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烽火记忆|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
 

烽火记忆|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12 04:29:37 影响了:

  No.69系列进攻手榴弹      No.69系列是英国专门研制的进攻型手榴弹,虽然名气远没有“米尔斯”手榴弹那么大,但也是当时英军步兵常用的手榴弹,曾大量生产装备过。该系列手榴弹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酚醛树脂来制造弹体和其他零件,可以有效控制杀伤破片数量,进攻使用更为安全,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的。由于No.69性能优良,英军一直使用到1960年代初,才被二战中使用最多的L2系列手榴弹完全取代。No.69主要有Mk1和Mk2两种型号,差别不是很大,从外观上不易区分。本文以No.69 Mk1为例,介绍其结构与特点。
  Mk1手榴弹全高114mm,弹体最大直径60mm,全弹质量383g。该手榴弹由引信组件、弹体、装药和雷管4大部分组成。型号为No.247的万向碰炸引信是该弹最复杂的部件,碰炸引爆方式在英国手榴弹中非常罕见。引信自上而下分别由保险帽、密封螺、引信体、重球、击针、带保险销的保险带、击针簧、火帽座和火帽组成。其中保险帽、密封螺和引信体均采用酚醛树脂制成;重球、击针和击针簧为钢制;火帽座为黄铜制;保险带则是帆布的,一头连接有保险销,两端布头压有钢片以防散开,同时也起到配重的作用。保险带上的保险销穿过击针和引信体,将击针固定在引信体上,保险带的其余部分绕在引信体四周,两端的钢片被压成弧形,以便更好地贴合在引信体上,保险带由旋在引信体上的保险盖固定。为防止保险盖松脱,保险盖和弹体之间还贴有胶带。击针上粗下细,下部有击针簧,顶部车有弧形凹面,重球一半位于该凹面内,而另一半卡在密封螺内孔顶部的锥面中。击针和击针簧被套在火帽座内,火帽装在火帽座最底部。
  
  No.69的弹体由上弹体、下弹体、中心管、装药孔堵螺、保险橡胶塞和弹底堵螺组成,弹体由外形对称的上下两个圆台形弹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引信通过螺纹装在上弹体上,下弹体靠近底部的侧面有一个螺纹孔,用于装填炸药,而安放雷管的中心管安装在上下弹体中心直径比较小的孔内。下弹体底部有一螺纹孔,平时用弹底堵螺堵住,堵螺上有一条形突起,可以用手拧下,方便取出或安装雷管,这也是No.69设计上的另一大特色。其弹体的保险橡胶塞用来支撑雷管,防止雷管受到撞击时诱爆。该弹内装92gTNT炸药,有效杀伤半径5m。使用体型较小的No.46铝雷管,为了提高安全性,雷管平时不安装在弹体内,而是盛放在一个专用的树脂圆盒中。
  No.69与英国其他无柄手榴弹结构大相径庭,因此使用方法和动作原理也不一样。使用前需先拧下弹底堵螺,装入雷管时要注意有孔的一端向内放入弹体,然后再旋紧堵螺。随后撕下贴在保险盖和弹体上的胶带,将保险盖拧下,用拇指压住保险带端头,食指压在引信体顶部,其余手指握住弹体,将手榴弹对准目标用力投掷出去。手榴弹飞行过程中,保险带上较重的钢片逐渐拉伸保险带至解脱,进而拉出另一头的保险销,此后手榴弹解除保险进入待发状态。由于是碰炸引信,所以其动作原理与意大利M35手榴弹很相似,也可以分为3种碰撞方式:弹底着地、弹顶着地和弹体侧壁着地。若弹底先着地,整个弹体减速,重球则靠惯性推动击针向火帽方向运动,直至击发火帽引爆雷管,继而引爆主装药。若弹顶先着地,弹体也会减速,但火帽座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弹顶运动,直至击发火帽引爆雷管。若弹体侧壁先着地,在惯性作用下,重球和火帽座同时向侧壁方向运动,由于弹顶的密封螺内部孔顶端为锥面,所以当重球往侧面运动时就会受到锥面的反作用力,并向下运动,同时带动击针向下运动;而火帽座底部和引信体下端都是锥面,在锥面相互作用下,当火帽座向侧面移动时,同时又向弹顶运动,这样击针就会逐步与火帽座接触,击发火帽引爆雷管。
  该弹体积小巧、轻便紧凑、原理先进,特别是弹体几乎不产生杀伤破片,进攻使用时比较安全。缺点是结构复杂,引信造价高,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时可能产生瞎火,而且瞎火后击针与火帽之间只靠击针簧隔离,处理起来不够安全。另外该弹的杀伤力有些偏低,所以后来又设计了表面带槽的铸铁破片套,但这种破片套不可避免地又会生成大质量的破片,所以应用起来还是受到一定限制。
  
  No.74粘性反坦克手榴弹
  
  该弹是英国研制的一种奇特的反坦克手榴弹,主要依靠大装药量来毁伤目标,从原理与效果来看,与英国传统的炮用碎甲弹有些相似。该弹研制时间较早,而且性能较差,其缺点远远大于优点,不过由于当时英国缺少合适的反坦克手榴弹,也曾被广泛使用,除了对付坦克以外还曾用来对付车辆、碉堡和工事等目标。
  No.74粘性弹属于有柄手榴弹,全弹由战斗部和握柄两大部分组成。战斗部为球体形状,外面有一个可打开的由两个冲压成的半球状薄钢板构成的保护外壳,外壳外面包裹有带网孔的织物,表面涂有高粘性物质,其粘性足以使手榴弹附着在坦克外壳上,内部为一个盛装液体硝化甘油炸药的玻璃球体。握柄为酚醛塑料,表面有一个大型保险握片,内部有击发机构,顶部有延期和传爆机构,作用原理与“米尔斯”手榴弹一样,只不过是倒过来设置的。
  
