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谁能打倒流氓软件|流氓倒车灯价格
 

谁能打倒流氓软件|流氓倒车灯价格

发布时间:2019-03-10 04:08:50 影响了: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里的过街老鼠“流氓软件”成了各大门户及新闻类网站的热门话题,先是部分网络公司“良心发现”开始对其流氓行为有所收敛,接着又有“流氓软件教父”周鸿“大义灭亲”将刀架在自己一手带大的《雅虎助手》(原《3721上网助手》)脖子上。正当众流氓软件自乱阵脚之际,一家名为“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民间组织又推波助澜将诸多流氓软件的“爹”诉诸公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也在这个时候推出“打击流氓软件”系列报道直面流氓软件问题。以上种种迹象似乎在告诉我们,流氓软件已经四面楚歌,穷途末路。然而,事件的发展会如同我们想象中那样美好吗?我们是否已经看到了打倒流氓软件的胜利曙光?谁才是真正的流氓软件“终结者”呢?
  
  众说纷纭,谁来界定流氓软件?―周鸿心中的流氓软件底线
  
  “流氓软件”这一说法虽然出现了很久,可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官方的机构对这类软件给出确切的定义。普通用户对流氓软件的界定更是一头雾水,乃至草木皆兵,将网页病毒/木马、捆绑有第三方插件的共享/免费软件、一些需要安装ActiveX控件的在线视频网站,甚至所有有弹窗提示的页面都归入流氓软件的行列。那么,到底具备什么样行为的软件可以称之为流氓软件呢?
  率先破局的反流氓软件先锋《360安全卫士》于2006年9月7日公布了所谓的“恶意软件判别标准”,给出了“强制安装”以及“无卸载入口或卸载后仍有活动的程序”两个判别底线。然而,由于《360安全卫士》有奇虎网站的商业背景,发起人更是流氓软件的始作俑者周鸿,因而“反流”的另一派系“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当即发表声明不认可该标准并质疑其公信力。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间,知名杀毒软件厂商瑞星公布的“流氓软件简介”表述得可能更为客观及全面:“流氓软件”介于病毒和正规软件之间,同时具备正常功能(下载、媒体播放等)和恶意行为(弹广告、开后门),给用户带来实质危害。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危害,流氓软件主要分为恶意广告软件(Adware)、间谍软件(Spyware)、恶意共享软件(Maliciousshareware)、行为记录软件(Track Ware)以及浏览器劫持等5个类别。“联盟”正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对流氓软件的定义,也为诉讼流氓软件确定了理论依据。
  
  迟来的正义,草根联盟能否扳倒流氓企业?
  
