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多篇)】典型培养
 

【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多篇)】典型培养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7:30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第二篇: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第三篇: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第四篇: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思考第五篇: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工作的思考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

几年来,*区在培养选树党内典型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一是围绕大局,选好典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如优秀党员个人典型——***,先进党组织典型——*村村党支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对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群众参与两个文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采取有效形式,宣传推广典型。通过组织事迹报告团,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召开“创先争优”表彰会等形式,以及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了典型的先进事迹,推广了典型的成功经验,对党内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为扩大典型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典型作用。三是立足长远,加强典型的管理和 培养。从保持典型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出发,加强了经常性管理,建立了典型信息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走访,关心典型的成长,从而使典型保持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虽然在培养选树典型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有的典型挖掘不够,事迹欠丰满,没有把典型的闪光之处清晰、突出地再现出来,缺少一定的“含金量”;二是个别典型人为刻画的痕迹比较明显,存在刻意拔高的现象,不能为群众所信服;三是存在重选树轻培养的现象,个别基层党组织满足于一时的工作需要,在宣传典型上下的功夫较大,一树了之,而轻视平时的培养,使有的典型昙花一现,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实际,笔者感到抓好党内典型工作,要突出把握住“四性”:

1、尊重客观实际,突出典型的群众性。党内先进典型来自于广大党员群众和基层组织,既有人民群众和普通集体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突出的鲜明特点。正因为典型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其才有认同感,才感到可亲可敬、可比可学。因此,在 选树典型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在搜集整理典型事迹时,要认真细致地与典型本人谈,与周围群众谈,反复谈、谈反复,详细掌握每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挖掘到典型事迹中对人们有强烈号召力、感染力的闪光点。这些事迹越平凡、越真实,离群众越近,就越感人,就越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撞击,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美好的形象,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的楷模和精神的动力。

2、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典型的先进性;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展示着时代的风貌。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时的形势和条件相适应,涌现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就个人典型而言,革命战争时期弘扬的是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抛头颅洒热血”式的先进典型;新中国成立初期弘扬的是吃苦耐劳、革命加拼命的“老黄牛”式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弘扬的是“改革型”的先进典型;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适应时代发展,讲求与时俱进,弘扬的是“创新型”的先进典型,这一支支代表先进思想、站在时代前列的典型队伍,在引导群众、树立正气、激励人心、推动工作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争相学习的榜样,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当前选树党内先进典型就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把重点放在那些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新形象的典型上。对于像德惠市布海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李国岩这样,事迹突出,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先进思想的优秀党员典型,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并集中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树起来,使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

3、强化培养提高,突出典型的成长性。一个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不懈努力外,更需要组织的关心培养。尤其刚刚崭露头角的典型,可塑性强,持久力弱,如果不注意呵护,就会使一个很好的典型趋向平庸,甚至半途而废。同样,一个成熟的典型,如果不在巩固提高上做文章,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走向反面,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对党内典型必须加强培养和管理,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要像对待本职业务工作一样,制定先进典型培养管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方案,切实把典型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对典型个人和集体,要交任务、压担子,要让典型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下一步应当怎么干,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同时,在政治上维护他们的形象,保持他们的荣誉感;在进行重大工作部署时,提前同他们沟通思想;在遇到社会发生敏感问题时,向他们打招呼、提希望;在他们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正确对待,帮助他们摆脱不应有的压力,使典型健康成长。

4、注重社会效应,突出典型的示范性。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培养选树典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推广和应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使个别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倍增的社会效应,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首先要从长远和大局出发,逐步树立并形成典型群体。既要树立党委、支部和党员个人各个层次的典型,又要树立农村、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典型,还要树立班子作风建设、大规模培训干部、人才工作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的工作典型,形成先进典型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关键要通力协作,切实抓好宣传和推广。宣传推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发挥典型作用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媒体、举办事迹报告会等宣传手段,采取各种有效形式,使典型的宣传深入人心。对于重大典型的宣传、学习,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及各基层党委要专题研究,加强领导,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舆论合力。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重点要落实到思想行动中,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要在进行深入宣传的基础上,抓住人们普遍认知典型事迹,受到感染和教育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加强引导,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典型效应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要把学习典型活动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广大党员于部和群众的热情,及时引导、落实到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落实到反腐倡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上,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篇: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

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几年来,*区在培养选树党内典型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一是围绕大局,选好典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如优秀党员个人典型——***,先进党组织典型——*村村党支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对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

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群众参与两个文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采取有效形式,宣传推广典型。通过组织事迹报告团,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召开“创先争优”表彰会等形式,以及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了典型的先进事迹,推广了典型的成功经验,对党内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为扩大典型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典型作用。三是立足长远,加强典型的管理和培养。从保持典型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出发,加强了经常性管理,建立了典型信息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走访,关心典型的成长,从而使典型保持了不断前进的动力。虽然在培养选树典型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有的典型挖掘不够,事迹欠丰满,没有把典型的闪光之处清晰、突出地再现出来,缺少一定的“含金量”;二是个别典型人为刻画的痕迹比较明显,存在刻意拔高的现象,不能为群众所信服;三是存在重选树轻培养的现象,个别基层党组织满足于一时的工作需要,在宣传典型上下的功夫较大,一树了之,而轻视平时的培养,使有的典型昙花一现,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实际,笔者感到抓好党内典型工作,要突出把握住“四性”:1、尊重客观实际,突出典型的群众性。党内先进典型来自于广大党员群众和基层组织,既有人民群众和普通集体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突出的鲜明特点。正因为典型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其才有认同感,才感到可亲可敬、可比可学。因此,在选树典型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在搜集整理典型事迹时,要认真细致地与典型本人谈,与周围群众谈,反复谈、谈反复,详细掌握每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挖掘到典型事迹中对人们有强烈号召力、感染力的闪光点。这些事迹越平凡、越真实,离群众越近,就越感人,就越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撞击,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美好的形象,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的楷模和精神的动力。2、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典型的先进性;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展示着时代的风貌。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时的形势和条件相适应,涌现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就个人典型而言,革命战争时期弘扬的是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抛头颅洒热血”式的先进典型;新中国成立初期弘扬的是吃苦耐劳、革命加拼命的“老黄牛”式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弘扬的是“改革型”的先进典型;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适应时代发展,讲求与时俱进,弘扬的是“创新型”的先进典型,这一支支代表先进思想、站在时代前列的典型队伍,在引导群众、树立正气、激励人心、推动工作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争相学习的榜样,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当前选树党内先进典型就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把重点放在那些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新形象的典型上。对于像德惠市布海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李国岩这样,事迹突出,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先进思想的优秀党员典型,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并集中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树起来,使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3、强化培养提高,突出典型的成长性。一个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不懈努力外,更需要组织的关心培养。尤其刚刚崭露头角的典型,可塑性强,持久力弱,如果不注意呵护,就会使一个很好的典型趋向平庸,甚至半途而废。同样,一个成熟的典型,如果不在巩固提高上做文章,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走向反面,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对党内典型必须加强培养和管理,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要像对待本职业务工作一样,制定先进典型培养管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方案,切实把典型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对典型个人和集体,要交任务、压担子,要让典型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下一步应当怎么干,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同时,在政治上维护他们的形象,保持他们的荣誉感;在进行重大工作部署时,提前同他们沟通思想;在遇到社会发生敏感问题时,向他们打招呼、提希望;在他们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正确对待,帮助他们摆脱不应有的压力,使典型健康成长。4、注重社会效应,突出典型的示范性。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培养选树典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推广和应用,通过典型的示

范引导,使个别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倍增的社会效应,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首先要从长远和大局出发,逐步树立并形成典型群体。既要树立党委、支部和党员个人各个层次的典型,又要树立农村、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典型,还要树立班子作风建设、大规模培训干部、人才工作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的

