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浅谈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浅谈课堂提问技巧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6:39 影响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常说的“做学问”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并产生疑问,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通过设计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调节课堂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太注意提问的技巧,教师常常喜欢问同样的几个问题,比如: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成几个部分?有时候甚至没等学生回答出来教师就先公布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完全没有新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会缺乏活力,学生也会对老师千篇一律的提问产生厌烦情绪。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做法:
  一、搜集素材,激发兴趣
  有些课文专业性较强或是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就难以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问题,尽快将学生引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普及的是天文知识,对于初一学生而言,神秘的宇宙既让他们充满好奇,又有些许畏惧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消除对宇宙的畏惧感,对课文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宇宙的资料,在课堂开始就问学生:“同学们对宇宙有哪些了解?你想象中的宇宙又是什么样子?”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对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踊跃,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接着笔者又播放了一些图片,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宇宙里的什么吗?”让同学们举手抢答,再和课文介绍的宇宙中的物质进行比较以了解作者向我们介绍的知识点。这样几个问题的提出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变直为曲,启发思考
  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说:“同一个问题,就有直问和曲问的区别。直问者,死问也,问的过于老实,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曲问者,活问也,问题多拐个弯,学生要多动脑筋才能作答,因而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我喜曲问,力避直问。”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多动脑思考。例如,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杜甫身处困境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笔者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总结全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而是让同学们换位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身处乱世,老病孤独的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建起了一座茅草屋,没想到深秋风雨破屋,茅屋在风雨中飘摇,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交流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概括杜甫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提问方式看起来多拐了个弯,但有了之前的换位思考,同学们更能感动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由此看来“曲问”的效果明显比“直问”要好。
  三、分层设计,降低难度
  有些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问题,将大问题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将难的问题变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这样层层深入,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也不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比如在教《幽径悲剧》时,挖掘幽径藤萝悲剧的根源,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课文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问学生“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悲剧?”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是一株古藤萝被诛伐的悲剧”;接着问他们“这株古藤萝被毁灭之前美吗?”引导学生欣赏7-10小节;然后让他们思考“古藤萝被毁之前的6个小节在写什么?有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欣赏古藤被毁部分。有了之前问题的铺垫,再让他们回答“是谁制造了藤萝的悲剧?这难道仅仅是古藤的悲剧吗?作者只是要为一株藤萝哭泣吗?”就不会觉得困难了。
  四、正确引导,理清思路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会有一些自读课文,这些课文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文章主题。例如笔者在讲授《甜甜的泥土》一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后首先引导他们找出文章的线索:奶糖,让他们围绕线索复述故事情节,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让学生小组谈论“王晓亮知道这糖是谁送给他的吗?你们觉得他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让学生了解到了父母离异得不到爸爸和继母关怀的的王小亮的不幸,不少同学通过讨论对王晓亮的遭遇深表同情;最后还让同学们寻找描写母亲的句子并思考“老师为什么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老师此刻的神情和心理吗?”这些问题环环相扣,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让同学们寻找答案的同时也对文章的理解由浅入深,对母爱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五、思维发散,纵深发展
  教师提问,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使他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让课本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在对晏子的性格进行归纳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正逐步提高,在和别国的交往中,应怎样维护我国的尊严?”这样就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当前实际紧密联系;再比如学习了《明天不封阳台》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假如地球没有了动物,会变成怎样?没有了绿色,又会变成怎样?”学生假设了可能会出现的恶果后,就会更努力地去保护动物,珍爱自然。这些思维发散的问题立足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爱国主义情怀,环境保护等问题相联系,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不断通过学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避免课堂学习的枯燥,使整个课堂生动起来。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顾珏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22600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