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基层调研报告 抓好基层打基础做强创新高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基层调研报告 抓好基层打基础做强创新高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9-06-04 14:31:23 影响了:

第一篇:抓好基层打基础做强创新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支队加强了队伍建设,抓落实队伍管理的各项措施,民警队伍呈现出整体向上、高位运行的良好势头。2014年,我支队民警团结拼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分局、总队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被上级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但仔细分析队伍状况,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去年就有三位民警出现违纪苗子,被分局警诫教育,有五名同志被支队

亮"黄牌"警示。这些问题,证明在队伍建设中还有薄弱环节。现结合我们支队的实际,谈一点如何加强交警队伍建设的粗浅想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精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个别科、队领导或民警骨干,对抓好队伍建设,认识上不够统一,精力上不够集中。个别科、队领导,认为分局、支队布置工作任务重,提出的要求高,平时抓交通管理的具体工作都难于应付,很难挤时间抓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还有些同志以偏概全,认为业务工作做好了,队伍建设自然而然地做好了,致使落实基层队伍建设的措施时出现断层。原因是这些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认清队伍建设是完成业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精神状态不佳,不安于现在所从事的交通管理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面临转岗的民警,出现“等、熬、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焦躁情绪和惰性心理。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思想波动起伏。这一方面是由于体制调整、机制转换等客观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职业岗位教育,仍有薄弱环节所致。

(三)技能不熟练。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基础业务知识底子薄,专业技能不熟练,执法办案质量不高,有程序差错或作为不到位等过失过错现象。这一方面是少数民警,平时疏于基础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积累,也有我们抓基础业务教育,没有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进行检查考核时,往往只求其过得去,不求其过得硬的因素。

(四)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是个别科、队干部,存在“身在其职”、“不明其职”、“不尽其责”的现象,表现为队伍出现苗子性问题时,往往缩手缩脚,不敢抓、不会抓,或手足无措,或怕追究责任,影响部门考核成绩捂盖子,致使支队的目标责任制不能全面落实到位。这一方面有少数科、队干部,对队支队实行分级负责制,理解不全面,责任不明了的因素,也有我们支队领导,对这些科、队干部的敬业精神教育和忠诚履职教育不够的因素。

(五)执行制度不彻底。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对分局、支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认真严肃对待、不严格遵照执行,一些制度规定只停留在少数民警的嘴上和纸上,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少数民警对上级布置的具体工作总要打点折扣,对适合自己“胃口”的就积极去做,不合自己“胃口”的就敷衍、搪塞,致使违纪、违规或作为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民警队伍的思想觉悟参差不齐,仍有后进落伍的个体所致,另一方面有我们科、队干部带头表率意识淡化,执行制度不彻底,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因素。

(六)执法观念不牢固。主要表现为部分外勤民警,在街面执勤、道路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口气生硬;少数内勤、窗口民警接待用语不规范,解释工作不耐心等现象,最终导致群众对民警工作不满意而投诉。这反映出我们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还不牢固,因此直接影响了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反思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搞好基层队伍建设,就应当多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使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抓起:

(一)抓好三种教育,凸显违规违纪的“警戒线”。

1、抓好"占领"教育。一是健全和完善每周学习日制度,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坚持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组织民警集中学习。要杜绝理论学习因业务工作繁忙而"让路"的现象。同时,要逐步建立民警自学制度,要求每个民警每周至少有二小时业余时间用于政治理论学习,至少学习一篇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文章,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部门内予以交流,并确保有实际学习收获。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使他们真正学政治、懂政治、讲政治;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和公安执法理念教育结合起来,既扎实科学政治理论根基,又打牢为民执法的政治理念。为此,每个部门(科、中队)都要制定出每月的学习计划和课目安排,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为达到学习目的、效果,分管支队领导和综合科,还要负责检查督促,真正使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既务虚又务实;三是在学习形式、方式上予以引导,集中学习和民警自学,要选准学教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今年各阶段性学习主题,针对队伍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教育。要以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身边先进典型的闪光点作为学习的切实口,形式上要提倡多样性和灵活

性,如结合业务工作,组织一些学习竞赛和业务比武活动,使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2、抓好"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在加强正面教育、学习引导的基础止,为防止队伍中发生违法违纪,增强队伍免疫力,使之警钟常鸣的一种教育方法。开展“警示”教育,一是要经常地利用公安机关内部,或者本单位发生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教育每

一位民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是“警戒线”不能越雷池半步,以及超越警戒线,对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的影响,对个人、家庭的严重后果等。开展“警示”教育,要教育民警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市局《局规》和分局两个《若干规定》。要建立周检查、月通报、季点评制度,即每周各部门开展自查,每月由综合科进行督查,每季度由支队领导进行讲评。对检查情况要随时进行汇总、通报。发现有违规、违纪苗子的,及时发出“黄牌”预警单予以“警示”,把违规、违纪苗子扼杀在萌芽之中;二是建立民警违纪违规重点对象档案,针对一线执勤、事故处理、窗口接待等一般岗位和热点岗位的情况,给予分类汇总,选择性地进行警示谈心,教育民警防微杜渐;三是要设立“警示日”活动(9月14日),组织全体民警观看警示录像片,使每个民警以他人为鉴,加强自我约束,巩固思想防线,规范日常执法行为。

3、抓好"前瞻"教育。

支队领导抓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要认真分析队伍发展的历史背景,准确评估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研究、把脉队伍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我支队加强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对民警的政治进步、思想品德规范和具体业务工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考核要求。广大民警特别是一线执勤民警,始终处于强弩之下,身理、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或遭受不法侵害、或无端被诬告投诉,长此久往,难免有泄气、沤气和怨气等情绪反应。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交警队伍,支队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对队伍的未来发展要有“前瞻”预测。要在守住民警不违法违纪“底线”的前提下,为民警提供排解、释放“泄气、沤气、怨气”的平台。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就是排解、释放民警不良心理积淀好方法。为此,支队领导包括科、队领导,一是通过开展广泛谈心和家访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谈心,每半年组织一次家访,使支队领导和每个部门领导,切实了解和掌握每个民警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个体特点,施以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及时消除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二是在民警队伍中进行广泛的调研排摸,把准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和发动各部门领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引导、使预防,预警机制成为队伍建设的“实招”;三是突出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对排摸的重点对象,支队领导或部门领导要亲自进行帮教,重正面教育,重循循善诱。对民警违反“五条禁令”、交友不慎等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则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借助家庭、亲友等社会力量,消除管理的盲区。

(二)深化三大工作,狠抓教育培训,把握提高整体素质的“主线”。

1、深化"大练兵"工作。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把"大练兵"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改变以往时紧时松、"上面说、下面动"的"一阵风"现象,把阶段性的"活动"改之为日常性的"工作",切实将练兵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渗透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去;二是实现练兵方法上的转变,结合中(大)队领导跟班作业制勤务模式的施行,采用中(大)队领导带班教学、工学结合的练兵方式,即由中(大)队领导任本部门教官,采用流动教学的方法,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轮流对民警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教学,以达到循序渐进、良性发展的效果;三是实现练兵内容上的转变,由原来要求民警应知应会的业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向"一警多能"的高素质、高要求发展。不但从排堵保畅、事故快处等提高专业能力培训,还要从目前交警担当的治安管理任务着手,加强盘查盘问、抓捕犯罪嫌疑人(车辆)等技能的培训,把交警队伍既做"专"做"强",又做"广"做"活",为大公安中心工作服务。

2、深化"大讨论"工作。近年来,我们或按照上级要求、或自发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把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改变成了大家易于接受的"互动式"教育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要坚持把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继续深入下去。针对目前民警敬业精神有所淡化的状况,把今年大讨论的主题,定位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上,不断提高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执法为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一是要组织一次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讲座报告,邀请专家来队授课,提高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二是组织开展一次如何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辩论比赛,以科、队为单位组队参加,通过这一辩论主题的正反论证,使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再有一次大飞跃;三是开设一个论坛,充分运用局域网信息载体,使更多的民警参与大讨论,拓宽教育面,增大教育的信息量。通过多渠道、多样性的教育方式,达到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激励人;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情操熏陶人。使支队全体民警政治思想有升力、业务工作有动力,学习先进争楷模。

3、深化"大培训"工作。一是针对去年民警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增多的情况,举办一至二期着重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专题知识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和优秀民警,围绕执勤执法中自身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总结经验教训等,提高民警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开展整训、休整工作,要在民警身理、心理相对疲劳、士气相对容易松懈的七、八月份,开展一次整训、休整活动。整肃队伍纪律作风,消除身理、心理疲劳,振奋队伍精神,提高队伍士气;三是建立内外勤换岗互训制度,有选择地安排外勤民警兼职处理事故,或到车管、宣传等内勤科室岗位跟班工作,改变以往外勤民警不会处理交通事故、不懂车管等其它业务;内勤科室民警不会一线执勤的状况,既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又可以相互支持理解,还可加大对"业务能手"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强化三项措施,坚持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标线”。

1、抓好"领头雁",继续深化开展忠诚履职教育。一是通过科、队干部换届,狠抓"忠诚履职"教育,增强他们带队伍、促业务"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开展一次"如何当好一名二级科领导?"的讨论,组织支队的全体科、队领导,按照各自岗位实际和本部门队伍特点,撰写一篇队伍建设的论文或调研材料,总结经验推广,达到共同进步。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分内勤科室和外勤中(大)队两个考核组,每季度进行考核,对业务、队伍管理进行统筹考核评估,每季度向分管支队领导述职等。对考核评估情况较差的部门领导作诫勉性谈话。