工作典型,形成先进典型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关键要通力协作,切实抓好宣传和推广。宣传推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发挥典型作用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媒体、举办事迹报告会等宣传手段,采取各种有效形式,使典型的宣传深入人心。对于重大典型的宣传、学习,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及各基层党委要专题研究,加强领导,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舆论合力。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重点要落实到思想行动中,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要在进行深入宣传的基础上,抓住人们普遍认知典型事迹,受到感染和教育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加强引导,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典型效应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要把学习典型活动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广大党员于部和群众的热情,及时引导、落实到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落实到反腐倡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上,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

在百度搜索:培养选树党内典型的调查与思考

第三篇: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先进典型彰显时代精神,引领奋斗方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几年来,公司党委成功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干部职工士气,促进了各项工作发展。典型培树过程中,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典型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大、日常培养缺乏、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是导致(来源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典型不达标、不成型、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和制约典型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了我站抓典型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典型培树工作容易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一是“含金量”不足。在总结提炼典型精神上,深度挖掘的力度不够,缺乏群众观点,追求典型的完美化、绝对化,特意雕琢、刻画拔高、添枝加叶的倾向性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典型精神脱离实际,经不起推敲,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可信度。甚至为了推进某项工作,给车间班组定指标、下任务,在不经认真考察和审核的情况下,让基层随意推荐,盲目地选树典型,致使典型不活、不亮、不鲜,职工群众不认可,不买账,失去了典型培树的意义。

二是“持久性”不强。有些典型培树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形式上轰轰烈烈,一阵风过后就销声匿迹,导致个别典型混同于普通职工群众,特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由于缺乏辩证的思维和观点,不能妥善处理典型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典型暴露缺点和不足时,不能及时帮助和引导,让典型增强自我完善意识,而是放松、放任甚至放弃培养。新典型树立起来后,对老典型重视不够,疏于管理,致使老典型自然淘汰,无形中打消了后续典型的积极性。

三是“关怀力”不够。典型培养过程中,有时仅凭典型个人的良好素质和不懈努力,而缺乏组织上日常的关怀、培养和激励。尤其对刚刚崭露头角的典型,不能做到精心呵护,关注日常工作细节,帮助指导完善,结果使一个很好的典型趋向平庸,甚至半途而废。同样,对待成熟的典型,不能在巩固提高上做文章,导致成熟的典型停滞不前,甚至背道而驰。抓典型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培养出的典型既不落实相关待遇,又不及时选拔重用,不能让典型真正尝到甜头,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四是“辐射面”不广。突出表现为对典型的宣传力度不够,载体不新颖,方法不灵活,缺少吸引力和感召力。如不能多渠道、多形式地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不能多角度、多侧面深度宣传,切实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职工,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结果只让典型自己亮起来了,引领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一花独放”,难以达到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我们围绕“争先创优、加快发展”目标要求,从选树、宣传、拓展三方面入手,调整思路,克服不足,改进工作,努力让典型精神过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精心选树典型,让典型“立起来”。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推动牡站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具有时代精神,能够代表各工种、各岗位特点的先进典型,引领全站干部职工拼搏进取,攻坚克难,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此,我们确定了选树典型必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必须覆盖全站各个层面、必须由群众选举产生的四条原则。对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在群众中口碑好的典型集体和个人,注重在群众选举、组织推荐、专项工作、总结表彰和媒体宣传中发现,每次评选典型都要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公示,努力做到选得准、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

2.大力宣传典型,让典型“香起来”。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通过办公网、宣传栏、班组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采取编印事迹文集、工作简报等形式,利用干部理论学习,职工班组政治学习、职工大会、座谈会、事迹演讲报告会等时机,集中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扩大典型的知名度。把“东运转上标准岗,接标准车,用标准化作业成就三十个安全年”的标语悬挂在运输生产关键场所;在车站候车厅开辟专区,举办先进事迹展;把标语悬挂在公司大厅;在网上设立事迹专区,向社会展示典型的精神风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宣传不同层面12个先进典型的事迹;为全年无“两违”的优秀党员及家属制作附有安全寄语的“安全屏障全家福”相框,送给党员本人的同时,在重要职场进行宣传,营造保安全光荣的良好氛围。结合“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制作十大楷模相框,悬挂在车站新开辟的“楷模空间”和各车间宣传阵地,让干部职工感受先进典型的魅力。我们每年都大张旗鼓地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各类先进典型旅游度假和健康体检;每逢节日和重要时期,对贡献突出、家庭困难的典型进行走访慰问。在选人用人上,大胆提拔使用各类先进典型。通过这些举措,有效调动

和激发了典型的工作热情,也让全站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当典型不仅光荣,而且能得到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学赶典型的积极性。

3.努力拓展典型,让典型“多起来”。开展“五大论坛”活动,利用干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迹,教育干部职工。以班组为单位,开展了“挖掘闪光点、岗位做贡献”活动,总结每名职工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闪光点,印制宣传板,张贴在班组,让每名职工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每年岗位大练兵比武活动中,让技术业务典型教方法、传经验,到目前已经成功培养了41名技术业务能手和33名专业工人技师。成功打造了六年无“两违”的班组典型,陆续培养出号称作业“百科全书”。

三、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培树典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既要回应时代召唤,又要服务中心工作。先进典型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精神的坐标。先进典型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否融入了企业中心工作,撞击了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老黄牛”似的先进典型,更需要学习型、创新型的先进典型。实践证明,选树典型必须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先进典型的价值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能够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才能使典型有根有源、永葆活力,激励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弘扬正气、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思考之二:培树典型必须具有群众基础,既要赢得群众认可,又要体现鲜明特色。群众赞不赞成、服不服气、认不认可,是评价典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标准。典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对其有认同感,才能感到可亲可敬、可比可学。在选树典型过程中,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调查研究,用“望远镜”洞察有潜在影响的人和事,用“放大镜”对身边的闪亮点进行聚焦细察,善于“小处见大”、“见微知著”,深入挖掘典型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典型只有植根于群众,来源于群众,让群众来推举、评判和总结,才能特色鲜明,说服力强。

思考之三:培树典型必须坚持长抓不懈,既要及时发现选树,又要精心培养扶持。一个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要经历一个由发育到成熟的过程,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不懈努力外,更需要各级组织持之以恒地抓好关怀教育和精心培养,切忌“一阵风”似的短期行为。既要经常性地帮助典型查找缺点、分析原因、指导改进,又要关心典型的工作和生活,落实激励措施;

既要批评教育讽刺打击典型的人,为典型撑腰,又要引导典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典型经得起荣誉和困难的考验,不断进步发展。

思考之四:培树典型必须发挥辐射作用,既要注重氛围营造,又要着眼推动工作。“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满园春。”培树典型的目的在于让干部职工真切感受典型事迹、感悟典型精神,使典型个体效应裂变为群体效应,转化为引领风尚、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各级组织必须坚持典型引路、品牌牵引、助推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活动,善于运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来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鼓舞群众,促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展示典型的作为,才能激发干部职工斗志,最终达到“满园皆春”的效果。

第四篇: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思考

关于典型培养选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先进典型彰显时代精神,引领奋斗方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典型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大、日常培养缺乏、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是导致典型不达标、不成型、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和制约典型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了我站抓典型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典型培树工作容易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一是“含金量”不足。在总结提炼典型精神上,深度挖掘的力度不够,缺乏群众观点,追求典型的完美化、绝对化,特意雕琢、刻画拔高、添枝加叶的倾向性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典型精神脱离实际,经不起推敲,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可信度。甚至为了推进某项工作,给车间班组定指标、下任务,在不经认真考察和审核的情况下,让基层随意推荐,盲目地选树典型,致使典型不活、不亮、不鲜,职工群众不认可,不买账,失去了典型培树的意义。

