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疏离与回归】 疏离
 

【疏离与回归】 疏离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8:16 影响了:

  《背影》在中国现代的白话文中,是老少皆知的名篇,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入选中学教科书,直至如今。  对于《背影》,论者所言极多的是父爱如何的周全细致,因而感动了“我”,故而所见的教参多是大谈文章对父爱的刻画,然后将课堂升华为感恩的德育课。然而,他们都忽视了文章的叙述主体“我”,而“我”实际上才是文章正在的重点,文章所呈现的其实是“我”在与父亲的关系中的心路历程,这才是推动文章成形的“暗流”。
  整篇文章分为两个时间维度:“现在”与“当时”,“现在”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当时”则是作者回家奔丧,父亲送他上火车回北京的那段时间。后者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以“我”目睹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艰难背影而感动落泪为高潮。但是我们细察前文,可以发现父亲之前其实为“我”做了不少事,如决定送“我”去车站、向脚夫讲价、拣定椅子、铺好座位、嘱“我”小心等等。但上述这些行为发生时,“我”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我”“总觉他讲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心里暗笑他迂”。这里我们就不禁要问,何以之前是年少气盛、满是不屑,后来一下子就被感动了?要解决这问题,我们便须细察此时作者的心理。大凡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主意识的强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父母的关怀当成干涉,继而会将任何带有父母控制色彩的东西从自己的行为中剔除出去,于是就出现了生活中常见的“父母指东他往西”的现象。而此时的作者,正是具备这样心理的一个年轻人。父亲对他的不放心、对他的跟随、对他的周全照顾,在他看来,都是对他的干涉与否定,他所接收到的,都是“你还不行”的信息,这怎能不使其不爽?这股情绪形成的反作用力形诸于理智便是对父亲的否定。那么后来作者的感动是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情境的不同。之前作者与父亲同样作为行为主体,共同面对脚夫、面对茶房,于是在作者自主意识膨胀的情形下,必然会发生冲突,表现为作者内心对父亲的否定;而在后来父亲买橘子时,作者已经不是一个行为主体,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静地看着父亲步履蹒跚地为自己做事的过程,这个时候作者内心对父亲的抵触与否定被弱化,同时在看着父亲艰难的背影时萌生的怜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适才自己否定父亲的些许愧疚,最终共同形成了作者强烈的感动。这整个过程的发展和变化,其内在的原因,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主意识的日渐强化,而产生的对父母在情感上的疏离。
  看完“当时”的维度,我们来看“现在”的维度,即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其实是令人起疑的,因为从后文可知父亲并没有死,难忘背影的同时却又两年不见,让人不能不猜测期间或有隔阂,这在最后一段中也得到证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几年间,他与父亲的关系是不好的,如文中所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从两年的不加理会,亦可知儿子的反应也是颇为强硬的。大凡如父子这样两个男人间的意气,往往不易平复,因为一个要维持权威,一个则年轻气盛,谁都不愿低头。而文中的这场意气最终则以父亲的示弱告终。身心的日益衰退和对儿孙的日益思念最终使他放下了威严,主动与儿子沟通,惦念自己的儿孙,并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不免怜悯、酸楚,不禁想起当年父亲送他去车站的情景。之所以想起那个情景,是因为二者的情感脉络是一致的。都是因为自己的年轻气盛而产生对父亲的疏离(前者是在内心中否定,后者是空间上远离),但也都在目睹父亲的艰难中,由悲悯而酸楚,由酸楚而感念,最终在情感上回归。相同的情感使当年的景象又在脑海中浮现,两相重叠,在情感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促使作者开始反思自己并理解父亲、包容父亲。当年的感动只是一时的情感波澜,现在则化为较为清晰的内心意识,作者的内心,伴随自己的成熟,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父亲回归。
  描写亲情的诗文,自古极多。即便现今的中学里,每年考试也免不了写几篇关于父母的文章,诉说自己对父母之爱嗤之以鼻而终为其所感动,几成定式。因为这些事实在是成长中的常态,故屡见于文章中。这些文章,若说叙述完整、描写细腻者,多不胜举。然何以《背景》能传诵至今,历久弥香?极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背影》并非就事写事,而是通过事件,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而这个心路历程,又是人人皆有,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生经验基础的。但凡经过成长历程的人,细读之下,焉能不有感于斯文?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