2、坚持制度管警、治警。一是大力推进岗位责任制的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等级化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和忙闲不均等影响队伍整体实力的现象和问题。并尽快探索调整出台一套符合警种特点、激励作用明显的岗位绩效考核新方案;二是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内部秩序管理,修改、完善涉及窗口软硬件建设、内务公共卫生、办公秩序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强化管理,在支队、科、中(大)队、警组三个层次加大检查、自查和考核,形成良好的内部秩序;三是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机制,落实责任目标分解,把各项工作任务层层细化到科队,落实到人,严格考评。在全体民警中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从优待警、文化育警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从政治上关心民警,为民警推荐选拔、年终评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使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脱颖而出;二是从生活上关心民警,要随时掌握民警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从子女上学、入托、家里的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上关心民警,以激发工作热情;三是从工作上关心民警,要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他们发挥才能的最佳平台,在民警受到工作上的挫折后,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保护,激发民警的自豪感和荣辱感;四是要切实开展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特点的文体活动,如针对支队目前青年民警多的特点,适时开展文体联谊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既丰富了民警的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为队伍建设再添活力。

第二篇:抓好基层打基础做强创新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支队加强了队伍建设,抓落实队伍管理的各项措施,民警队伍呈现出整体向上、高位运行的良好势头。2014年,我支队民警团结拼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分局、总队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被上级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但仔细分析队伍状况,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去年就有三位民警出现违纪苗子,被分局警诫教育,有五名同志被支队亮"黄牌"警示。这些问题,证明在队伍建设中还有薄弱环节。现结合我们支队的实际,谈一点如何加强交警队伍建设的粗浅想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精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个别科、队领导或民警骨干,对抓好队伍建设,认识上不够统一,精力上不够集中。个别科、队领导,认为分局、支队布置任务重,提出的要求高,平时抓交通管理的具体都难于应付,很难挤时间抓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与业务割裂开来。还有些同志以偏概全,认为业务做好了,队伍建设自然而然地做好了,致使落实基层队伍建设的措施时出现断层。原因是这些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认清队伍建设是完成业务的重要保证。

(二)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精神状态不佳,不安于现在所从事的交通管理岗位,特别是一些面临转岗的民警,出现“等、熬、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焦躁情绪和惰性心理。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思想波动起伏。这一方面是由于体制调整、机制转换等客观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职业岗位教育,仍有薄弱环节所致。

(三)技能不熟练。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基础业务知识底子薄,专业技能不熟练,执法办案质量不高,有程序差错或作为不到位等过失过错现象。这一方面是少数民警,平时疏于基础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积累,也有我们抓基础业务教育,没有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进行检查考核时,往往只求其过得去,不求其过得硬的因素。

(四)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是个别科、队干部,存在“身在其职”、“不明其职”、“不尽其责”的现象,表现为队伍出现苗子性问题时,往往缩手缩脚,不敢抓、不会抓,或手足无措,或怕追究责任,影响部门考核成绩捂盖子,致使支队的目标责任制不能全面落实到位。这一方面有少数科、队干部,对队支队实行分级负责制,理解不全面,责任不明了的因素,也有我们支队领导,对这些科、队干部的敬业精神教育和忠诚履职教育不够的因素。

(五)执行制度不彻底。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对分局、支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认真严肃对待、不严格遵照执行,一些制度规定只停留在少数民警的嘴上和纸上,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少数民警对上级布置的具体总要打点折扣,对适合自己“胃口”的就积极去做,不合自己“胃口”的就敷衍、搪塞,致使违纪、违规或作为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民警队伍的思想觉悟参差不齐,仍有后进落伍的个体所致,另一方面有我们科、队干部带头表率意识淡化,执行制度不彻底,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因素。

(六)执法观念不牢固。主要表现为部分外勤民警,在街面执勤、道路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口气生硬;少数内勤、窗口民警接待用语不规范,解释不耐心等现象,最终导致群众对民警不满意而投诉。这反映出我们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执法为民的理念还不牢固,因此直接影响了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反思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搞好基层队伍建设,就应当多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使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抓起:

(一)抓好三种教育,凸显违规违纪的“警戒线”。

1、抓好"占领"教育。一是健全和完善每周学习日制度,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坚持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组织民警集中学习。要杜绝理论学习因业务繁忙而"让路"的现象。同时,要逐步建立民警自学制度,要求每个民警每周至少有二小时业余时间用于政治理论学习,至少学习一篇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文章,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部门内予以交流,并确保有实际学习收获。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使他们真正学政治、懂政治、讲政治;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和公安执法理念教育结合起来,既扎实科学政治理论根基,又打牢为民执法的政治理念。为此,每个部门(科、中队)都要制定出每月的学习计划和课目安排,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为达到学习目的、效果,分管支队领导和综合科,还要负责检查督促,真正使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既务虚又务实;三是在学习形式、方式上予以引导,集中学习和民警自学,要选准学教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今年各阶段性学习主题,针对队伍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教育。要以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身边先进典型的闪光点作为学习的切实口,形式上要提倡多样性和灵

活性,如结合业务,组织一些学习竞赛和业务比武活动,使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相互促进。

2、抓好"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在加强正面教育、学习引导的基础止,为防止队伍中发生违法违纪,增强队伍免疫力,使之警钟常鸣的一种教育方法。开展“警示”教育,一是要经常地利用公安机关内部,或者本单位发生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教育每一位民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是“警戒线”不能越雷池半步,以及超越警戒线,对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的影响,对个人、家庭的严重后果等。开展“警示”教育,要教育民警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市局《局规》和分局两个《若干规定》。要建立周检查、月通报、季点评制度,即每周各部门开展自查,每月由综合科进行督查,每季度由支队领导进行讲评。对检查情况要随时进行汇总、通报。发现有违规、违纪苗子的,及时发出“黄牌”预警单予以“警示”,把违规、违纪苗子扼杀在萌芽之中;二是建立民警违纪违规重点对象档案,针对一线执勤、事故处理、窗口接待等一般岗位和热点岗位的情况,给予分类汇总,选择性地进行警示谈心,教育民警防微杜渐;三是要设立“警示日”活动(9月14日),组织全体民警观看警示录像片,使每个民警以他人为鉴,加强自我约束,巩固思想防线,规范日常执法行为。

3、抓好"前瞻"教育。

支队领导抓队伍建设的基础,要认真分析队伍发展的历史背景,准确评估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研究、把脉队伍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我支队加强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对民警的政治进步、思想品德规范和具体业务,都提出了很高的考核要求。广大民警特别是一线执勤民警,始终处于强弩之下,身理、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或遭受不法侵害、或无端被诬告投诉,长此久往,难免有泄气、沤气和怨气等情绪反应。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交警队伍,支队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对队伍的未来发展要有“前瞻”预测。要在守住民警不违法违纪“底线”的前提下,为民警提供排解、释放“泄气、沤气、怨气”的平台。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就是排解、释放民警不良心理积淀好方法。为此,支队领导包括科、队领导,一是通过开展广泛谈心和家访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谈心,每半年组织一次家访,使支队领导和每个部门领导,切实了解和掌握每个民警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个体特点,施以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及时消除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二是在民警队伍中进行广泛的调研排摸,把准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和发动各部门领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引导、使预防,预警机制成为队伍建设的“实招”;三是突出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对排摸的重点对象,支队领导或部门领导要亲自进行帮教,重正面教育,重循循善诱。对民警违反“五条禁令”、交友不慎等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则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借助家庭、亲友等社会力量,消除管理的盲区。

(二)深化三大,狠抓教育培训,把握提高整体素质的“主线”。

1、深化"大练兵"。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把"大练兵"作为一项日常来抓,改变以往时紧时松、"上面说、下面动"的"一阵风"现象,把阶段性的"活动"改之为日常性的"",切实将练兵做深、做细、做实,渗透到日常学习和中去;二是实现练兵方法上的转变,结合中(大)队领导跟班作业制勤务模式的施行,采用中(大)队领导带班教学、工学结合的练兵方式,即由中(大)队领导任本部门教官,采用流动教学的方法,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轮流对民警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教学,以达到循序渐进、良性发展的效果;三是实现练兵内容上的转变,由原来要求民警应知应会的业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向"一警多能"的高素质、高要求发展。不但从排堵保畅、事故快处等提高专业能力培训,还要从目前交警担当的治安管理任务着手,加强盘查盘问、抓捕犯罪嫌疑人(车辆)等技能的培训,把交警队伍既做"专"做"强",又做"广"做"活",为大公安中心服务。

2、深化"大讨论"。近年来,我们或按照上级要求、或自发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把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改变成了大家易于接受的"互动式"教育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要坚持把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继续深入下去。针对目前民警敬业精神有所淡化的状况,把今年大讨论的主题,定位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上,不断提高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执法为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一是要组织一次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讲座报告,邀请专家来队授课,提高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二是组织开展一次如何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辩论比赛,以科、队为单位组队参加,通过这一辩论主题的正反论证,使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再有一次大飞跃;三是开设一个论坛,充分运用局域网信息载体,使更多的民警参与大讨论,拓宽教育面,增大教育的信息量。通过多渠道、多样性的教育方式,达到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激励人;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情操熏陶人。使支队全体民警政治思想有升力、业务有动力,学习先进争楷模。

3、深化"大培训"。一是针对去年民警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增多的情况,举办一至二期着重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专题知识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和优秀民警,围绕执勤执法中自身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经验教训等,提高民警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开展整训、休整,要在民警身理、心理相对疲劳、士气相对容易松懈的七、八月份,开展一次整训、休整活动。整肃队伍纪律作风,消除身理、心理疲劳,振奋队伍精神,提高队伍士气;三是建立内外勤换岗互训制度,有选择地安排外勤民警兼职处理事故,或到车管、宣传等内勤科室岗位跟班,改变以往外勤民警不会处理交通事故、不懂车管等其它业务;内勤科室民警不会一线执勤的状况,既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又可以相互支持理解,还可加大对"业务能手"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强化三项措施,坚持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标线”。