二是“持久性”不强。有些典型培树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形式上轰轰烈烈,一阵风过后就销声匿迹,导致个别典型混同于普通职工群众,特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由于缺乏辩证的思维和观点,不能妥善处理典型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典型暴露缺点和不足时,不能及时帮助和引导,让典型增强自我完善意识,而是放松、放任甚至放弃培养。新典型树立起来后,对老典型重视不够,疏于管理,致使老典型自然淘汰,无形中打消了后续典型的积极性。

三是“关怀力”不够。典型培养过程中,有时仅凭典型个人的良好素质和不懈努力,而缺乏组织上日常的关怀、培养和激励。尤其对刚刚崭露头角的典型,不能做到精心呵护,关注日常工作细节,帮助指导完善,结果使一个很好的典型趋向平庸,甚至半途而废。同样,对待成熟的典型,不能在巩固提高上做文章,导致成熟的典型停滞不前,甚至背道而驰。抓典型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培养出的典型既不落实相关待遇,又不及时选拔重用,不能让典型真正尝到甜头,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四是“辐射面”不广。突出表现为对典型的宣传力度不够,载体不新颖,方法不灵活,缺少吸引力和感召力。如不能多渠道、多形式地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

泛宣传;不能多角度、多侧面深度宣传,切实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职工,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结果只让典型自己亮起来了,引领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一花独放”,难以达到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二、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培树典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既要回应时代召唤,又要服务中心工作。先进典型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精神的坐标。先进典型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否融入了企业中心工作,撞击了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老黄牛”似的先进典型,更需要学习型、创新型的先进典型。实践证明,选树典型必须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先进典型的价值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能够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才能使典型有根有源、永葆活力,激励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弘扬正气、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思考之二:培树典型必须具有群众基础,既要赢得群众认可,又要体现鲜明特色。群众赞不赞成、服不服气、认不认可,是评价典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标准。典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对其有认同感,才能感到可亲可敬、可比可学。在选树典型过程中,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调查研究,用“望远镜”洞察有潜在影响的人和事,用“放大镜”对身边的闪亮点进行聚焦细察,善于“小处见大”、“见微知著”,深入挖掘典型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典型只有植根于群众,来源于群众,让群众来推举、评判和总结,才能特色鲜明,说服力强。

思考之三:培树典型必须坚持长抓不懈,既要及时发现选树,又要精心培养扶持。一个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要经历一个由发育到成熟的过程,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不懈努力外,更需要各级组织持之以恒地抓好关怀教育和精心培养,切忌“一阵风”似的短期行为。既要经常性地帮助典型查找缺点、分析原因、指导改进,又要关心典型的工作和生活,落实激励措施;既要批评教育讽刺打击典型的人,为典型撑腰,又要引导典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典型经得起荣誉和困难的考验,不断进步发展。

思考之四:培树典型必须发挥辐射作用,既要注重氛围营造,又要着眼推动工作。“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满园春。”培树典型的目的在于让干部职工真切感受典型事迹、感悟典型精神,使典型个体效应裂变为群体效应,转化为引

领风尚、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各级组织必须坚持典型引路、品牌牵引、助推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活动,善于运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来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鼓舞群众,促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展示典型的作为,才能激发干部职工斗志,最终达到“满园皆春”的效果。

第五篇: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工作的思考

培养选树先进典型是公安机关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对于弘杨新时期公安民警“忠诚团结、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工作,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我认为应该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善于发现是前提。在先进典型的培养工作中,善于发掘、发现典型是前提,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部门要以甘当伯乐的心态,用敏锐的眼光多层面、多角度的发现民警队伍中的“千里马”。

一要坚持求真务实。先进典型是在公安工作实践中逐步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准确地发现、发掘和发展先进典型。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去面对先进典型选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引导、把握主流,才能发掘出具有代表性,树得起、立得住的先进典型。

二要做到扬长避短。发现、发掘和发展先进典型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民警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求全责备。先进典型不是神,也只是普通人,也不可能做到公安业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要坚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原则,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出发,发现和挖掘民警的长处和优点,并为他们创造发挥长处的空间,变小才为大才。

三要注意区分层次。一方面,是突出先进典型发掘和选树的层次性,在发掘各种层次的先进典型的同时,要注意发掘单位内部一个时期、一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使民警能够随时看到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让民警感到更加亲切和直观。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先进典型的多样性,应从多角度去发现、发掘先进典型,不能只停留在“破案能手”、“追逃能手”、“深挖能手”等方面,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先进和能手,要在各岗位和各项专项工作中着力去发现他们中的先进典型,这样才能使先进典型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产生带动作用。

四要落实职责分工。先进典型的发展、培养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领导的事,所以有必要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和领导在先进典型发现、培养过程中的职责,通过建立、健全和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组织、指导的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形成各级领导亲自抓、各单位、各部门配合抓、上下协调抓的良好局面,让各单位、各部门和领导时刻都有发现、培养先进典型的责任,时刻都有发现、培养先进典型的意识,确保典型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着力培养是基础。发现各部门、各警种工作中的“亮点”后,要着力培养、发展这些 “亮点”,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努力提高典型培养的质量,丰富典型培养的内容,促使各种典型成果不断涌现。着力培养先进典型是基础。

一是给先进典型创造合适的发展环境。先进典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个人的艰苦努力,更要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还必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在典型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先进典型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要坚持“不但扶上马,还要送一

程”的原则,对于发掘出的“亮点”和典型的“雏形”,要给予他们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如:监管场所深挖犯罪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我们要帮助他总结深挖犯罪工作的成功经验,给他更多理论结合实际的机会,使他们的工作经验得到升华,为其他民警学习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

二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先进典型培养中。在先进典型培养过程中,要对老典型提出更高要求,对新典型提出力争达到的目标,明确先进典型在具体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和要达到的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老典型不倒,新典型辈出”的梯次。同时,要在先进典型培养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先进典型的差异性,引导竞争氛围的形成。在培养先进典型的过程中,着力考察各单位和民警具有代表性的优点,有侧重的进行培养,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先进典型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促进了公安工作的整体平衡发展。要将各项公安工作作为考验、考察先进典型的试金石,打破“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松散局面,使每位民警都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民警争做先进典型,达到了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是注意典型培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先进典型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对先进典型和典型人选的培养、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围绕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和专项斗争,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评比活动,增强先进典型荣誉感,引导民警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在发掘培养先进典型的工作中,要防止出现“乱点鸳鸯谱”和“论资排辈”的现象,也要防止出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问题,要坚持目标明确、长期教育、连续培养、严格要求,增强先进典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宣传总结是关键。先进典型能否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关键在于先进典型的内外部宣传推广工作,一个先进典型产生后,必须适时总结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并以此宣传教育,鼓励、引导、带动其他各单位和广大民警共同前进,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一是大张旗鼓的搞好内部宣传。要认真总结、提炼各单位和个人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利用公安信息网、召开民警大会、发文件等多种形式,及时表扬、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让身边的典型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使先进典型逐渐在广大民警中生根开花,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民警。

二是举办先进典型经验交流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让一花引来百花开,才是我们典型示范的目的。发挥先进典型引导作用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开展经验交流和组织现场观摩的方法。对已经成熟的典型,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报告会和现场观摩会进行推广。经常在有典型代表的单位召开各种经验交流会和工作现场会,以及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总结推广典型工作经验,使广大民警从先进典型的亲身经历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要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各种主流媒体不失时机地宣传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广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让典型人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心爱护是重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加大了先进典型成长和培养的难度。为此,在树立先进典型以后,关心、支持、鼓励先进典型,成为确保先进典型永葆青春活力的重点。

