特兰公司的21TP01涡轮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采用高氯酸羟胺-奥托(HAP-OTTO)为燃料,驱动泵喷推进器。在试验中,“旗鱼”的最高航速达到了65节,而且其潜深能力和续航能力远远超出原先的“虎鱼”。据BAE介绍,“旗鱼”的噪音控制也非常优异,其自航噪音跟采用电力驱动的“虎鱼”相当。
  “旗鱼”的自导系统软件足足有20万行源代码,这使得其在攻击时极具自主性,既可以线导又可以自导。通过多次试射,BAE已经将软件的算法进行了优化,以适应多种不同水域。第一枚正式生产型“旗鱼”于1999年交付,2002年,英国皇家海军联合美国海军在大西洋进行了“旗鱼”的实弹发射试验。皇家海军的“不懈”号攻击核潜艇用声呐锁定目标后发射了试验用的“旗鱼”鱼雷,鱼雷低速接近目标,在锁定目标后进入自主导航阶段,速度增至60节,最终击中目标水线附近舰体,将其炸成两截沉入海底。
  不过,基于冷战思想设计的鱼雷一般都强调高航速和大潜深,以追逐对方的大型攻击核潜艇。然而,新的作战环境使得这些核潜艇要接近浅海海域来对付新的威胁――相对比较安静的常规潜艇。英国国防部目前正在考虑开发“旗鱼”的下一代――潜射水下武器系统(SLUW),用于在2015年左右成为英国皇家海军潜艇部队的顶梁柱。
  SLUW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提高“旗鱼”鱼雷的可靠性以及在浅水海域的抗干扰能力。“旗鱼”鱼雷采用的战斗部和高氯酸羟胺-奥托燃料都不满足北约STANAO 4439涉及的非敏感弹药标准,在可靠性上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为了加快研制进度,BAE水下系统公司递交“旗鱼”鱼雷的改进版――“先进旗鱼”方案至英国国防部,以满足SLUW的各项技术指标。BAE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来挖掘“旗鱼”鱼雷的潜力,如采用数字化的导引头,系统内大量采用现有成熟的微处理器,软件中引入宽带处理技术、复杂波形的调制技术和低截获概率波形等等。2005年,BAE已经拿到了部分研制经费。不过,英国国防部对“先进旗鱼”并不抱太大希望,反而希望能够参与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Mk48 Mod7 ADCAP重型鱼雷项目。2005年,在给BAE水下系统公司部分研制经费的同时,英国国防部就宣称准备加入Mk48 Mod7 ADCAP重型鱼雷项目。只要美国方面同意开放导引头和导引头控制软件的接口,就等于给了英国自行开发的余地。
  2007年,因预算紧张,英国国防部砍掉了SLUW,将其并入未来水下武器系统――后者是更远期的水下武器研制计划,届时将取代目前英国皇家海军所有的轻型和重型鱼雷,预计要到2025年才有所动作。
  
  俄罗斯重型鱼雷
  
  位于圣彼特堡的中央液压器件科学研究所是俄罗斯鱼雷的主要研制单位。俄罗斯的重型鱼雷型号众多,分为电动型和热动力鱼雷,而且这两种鱼雷目前都在发展电动鱼雷方面,TEST-71的最 新衍生型号FEST-71ME-NK于2001年开始交付,其长度7935毫米,重量1820公斤,怠速状态航速35节,接敌状态航速40节,最大航程25000米,战斗部装药205公斤,行深大约为400米。该鱼雷装有线导、主被动声自导两种导引系统,三通道的控制系统可以使其在双平面机动。TEST-71ME-NK采用声响和磁两种近炸引信,动力系统仍然采用银-锌电池和双转速直流电机。该型鱼雷是877EKM和636型潜艇的标准出口武备。
  第二种使用比较多的电动鱼雷是TE-2型通用重型鱼雷,可以由水面舰艇和潜艇携带,具有尾流自导系统、线导系统和组合式主、被动声自导系统,足以保证在远距离发射时有较高的命中率。鱼雷带线导拖曳线团时全长8190毫米,不带时全长7836毫米,发射重量2400公斤,采用银-锌电池和双转速直流串激电机,有45节和50节两种航速,最大航程约20000米,战斗部装药250公斤。
  热动力鱼雷方面,最有名也是出口最多的当属53-65系列鱼雷。该型鱼雷出口较多的是53-56KE,主要用于对付水面舰艇,采用2DT型双级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一副对转螺旋桨,通过利用海水进行热交换,涡轮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了2倍多。虽然最高航速可以达到70节,不过该鱼雷的航程比较近,只有19000米。
  俄罗斯较新的重型鱼雷是UGST,这是一种多用途大深度自导鱼雷,也是俄罗斯第一种能同时用于攻击水面舰艇和潜艇的热动力鱼雷。其研制计划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不过直到2002年才开始装备。该鱼雷装备有声自导和尾流联合自导系统,其中声自导头是一种多元平面阵列,既能探测到水下目标,也能检测到水面目标的尾流。该鱼雷长7200毫米,发射重量2200公斤;采用轴向气缸发动机和单元化的燃料组,发动机输出功率350千瓦,推进系统不再采用对转螺旋桨,而是类似于西方先进鱼雷的泵喷系统。和早期的鱼雷相比,UGST的航速和航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UGST鱼雷具有35节和50节两种航速,最大航程达到50公里。俄罗斯自行使用的UGST长度为7200毫米,不过为了能够和北约的系统相兼容,还开发了一种短型号的UGST,其长度只有6100毫米。目前,UGST鱼雷的最新改进型UGST-M鱼雷已经面世。
  
  韩国“白鲨”
  
  韩国防务发展署(ADD)和LIGNcxl联合开发了韩国海军第一款重型鱼雷――K731“白鲨”电动鱼雷,其研制阶段始于90年代初期,韩国国防部投资了大约3200万美元,2000年进入韩国海军服役。
  从LIG Nexl目前透露的数据来看,“白鲨”采用了一种低噪音的声学阵列和高效推进系统,动力系统为银-锌电池,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发动机具有两种转速。据介绍,该型鱼雷通过采用并行处理计算机,具备多目标探测能力,而且采用了泵喷推进,自肮噪音非常低。不过,据韩国媒体2003年报道,韩国海军对“白鲨”鱼雷不太满意,因为屡次试射都以失败告终。在当年5月进行的试射中,鱼雷击中了目标但战斗部却并没有按时起爆:当年8月21日的试射更离奇,鱼雷在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时就提前引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