  No.74的使用十分简单。先取下弹体上的保护盖,然后抽出握柄上的保险销,对准目标将其投掷出去,经过5秒左右的延期就会爆炸。该手榴弹质量11kg,装药600g,一般可以投掷到20m。投掷后要注意隐蔽,防止误伤自己。
  
  No.77白磷发烟手榴弹
  
  No.77是英国在二战中装备较早、使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无柄特种手榴弹,其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常见的有No.77Mk1和No.77 Mk2两种型号,两者弹体形状不同,Mk1的弹体底部为船尾形,而Mk2的弹体底部为平底形状,但两者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二战后期该弹被新式的No.80发烟手榴弹取代。本文以No.77Mk1为例,介绍一下这种白磷发烟手榴弹。
  No.77Mk1手榴弹最早出现在1943年,其研制目的是为步兵提供一种具有燃烧和释放烟幕双重效果的特种弹。实际使用中,这种手榴弹表现出了较好的燃烧和发烟效果,尤其是对有生目标的杀伤作用要比一般的破片手榴弹更大,因为沾染到人身上的白磷很难清理,而且造成的烧伤难以愈合。该弹可分为引信、装药和弹体3部分,引信与No.69手榴弹的完全相同。弹体也分为弹体上盖和下弹体两部分,均用马口铁皮冲压制成,下弹体涂有绿色漆,并印有黑色识别标记,内装227g白磷混合燃烧剂。由于马口铁皮在表面锡层损坏后很容易整体锈蚀,因此英国在1948年即停止使用该弹。除英国外,加拿大也仿制了No.77手榴弹并装备使用。该弹的使用方法及动作原理、注意事项与No.69手榴弹基本一样,但由于白磷燃烧时的灼热以及生成毒性气体,所以使用这种手榴弹时要特 别注意自身的防护。
  
  No.77MK2与Mk1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弹体形状,简化了加工工艺,而且装药量略有增大,其余均与Mk1相同。
  
  No.82手榴弹
  
  No.82手榴弹由英军上尉阿瑟・高蒙(Arthur Gammon)于1941年研制成功,因此又称“高蒙”手榴弹。它也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手榴弹,主要用来对付工事、轻型车辆、燃料库、弹药库等目标。这种手榴弹同样使用No.247型万向碰炸引信,而其“弹体”就是一个内装塑胶炸药的带有松紧带的布袋。除了标准型的实弹外,该弹还有一种供训练用的惰性弹,布袋内填充的是惰性物质,其外表颜色为白色,而不是实弹使用的黑色。与No.74 Mk1粘性手榴弹相比,No.82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威力也相对小一些,但使用更加方便,打开布袋的下端就可以装入炸药,数量多少可以根据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调整。而英军伞兵在执行渗透和破坏任务时通常每人都要携带至少910g塑胶炸药,因此“高蒙”手榴弹对他们来说颇具吸引力。希拉里・桑德斯在其著述《红色贝雷帽》中记载了一个使用“高蒙”手榴弹的典型战例:“……敌军纵队已经进入视线,伞兵们早就严阵以待。……敌人的第一辆战车是装甲车,它在触发地雷之后,被炸翻至土坡一侧,堵塞了公路。随后的两辆侦察车在遭受多枚‘高蒙’手榴弹的猛轰之后,立即燃起了熊熊烈火,8名乘员都被炸死……”不过,No.82实质上仍是一种简化产品,由于装药没有壳体保护,不便长久贮存,再加上这种手榴弹实际威力有限,投掷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战后很快就停止了使用。
  
  No.76燃烧手榴弹
  
  No.76实质上是燃烧瓶,而非通常意义上的手榴弹,但它却是英国的制式装备,共使用的玻璃外壳是专门制造的,形状和尺寸统一,不像其他国家使用的燃烧瓶那样通常是用普通酒瓶改装的。该弹作为一种简易的反坦克和燃烧武器曾被大量生产,特别是“不列颠之战”前后,曾广泛装备过英国预备役和准军事组织,但由于该弹的固有缺点以及随后有更优良的反坦克武器出现,战后英国和其他国家都停止了此类武器的后续发展。
  该弹主体是一个透明玻璃瓶,但是瓶颈较短,并且瓶体也比一般玻璃瓶厚实一些。弹体内装填的是黄磷和石油的混合物,瓶口用薄铁皮盖子密封。该弹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对准目标投出,让瓶体在目标上碰碎,弹体内装填的黄磷一旦与空气接触,便会自燃并点燃石油,形成熊熊烈焰,这种设计省去了普通燃烧瓶在投掷前需要事先点燃的步骤,使用起来更方便安全。
  
  除了以上介绍的各种型号外,英国还使用过No.73“热水瓶”反坦克手榴弹、1/4磅燃烧手榴弹等弹种,在此不再一一介绍。总的说来,英国在二战中使用的手榴弹具有品种丰富、结构原理新奇的特点。但英制手榴弹通常用途都比较单一,有些甚至是为了特种作战的需要而特别研制的,特别是引信种类繁多,加之原理各不相同,所以通用性和系列化都不够完善。当然,这其中某些特种手榴弹的设计思路直到今天仍值得借鉴。(全文完)
  
  编辑 刘兰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