一要严格要求。对先进典型的管理只能抓、不能放,只能严、不能松。作为先进典型,就是要以先进典型的要求和标准来有所作为,这是对先进典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成为先进典型的重要依据。不能因为是先进典型而放松教育、放任管理、降低要求,而是要通过一如既往地严格管理和教育,促使先进典型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要促使提高。如果在迅速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中,先进典型必将面临再提高和再发展的迫切需要,先进典型停止不前,不再学习,不再提高,那必然会落后,失去原有的先进性和感召性。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定期召开先进典型座谈会、组织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激励先进典型再接再厉、永不满足、迎接新挑战、做出新贡献;同时,要鼓励民警开拓视野、深挖潜力,不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使先进典型群体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只有这样,先进典型才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才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要提供舞台。培养一名先进典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绝对不能虎头蛇尾。要努力为先进典型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对不利于先进典型成长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批评,使先进典型能在良好、健康的舆论氛围和人际环境中成长。要把先进典型放到最适合发挥才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为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供舞台,做到人尽其才。

四要解决困难。要努力采取各种方法为先进典型减压,化解他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轻装上阵。要尽力帮助先进典型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如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住房问题、家属工作问题,切实为他们办一些实事,体现组织的温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培养

市法院关于开展典型选树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某酒店典型培养选树机制

如何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养工作

xxx党委采取措施抓好典型的选树培养工作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医疗保险调查报告第二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医疗保险调查报告第三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第四篇: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报告第五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自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险专项调查的通知》(渝劳社办发[xx]160号)文件要求,我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xx年以来医疗保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xx年起开始施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截止xx年6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23人,其中在职职工11536人,退休职工4487人。xx年7月,我县启动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正在参保过程中,估计参保人数共计3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万人,农村居民29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很大(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因为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不能用于统筹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统筹支付的基金,在本报告中称为统筹基金)。

我县基金收入的基本稳定与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锐。从xx年至xx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的突出矛盾从xx年开始表现出来,xx年全年统筹基金收入446.29万元,支出423.93万元,当年余额仅为22.36万元,表示当年收支已经达到失衡的边缘。xx年,统筹基金收入597万元,支出667万元,当期余额-70万元。xx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77万元,支出465万元,当年结余112万元,结余数额很小。按此趋势发展,预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到xx年,收支平衡压力将很大。从全国、全市、全县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这种趋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甚微,除非进行政策的有效调整。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运行以来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我县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县与其他区县相比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风险,属于个性原因。

(1)参保规模和征缴基数的影响,使基金收入总量小。

①参保规模小,形成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固有风险。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只有1.6万人,比其他许多县都少。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遵循其固有的“大数法则”,即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所以,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本身较大。

②基金征缴基数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进一步扩大。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单基数征缴,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基数为在职职工工资,退休职工工资不计入缴费基数;同时在职职工个人要缴纳一定费用,退休职工个人不缴费(除大额医疗基金人月均缴2元外)。与其他一些区县有所不同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单基数与双基数的问题,南川、梁平等县实行双基数缴费,就是退休职工个人虽不缴费,但所在单位要以退休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费。如果按双基数征收,以我县目前6.5%的比例,每年应对退休职工征收基金约230万元。二是工资基数的不高。我县参保职工平均工资较低。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总量不足以支撑支出的增长。

(2)报销政策的影响,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报销政策较为优惠。我县xx年平均报销率为医疗总费用的78.1%(包括医疗补助),在全市处于高位。据考察,其他区县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区县均未实行医疗补助政策。我县优惠的报销政策对参保职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实践中被参保职工“过分合理化”运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难度。

①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影响。(按政策,只有公务员才实行医疗补助,但我县的作法是将医疗补助政策扩大到所有参保人员,参保单位按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筹集医疗补助资金,目前按2%左右,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解决;补助办法是对报销比例较低的情况进行补助,提高总体报销水平)。我县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在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也减弱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政策(暂行办法)中对住院“门槛费”和转外就医的控制,使职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转外就医成风。可以说,对起付线和转院自付部分的补助促进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转院的发生。

a、小病住院使住院人次率陡增。我县xx年住院人次率6.6%、xx年13.65%、xx年20.1%、xx年19.7%、xx年17.8%。xx年小病住院(此处指一次住院医疗费用总额在800元以下的;此种情况在医疗补助政策实行前由于个人支付比重高,一般情况不住院治疗)159人次,xx年小病住院478人次,比xx年增加319人次。xx年小病住院607人次,xx年687次。xx年小病住院占同期总住院人次的20%左右。据了解,其他区县的住院人次率在10%——1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医疗补助是重要因素之一。实行医疗补助政策后,住院费用报销的起付点实际上大幅度下降(我县暂行办法中设置的起付线为一级医院509元、二级医院727.4元、三级医院872.88元;实行补助后,实际支付的起付线仅有设置起付线的20%左右)。设置起付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控制小病住院,进行补助后的起付线基本上失去了控制小病住院的作用。几年来,住院一次的最低费用为14

1.29元,远远低于起付线,但由于有补助,职工仍去住院,这不仅浪费了医疗基金,同时这种经常性的小病住院,对职工个人身体状况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县住院人次增长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报销比例高,部分职工生病后首选住院。

b、转往统筹区外的高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人次增加、费用大增。由于交通方便,再加上医疗补助政策的实施,使转外就医的自付部分由10%降低为实际自付2%左右,根本起不到控制一般疾病转往大医院就医的问题。xx年、xx年、xx年三年分别为转外就医分别为74人次、159人次、267人次,转外就医医疗费用总额分别为56.2万元、147.1万元、383.4万元,两项指标均逐年大幅上升。xx年、xx年转外就医人次占总住院人次分别达到20.7%和22%。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发生额占总住院费用比重xx年为55.8%,xx年为57.5%。这在医疗补助政策出台以前多数参保职工是不会选择转外就医的,因为首先要自付10%的医疗费。从其他区县的情况看,为控制盲目转外,转院自付的实际负担比例均在10%左右,其中梁平县高达15%。

②特殊疾病报销政策的影响。xx、xx年、xx、xx年全县特殊疾病人数分别达到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xx年特殊疾病辩证门诊费用支出83.5万元,为当年统筹基金支出的170%。通过与其他区县政策的比较,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我县对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没有实行最高限额报账。我县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报至1.3万元。同时,我县医疗补助政策对特殊疾病取消了“门槛”费,这样,特殊疾病的报销平均比例很高,这是其他区县无法望我之项背的。特殊疾病门诊就医管理比住院就医管理更难,所以费用控制更加困难,一人持卡、全家吃药的情况难免发生。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增长成了我县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长点。

③个人账户政策的影响。按现行政策,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占用了基金总额近一半。xx年1月至xx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866.99万元,累计划入个入账户1867.76万元,占总额的48.3%,主要原因是退休职工不缴费,但要按较高的比例为其划入个人账户。南川、梁平等区县由于实行了双基数,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来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职职工的基金收入,个人账户(退休和在职工)占统筹基金的比例比我县低。

④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政策的影响。我县统筹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额为2.8万元,在全市比较居高。南川等县的平均最高限额为2.5万元,其中万州为2.2万元。由于我县的最高限额偏高,在统筹基金中支付额度相对就较大。

(3)医疗管理需要加强。为了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修改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今年以来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处了多起违规事件,并严处了违规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遏了违规行为。但由于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小病大养、弄虚作假等行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况是全市乃至全国都存在的,属于共性原因。

(1)药品及诊疗项目的更新、滥用好药等因素导致医药费的增长。这是每个县都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从纵向比较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施行以为,**市多次调整了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扩大了可报销药品范围和新增了先进的可报销医疗项目,使医疗费用呈自然增长。同时,也有个别医疗机构蓄意推荐、部分参保职工盲目选择费用昂贵的进口材料、先进诊疗技术。医务人员随意使用好药贵药也是费用增长的原因,例如,以前医生治病总是用价格比较低廉的药物,如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价格较低廉的药物,而现在,或是受效益的驱动或是为求速效,医生治病普遍采用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等瓶价格昂贵的药物。