  联盟动态回顾
  ・9月4日,一个由各地流氓软件受害者组成的网友联盟“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正式向流氓软件厂商提起诉讼,中国搜索网成为首个起诉目标。
  ・9月7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网站遭恶意破坏,无法访问,联盟发起人急寻技术援助。
  ・9月11日,联盟发起人董海平递交对雅虎中国的诉状。
  ・9月18日,联盟对上海很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9月19日,联盟重庆地区网友递交对易趣公司诉状。
  ・9月20日,21位北京网友联名向中消协集体投诉中国缘网站。
  ・9月25日,千橡互动集团在八座城市同时被起诉。
  以上的新闻回顾看上去很是振奋人心,似乎一个民间的草根联盟正在逐步发力,打响了反击流氓软件的全面战争。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从首次起诉的30人律师团发展到现在有60余名法律界人士以及上千名义务技术支持,得到了几万网友的签名支持和声援,更有热心网友创作了3首声讨流氓软件的歌曲以示支持。然而大快民心的联盟行动在强大利益集团面前却收效甚微,连联盟发起人董海平自己都对起诉的结果心里没底。那么,通过法律手段声讨流氓软件到底存在哪些困难呢?
  首先,这次“义举”慢了半拍,没有在流氓软件最为猖獗的时候予以当头棒喝。前文已经提到,一些知名流氓软件所属的公司开始“金盆洗手”,在流氓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面“技术性”规避责任。并不是流氓公司真的“良心发现”,而是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和网友投诉,其流氓行为不得不有所收敛;另一方面,各大公司的流氓竞赛已经将互联网弄得乌烟瘴气,继续恶意竞争已不会对现有格局产生大的影响;再一方面,网友在“逆境”中迅速成长,对流氓插件已有足够的警觉和一定的防范能力,使得流氓式营销的回报大打折扣。例如第一个收到传票的中搜联盟公司便表示:中搜从去年开始着手清除“流氓软件”,今年已彻底清除完毕,诸如“网络猪”这样的流氓软件已从中搜网站撤销。联盟的第一记重拳就这样打在了“棉花”上。
  其次,部分流氓行为取证困难。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前面的新闻回顾中对“中国缘”网站仅仅是网友联名“投诉”,这说明现有的证据并不足以对该网站提起诉讼。而联盟做为网友的自发性组织,一开始的技术力量薄弱,网站上线3天便遭恶意攻击,至今大大小小的攻击仍在继续。现在虽说已有不少义务的技术支持,但对本来就不好界定的流氓软件而言,获取有说服力的证据依然有不小的难度。
  再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一点应该是寻求法律途径制裁流氓软件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对于手段层出不穷的流氓软件而言,法律层面的解释太过空洞。互联网律师于国富表示:从法律上定义流氓软件很有必要,但是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每个人对流氓软件的定义不尽相同,而且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法律难以对所有流氓软件进行涵盖。例如流氓软件通常不会让计算机发生重大故障,但是频繁弹出小广告会让系统运行速度变慢,功能变弱,这算不算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流氓软件未经用户许可收集用户信息、窃取并分析用户隐私数据,这种行为具体对得上哪一条也不好说。就目前来说,缺乏专门的组织来界定流氓软件,光靠网络行业协会来发起倡议更是形同白纸,没有切实有效的法律监督以及技术手段,流氓软件可能还会继续肆虐下去。“雅虎助手”之所以面对起诉欣然接招,并希望能和联盟“坐下来好好谈谈”,“很棒小秘书”更是拒不承认自己是流氓软件,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在法律法规方面“有牌可打”。
  另外,民间联盟为保有其“公益性”,没有任何赞助和资金支持。随着往后起诉战线越来越长,其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都会急剧增加(据悉联盟已将130多家网络公司列入流氓软件黑名单),加上前述的种种因素导致已有诉讼悬而未决或败诉,久而久之很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疾而终――当然,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欲说还休,杀毒软件能否充当正义使者?
  
  在联盟扛起大旗,掀起新一轮打击流氓软件的高潮之际,国内的老牌杀毒软件厂商江民科技于9月21日发布新版杀毒软件KV2007并增加流氓软件清除功能,正式向“流氓软件”宣战。那么在此之前,国内各杀毒软件厂商为何反应“迟钝”,迟迟不肯拿流氓软件开刀呢?
  正如前文所言,流氓软件的说法本身就存在争议,而且较为流行的流氓软件大都出自互联网的资深知名企业,这些网络公司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杀毒软件厂商贸然行动无疑是惹火上身,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以往就有被网民定义为流氓软件的企业起诉杀毒软件厂商,因为杀毒软件把这些流氓软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用户的机器里卸载了。这也是用户信赖的杀毒软件无法对流氓软件说“不”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在反病毒与流氓软件行业之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潜规则:某款流氓软件产品出台都会先向一些主流的反病毒厂商交一笔钱,这笔类似保护费的支出加上软件行业内的人情关系,也就让部分反病毒厂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江民科技已经为“叫板”流氓软件做好了充分准备,就是把一些非正常安装的软件在用户的电脑中列出来,让用户自己决定是否卸载,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法律纠纷。而国内其他两大杀毒软件厂商其实也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曲线措施。金山公司一直把这些对用户有风险的流氓软件作为间谍软件和木马程序来处理,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瑞星更是在去年就发布了免费的“卡卡安全助手”来单独解决流氓软件问题。对杀毒软件厂商来说,围剿流氓软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欠缺的只是法律上的“东风”。
  流氓软件的横行,也带动了许多第三方清除软件的诞生,《恶意软件清理助手》、《IE插件管理专家》专门免疫和卸载流氓插件,老牌的《超级兔子》、《Windows优化大师》等也都设置了类似的功能模块。但是包括杀毒软件在内,这些防范措施依然属于“被动防御”,在相关法规出台之前,我们依然无法对流氓软件做到“主动出击”。
  
