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生精品阅读与思考
 

[关于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生精品阅读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8:47 影响了:

  张志公先生说:“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精辟的语句论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阅读更是初中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今后成长起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于初中生课外阅读,课标第十五条更是明确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现实中,电视、网络深深的吸引众多的学生,看书也只看动漫、故事书,买书也只是买教辅、参考书。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浮躁的心理使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去好好阅读。即使是喜欢阅读,家长、老师出于功利心理,也反对学生读所谓的“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不仅未受保护,反而遭到压抑甚至是扼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不得不作出许多硬性规定。一方面阅读如此重要,另一方面学生如此不重视阅读。我们的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种无法破解的怪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一点思考。
  一、自主选择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乐于阅读,最主要的莫过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应该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众口难调,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喜好。从应试的角度,我们总喜欢明确学生什么时候读什么,总爱把我们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按我们的意愿去进行。从根本上忽视学生想阅读什么。被动阅读,自然会易激发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对学生少一些束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如何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呢?一是他们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而不需要规定什么阅读书目。因为如果读物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孩子就会因为失去信心或兴趣而放弃。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呢?二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精读、略读、浏览甚至泛泛而读也未尝不可。除非你期望学生只读一遍就能完全读懂。三是读的形式也不一致,可以读原著,可以读青年版,可以听录音、看电影。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完全没有必要非要强迫学生统一读书。任何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为何不能宽容一点呢?有人担心学生会误入歧途,其实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就好比人一样,能为了让他健康成长,避免病菌的威胁,能让他就只生活在真空中吗?我们应该相信学生阅读多了,自然会形成辨别是非的观念。更何况,还有我们的引导。
  二、自由阅读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谈到青少年读书的问题时强调:“现在很多学生都陷于读课本、读教辅、读专业书的怪圈里,这样带有功得性的阅读,是一种有缺陷的阅读。我个人认为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有许多学生除了课本以外,就再无任何课外阅读。为什么呢?是我们学生不喜爱课外阅读吗?不是,如果真是那样,就不会有人在课堂上偷看各种闲书了。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每一天课表都是满满的,数不清的作业、试题让我们学生疲于应付,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那还有精力去课外阅读呢?要想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并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就要大力减少作业量,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其次还应把阅读课还给学生。每一周固定开设阅读课,老师可以作一些指导,让学生有时间自由阅读。再次,应该充分开放图书馆,让学生有空间自由阅读,彻底解决学生无书读、无好书读的烦恼。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营造出一种浓烈的读书氛围,学生运用我们所教的方法,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校园也就成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文学百花园,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得到加强。
  三、自然表达
  阅读名著的过程,其实就是和书本对话,与大师谈心,品味艺术家的心灵之果,滋润自身艺术心田,进而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人生,体会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并尊重其思考的结果,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领悟,品尝到自主阅读的乐趣。“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老师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去进行指导或者谈论,帮助学生去体会。而不能纯粹从应试的角度,强迫学生去记住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这种命令式的压制,不仅禁锢了学生心灵的自由,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考试中,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学生宽容一些,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人文关怀。少追求一些标准答案,鼓励、肯定学生自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得到肯定,阅读的兴趣自然会高涨。
  四、自我建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告诉学生读什么,告诉学生怎么读,应该读懂什么,用外力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所期待的某种形状,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因此学生也就把阅读理解为简单的实用知识需求。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它还是一个人心理、情感、心灵、思想意义等多层面需求。如果我们能通过自主选择、自由阅读、自然表述这样一个动态过程,把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引向内在,逐步完成其“自我阅读”的建构。让学生通过内在的指引,认识到我需要阅读,我阅读,我快乐。就一定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必定会调动自身积极高尚的素养和情操以迎合艺术家的审美品位和哲学内涵,心灵也会不断得到升华,也一定能够逐步培养阅读者的自觉意识。
  博尔赫斯说:“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对阅读充满渴望,能在阅读中寻找到他们的天堂,关键在于我们要对孩子少一些桎梏,多一些自由,能让孩子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把阅读的选择权利交给孩子,为他们提供宽松自由地环境,学生一定会把阅读当成一种自觉地行为,阅读也就成为一种享受,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形成了,学生也就爱看、爱读、爱说了,这不正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