1、抓好"领头雁",继续深化开展忠诚履职教育。一是通过科、队干部换届,狠抓"忠诚履职"教育,增强他们带队伍、促业务"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开展一次"如何当好一名二级科领导?"的讨论,组织支队的全体科、队领导,按照各自岗位实际和本部门队伍特点,撰写一篇队伍建设的论文或调研材料,经验推广,达到共同进步。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分内勤科室和外勤中(大)队两个考核组,每季度进行考核,对业务、队伍管理进行统筹考核评估,每季度向分管支队领导述职等。对考核评估情况较差的部门领导作诫勉性谈话。

2、坚持制度管警、治警。一是大力推进岗位责任制的试点,深入开展等级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和忙闲不均等影响队伍整体实力的现象和问题。并尽快探索调整出台一套符合警种特点、激励作用明显的岗位绩效考核新方案;二是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内部秩序管理,修改、完善涉及窗口软硬件建设、内务公共卫生、办公秩序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强化管理,在支队、科、中(大)队、警组三个层次加大检查、自查和考核,形成良好的内部秩序;三是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机制,落实责任目标分解,把各项任务层层细化到科队,落实到人,严格考评。在全体民警中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从优待警、文化育警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从政治上关心民警,为民警推荐选拔、年终评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使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脱颖而出;二是从生活上关心民警,要随时掌握民警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从子女上学、入托、家里的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上关心民警,以激发热情;三是从上关心民警,要为民警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他们发挥才能的最佳平台,在民警受到上的挫折后,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保护,激发民警的自豪感和荣辱感;四是要切实开展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特点的文体活动,如针对支队目前青年民警多的特点,适时开展文体联谊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既丰富了民警的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为队伍建设再添活力。

活性,如结合业务,组织一些学习竞赛和业务比武活动,使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相互促进。

2、抓好"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在加强正面教育、学习引导的基础止,为防止队伍中发生违法违纪,增强队伍免疫力,使之警钟常鸣的一种教育方法。开展“警示”教育,一是要经常地利用公安机关内部,或者本单位发生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教育每一位民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是“警戒线”不能越雷池半步,以及超越警戒线,对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的影响,对个人、家庭的严重后果等。开展“警示”教育,要教育民警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市局《局规》和分局两个《若干规定》。要建立周检查、月通报、季点评制度,即每周各部门开展自查,每月由综合科进行督查,每季度由支队领导进行讲评。对检查情况要随时进行汇总、通报。发现有违规、违纪苗子的,及时发出“黄牌”预警单予以“警示”,把违规、违纪苗子扼杀在萌芽之中;二是建立民警违纪违规重点对象档案,针对一线执勤、事故处理、

窗口接待等一般岗位和热点岗位的情况,给予分类汇总,选择性地进行警示谈心,教育民警防微杜渐;三是要设立“警示日”活动(9月14日),组织全体民警观看警示录像片,使每个民警以他人为鉴,加强自我约束,巩固思想防线,规范日常执法行为。

3、抓好"前瞻"教育。

支队领导抓队伍建设的基础,要认真分析队伍发展的历史背景,准确评估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研究、把脉队伍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我支队加强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对民警的政治进步、思想品德规范和具体业务,都提出了很高的考核要求。广大民警特别是一线执勤民警,始终处于强弩之下,身理、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或遭受不法侵害、或无端被诬告投诉,长此久往,难免有泄气、沤气和怨气等情绪反应。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交警队伍,支队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对队伍的未来发展要有“前瞻”预测。要在守住民警不违法违纪“底线”的前提下,为民警提供排解、释放“泄气、沤气、怨气”的平台。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就是排解、释放民警不良心理积淀好方法。为此,支队领导包括科、队领导,一是通过开展广泛谈心和家访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谈心,每半年组织一次家访,使支队领导和每个部门领导,切实了解和掌握每个民警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个体特点,施以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及时消除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二是在民警队伍中进行广泛的调研排摸,把准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和发动各部门领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引导、使预防,预警机制成为队伍建设的“实招”;三是突出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对排摸的重点对象,支队领导或部门领导要亲自进行帮教,重正面教育,重循循善诱。对民警违反“五条禁令”、交友不慎等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则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借助家庭、亲友等社会力量,消除管理的盲区。

(二)深化三大,狠抓教育培训,把握提高整体素质的“主线”。

1、深化"大练兵"。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把"大练兵"作为一项日常来抓,改变以往时紧时松、"上面说、下面动"的"一阵风"现象,把阶段性的"活动"改之为日常性的"",切实将练兵做深、做细、做实,渗透到日常学习和中去;二是实现练兵方法上的转变,结合中(大)队领导跟班作业制勤务模式的施行,采用中(大)队领导带班教学、工学结合的练兵方式,即由中(大)队领导任本部门教官,采用流动教学的方法,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轮流对民警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教学,以达到循序渐进、良性发展的效果;三是实现练兵内容上的转变,由原来要求民警应知应会的业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向"一警多能"的高素质、高要求发展。不但从排堵保畅、事故快处等提高专业能力培训,还要从目前交警担当的治安管理任务着手,加强盘查盘问、抓捕犯罪嫌疑人(车辆)等技能的培训,把交警队伍既做"专"做"强",又做"广"做"活",为大公安中心服务。

2、深化"大讨论"。近年来,我们或按照上级要求、或自发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把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改变成了大家易于接受的"互动式"教育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要坚持把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继续深入下去。针对目前民警敬业精神有所淡化的状况,把今年大讨论的主题,定位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上,不断提高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执法为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一是要组织一次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讲座报告,邀请专家来队授课,提高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二是组织开展一次如何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辩论比赛,以科、队为单位组队参加,通过这一辩论主题的正反论证,使民警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理性认识再有一次大飞跃;三是开设一个论坛,充分运用局域网信息载体,使更多的民警参与大讨论,拓宽教育面,增大教育的信息量。通过多渠道、多样性的教育方式,达到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激励人;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情操熏陶人。使支队全体民警政治思想有升力、业务有动力,学习先进争楷模。

3、深化"大培训"。一是针对去年民警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增多的情况,举办一至二期着重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专题知识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和优秀民警,围绕执勤执法中自身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经验教训等,提高民警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开展整训、休整,要在民警身理、心理相对疲劳、士气相对容易松懈的七、八月份,开展一次整训、休整活动。整肃队伍纪律作风,消除身理、心理疲劳,振奋队伍精神,提高队伍士气;三是建立内外勤换岗互训制度,有选择地安排外勤民警兼职处理事故,或到车管、宣传等内勤科室岗位跟班,改变以往外勤民警不会处理交通事故、不懂车管等其它业务;内勤科室民警不会一线执勤的状况,既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又可以相互支持理解,还可加大对"业务能手"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强化三项措施,坚持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标线”。

1、抓好"领头雁",继续深化开展忠诚履职教育。一是通过科、队干部换届,狠抓"忠诚履职"教育,增强他们带队伍、促业务"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开展一次"如何当好一名二级科领导?"的讨论,组织支队的全体科、队领导,按照各自岗位实际和本部门队伍特点,撰写一篇队伍建设的论文或调研材料,经验推广,达到共同进步。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分内勤科室和外勤中(大)队两个考核组,每季度进行考核,对业务、队伍管理进行统筹考核评估,每季度向分管支队领导述职等。对考核评估情况较差的部门领导作诫勉性谈话。

2、坚持制度管警、治警。一是大力推进岗位责任制的试点,深入开展等级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和忙闲不均等影响队伍整体实力的现象和问题。并尽快探索调整出台一套符合警种特点、激励作用明显的岗位绩效考核新方案;二是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内部秩序管理,修改、完善涉及窗口软硬件建设、内务公共卫生、办公秩序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强化管理,在支队、科、中(大)队、警组三个层次加大检查、自查和考核,形成良好的内部秩序;三是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机制,落实责任目标分解,把各项任务层层细化到科队,落实到人,严格考评。在全体民警中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从优待警、文化育警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从政治上关心民警,为民警推荐选拔、年终评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使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脱颖而出;二是从生活上关心民警,要随时掌握民警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从子女上学、入托、家里的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上关心民警,以激发热情;三是从上关心民警,要为民警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他们发挥才能的最佳平台,在民警受到上的挫折后,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保护,激发民警的自豪感和荣辱感;四是要切实开展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特点的文体活动,如针对支队目前青年民警多的特点,适时开展文体联谊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既丰富了民警的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为队伍建设再添活力

第三篇:抓好基层打基础做强创新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支队加强了队伍建设,抓落实队伍管理的各项措施,民警队伍呈现出整体向上、高位运行的良好势头。2014年,我支队民警团结拼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分局、总队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被上级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但仔细分析队伍状况,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去年就有三位民警出现违纪苗子,被分局警诫教育,有五名同志被支队亮"黄牌"警示。这些问题,证明在队伍建设中还有薄弱环节。现结合我们支队的实际,谈一点如何加强交警队伍建设的粗浅想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精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个别科、队领导或民警骨干,对抓好队伍建设,认识上不够统一,精力上不够集中。个别科、队领导,认为分局、支队布置工作任务重,提出的要求高,平时抓交通管理的具体工作都难于应付,很难挤时间抓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还有些同志以偏概全,认为业务工作做好了,队伍建设自然而然地做好了,致使落实基层队伍建设的措施时出现断层。原因是这些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认清队伍建设是完成业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精神状态不佳,不安于现在所从事的交通管理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面临转岗的民警,出现“等、熬、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焦躁情绪和惰性心理。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思想波动起伏。这一方面是由于体制调整、机制转换等客观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职业岗位教育,仍有薄弱环节所致。

(三)技能不熟练。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基础业务知识底子薄,专业技能不熟练,执法办案质量不高,有程序差错或作为不到位等过失过错现象。这一方面是少数民警,平时疏于基础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积累,也有我们抓基础业务教育,没有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进行检查考核时,往往只求其过得去,不求其过得硬的因素。