(2)还有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原因。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政策是基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的目的出发的,因此对退休职工、大龄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缴费问题作了特殊的优惠的规定,对这部分人群参加医疗保险的风险,从政策出台的时候起就已经暗示由政府来承担。换句话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一出台就隐含着特殊人群不缴纳或者少缴纳费用给基金运行带来的风险,这个风险由于是政府没有从该部分人群就业之日起就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所以其确定的但目前尚属潜在的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这个风险表现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就是基金的支出缺乏相应的收入来源。我县大龄下岗出“中心”的参保职工120人,“军转干”参保职工42人,其医疗费用由财政兜底。

综上,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大政策体系的原因,也有本县政策上的原因,还有管理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报销水平是建立在高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和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深得民心,但基金运行压力很大。

(三)解体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一是目前医疗保险除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外,均以用人单位为参保单位,企业解体后,职工的医疗保险接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二是医疗保险运行前的破产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按以前的政策,我县于1993年开始运行车有企业大病统筹。按相关文件,国有企业改制时,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进行了余命医疗费用清算,但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没有解决好医疗保险的接续问题。

(四)医疗保险信息建设的全市化没有解决。由于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大多数以区县为单位统筹的医疗保险进行了与县内医疗机构进行了联网,但与市级医疗机构没有联网,不利于医疗费用的监管,也增大了县外医疗费用报销的工作量。

(五)医疗保险统筹区域过小,基金运行风险较大。

三、建议

(一)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提高需要小步进行。

(二)建议通过调整政策,减少个人账户的比例。

(三)对解体企业和以前破产企业未达退休年龄的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作出明确处理办法。

(四)建议加快全市医疗保险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区县不能与**的医疗机构联网的问题。

(五)建议加快医疗保险市面市级统筹步伐。

第二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险专项调查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14]160号)文件要求,我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2014年以来医疗保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2014年起开始施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截止2014年6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23人,其中在职职工11536人,退休职工4487人。2014年7月,我县启动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正在参保过程中,估计参保人数共计3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万人,农村居民29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很大(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因为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不能用于统筹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统筹支付的基金,在本报告中称为统筹基金)。

我县基金收入的基本稳定与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锐。从2014年至2014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的突出矛盾从2014年开始表现出来,2014年全年统筹基金收入446.29万元,支出423.93万元,当年余额仅为22.36万元,表示当年收支已经达到失衡的边缘。2014年,统筹基金收入597万元,支出667万元,当期余额-70万元。2014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77万元,支出465万元,当年结余112万元,结余数额很小。按此趋势发展,预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到2014年,收支平衡压力将很大。从全国、全市、全县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这种趋势发生逆转(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的可能性甚微,除非进行政策的有效调整。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运行以来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我县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县与其他区县相比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风险,属于个性原因。

(1)参保规模和征缴基数的影响,使基金收入总量小。

①参保规模小,形成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固有风险。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只有1.6万人,比其他许多县都少。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遵循其固有的“大数法则”,即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所以,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本身较大。

②基金征缴基数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进一步扩大。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单基数征缴,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基数为在职职工工资,退休职工工资不计入缴费基数;同时在职职工个人要缴纳一定费用,退休职工个人不缴费(除大额医疗基金人月均缴2元外)。与其他一些区县有所不同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单基数与双基数的问题,南川、梁平等县实行双基数缴费,就是退休职工个人虽不缴费,但所在单位要以退休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费。如果按双基数征收,以我县目前6.5%的比例,每年应对退休职工征收基金约230万元。二是工资基数的不高。我县参保职工平均工资较低。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总量不足以支撑支出的增长。

(2)报销政策的影响,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报销政策较为优惠。我县2014年平均报销率为医疗总费用的78.1%(包括医疗补助),在全市处于高位。据考察,其他区县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区县均未实行医疗补助政策。我县优惠的报销政策对参保职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实践中被参保职工“过分合理化”运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难度。

①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影响。(按政策,只有公务员才实行医疗补助,但我县的作法是将医疗补助政策扩大到所有参保人员,参保单位按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筹集医疗补助资金,目前按2%左右, 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解决;补助办法是对报销比例较低的情况进行补助,提高总体报销水平)。我县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在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也减弱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政策(暂行办法)中对住院“门槛费”和转外就医的控制,使职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转外就医成风。可以说,对起付线和转院自付部分的补助促进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转院的发生。

a、小病住院使住院人次率陡增。我县2014年住院人次率6 .6%、2014年13.65%、2014年20.1%、2014年19.7%、2014年 17.8% 。2014年小病住院(此处指一次住院医疗费用总额在800元以下的;此种情况在医疗补助政策实行前由于个人支付比重高,一般情况不住院治疗)159人次,2014年小病住院478人次,比2014年增加319人次。2014年小病住院607人次,2014年687次。2014年小病住院占同期总住院人

次的20%左右。据了解,其他区县的住院人次率在10%——1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医疗补助是重要因素之一。实行医疗补助政策后,住院费用报销的起付点实际上大幅度下降(我县暂行办法中设置的起付线为一级医院509元、二级医院727.4元、三级医院872.88元;实行补助后,实际支付的起付线仅有设置起付线的20%左右)。设置起付线的

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控制小病住院,进行补助后的起付线基本上失去了控制小病住院的作用。几年来,住院一次的最低费用为141.29元,远远低于起付线,但由于有补助,职工仍去住院,这不仅浪费了医疗基金,同时这种经常性的小病住院,对职工个人身体状况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县住院人次增长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报销比例高,部分职工生病后首选住院。

b 、转往统筹区外的高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人次增加、费用大增。由于交通方便,再加上医疗补助政策的实施,使转外就医的自付部分由10%降低为实际自付2%左右,根本起不到控制一般疾病转往大医院就医的问题。2014年、2014年、2014年三年分别为转外就医分别为74人次、159人次、 267人次,转外就医医疗费用总额分别为56.2万元、147.1万元、383.4万元,两项指标均逐年大幅上升。2014年、2014年转外就医人次占总住院人次分别达到20.7%和 22%。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发生额占总住院费用比重06年为55.8%,07年为57.5%。这在医疗补助政策出台以前多数参保职工是不会选择转外就医的,因为首先要自付10%的医疗费。从其他区县的情况看,为控制盲目转外,转院自付的实际负担比例均在10%左右,其中梁平县高达15%。

②特殊疾病报销政策的影响。2014、2014年、2014、2014年全县特殊疾病人数分别达到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2014年特殊疾病辩证门诊费用支出83.5万元,为当年统筹基金支出的170%。通过与其他区县政策的比较,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我县对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没有实行最高限额报账。我县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报至1.3万元。同时,我县医疗补助政策对特殊疾病取消了“门槛”费,这样,特殊疾病的报销平均比例很高,这是其他区县无法望我之项背的。特殊疾病门诊就医管理比住院就医管理更难,所以费用控制更加困难,一人持卡、全家吃药的情况难免发生。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增长成了我县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长点。

③个人账户政策的影响。按现行政策,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占用了基金总额近一半。2014年1月至2014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866.99万元,累计划入个入账户1867.76万元,占总额的48.3%,主要原因是退休职工不缴费,但要按较高的比例为其划入个人账户。南川、梁平等区县由于实行了双基数,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来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职职工的基金收入,个人账户(退休和在职工)占统筹基金的比例比我县低。

④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政策的影响。我县统筹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额为2.8万元,在全市比较居高。南川等县的平均最高限额为2.5万元,其中万州为2.2万元。由于我县的最高限额偏高,在统筹基金中支付额度相对就较大。

