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语段 [在读品练上下工夫,,让说明文教学语味浓]
 

说明文语段 [在读品练上下工夫,,让说明文教学语味浓]

发布时间:2019-06-11 11:10:24 影响了: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提到说明文教学,教师们提不起兴趣,学生们也觉无味。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说明文的教学实例少之甚少。可见,说明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块贫瘠的土地。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大自然的研究日益深入,新产品、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使说明文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我们不能再忽略说明性文章的教学。那么如何推进说明文教学,让其走出低谷,像其他课文教学一样精彩纷呈、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注“读” ——读懂知识,读出情趣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说明文也不例外。尽管说明文的语言不如文学性作品那样有感染力,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会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
  读中求知。无论读哪类文章,首先要读懂“文章写的是什么”。科普说明文更是如此,其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教学时就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围绕“孪生兄弟”展开。正因为四个“同样”,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时,我们就应该抓住这四个“同样”,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读通读顺课文,读懂科学与知识,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中寻趣。叶圣陶曾说:“说明文不一定就要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因此,我们何不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这种趣味呢?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去关注说明文中的有趣的描写,细细赏读,那么,定会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如《奇异的琥珀》一文中,对小苍蝇的描写是那样与众不同:“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作者笔下的小苍蝇可谓娇柔可爱,读后不禁让人产生怜爱之情,有人这样评价:“这是迄今为止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苍蝇了”。“柔嫩的绿翅膀、圆脑袋”写出了小苍蝇的可爱,“飞舞、掸掸、拂拭”写出了小苍蝇动作的柔美。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平时对苍蝇的印象,读读柏吉尔笔下的这段文字,谈谈对文中的小苍蝇有什么样的印象,再来朗读这段文字,学生定会感受到作者笔下远古时代的小苍蝇是如此可爱有趣。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说明文也不乏生动的描写,也能让说明文的学习像学其他课文一样生动而有情趣。
  当然有的说明文过于理性,我们要用较平实的叙述的语气来朗读。如《太阳》一文,作者引用神话故事主要为了让学生感受太阳的远,箭是射不到的,并用了“其实”这个连词表示转折,强调了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用平实的叙述的语气来读,读到“其实”这个词时可适当加强语气。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文章的条理性与叙述顺序。
  重视“品”—— 品析语言,习得方法
  新课标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要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不知不觉巧妙渗透,引导学生品味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品味表达的准确。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语言有两大特色:一是准确性,二是形象性。在引导学生读悟课文时,我不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课文多处运用“也许”、“可能”等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因为是在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推测,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词反而违反了科学性,所以课文用词非常准确、科学。这一点,我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体会,学生通过朗读便能很快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形象性、情趣性。如此推敲词语的训练,在说明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感受方法的多样。在感受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多样,在知识的梳理中自然渗透。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我通过师生问答交流自然渗透了说明方法的教学,效果不错。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读得很重,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两个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同时也比较了摩天大厦的高度,让我们感觉到它很高。
  师:假如句中没有这数据,或把这句话的后半句去掉会怎么样?
  生:那我们就很难形象地感受到金字塔有多高了。
  师:瞧,作者既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金字塔的高度,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种说明方法分别叫列数字和作比较。
  在这里,我不是刻意地去讲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而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
  习得写作的要领。落实知识点,了解文章写什么,只是说明文教学的一小部分内容,教师在感悟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更要关注表达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让学生在梳理课文、提取知识后,完成表格的填写。学生完成后,继续引领他们探究写作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试验2和试验3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那作者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生:作者把这两次试验写在同一个自然段里,而且只写了一次结果。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3次试验前的布置是一样的。
  师:那作者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生:课文没有写后两次试验前的布置。
  师:后两次试验的结果是一样的,课文就把这两次试验写在同一个自然段里,而且只写了一次结果。后两次试验前的布置和第一次的是一样的,课文就只字不提。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像作者一样该简略的地方就简略,该写清楚的地方就把它写清楚。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读懂了课文,更习得了写作方法,何乐不为?
  落实“练”——巩固方法,提高表达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度拓展,创造性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说练写的语言实践中活用表达方法,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历练。如学习《新型玻璃》一文后,学生认识了各种玻璃的特点,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小小推销员”这一活动。顿时,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推销的行列中来。如此历练,文本语言就能不断地被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语言。
  在仿写中提升。选入课本的文章,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技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而且大多数都有示范性。教师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的情感,也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等,以便在自主阅读习作时迁移运用。如《秦兵马俑》一文中有3处可安排练笔迁移:一是说明方法,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在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时,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可引导学生试着用一两种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处地方;二是过渡段,可让学生练习用过渡段将上下内容有机衔接;三是仿照课文第八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描写+想象”的方法根据图片或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文本中可供挖掘的练笔处很多。然而,说明文放在语文课本里,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常识性知识的介绍,重要的是说明的方法、语言的表达,所以练笔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两方面。
  总之,说明文作为语文教材,就应该具有语文课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因此,我们要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让说明文教学语味更浓。
  □编辑 吴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