(四)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是个别科、队干部,存在“身在其职”、“不明其职”、“不尽其责”的现象,表现为队伍出现苗子性问题时,往往缩手缩脚,不敢抓、不会抓,或手足无措,或怕追究责任,影响部门考核成绩捂盖子,致使支队的目标责任制不能全面落实到位。这一方面有少数科、队干部,对队支队实行分级负责制,理解不全面,责任不明了的因素,也有我们支队领导,对这些科、队干部的敬业精神教育和忠诚履职教育不够的因素。

(五)执行制度不彻底。主要表现为少数民警对分局、支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认真严肃对待、不严格遵照执行,一些制度规定只停留在少数民警的嘴上和纸上,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少数民警对上级布置的具体工作总要打点折扣,对适合自己“胃口”的就积极去做,不合自己“胃口”的就敷衍、搪塞,致使违纪、违规或作为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民警队伍的思想觉悟参差不齐,仍有后进落伍的个体所致,另一方面有我们科、队干部带头表率意识淡化,执行制度不彻底,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因素。

(六)执法观念不牢固。主要表现为部分外勤民警,在街面执勤、道路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口气生硬;少数内勤、窗口民警接待用语不规范,解释工作不耐心等现象,最终导致群众对民警工作不满意而投诉。这反映出我们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还不牢固,因此直接影响了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反思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搞好基层队伍建设,就应当多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使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抓起:

(一)抓好三种教育,凸显违规违纪的“警戒线”。

1、抓好"占领"教育。一是健全和完善每周学习日制度,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坚持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组织民警集中学习。要杜绝理论学习因业务工作繁忙而"让路"的现象。同时,要逐步建立民警自学制度,要求每个民警每周至少有二小时业余时间用于政治理论学习,至少学习一篇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文章,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部门内予以交流,并确保有实际学习收获。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使他们真正学政治、懂政治、讲政治;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和公安执法理念教育结合起来,既扎实科学政治理论根基,又打牢为民执法的政治理念。为此,每个部门(科、中队)都要制定出每月的学习计划和课目安排,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为达到学习目的、效果,分管支队领导和综合科,还要负责检查督促,真正使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既务虚又务实;三是在学习形式、方式上予(来源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以引导,集中学习和民警自学,要选准学教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今年各阶段性学习主题,针对队伍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教育。要以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身边先进典型的闪光点作为学习的切实口,形式上要提倡多样性和灵

第四篇:关于如何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的调研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市建筑业穿越小说网 产值规模较小,外向度低,经营机制不活,产业集中度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整体实力方面与发展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还经受着建筑市场过度竞争、压级压价、垫资、工程款拖欠等等的严峻考验。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破解建设工作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近期通过采取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当前我市建筑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积极思考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以期对我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柱产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必须充分认识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外向开拓广、关联程度高、拉动作用强等特点,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已经处于主力军的地位。可以说,无论工程项目大小,都要靠劳动者的双手把它拔出地面,擎上空中,中小建筑企业正是这一劳动密集的产业大军所凝聚起的企业群体。同时,建筑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手段,认真贯彻实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断加强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了建筑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建筑业规模总量逐步扩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4年底,全市建筑业增加值从4.08亿元提高到50.78亿元,年均增长37%;利税总额从5269万元提高到10.86亿元,年均增长45%;利润总额从4750万元提高到5.13亿元,年均增长30%;在本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从4万人增加到10.56万人。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市90%的建筑业企业完成了由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非公经济改制和过渡。1997年以来,建筑企业数量减少了50%,产业集中度提高。目前,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22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60%、16%、24%,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队伍。

三是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依法管理取得明显成效。1997年以来,全市先后建成9个有形建筑市场。通过不断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形成了招投标人依法招投标,交易中心和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派员进场监督的招投标管理体制。目前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

四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行为,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广泛开展创优活动,建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企业的安全和文明施工意识普遍增强。1998年以来,共获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中州杯”奖75项、“中州平安杯”奖6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19个;评定市优质工程3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370项,市“文明工地”392个,没有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五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对建筑企业实行了动态管理,实施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与企业创先评优挂钩等措施,不断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企业也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自觉加强企业管理,大部分企业通过了国际通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从业人员中,获得职业资格,注册执业资格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长。目前,我市有注册建筑师82人,注册勘察设计师50余人,注册造价师126人,注册建造师900多人,注册监理师100余人,工程造价员937人。

六是建筑劳务基地得到巩固,对扩大劳务输出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市建筑业认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巩固,建筑劳务经济效益显著。平桥区、商城县、罗山县、潢川县被命名为河南省“建筑之乡”。 **“三刚”--王刚、张清刚、魏青刚都是外出建筑劳

第五篇:抓基层打基础

水暖队“抓基层、打基础”活动总结

基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单元,是企业经济效益最直接的创造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水暖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矿和生活区的供暖及日常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工作范围大,牵扯面广,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党支部始终坚持基础工作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涵、基础工作不断更新,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注重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集团公司和我矿党委在开展支部建设方面大力下功夫,公司及矿领导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建“4456”工程要求,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党支部在抓基础工作上狠下功夫,在抓好党建“4456”工作的同时,要求我们每名党员干部自觉的与基层班组保持密切联系,做到经常深入班组、工作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基层各班组员工在干什么,想什么,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们党支部在抓好党建“4456”工程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以支部为堡垒,一名党员为一面旗帜,带动群众踊跃参与到生产经营工作中去。

注重领导班子良好形象。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是企业党的建设关键之一,也是基层单位经营管理兴衰成败之一,抓好基层领导

班子建设,推动企业发展,关键在人,重点在班子,抓好基层班子建设是我们支部在开展“抓基层、打基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单位的党政领导在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抓好班子建设,抓好班子形象,是推动基层单位良好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支部利用合理的时间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学习、培训,把学习作为班子建设的基础,把团结作为班子建设的生命,把廉洁作为班子建设重心,把务实作为班子建设的根基,把创新作为班子建设的动力,把班子成员良好的形象和工作作风展现给每名员工。

抓好基层员工的队伍建设,支部通过对党员队伍建设带动群众队伍建设,在生产和经营上,以一个党员为一个点,带动周围群众,同时我单位还针对员工制定了一些学习方案,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让员工真正成为学知识,有技术,知感恩,懂回报的合格员工。

以上就是我们支部的工作情况,虽然做了一些工作,都是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结果,但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我支部有信心和决心在将来的工作中加以改正,为三矿的发展贡献力量。

水暖队党支部

2014年9月8日

第一篇:扶贫队员第一轮调研提纲

扶贫队员第一轮调研提纲

(仅供参考)

(2014年3月12日)

1、调查了解所在县、乡镇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该县和贫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发展思路、主导产业、贫困人口的有关情况;

2、摸清所在乡镇经济薄弱村基本情况,重点了解本单位所挂钩帮扶的经济薄弱村的贫困原因及脱贫攻坚的基本思路;

3、根据乡镇扶贫办建档立卡的档案,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标准,对所挂钩帮扶的重点村逐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劳动力、耕地、收入来源等;了解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户分析贫困原因,本着因户制宜的原则,初步提出脱贫攻坚的项目。

4、了解上届扶贫队员帮扶情况,实地考察扶贫项目,学习吸收和借鉴上届扶贫工作队的经验和做法。

5、围绕减少贫困人口,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结合所在乡、村实际,就2014-2014年度扶贫项目征求乡、村组织和贫困农户意见,初步筛选出2014-2014年度扶贫项目。

6、比照本单位去年帮扶资金数额,根据扶贫到户,每年确保一定数量贫困户脱贫的要求,按照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的思路,初步提出2014年本单位帮扶项目。

7、为了不误农时,逐户调研时,要注意了解贫困户今年春季种植优质西瓜、优质林果、春放春养方面的要求,以便在3-4月份先行启动实施西瓜产业、林果产业、养殖业方面的扶贫项目。

第二篇:在顺德区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调研提纲(附件一)

附件一

在顺德区开展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扶贫

开发工作调研提纲

1、 帮扶对象。是否仅指我区的9000多户低保户,20140多名贫困人员、500多户五保户和2014多户低保临界家庭、5000多名临界贫困人员?如果要扩面,应以哪些对象为宜?是否仅限于顺德户籍人员?因超生致贫家庭是否帮扶?

2、 目标任务。在我区开展“双到”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贫困户脱贫的收入水平应怎样定位?顺德的“双到”是否定期限?如何完善扶贫开发与原有的民政救济、社会慈善、教育助学、医疗助困等帮扶政策的衔接?

3、 工作模式。我区“双到”工作应以什么形式进行?怎样在现有模式上创新?能否采用镇街牵头负总责、互相交叉派员的模式?

4、 经费来源。应以哪方面的经费来投入到顺德“双到”工作?

5、 信息化管理。怎样对“双到”对象实行信息化管理?与目前低保管理软件整合是否可行?

6、 考核机制。对帮扶工作考核的具体操作的意见、建议; 7、 如何实现顺德“双到”与英德、连南“双到”工作的有机结合?