(3) 医疗管理需要加强。为了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修改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今年以来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处了多起违规事件,并严处了违规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遏了违规行为。但由于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小病大养、弄虚作假等行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况是全市乃至全国都存在的,属于共性原因。

(1)药品及诊疗项目的更新、滥用好药等因素导致医药费的增长。这是每个县都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从纵向比较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施行以为,**市多次调整了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扩大了可报销药品范围和新增了先进的可报销医疗项目,使医疗费用呈自然增长。同时,也有个别医疗机构蓄意推荐、部分参保职工盲目选择费用昂贵的进口材料、先进诊疗技术。医务人员随意使用好药贵药也是费用增长的原因,例如,以前医生治病总是用价格比较低廉的药物,如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价格较低廉的药物,而现在,或是受效益的驱动或是为求速效,医生治病普遍采用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等瓶价格昂贵的药物。

(2)还有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原因。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政策是基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的目的出发的,因此对退休职工、大龄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缴费问题作了特殊的优惠的规定,对这部分人群参加医疗保险的风险,从政策出台的时候起就已经暗示由政府来承担。换句话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一出台就隐含着特殊人群不缴纳或者少缴纳费用给基金运行带来的风险,这个风险由于是政府没有从该部分人群就业之日起就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所以其确定的但目前尚属潜在的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这个风险表现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就是基金的支出缺乏相应的收入来源。我县大龄下岗出“中心”的参保职工120人,“军转干”参保职工42人,其医疗费用由财政兜底。

综上,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大政策体系的原因,也有本县政策上的原因,还有管理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报销水平是建立在高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和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深得民心,但基金运行压力很大。

(三)解体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一是目前医疗保险除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外,均以用人单位为参保单位,企业解体后,职工的医疗保险接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二是医疗保险运行前的破产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按以前的政策,我县于1993年开始运行车有企业大病统筹。按相关文件,国有企业改制时,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进行了余命医疗费用清算,但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没有解决好医疗保险的接续问题。

(四)医疗保险信息建设的全市化没有解决。由于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大多数以区县为单位统筹的医疗保险进行了与县内医疗机构进行了联网,但与市级医疗机构没有联网,不利于医疗费用的监管,也增大了县外医疗费用报销的工作量。

(五)医疗保险统筹区域过小,基金运行风险较大。

三、建议

(一)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提高需要小步进行。

(二)建议通过调整政策,减少个人账户的比例。

(三)对解体企业和以前破产企业未达退休年龄的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作出明确处理办法。

(四)建议加快全市医疗保险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区县不能与**的医疗机构联网的问题。

(五)建议加快医疗保险市面市级统筹步伐。

第三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日照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告知书

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2014年12月14日,市政府印发了《日照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办法》(日政发

{2014}43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本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全部纳入门诊报销范围,这是我市实现人人享有普通门诊医疗待遇,切

实减轻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负担的重大举措。

参保缴费——个人不缴费,所需基金从统筹基金划转

职工和成年居民每人每年80元,未成年居民每人每年50元,分别从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统筹基金划转。以每年截止12月31日缴费人数为准,参保人员直接纳入下年度门诊

统筹。新增参保居民自缴费次月起纳入门诊统筹;新增参保职工于下年度纳入门诊统筹。医疗待遇——一年内职工和成年居民最高报销295,未成年居民354元

在一个年度内,参保人员发生符合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600元以内的,参保

人员每次就诊个人先自付10元,剩余部分职工和成年居民个人负担50%,门诊统筹基金支

付50%,未成年居民个人负担40%,门诊统筹基金支付60%超过600元的医疗费用,由个

人负担。

报销范围——缩小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范围

下列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一)一般诊疗费;

(二)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甲类药品和乙类中的基本药物;

(三)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黑白b超、心电图、胸透、洗胃、清创缝合、

换药、导尿以及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提供的诊疗项目费用。

就医结算方式——一定点医疗即时报销

享受门诊统筹待遇的参保人员,可在东港区秦楼街道城市花园卫生服务站(金海小学对过)

进行签约,一年一定,期满可续签。在未签约医疗结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参保

人员在医疗年度内凭本人《社保卡》或《医疗证》到城市花园卫生服务站进行签约,也可以

在首次门诊就医时直接在城市花园卫生服务站签约,自签约之日起享受门诊统筹医疗待遇,

就医时只需结清个人负担部分,报销部分由卫生服务站现场结算。

第四篇: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报告

石医保字[2014]1号

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中若干问题的

报告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已纳入医疗保险的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费的资金来源问题。

从2014年以来陆续纳入改制企业退休人员近655人,享受企业改制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到今年4月底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账户余额29万元。由于企业改制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的是单独建账管理,由企业改制时一次性缴纳,企业改制结束后基金无来源,现急需解决这类人员的医疗费资金问题。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自2014年7月正式运行,参

保职工和定点机构由运行时的4300人、32家增加到现在的

9000人、41家。在这近六年运行过程中,系统先后出现了

一些安全方面和功能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库管理员密码设

置简单,网络防护措施脆弱,遇到恶意攻击会引起数据丢失。

二是服务器及配套硬件设备落后。现行主服务器是浪潮

nl360pr,配置为2.6g/1g/73g,服务器资源有限,就会出现

多家定点机构不能同时连接医保系统,随着数据的不断增

加,服务器处理速度缓慢,信息存储能力有限,如配置个人

账户,刚运行时只需十几分钟,现在三个小时才能完成。原

先作为备用的服务器现在也已经不能使用。另外,因为ups

电源使用时间过长,储电能力由原来的8小时到现在的2 、

3个小时,遇到突然断电情况,会造成数据丢失。三是软件

系统不能拓展升级,如果政策进行调整在软件系统上无法实

现同步运行,以致在住院报销结算操作中常发生结算错误的

现象。四是该系统开发公司因主要技术人员流失后,已无能

力对该系统进行维护和技术支持,三年前已完全终止服务。

这三年来一出现问题时,医保中心只能花很多精力和财力在

外请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非长久之计。

针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出现的上述问题,请上级部门予

以解决。

此页无正文

石台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主题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告抄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石台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2014年5月12日

共印5份

第五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自查报告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自查报告

一年来,在医保局领导的关怀及医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市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协议书》的要求,继续为医保工作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健全完善了我院的市保运行机制,在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式下,我院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成了2014年**地区及周围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市级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并得到参保人员的好评。现将2014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职工培训,积极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工作。首先,为使医保工作顺利进行,使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各项医改政策,我院利用周会时间,组织全院职工开展了医保有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市先进医院参观学习,并以开座谈会的形式征求医务人员和参保职工的意见,以使我院的医保工作更完善、更具体。其次,通过在医院宣传栏张贴医保局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等,使患者了解医保政策的相关规定如起付标准、报销范围等,在向参保职工宣传医保政策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保证了我院医保工作在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和谐氛围中健康顺利发展。

二、狠抓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我院严格按照

《**市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协议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把医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操作→结算→审核,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努力营造规范的工作秩序,做到患者及时刷卡、及时结算,如有患者对医保局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明白前来咨询时,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参保职工提供了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三、严肃纪律,建立有效地内部考核制度。为规范医疗保险制度,从参保人员来就医到结算,层层把关,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对可疑病种如:骨折、外伤等,采取对病人多询问、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等办法,有效地杜绝了工伤、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病种进入医疗保险范围。并采取信息反馈制度,对医保局《审核通知单》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主管医生和相关人员联系沟通,使医务人员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以及时改正,避免相同问题再次出现。同时本着宣传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约束机制,让相关责任人写出自查报告,使广大医务人员能自觉遵守医保政策的规定,并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四、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医疗费用控制。在医疗成本不断增长,医疗费用逐年增高的形式下,我院对人均费用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我院要求各科室根据病情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

