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考语文复习不能偏离教材】
 

【中考语文复习不能偏离教材】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3:30 影响了:

  近年来,中考命题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课文的文字材料也越来越少,为此,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语文教材的学习不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外。更有甚者,把《红楼梦》、《水浒传》等作为语文教材来学习。
  我不苟同以上观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这样一条命题规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字的音、型、义的考查,90%以上的内容是围绕着中学语文教材的,不管题型怎么变化,在教材上,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一
  (一)从阅读理解题的考察知识来看,要想提高阅读得分率,仍离不开课本的深入系统的学习。我们先来看记叙文阅读,厦门2010年有这样一道记叙文的中考阅读题(文字材料略),请看本道题的问题:
  1.这则故事发生的时间 ____,地点在____。故事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
  2.第③段至第⑤段,通过陈毅与道童的对话,写出了陈毅猥自枉屈,四顾道观的情景。请在各段人物对话前加上一些描写神情、动作、心理的词语,以表现特定情境的人物形象。
  ①一道童____ 问:“长官贵姓?来此何干?”
  ②“我叫陈毅,特来拜访三仙老医生。”陈毅____ 答道。
  ③道童____ 说:“辛师父清早出诊去了,留下上联;……否则……”
  3.第⑤段联系道童回答内容,补出道童“否则……”未说出来的话语内容。
  4.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第二副对联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5.第③段,请联系上下文,说说“酒不解相真愁”的“真愁”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6.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7.第⑧段中,陈毅“想到自己多次往返……”,请从中找出与“多次往返”照应的两个句子。
  8.简要回答本文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9.简要概述陈毅的“雄才”在文中体现在哪几方面?
  10.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字样式,以下给出上联,请结合本文内容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三顾草庐传佳话。下联:____________ 。
  11.请简要说说你读本文后的感受,字数不超过200字。
  提示:作答时切入口要小,既可以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写法中选取某一点,评判优劣高下,又可与《陈毅市长》(选段)或《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做比较,探讨异同和提出质疑。
  这道题基本上体现了记叙文阅读要考查的内容。第1题考查了记叙文要素,第2、3两题考查记叙文局部内容的理解,第4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与品味。第5题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词语的含义。第6题考查表达方式运用。第7题考查写作技术。第8题考查记叙中详与略。第9题考查主题的把握。第10题考查概括大意。第11题考查语言表达。
  (二)综合起来看:记叙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以下几点始终是热点。
  1.对记叙要素、顺序、详略的分析理解。
  2.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3.对文章、段落的结构分析。
  4.对词语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味。
  5.对文中表达方式的辨别与理解(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6.对句子的含义、意思、表达作用的品析。
  7.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8.对文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欣赏。
  9.感受人物、感受事件、领会主旨。
  10.进行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
  这些是记叙阅读题命题的角度,这些知识点,都是语文教材反复强调的,在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不同侧重的体现,而且非常有系统性。
  二
  (一)再看说明文,要想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得分率,同样离不开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所传授的说明文的知识和近几年来中考考查的知识点,我们作如下筛选。
  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
  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和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对言之有序的体会。
  5.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品析。
  7.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8.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
  以上几点都是说明文命题最常规的角度,不管其命题花样怎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议论文的学习是否能离开中学语文教材呢?我们仍看近几年中考考查议论文的出题特点。
  有关近几年的议论考查的知识点,我们也作了如下筛选:
  1.选课外材料,考查议论文体知识。
  2.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在议论文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答案灵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更加重视语言的表达与运用。
  5.对议论的三要素及其语言特点的考查。
  6.论证思路的展开。
  从字、词、句的考查,到名家名句的积累与默写,再到三大文体的阅读,无非向我们呈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学语文的学习是不能偏离教材的。因此偏离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必然是无的放矢。无论哪本课外读物,不论其反映的生活的内容是多么深广,不论其艺术价值多么高,都无法也不可能取代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所以如对教材吃不透,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他肯定要被挤下去。
  语文教材的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