第三篇: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在州委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八总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其他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一道,坚持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队纪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协助乡党委、政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搞好帮扶点党建扶贫工作。同时还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尽其所能,积极为扶贫点献计献策。春去秋来,一年繁忙而充实的扶贫工作已结束,在这一年里,本人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相互鼓励,同心协力,心系扶贫点群众,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子,切实帮助扶贫点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及争取到扶贫点的各项扶贫项目实施任务。现将一年来所做的党建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了州财政党建工作队驻村项目5个(300亩杂交玉米种植、36头能繁母牛养殖、24户危房改造、8户640平方米茅草房改造和10口小水池建设);2、完成深圳市对口帮扶项目3个(45万元人畜饮水工程、55万元村寨道路硬化和改厕改圈建沼气、17万元学校维修及堡坎建设);3、完成州移民局、州委组织部、州体育局共同帮扶项目学校建设;4、完成了另桃路8.17公里(170万元)库周交通复建路的立项、组织审查等工作。5、完成3万元的网葙养鱼项目,共投放鱼苗2万余尾。6、争取到5万元资金帮助另桃小学修建运动场,为该校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二、工作基本做法

1、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高党建扶贫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我深知扶贫工作的重要。在实施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逐步走上富裕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有相当部分群众生活在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贫困山区,他们大都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及其艰苦。每当想到这些,我倍感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把此项工作干好,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厚望,本人首先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国家移民方针政策和十七大精神,学习

农村各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召开村组和党员坐谈会等活动期间,及时将所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养殖业实用技术和国家有关移民方针政策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增收路子。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消除等、靠、要被动思想,积极主动走致富增收路。通过不断宣传、讲解,增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同时也及时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助民增收路子。选择什么样的扶持项目能让当地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得到实惠,是我们刚刚下来开展帮扶工作的每位工作队员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摸清帮扶点的村情、户情,在炎炎夏日,本人与工作队员、乡村干部一道,顶烈日,冒酷暑,历时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开展村情、户情调查,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帮扶点的基本情况。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地群众对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种养殖业等项目比较积极,且要求迫切。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明确了帮扶目标,确定了要求尽快启动实施的帮扶项目。目标明确后,所有工作队员积极主动联系项目实施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启动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通过州水利局与深圳帮扶的人畜饮水项目进行捆绑,现

在帮扶点已开工修建了46口小水池工程建设,现工程已接近尾声,有关单位正在准备组织验收;对养殖业项目,由于前期项目经费不到位、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在预计启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人与工作队员多次到有关部门协调,落实缺口资金,通过各方努力,截止目前,该村已有36户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能繁母牛、有103户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优质仔猪开展了养殖业。同时,工作队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引导当地想从事网厢养鱼的农户发展网厢养鱼,目前,已有7户建起了60个网厢,该村基本上实现一户一业,群众生活明显得到改善,经济收入较往年有较大提高。

3、积极配合乡党委抓好另桃村的组织建设。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协助乡党委对另桃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为增强另桃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由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兼任另桃村党支部书记,加强了村党支部带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二是于今年6月20日发展了一名女党员,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三是多方协调引进资金7万元,解决了村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已建成23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使党支部学习开会有场地,开展活动有阵地。四是开展农村党员培训28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人次。五是加强远程教育阵地建设。协调县教育局教师3人次到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人员,提高了村远程教育人员驾驭相应装备的能力,同时增添了相关教育软件。使另桃村的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工作不足之处

1、自身知识面狭窄,致使扶贫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很好地为群众脱贫致富。2、对农村工作不是很熟悉,特别是语言不通,导致工作比较被动。

总之,一年来,本人在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八总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工作队员一道通过不断努力,尽最大的工作热情,为扶贫点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使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更重要的是在同乡干部共同工作、生活中学到了许多在机关无法学到的知识,使我受益非浅,他们一心为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言行一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但与八总乡全体干部、帮扶点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不会因为帮扶工作的结束而中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随时保持与同志们的联系,并时刻关心、帮助八总乡另桃村的发展。

第四篇:党建扶贫队队员年度考核评价意见

××年×直赴××县党建扶贫工作队队员

考 核 评 鉴 意 见

科(股)级干部

1、×××(××局办公室主任):

同意工作队和乡镇党委意见。该同志到我县××镇定点开展党建扶贫工作以来,积极肯干、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认真协助乡镇党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工作队共同为贫困乡村争取物资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得到了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称赞。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年×月×日

2、×××(××办××股科员):

同意工作队和乡镇党委意见。×年来,该同志在党建扶贫工作中,团结协作、开拓奋进,努力解决乡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兴仁镇的“村村通电话”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年×月×日

3、×××(××校×室副主任科员):

同意乡镇党委意见。该同志在×年来的扶贫工作中,工作认真,积极务实,团结同志,积极配合工作队为乡村的扶贫事业出谋划策办实事,较好地完成了党建扶贫工作任务。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年×月×日

第五篇: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在州委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八总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其他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一道,坚持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队纪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协助乡党委、政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搞好帮扶点党建扶贫工作,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同时还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尽其所能,积极为扶贫点献计献策。春去秋来,一年繁忙而充实的扶贫工作已结束,在这一年里,本人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相互鼓励,同心协力,心系扶贫点群众,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子,切实帮助扶贫点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及争取到扶贫点的各项扶贫项目实施任务。现将一年来所做的党建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了州财政党建工作队驻村项目5个(300亩杂交玉米种植、36头能繁母牛养殖、24户危房改造、8户640平方米茅草房改造和10口小水池建设);2、完成深圳市对口帮扶项目3个(45万元人畜饮水工程、55万元村寨道路硬化和改厕改圈建沼气、17万元学校维修及堡坎建设);3、完成州移民局、州委组织部、州体育局共同帮扶项目学校建设;4、完成了另桃路8.17公里(170万元)库周交通复建路的立项、组织审查等工作。5、完成3万元的网葙养鱼项目,共投放鱼苗2万余尾。6、争取到5万元资金帮助另桃小学修建运动场,为该校学生创造了(请关注:wWW.haOwOrD.coM)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二、工作基本做法

1、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高党建扶贫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我深知扶贫工作的重要。在实施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逐步走上富裕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有相当部分群众生活在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贫困山区,他们大都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及其艰苦。每当想到这些,我倍感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把此项工作干好,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厚望,本人首先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国家移民方针政策和十七大精神,学习

农村各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召开村组和党员坐谈会等活动期间,及时将所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养殖业实用技术和国家有关移民方针政策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增收路子,工作总结《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 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消除等、靠、要被动思想,积极主动走致富增收路。通过不断宣传、讲解,增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同时也及时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助民增收路子。选择什么样的扶持项目能让当地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得到实惠,是我们刚刚下来开展帮扶工作的每位工作队员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摸清帮扶点的村情、户情,在炎炎夏日,本人与工作队员、乡村干部一道,顶烈日,冒酷暑,历时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开展村情、户情调查,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帮扶点的基本情况。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地群众对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种养殖业等项目比较积极,且要求迫切。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明确了帮扶目标,确定了要求尽快启动实施的帮扶项目。目标明确后,所有工作队员积极主动联系项目实施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启动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通过州水利局与深圳帮扶的人畜饮水项目进行捆绑,现

在帮扶点已开工修建了46口小水池工程建设,现工程已接近尾声,有关单位正在准备组织验收;对养殖业项目,由于前期项目经费不到位、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在预计启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人与工作队员多次到有关部门协调,落实缺口资金,通过各方努力,截止目前,该村已有36户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能繁母牛、有103户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优质仔猪开展了养殖业。同时,工作队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引导当地想从事网厢养鱼的农户发展网厢养鱼,目前,已有7户建起了60个网厢,该村基本上实现一户一业,群众生活明显得到改善,经济收入较往年有较大提高。

3、积极配合乡党委抓好另桃村的组织建设。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协助乡党委对另桃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一是为增强另桃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由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兼任另桃村党支部书记,加强了村党支部带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二是于今年6月20日发展了一名女党员,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三是多方协调引进资金7万元,解决了村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已建成23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使党支部学习开会有场地,开展活动有阵地。四是开展农村党员培训28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人次。五是加强远程教育阵地建设。协调县教育局教师3人次到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人员,提高了村远程教育人员驾驭相应装备的能力,同时增添了相关教育软件。使另桃村的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工作不足之处

1、自身知识面狭窄,致使扶贫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很好地为群众脱贫致富。2、对农村工作不是很熟悉,特别是语言不通,导致工作比较被动。

总之,一年来,本人在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八总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工作队员一道通过不断努力,尽最大的工作热情,为扶贫点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使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更重要的是在同乡干部共同工作、生活中学到了许多在机关无法学到的知识,使我受益非浅,他们一心为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言行一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但与八总乡全体干部、帮扶点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不会因为帮扶工作的结束而中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随时保持与同志们的联系,并时刻关心、帮助八总乡另桃村的发展。

第一篇:抓农业结构调整促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蔡县作为一个拥有1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发展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为第二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加快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才能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才能有效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 [找材料 到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1.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种植业调整已初步呈现“一大亮点”、“两大特色”、“三大突破”的调整格局。“一大亮点”即花木种植,按照“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原则。通过机关示范、干部带头、大户带动、群众自觉行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发一环(环城花木经济区)、两带(沿上和路、上项路两侧各150米花木经济区,形成花木长廊)、三区(无量寺、华陂、石桥花木经济区),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形成百里大循环带状植物园,在规模和品种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上蔡花木已叫响中原大地,销往全国各地,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年产值5.4亿元以上。“两大特色”即瓜果种植和蔬菜种植。瓜果种植已成为我县无量寺、大路李、百尺、西洪、华陂等乡镇的特色经济,特别是卧龙岗沿线8万亩瓜果精品区的开发建设,更加推动了我县瓜果业的规模发展;蔬菜种植已成为我县芦岗、邵店、黄埠、齐海等乡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大突破”即优质品种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优质专用小麦80万亩以上、优质玉米30万亩、优质大豆15万亩、优质小杂粮7万亩;立体种植有了突破,全县间作套种面积在45万亩以上,林粮间作3万亩,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作物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棉花种植面积60150亩,烟叶8255亩,油料作物42572亩,粮经比例达到了6∶4。

2.畜牧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已趋向“瞄准市场、依靠科技、规模饲养、龙头带动”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稳定一个基础”、“实现两个转变”、“探索特种饲养”的良好局面。“稳定一个基础”即是稳定了我县的生猪、牛、羊、禽等传统饲养的基础。上年末,猪、牛、羊、禽年栏分别达到56.42万头、11.60万头、17.11万只和548.72万只,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由传统饲养向科学饲养转变。“探索特种饲养”即探索发展肉狗、鹿、狐狸、鸵鸟等特种动物的饲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上蔡县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上年末,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1.9亿元,从业人员11.6万人。目前,我县乡镇企业调整呈现五个特点:(一)由分散趋向集中;(二)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四)乡村城市经营理念加强,文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五)农民中间商,农民销售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1.基本原则。我县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它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重视粮食生产、尊重农民