理治疗,并充分利用外院实验室的检查、诊断资料,避免重复检查,造成资源浪费,给患者增加费用负担,并对一些常用药品及诊疗项目采取降价、优惠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医疗费用,为患者减轻了负担。截止2014年,我院门诊人次为666人次,总医疗费用为:39131.50元,人均门诊费用为58.75元,各项指标均未超出《协议》规定的标准要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记帐归类不明确,个别医务人员对有些医保政策理解掌握不够等,还需加强业务、政策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院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加大力度,强化管理,为医保政策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并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续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更多其他相关范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调查报告(1)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区别!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第二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第三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第四篇:园区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第五篇:骨干基层党建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近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村(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个,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 其中村党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名。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三级联创” 、“结二联五”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 ×××年,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

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社区)支书、村(社区)主任的待遇超过了×××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社区)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社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空巢”现象笼罩下的村(社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五是一些村(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创业精神差。谈起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的建设无话可说,谈也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思想素质逐渐退化,认为发挥党员作用政治上得不到好处,经济上得不到利益,有时还会吃亏,因此,不愿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在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社区)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社区)”。有些村(社区)组织没有集体经济,“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要原因:

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领导能力在科学发展面前显得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发挥不了村(社区)干部的“领头雁”作用。

二是有的基层干部由于存在学习浮浅、心态浮躁、作风浮华、工作浮夸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导致出现了大局意识缺失、责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化、领导能力不强等不良倾向,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滋生出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工作方法简单陈旧,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四是缺乏资金支撑。村(社区)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等方面没有坚实的财力支撑而显得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社区)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四、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社区)班子。

二是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社区)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ldqu(请您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o;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社区)“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社区)委员会定期向村(社区)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社区)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社区)配套组织建设,把村(社区)委员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 本文来自文秘114 https://www.HAOword.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社区)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四是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农村(社区)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社区)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社区)后备干部的成长。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市委党校海城区分校抓好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三)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增进活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 村、社区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是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社区)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进后进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筑牢基础。

一是推进“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以增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

一要抓好村(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社区)依法治村(社区)、参与村(社区)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社区)容村(社区)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要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

第二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党建,促发展,形成符合全市实际的发展思路,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

市委坚持以科学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党建工作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进一步深化对市情、县情的再认识,总结工作经验,分析研究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强化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不断加强“两个基础”(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三大带动”战略(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和中心城市带动)、奋力推进“三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培育“四大支柱”产业(草畜、马铃薯、劳务、旅游),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符合固原实际的发展路子,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基层党建调研报告。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24.9%,较2014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较上年增长15.1%,从2014年以来,保持年均增长13.1%以上,绝对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63.9万较少到17.2万人,步入固原历史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市、县(区)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围绕建设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乡村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在乡镇换届中,推行党政一把手“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的30名、兼任乡镇长的35名。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公推直选”,341个村实行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占总数的36.8%,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1405名。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各级党校、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站点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对村干部进行技能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学历教育,全市85%以上的村干部持证上岗,600多名村干部参加了学历教育,先后涌现出了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党支部和李玉荣、童玉梅、张玉花、单发俊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村干部,调查报告《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围绕培育开发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创新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大力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有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66个,其中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或村支部班子成员在其中任职的176个,占66.2%。已在务工人员较多、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新疆、福建、银川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产业党支部。

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2014年以来,全市在127个村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活动”,实行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当年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报酬、离任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享受生活补贴、其他村干部和无职党员根据表现“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村干部及党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村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9个,5至9万元的村达12个,1至5万元的村242个,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14年以来,全市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86个。坚持采取“倒排队”的方式,集中整顿建设后进村党组织40个。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和党员电化教育标准化站点建设。全市2个县进入“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行列,32个乡镇党委、624个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目标。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机关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等领域党的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市委、县(区)党委坚持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协调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领域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

机关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提高。市委制定下发了《中共固原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实行党员目标化管理制度,以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为重点,把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组织监督、群众评议相结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和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等争先创优活动,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改进。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新格局。不断加强社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社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建设。全市3个社区党支部被确定为“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5名党务工作者被评为“全区街道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新进步。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师德教育月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学校党风建设,引导党员教师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创办“青年党校”,扎实做好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学校党建为“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加强。成立了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关系,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认真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全市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建立了党支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49名,1个企业被确定为“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

第三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xxx关于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

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x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xxx干部教育培训办法》、《xxx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培训中,注重发挥党校为主体,组织、宣传、党校、就业、涉农涉牧部门多方参与的培训资源。年内,投入资金建成了藏书万册、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图书阅览室和占地200平米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5期,培训党员干部540人次;组织巡回宣讲15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力度,改进了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年初,在xx地区范围内,首次采取不定向全员民主推荐形式提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并通过公开选拔形式选拔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了多渠道选贤任能。同时,通过实施县处级领导、直属科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能力,通过落实日常跟踪考核,建立实绩登记簿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二是以机制载体创新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继续推行处级领导联系社区机关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分析通报问责制,加大对城镇党建的帮扶指导力度。年内,将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将社区人员工资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并适当提高了社区人员在计生、就业保障服务方面的补助。为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设备,通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挂牌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同时,在2014年已实现每个社区200平米活动阵地

的基础上,今年又为努日音化社区新建总面积750平方米的三层街面楼房。为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并利用网络举办远程培训7次,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机关党建工作主要以“三创一落实”活动为抓手,按照年初有目标、年终有结果的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挂、靠、联、派、建”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年内,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7个经济实体选派了13名党建指导员,并明确9名处级领导为联络员,负责指导、协调党务工作。对在xx地区周边的企业,如大青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经济局成立联合支部形式进行管理。对党员数量较多的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后,出台了组建党委工作方案。拟通过选举方式在该企业组建一级党委。预计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可组建党组织。

三是以推动“两转双赢”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党建工作。结合镇、嘎查村班子换届工作,有计划地配强配齐了基层领导班子。在镇一级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配备35岁以下年龄干部2名。在嘎查村班子换届中,注重将“三向”培养对象选入班子,嘎查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1岁,“两委”班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名,占班子总数的72%。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配备率达到100%。注重基层阵地的改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今年投入10万元启动了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通过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的前期投入。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将嘎查村干部工资由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办公经费由每年5000元提高到20140元,实行按季度拨付。每年还安排基层干部不少于两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今年4月,组织部分嘎查村干部赴通辽、吉林等地就日光温室、暖棚建设等进行了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与相关地区签订了5.8万只鹅雏的购买合同,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成功引进西门塔尔牛196头。至目前,嘎查村农牧民共投资266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458头、大鹅64000只,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走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步伐。 注重强化农牧区党建的典型引导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xx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今年以来,xx地区围绕服务大项目、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生态移民等内容,选树典型示范户46户,捆绑投入扶持资金480万余元,并通过观摩互访、座谈交流及印发宣传册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典型的带动下,目前,xx地区已有540名农牧民成功实现了转移或转产。

(三)党建工作问责制履行情况

深入落实旗县市(区)党委有关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实行xx地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场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嘎查村、分场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三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完善了xx地区、场镇两级基层党委主要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将责任目标细化、量化、逐级分解到相关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了处级领导、直属科局联系嘎查村、分场制度。目前,xx地区9名党政领导、32个直属科局及1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在9个嘎查村和16个牧业支部都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同时,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小组例会、问责汇报、分析调研以及联席会议等制度。至目前,xx地区党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2次党委会、3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基层