  良心与现金,共享软件的生存难题
  
  暴风影音2006(官方无插件版本)已经完全剔除了所有第三方软件,这是近两年以来正式推出的第一个无插件版本。感谢所有用户这么长时间以来支持和关注暴风影音的发展和进步,一切是为了你们!
  “一切是为了你们”,不知道《暴风影音》开发团队的领导者周胜军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发出如此的感慨。在过去的一年里,做为捆绑流氓软件典型代表的《暴风影音》背负了太多的指责和骂名,从“华军软件园”以流氓软件之名封杀《暴风影音》开始,一度为人乐道的全能播放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曾经是《暴风影音》“救命稻草”的第三方插件,现在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比《暴风影音》的捆绑行为“凶猛”数倍的免费软件比比皆是,许多恶意共享软件往往会捆绑数十个流氓软件,安装之后几乎可以宣告系统的死亡。因此很多网友将共享软件视为流氓软件的帮凶,认为捆绑流氓软件,作者亦同流氓。
  在舆论的压力以及知名流氓软件淡出江湖的局势下,一些目光长远的共享软件作者开始放弃捆绑,这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一条抵制流氓软件的蹊径:呼吁共享软件作者共同放弃捆绑插件。只是面对良心与现金的抉择,总会有作者选择后者。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对面临生存困局的共享软件作者要求太多了呢?在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之前,谁能为干净的共享软件买单?
  
  诚信的考验,360是安全卫士吗?
  
  反流氓软件是行业的趋势,就算我今天不做日后也一定会有别人站出来做,我愿意第一个做这恶人。
  在《360安全卫士》诞生之前,谁也不会料到打击流氓软件最义无反顾的会是一手促成流氓软件产业化的周鸿。没有谁比他的团队更了解流氓软件,因此《360安全卫士》对流氓软件的查杀能力似乎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可以就此放心地和流氓软件说再见了吗?从3721、“一搜”、“迅雷”到现在的奇虎网站,周鸿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互联网推手,然而涉及到的产品却大都曾受人非议。现在又打着封杀流氓软件的旗号推出《360安全卫士》,很难令人相信其没有商业用意,哪怕他通过征集督导委员会、招募程序员志愿者、建立恶意软件名单退出机制甚至将《360安全卫士》开源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好比先找一帮恶人来打劫,然后再出面扮演救美的英雄,做为知情的美人到底该不该感动?
  正如周鸿所言,“反流氓软件是行业的趋势”,以他的商业嗅觉,自然知道做反流氓软件第一人的好处。其一,推出《360安全卫士》不但可以提高奇虎网站的知名度,也可以博得广大网民的好感,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其二,全面清剿流氓软件势必导致互联网现有格局的动荡,可助力自身业务在乱中求胜,至少也可以“损人不利己”:我不做,大家都不要做;其三,《360安全卫士》在积累到一定用户量之后有望成为另一种推广途径或盈利渠道;其四,在查杀流氓软件取得阶段性胜利,拥有大量用户之后,全面整合杀毒功能及病毒防火墙,一跃成为杀毒软件领域的后起之秀。
  不管以后怎样,《360安全卫士》是现在离用户最近的流氓软件解决方案,或许它才是流氓软件的真正终结者。本文截稿之时奇虎《360安全卫士》正和雅虎《上网助手》上演一出“两虎相争”的巅峰对决,大有斗个鱼死网破之势,联想到周鸿往日与雅虎以及《上网助手》之间的关系,不禁令人想起一段春秋时的故事。齐桓公探望管仲时问:您有什么话指教我的吗?管仲回答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齐桓公说:易牙为了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把他的儿子都烹了,难道还有怀疑的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易牙连他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
  希望我们的所有疑虑和猜忌都是多余的,也希望360永远是我们的“安全卫士”。
  
  未完的结局,流氓软件的蒙太奇
  
  联盟起诉,全民声讨,杀毒软件厂商助威,共享软件从良,流氓软件教父倒戈,评判流氓软件的草案也即将出台,讨伐流氓软件的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似乎只需等待胜利的号角。然而和许多好莱坞大片的结局一样,这段故事虽然结束,下一个故事却刚刚开始。知名的中文业界资讯站cnBeta.com,对中国电信部分地区近期劫持HTTP请求推送广告以及强制或诱骗安装《星空极速》客户端、强制捆绑MAC和账户、限定拨号等类似流氓软件的行为做了一系列追踪报道。“面对ISP的流氓,我们作为普通的客户还能做些什么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