自主权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等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2.基本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要与我县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实行“科教兴农”等四大战略相结合,政府加强政策和市场信息的引导,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少走弯路,把结构调整同农村新的产业开发,如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为推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县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和做法: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学技术,按照调优、调高、调特的方针,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立足实际,两眼向外,紧紧盯住国内外大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打响自己的品牌。(一)叫响、叫大上蔡花木品牌,在全国各地提高上蔡花木知名度;(二)进一步包装蔡酥梨、上蔡大白桃、上蔡生姜、上蔡黄麻等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对外销售。

3.大力调整品种结构。粮食作物要确保总量稳定增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更换或更新小麦和玉米品种,扩大优质大豆,积极发展优质杂粮生产。经济作物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着力提高品质,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带、产业区。

4.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使饲料作物生产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推广立体种植,提高比较效益。

5.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东南部和西南部发展蔬菜业,北部、东部北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小杂粮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区。

6.畜牧业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肉牛生产,提高牛、羊肉和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

7.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企业

第二篇: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摘要: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县域的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经历了由计划指导到市场选择的多次调整。暑假,我通过对康平县的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实地调查,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希望能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县域的经济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展,农村产业结构也经历了由计划指导到市场选择的多次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总量不足到丰产自给有余的深刻转变。

一、康平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康平县委、县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按照市委“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的战略部署,以“三增”为目标,以项目为统领,以调整为主线,以开放促发展,以“环境年”活动为保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预计到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实现6000万元,增长30%;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000元,比去年增加1100多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亿元,增长30%;工业总产值实现25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增长35%。

(一)、坚持工业强县思想不动摇

康平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份,但拥有丰富的煤炭、土地、人力等资源。围绕这些资源,康平县要实现由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发展,必须把实施发展抓项目战略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从康平的县情和近几年的实践出发,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增收为核心,用工业化的手段谋划农业发展,通过引进、改造、合作等形式,组建和新建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坚持放心、放手、放胆、放开、放活的原则,扶持现有的,引进没有的,改革国有的,催生新有的,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

1、狠抓了林、农、牧三元经济,优化了农业结构。

近两年,康平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共完成造林18万亩,落实了辽蒙边界防风阻沙带工程等7个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重点实施了防汛工程、水源工程、黑土地治理工程、防氟改水项目等建设。省里把 - 1 -

我县列为10个黑土地治理试点县之一,计划利用3年时间,总投资600万元,治理15条小流域,治理面积24万平方公里。

3、加强市场设施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重点建设小杂粮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花生交易市场和辽北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这四大专业及综合市场,其中,小杂粮市场已投入使用,其他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年末将投入使用。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以县职教中心为基地,开展了劳务输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目前已培训1580人,预计到年末共输出劳动力4.5万人,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450元左右。

(三)、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发挥城建扶持资金作用,改善城区环境。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构筑全县大交通格局。加强村屯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积极优化了教育结构,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全县文化和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在全县修建了13处文化广场,农民群众有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科普宣传等活动都在各个广场进行,真正做到了群众高兴、社会认可的实际效果。

二、康平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康平县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沈阳市其它兄弟县区比,特别是与南方区县经济发展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为了实现康平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应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县乡财政增长和群众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发展特色资源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走农业县份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靠二产业优化第一产业,推动第三产业,促进全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对于如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提高,如何面对目前买方市场出现的新形式,如何真正从质的层面上对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的调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加大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2、建立健全我区的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我们的农业至今没有摆脱单一的生产环节的束缚,在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所以推进调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联成一体,协调运行的产业体系。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政府部门要自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指导生产,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自主权。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做好政策引导,

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领路人。

3、以科技为先导,坚持在品种,质量上下工夫。为此,一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加速更新品种,提高优质品率;二要大力的推广模式化栽培,节水农业,高效饲料和无公害农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和分级处理技术,实现加工增值;四要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五要大力发展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4、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造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比较优势下降是农产品卖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发展我区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造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梅小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7): 23-26.

[2]何培香.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4(6): 36-38.

[3]杨景祥,等.产业协同“三力”强省[j].经济论坛,2014(13):9-11.

[4]徐平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产业政策选择[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5): 56-6

[5]李克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11-13.

[6]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j].南京农业大学学

报,2014,(2):108-114.

[7]李虹,王靖添.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村镇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6):58-63.

[8]王立军.论我国持续循环农业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45-46.

[9]李颖明.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j].林业济,2014(11):67-72.

[10]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第三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长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张仁勇

所谓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经济结构质与量的调整。简而言之,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之间的质和量的调整。我县经济经过建国60周年以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类型也日趋完善,从单一的农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基本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也由小大到、由低向高发展。2014年,我县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14年,第三产业又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

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二产业效益偏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仍不合理,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小型、分散,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仍然较低,第二产业总量偏小,规模不大,效益偏低,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第三产业门类不齐全,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够强劲;三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构不合理,投资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党的十七大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2014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是对全国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得出的重要结论,针对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我县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截止2014年,我县城镇化率达到32.6%,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低13、6、3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外出打工近10万人随时可能回到农村。城市化水平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度就高,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实现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这也是制约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快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和转移,引导农民弃农从商(工)、弃土进城。一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在规划上引导农民进城(镇)居住。二是加快城乡规划和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居住创造条件。要在进一步修编和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县城和梅硐、双河、龙头、硐底、花滩、竹海、老翁、古河、下长等重点场镇建设,拓宽城镇居住空间,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不断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吸引农民进城居住。三是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农民进城能进得来、能就业、有保障。这就要求加大二、三产业发展步伐,提供更多更优就业岗位,在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跟上城镇化进程和步伐。

二、切实有效地搞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完善什么是最优,很难有一个固定模式,但正如前述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在进行而且仍将继续,调整的基调就是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把现代农业做稳,改造和加快第二产业,把现代工业做强,提升和拓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做优。

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的趋势,到十二五末,我县三次产业结构预计可以达到14:60:26,再经过二十年左右的调整,三次产业的总量可调整为三、二、一的顺序,到那时,我县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应该是比较理想的。

三、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进程

(一)加快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全面调整提升第二产业结构。从较长时间预期看,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不可撼动,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前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工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根据我县实际,第二产业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业发展区域布局的调整。我县工业生产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比较分散,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和集群,产品和企业关联度差。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势必对这一现状提出严格的环保要求。为此,我县在工业布局调整上,主要依托长宁工业集中区,适度在资源富集地区如龙头、双河、硐底一带布局资源型企业,其它地区原则上不鼓励发展工业。二是依托市场主体,不断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现有企业,进一步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三是依托长宁生态、区位、资源优势和现有优势骨干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调动企业投资和发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竹类加工和装备制造五大工业集群。四是加大政策引导和调控力度,促进企业自身加快结构调整,并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和环境消耗低的企业入驻长宁。

(二)加快推进旅游富县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我县旅游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但也存在旅游业大而不强,对县域经济贡献还比较低等问题。我县要通

过加大宣传促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狠下功夫,使竹海成为同九寨、峨嵋齐名(请你支持:wWW.HAowoRd.cOm)的著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做强做优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拓展能力;要加大物业管理、文化教育、社区服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服务业类型。三是依托工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设计策划、广告宣传等服务业。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一是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解决农业生产所需的要素配套,为稳农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增值提效。三是引导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

第四篇:发展我市绿色经济推动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发展我市绿色经济 推动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发展我市绿色经济 推动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农工党株洲市委会

一、调研背景

绿色经济是指兴起于上世纪末期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它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它以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金融风暴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传统产业受到强烈冲击时,而与绿色经济相关的产业却仍然以惊人的30—35%的速度在发展,带来了上千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和千万个的就业岗位,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应对经济危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这场革命对于曾经痛失了前三次产业革命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将给21世纪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是中国经济再造的伟大革命。

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引领下,国内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的热情暴涨,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抢占绿色产业的先机和制高点。就我市而言,绿色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提振和发挥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绿色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之《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今年获批,其中8条措施几乎全部都涉及到了绿色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无疑对促进我市绿色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农工党株洲市委会调研组先后对市环保局、财政局、农委、建委 、交通局等部门进行了会谈交流,并考察了南车时代的混合电动机车和轨道交通机车、风力发电设备厂、唐人神集团等单位,也考察了清水塘排污口水质状况和天元区两大工业园及云龙新城等地。通过会谈和考察,调研组基本上系统了解了相关各职能部门、以及产业企业界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态度、看法,发展绿色经济的难点问题,突破口、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需求等,

二、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绿色经济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这里的狭义绿色经济,仅指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包括环保产业及相关的可持续能源、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等产业领域外,还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金融、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其他一些绿色的制度和行为,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核”。

针对2014年全球经济危机,在借鉴上世纪30年代美国提出的经济复兴新举措的基础上,联合国环境署(unep)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的行动倡议》,将绿色经济作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对经济危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unep提出应对经济危机下绿色经济应主要关注环保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产业、绿色节能建筑和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农业8个领域。

(二)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国内外经验显示,作为绿色经济重要领域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废物管理,均已创造了数以百亿、甚至千亿美元计的产业规模和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传统产业受到强烈冲击,但环保产业并未受影响,促使国际社会和一些经济学家考虑发展绿色经济或绿色产业,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素质发展并促进绿色就业。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10年全世界环保产业服务人员从460万人上升到18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由1000万人增加到55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5-30%,是所有产业就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累计2.5万亿美元左右。unep呼吁世界各国拿出7500亿美元投资绿色经济,这一呼声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响应。欧盟表示,将在2014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决定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绿色能源,这将新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创造100万新就业岗位。韩国政府计划4年在绿色经济产业领域投资380亿美元,创造96万新就业岗位。