党建汇报会议,专题听取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嘎查村活动阵地利用、基层领导班子教育培训管理、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汇报。并就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和经费等问题,形成了专题纪要,对近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委定期问责,组织部经常督查和场镇党委日常督促的逐级督查责任制,每年由xx地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督查不少于4次。结合实绩考核和基层组织建设半年汇报,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点评。各基层党委结合推进重点工作,对所属嘎查村、分场进行日常督促。通过逐级督查,掌握实情,寻找差距,督促推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当前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党建与经济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促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三是国营农牧场党建一直列入城镇党建工作范畴,按照城镇党建模式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上级对口资金来源极少。四是随着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如何提高活动阵地利用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盟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强化党建机制载体创新,全面推动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xx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有效推进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抓任务落实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嘎查领导班子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交流等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政治、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同时,采取公开选聘方式,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聘用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层活动阵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年内,力争高标准完成努日音化社区和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配备配齐各项设施,解决“有场地办事”的问题。对国营农牧场党组织,在切实抓好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着力解决活动阵地缺乏和阵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逐步理顺所属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在机关党建方面,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落实四个长效性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建意识,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第四篇:园区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的深入开展,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单位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一、西大村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乏力。一是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簿弱,难以为群众办实事,三是村支书为完成上级任务,向群众说的多,要求的多,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少,影响了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部分村干部和党员的文化偏低,年龄偏高,思想落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三是开展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群众需要什么、服务什么等内容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

(三)缺少保障机制难于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村干部待遇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给的报酬却偏低。

二、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以“五个好”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支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切实加强对村委会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作风集中整顿等学习教育和研讨活动,坚持用正确理论武装全体干部的头脑,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转变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优势。一是健全完善联村联户工作制度。重新制定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责,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抽调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成立了驻村督导组,对“两委会”矛盾突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建。二是培养典型,抓点带面。在西大村开展“三级联创”试点工作,帮助该村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17项制度。

2、创新制度,扩大民主,积极探索都市农村党建工作新途径

一是切实加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着眼于有效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研究制定党支部书记主持下的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和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两委会”的关系,实现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

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二是加快农村基层民主进程。我们积极推行以“党内外推荐,上级党组织考察,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制度,不断改进党支部换届选举的方法和程序,扩大党员、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将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公认,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班子。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我们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了“1+1双联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同时,严格规范程序,实行“公示制”,使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二是要抓好笨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4、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

5、紧紧把握好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达到“五好”日标。首先是要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才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尤其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政治强、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党员选拔进领导班子。再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公道正派,有开拓精神,有魄力,有胆识,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领异岗位上来。其次是培养锻炼有潜质的年轻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展状大党员队伍.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视培养和吸引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这个重点来进行,并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去办理。要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注意总结和推广做好壮大入

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青年入党工作的经验。还要加强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帮助共青团切实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做好“推优”工作和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再次是围绕党支部“六有”建设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新党员入党后,加强党性锻炼是关键,要让他们尽快理解和掌拥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止的决心。

高台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

第五篇:骨干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农村基层组织现状

目前,我镇共有64个行政村,村级配套组织齐全,村支书、主任交叉任职率94%;村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2岁,支部书记50岁以上的2名,40—50岁的30名,40岁以下的32名;班子成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5%;全镇共有农村党员1560名,平均每村20名,平均年龄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总的来说,经过近几年全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

一是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xx年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村级班子的优化,把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干部选拔进了村级班子,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比上次换届时下降了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提高了10个百分点,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二是村级管理日趋规范。各村普遍建立健全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大事和群众商量,村务向群众公开。特别是通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各村党组织按照争创“五个好”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促进了全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后进贫困村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我镇始终把治理整顿后进贫困村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上下联动,常抓不懈。通过开展“三级联创”、先进性教育等大型专项活动,采取部门包村、强村强企带动、机关干部下派、联村共建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后进贫困村班子软弱、工作被动、干群关系紧张、思想落后、致富无门路等各种困难和问题。

四是村级组织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各村基层党组织从推进全镇三个文明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竭尽全力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脱贫致富,使我镇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发展专业村、带头村,如我镇的韩旺一、二、三、四等村,目前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000元,近几年平均增幅都在1000元以上,成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明星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班子中还存在少数软弱涣散后进村,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近几年虽然下大力对后进村进行了整顿,但仍有少数村“两委”关系不理顺,家族矛盾严重,工作相互拆台,闹不团结,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有的支部书记人选难选,班子缺员,后继乏人;有的干部“滥竽充数”,出工不出力,虽然是老百姓选出来的,但工作能力和水平无法体现,自己却又想占这一席之地,有好争着干,难事躲的远,麻烦事不想管,工资领一份,给其他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2、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较弱,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干部面对新形势,一时拿不出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和好措施,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失去了长期依靠的主要载体,也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又影响了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对党组织的依赖。

3、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几年来,我镇虽然采取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党员时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这些工作还远不能带动整个党员队伍面上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观念更新慢,能力弱化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缺乏吸引力和创造力,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不多。二是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外出流动党员,因流动性大,长期游离于党组织教育管理之外,农村党组织想管却一时又管不了。三是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培养发展党员存在“矮子里面拔高个”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村大部分有一定文化,脑子比较灵活的青年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办企业,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实型、老年型、老化型的人,培养发展党员缺乏应有的后备人选;也有极个别支部书记思想观念有问题,担心发展新党员会对自己的位置有威胁,长期不发展党员,导致党员队伍老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4、少数村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设还不够完善。在讨论村中大事、村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时,个别党员干部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或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工作飘浮,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往往得不到及时保护和满足,有的对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公开不够及时、彻底,导致群众疑心,引起干群关系紧张。个别村党组织对基层的一些工作关系把握不准,协调不顺,如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与村委会村民自治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民自治的关系、组织调整与依法罢免的关系等。

5、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激励保障措施乏力。全镇农村干部的年工资平均在3500元,最高的5000元,最低的只有2014元,这种低收入与繁重工作任务不成正比,加之无论干好干坏大多都难以改变的农村人身份,致使许多村干部感到生病养老无保障,提拔升迁无盼头,经济上无想头,工作上无劲头,难以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一无是处,任何盲目乐观和悲观的态度都是不可观、不科学的。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看,把问题考虑的充分一些,对于今后解决问题有百益而无一害。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全面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切实夯实新农村建设这个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善村级党组织是关键。

首先,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为此,围绕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一定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村支书人选要突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尤其要积极鼓励回乡务工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民企经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一些文化水平高、办事公道正派、原为群众办事、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通过选拔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使他们成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切实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质量。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大力提高基层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先进性。要进一步改变培训方式,根据各村和干部特点,采取分类分层、小班教学、学用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切实关心农村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让他们干有所为,退有所安,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后进村的治理整顿。后进村班子转化,当家人是关键,对于“扶不起的阿斗”式的干部,要坚决进行调整。在调整班子过程中,坚持区别情况,因人而宜的原则,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劝其辞职;对素质低,威信差,罢免后可能不服者,实行公开选举;对软弱无力者,迫其让位;对村里暂时无人胜任的,从机关干部中下派。通过调整,把一批能人,贤人推上领导岗位,促进了后进村转化。

2、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这个先锋激活。一是要丰富教育内容。在抓好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实用技术、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法、新策、新技术、个个掌握”的党员。二是要创新发挥作用载体。按照因人制宜,发挥专长的原则,通过“设岗定责”,给每名党员安排合适的岗位,让党员有“位”。对党员履行义务情况,要通过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让党员有“责”,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卡等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让每一名流动党员有“家”,引导他们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三是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在继续抓好“双培”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经商办企业优秀人才、专业协会负责人中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要坚持“两推一公示”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发展党员追究制度,对违背程序发展党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要抓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有效措施的落实,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要立足现有,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房屋、设备等闲置资产,以及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收;要追求应有,善于培植和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形成专业生产基地,增加集体收入。同时,要按照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要求,建设龙头加工型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合理地确立适合本村本地发展、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势项目,通过示范引导,联村发展,不断做强做大,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推荐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1)

观音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交通局加强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资新社区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