面对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绿色经济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环境保护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中国政府提出了未来两年多时间内,投资于十大方面总额达到约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投资安排为350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尽管绿色经济在解决经济危机、创造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看到,目前,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各领域发展不均衡,市场规模相差很大。虽然在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等国家层面的规划以及林业规划、节能建筑规划、交通规划等部门层面的规划中,均有关于绿色经济的内容,但我国仍没有专门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绿色经济的理论方法都还不成熟,试点和实证研究开展不足。在当前金融危机与加大投资复苏经济复杂背景下,国家推行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在近期可积极促进应对金融危机,在长期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建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我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紧迫性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我市在“一五”、“二五”期间开始工业布局,存在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大、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城市交替布置,距离较近,环境自净能力弱等环境问题。区域内重化工企业较多,其中株化在职职工6500余名,离退休职工1.2万余名,产值20多亿;株冶在职职工6000余名,离退休1.1万余名,产值83亿。我市土地污染较严重,有约560平方公里,硬化的122平方公里,污染土地274平方公里,镉超标5倍以上的69平方公里,5-10倍的19平方公里,10-20倍的31平方公里,超20倍的19平方公里。总观我市的环境问题态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近年来,除了工业废水外,工业废气、粉尘、固废污染

都有上升趋势,尽管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历史遗留污染问题严重。由于有色冶金、化工等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长期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水塘区域土壤镉等污染物超标,湘江底泥镉、汞、铅超标。株洲冶炼厂日积月累形成的渣场,潜伏期长,治理难度大,是重大的污染隐患。第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畜禽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错综复杂,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工业企业向农村迁移,治理设施落后,环境管理工作落后。第四,饮用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市饮用水源水质按多因子评价(29个污染因子)达标率分别为9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发展绿色经济的己有措施与存在的问题

(一)已有措施

一是,强化环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环保准入;二是,力推试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三是,借助湘江风光带建设这一标志性工程,加快生态一体化建设;四是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山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度假等生态项目,打造云龙新区于长株潭的“绿心功能区”。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赋予其区域绿地和生态保育、休闲度假两类主要功能;五是,针对湘江的污染问题,结合国家科技攻关水专项、以及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和试点项目在湘江流域试点的机会,在推动生态补偿试点,探索湘江流域的长效保护机制;六是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占领产业制高点。我市也形成了交通装备、陶瓷制造等6大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已开始产生效益和形成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1. 由于投资项目加快上马,环评把关压力很大

尽管市政府一再要求,上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准备不足,论证不充分,没有严格走建设项目程序,相关部门手续不全,坚决不予立项报批,但在地方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现有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耗时,许多项目甚至没有经过环评就先直接上报,再“上车补票”,甚至一些过去不予批准的淘汰型“沉淀项目”也趁机“浑水摸鱼”。

2. 一些部门或企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尚不到位

株洲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国家发改委批准试验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给试验地区各地方以大胆闯、大胆试的权力,通过先行先试,加大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为探索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经验,并进一步推动试点地方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但是我市有的部门和企业在思想上认为试验区应该是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性倾斜、特别是财政性政策扶持,对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3.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

清水塘循环经济区的推进速度过缓,有色冶炼、化工的资源循环利用还不到位,许多措施还有待落实。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还有待加强。群众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认识也不到位。目前社会普遍对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缺乏认识,不了解、不支持是当前人们对太阳能利用的普遍心理。而且,太阳能使用成本较高。和燃气、电热水器相比,太阳能热水器成本比较高,如一台普通的天然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零售价一般在千元上下,而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为2014~5000元,是其他热水器价格的3~6倍。

4. 环保投入力度仍需加大,一些历史性环保问题地方力量难以有效解决

由于在“一五”和“二五”期间,我市市发展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湘江流域镉污染问题,以及大型重化工企业的迁转、搬迁问题,衍生的地区性群众健康损害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大的财力投入,解决的财力不够。

我市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也存在不足,水平偏低。一是设施总量不足;二是垃圾处理工艺单一,基本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项目还没有建成;三是生活垃圾没有实行系统的分类收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程度低;四是,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也没有有效的处置途径;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大,特别是县城,无法安排项目配套资金,甚至连项目前期经费都无力承担;六是,部分项目进度滞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缺,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

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落后。湘江流域尚未建设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人力、物力不足,环境监管未考虑农村地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结论一:发展绿色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市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两型产业,在许多方面的内容和思路上,与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发展是契合的,在实质上都是探索如何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论二:发展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是对我市科学执政智慧考验,先行先试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短期效应的冲动时时刻刻在考量执政智慧,各级相关部门对绿色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认识不断深化、实践逐渐科学的过程。

结论三:我市发展绿色经济有了一定基础,主要体现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高新技术集群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等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天然禀赋,可持续交通正在积极谋划打造。但发展绿色经济仍面临很多压力,在金融危机新形势下,严格环保监管,提高环保的声音,加大绿色产业发展的投入,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保证。

结论四:发展绿色经济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支持,由于国家政策性失误造成的历史遗留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应争取国家和省级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

结论五:尽管我市没有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但从可再生能源使用实践,可持续交通规划设想,节能减排工程等事实上已经是在开展碳减排工作。我市有基础在借助两型社会试点探索的平台基础上,推行低碳经济政策,实施低碳经济试点探索。

结论六:加大绿色经济投入,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可成为我市产业调结构、转型的突破口。新能源汽车和风电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实践表明,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制造业、环保产业等的投资拉动效应是明显的,也带来很大规模的绿色就业。

结论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污染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同的投资方向和决策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效应不同,并在近、中长期有不同的影响。短期来看,对污染物减排是有利,许多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价格都在下降,在客观上对环境的压力有所减缓。但中长期的影响,由于环保审批把关压力巨大,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可能会削减环保成本,包括已建的环境治理设施可能会停顿,这会对污染物的减排形成负面影响。

结论八:发展绿色经济,除了加大绿色经济投入,开展绿色建设外,也需要相关政策配套来促进,这些政策从本质上讲属于统筹考虑保增长和保环境的政策,因此,环境经济政策手段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应该受到重视, 应该抓住时机,根据可行政策空间,加大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和推行的力度,构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结论九:发展绿色经济,环保地位应该突出,有一个逐渐上升过程,环保部门的声音要加强,环保能力水平必须尽快得到提升。

(二)建议

根据实际了解的信息,明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以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有效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并以此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目标,特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我市在发展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拿出先行先试,敢做“排头兵”和“先遣队”的勇气,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积极争取政策上的协助支持和服务。建议二:发展绿色经济应重视提高环保部门的地位和声音,环保要致力于改革和创新,增强环保力量,强化环保能力建设;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在环保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创新上总结经验、创新模式。环保部门要严把审批关,确保上马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三:我市在争取国家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的同时,自身投资要向绿色经济投资倾斜,拉动绿色就业,促进拉动内需保增长,并以此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契机,也作为深化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机遇。

建议四:我市的绿色投资应主要着眼于大力发展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绿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并推广应用光伏发电、节能型建筑、可持续交通、生态产业,加大能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的份额、继续深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工业园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

建议五:加强湘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治理,争取各方的财政支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参与和争取国家将湘江流域污染防治列入全国大江大河污染防治规划,同时与长潭促成建立湘江环境同治共建机制、沿江“双高”企业退出机制,参与筹建湘江两型社会建设基金。

建议六: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统筹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问题上有所差异,需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加减法”,“加法”即加大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投资、建设和发展的力度,培育先导性产业,优先发展交通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汽车、航空工业、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开发、生产及经营各类有利于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素类或消费类产业及服务。“减法”即一是,采取严格的环保准入措施,并积极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和劣势产业;二是要做好冶炼、化工、有色、水泥、火电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攻坚活动;三是要着力抓好资源能源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四是要改造传统的有色冶金、化工、水泥等产业。特别是淘汰落实产能、以及企业迁转问题,需要统筹解决、化解好政企冲突、政群冲突等社会矛盾,需要加大政策投入。在争取国家对已有的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绿色产业引导专项资金,或“绿色经济发展基金”,通过专项资金补助、奖励等措施,促使落后产能的退出。

建议七:强化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构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根据目前已经具有的基础,建议加快力度推进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开展基于配额的自然生态补偿制度,并考虑建立基于环境的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积极推动排污交易工作,另外,也要重视金融手段创新,推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在长期应逐步构建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建议八:尽管我市正处于产业调整、发展急剧转型期,但我市仍是农业大市,具有优良的地理调减和自然环境禀赋,农业也是我市的优势和特色。目前,我市农业面污染加快,规模化养殖污染突出,建议环保工作的重点应逐渐开始考虑倾斜到农村环境保护,尽快开展农村环保自治模式试点,对一些重点村镇,环保工作要延伸,搭建县-乡-村三级环保网络,积极推广“户集、村收、镇乡中转、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已有的“猪-沼-果(菜)” 、作物-人畜粪便-养殖-沼气等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并推广多种类型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建议九:金融危机对环境影响有“正”有“负”,经济衰退一方面会使得工业总产量下滑、资源、天然气电力需求下降,有利于污染物减排,外向型的重污染行业倒闭,转型成本小,是经济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尽管金融危机对发展绿色经济、污染减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也要看到各地方积极上马项目,如果审批不严,企业“准入口”不扎好,一些环保不佳的“沉淀项目”可能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地方投资无序的状态会对环保会起到冲击作用,那么在中长期可能形成更多的“沉淀成本”,会进一步引起“污染反弹”,要坚决避免“短期性决策”,发展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眼光。要坚决防范一些落后淘汰产能的“死灰复燃”。环保部门一定要用好环保审批权,目前的政绩考核体制机制原因,往往会诱使一些地方政府领导采取短期性决策的冲动,因此要坚决推行党政一把手环保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制,也要做好配套环保绩效的监管。

建议十:为了有效开展项目的审批核查,建议构建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审批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要确保环保的声音要在第一位,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建议十一:对上马的环境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项目,要认真考虑好管网问题、运行费问题,进行系统性安排,要形成长期性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完成后能够长期有效运行,避免成为无效投资。

建议十二:不仅要看到绿色经济投资的重要性,还要保证其有效性,建议我市尽快构建推行绿色经济所需的相关文件规定,出台包含环保产业、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经济范畴在内的政策,加大包括绿色投融资、环境税、环境资源收费、生态补偿、排污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的推行力度,要加大各类别环境经济政策试点推进力度,推行全成本的环境资源产品定价体系,培育绿色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新发展的新兴高新技术型、无污染产业发展政策考虑进一步优惠。

建议十三:尽快制定我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使我市绿色经济产业发展具有清晰的路线图。各部门也应在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各自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确保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经济,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突破口。

第五篇:贵州省补郎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省补郎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学院: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081

调查组成员:陈伟骅学号: 080803110158

何康080803110161王成铖08803110141

黄大龙080802110153

调查时间:2014.5.1-5.3

调查地点:贵州省普定县补郎苗族乡

调查方法:实地参观、现场采访与发放调查统计表

调查背景

为了完成调查报告,同时让自己更了解社会,增加自己的阅

历。我们组四个人利用五一三天假期的时间去贵州省贫困县普定

县的补郎乡(国家级的贫困乡)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调

整的实践调查。采取实地参观、进村与村干部、致富能手等现场

采访与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对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

认真调研。基本摸清了补郎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

如下:

事实

一、补郎乡概况:

补郎苗族乡位于云贵高原腹地,是典型的贫困山区,以喀什

特地貌为主,海拔1800-2014米左右,道路崎岖,多数道路建在

半山腰上,路基的一边清一色的是上陡坡,高度不均等。虽说乡

与县市的主干道都是柏油路面,但是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还是沙石

路,交通事故不断,这些事故对本已很清贫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

上加霜,因此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

乡政府所在地是建在一个半山腰上。因为没有很宽敞平坦的土地,

因此,街道狭窄,房屋的规划很乱。整个小镇没有下水道,于是

乱排乱放是很正常不过。小镇上的年轻人大都在外谋生,为了生

活,撇下正需要他们关爱的孩子,把他们丢给本该享受天伦之乐

的老父母,不过,很多六十多岁的老年人还在田间劳作,是很庞

大的386199部队的一个分支。该地区清一色的山地与梯田,风景

不错,但是耕种起来相当麻烦。没有大平原的机耕道,基本上没

有机械化农业生产。生产效率底下,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保持在农

业社会,生产的粮食大多自给自足。因此粮食价格提高并没有给

他们带来多大的实惠,高物价低收入反而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手都

很大的影响。该乡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私人的开采的矿

井,规模都不大。全年降雨比较丰富,阳光还比较充足,适合很

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二、补郎乡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做法及产业结构:

1、农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该乡可以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有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等。其中,油菜主要是销售的,占生

产总量的30%,销售的价格要根据当时市场上菜油的价格而定,

不过作为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很不大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作物,

大多都是自给自足。粮食生产带给当地的很少的经济收入。因为耕地面积很少,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种地带来的经济收入很少。这个地区还有很多种的蔬菜种植,规模也不大,大棚蔬菜种植很少,基本蔬菜种植总是季节行的,靠天的成分较多。大棚种植没有引起当地的农民的重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植烟草,正好贵州的烟草大亨黄果树集团就在安顺,所以当地政府积极与烟草公司签订合同,向烟草公司提供原材料。这个项目有很好,给当地带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也解决了部分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就业问题。唯一的缺憾美有把种植的技术推广到大多数农民中。

2、煤炭是当地的支柱。安顺火电厂离该乡仅有30公里左右,正好该乡拥有煤矿资源,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生产,只是单一的开采煤矿,没有其他的矿物加工,更别说没有其他的煤炭衍生产业。除此之外,那里的很多农民就在农闲时期就到那些煤矿里打工,还有一些就是职业挖煤人。当地煤矿开采也给百货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消费提供了市场。煤矿可以说是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煤从矿井到电厂,需要很多的运输工具,所以很多人抓住了这个机遇,买了货车,专门从事用煤到电厂。所以煤矿的开采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的收入,让一些人发家致富,生活奔小康。不过粗放式生产也制约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3、当地的工业。当地有一个水泥厂,小型工厂,有工人50多人,大都是周围的农民,工资在700块左右,基本满足一些生活的要求。在当地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影响力。周围有很多的沙石厂,这段时间政府的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很大,要你的资历达到一定水平,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交押金才能生产。不过这些工厂的生产条件的较差,当地的工人也不懂自身身体爱护,所以有人死于这些职业病。

4、第三服务业在当地有居民的谋生手段。主要交通运输,有摩的,货运三轮等。村村都通公路,每个村出行的交通工具90%以上是摩托车。餐饮业,不过客源单一,主要是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占40%以上。占40%左右时是到当地运煤的司机。当地的餐饮业的规模不能过大,要不市场消费能力不能满足餐馆的生存要求。还有当地的餐饮业没有很特别,不过是味道很正的农家菜。当地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夜郎湖,山清水秀的,于是当地政府的就在一些湖边乡村开了农家乐,在节假日吸引一些城市居民到那儿去休闲,娱乐。不过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大,不怎么出名,于是带来的经济收入在当地gdp中占得比重较小。

分析

一、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对于当地的这些现状,我们经过对访谈内容和数据的分析

1、一、二、三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40%的人都从事农业生产,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加工业落后,导致三产落后。同时,使得产业链断裂,农业仍然处于卖原料的“低价值”阶段,农业的反哺能力弱,影响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在给当地的财政带来比重很大的收入,也直接刺激当地的服务业的发展。但是煤炭仅是供电厂使用,并没有其他的煤炭加工的工业,没有很好的利用煤炭资源。不注重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这种开采是毁灭性的,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他们没想到要是煤炭开采完了,当地的经济将何去何从。第三产业也逐渐成为谋生的手段,交通运输为主要代表。不过由于是很多都是非法运营,没有取得驾照,服务的质量并不好,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餐饮业也只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乡政府所在地,而且发展潜力不大,毕竟市场就那么大,养不了很多餐馆。没发挥好当地的湖泊资源,水产养殖业分布很少。渔业是在当地农感觉像朝阳产业,很少的人干,主要原因是当地湖泊是水源地,在一些河段禁止捕鱼。

2、新兴农业的发展状况。尽管当地在农业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兴起了烟草种植,土鸡放养等农业生产等新方式,但是只是小规模的种植,没有推广,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指导。农民在这些方面知识的匮乏让他们不敢尝试新品种的种植,也没有真正的起到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年轻较能接受新思想的人大多都外出,剩下的一些老人对这些新品种的都没有兴趣,我问一个农民老怕“为什么不种烟草”他回答说“老了,没这么多经历来照顾它,也没种过,很可能捞个血本无归。”缺少壮年劳力,没有必要的种植方法成为制约这些新型农业发展的。

3、农民增收方式日趋多样话,但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方法。那里的农家乐建在风光秀丽的夜郎湖边,但是由于没有规划好,项目单一,玩乐休闲的项目少,吸引力小,不能满足大多数游客旅游休闲的要求,没让他们玩好,就不能套住他们钱。有些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当地农民在农闲时期如果没事干,就会开赌友会。他们都是闲着而没事干,通过麻将来消磨时间,也许有人会通个这个方法增收,大多数会不赚不输,但是部分点背的会因为那些失去自己的血汗钱。当地政府需要增加岗位来解决农闲时农民的工作问题,既能创收,又能稳定社会秩序,工作岗位并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当地政府没有利用好当地资源来招商引资。

建议

针对这次调查遇到的问题,我们一致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觉得该乡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的发展。首先是烟草种植业,将烟草种植的技术推广到广大群众中,聘请有技术的种植技师到当地进行种植知道,邀请很多有这方面知识的专家到那里给农民授课,让他们懂得种植方法。其次,通过一些技术改进,种植优质价廉的烟草,用优质的品质和便宜的价格吸引买家。再次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不能盲目。因为当地烟草公司的原材料的供应地。可以有村委统一收购卖给烟草公司,这样村委的就得做好与烟草公司的沟通,根据需求组织生产,不能盲目。

然后,是养殖业,进行科技养殖的推广。邀请专家到实地进行养殖技术的指导,可养殖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是很多

种的,可以养殖无饲料的绿色家禽,通过在一个地方圈一块很大的地来放养这些家禽动物,用包谷等天然食物喂养,这样养出来的鸡味道好,有健康,会受到越来越注重健康现代人的欢迎

2、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当地的丰富的煤炭和很普遍的石头作为诱饵,吸引外来资金对矿物加工和水泥厂的投资。再通过市场调查的结果,了解市场需要的那些矿物产品是可产的,利用这些资金来建立一些矿物加工厂,这样即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为当地创收,有了工厂,很多农民有了就业岗位,收入增加了,其次,引进的资金可以在当地开设一个规模较大的水泥厂,当地具备开设水泥厂很多条件,有丰富的原材料,交通便利,人力资源充足。除此之外,也可以集体集资的方式开沙厂,因为目前我国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房地产需要很多的砖沙,市场很大。但是开沙场需要很大的资金,用大家的钱来开工厂,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3、规划好旅游的项目,在农家乐周围开设一些娱乐的项目,在天然的湖中开设起一些游泳区域,增加水上娱乐的活动,改变那些单一的方式。并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当地所属的市县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因为这些农家乐主要的客户就是市县里的居民。

结束语:以上是我们组的实习报告,因为时间较短,有些问题没有很全面的认识到,有些建议的可行有待考证,不过这确实经过我们实地调查和大家思考所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