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落实中央生态精神【当前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内在变化】
 

落实中央生态精神【当前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内在变化】

发布时间:2019-07-14 03:56:06 影响了:

  编者按:5月5日上午,受南通市作协、启东市文联之邀,中国当代著名评论家、散文作家、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多届评委雷达先生前往南通,为南通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作了题为《当前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内在变化》的精彩讲座,剖析中国文坛发生的深刻变化、内在原因和影响,鼓励大家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本刊摘要记录讲座内容,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也许再也没有一个时代的写作像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纷繁复杂、困难重重而又机遇四现。网络、影视等新型媒体的革命性普及,像魔术一般地改变了一切。同样,书写的“爆炸”、出版的开放、更新的频繁以及与世界同步的信息化,使得阅读过程也变得快捷、丰富、复杂、分化化,直至难以辨析。我看到不止一个论者在谈到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时,说它如何“老龄化、圈子化、边缘化、萎缩化”了,言下之意是岌岌可危了。
  从市场消费的层面看,现在的确是一个泛文化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1980年代才是文学的时代。现在最受欢迎的是一些泛文化类的书籍,但必须具备大众文化趣味,例如时政、理财、养生、股票、权谋、励志、实用技术、宗教俗说、国学鸡汤、名人传记、奇闻异事、新历史叙述等等;像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就是在泛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的。至丁文学方面,趣味性、消遣性、猎奇性、娱乐性、实用性变得越来越突出。题材则集中在官场、职场、情场、青春、校园、谍战、性爱、惊险、动物上。许多作品其实是一些通俗小说。官场小说可能在文学类的发行量上居于首位。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纯文学的距离拉得更大了,所以才有快感阅读取代心灵阅读、消遣阅读取代审美阅读之说。
  现在,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类型化文学吸引了大量青年读者。类型化创作不但在网上也在图书市场上很强势,比如悬疑、推理、玄幻、盗墓、穿越、新史话等等,皆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在跟踪和消费;而“青春写作”的发行量,更是不可思议。据说,郭敬明的《小时代2.0》号称“限量发行”,七天内120万册一扫而光。关于这部书本身却几乎元人谈及,目前尚无认真的研读和评说,看来“小粉丝”们主要是出于对心中偶像的明星式崇拜,而不是冲着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而来。
  还有人指出,网络带来的变化将表现在:原先的文学将从精英的文学到大众的文学——以大众媒介为主导的文学;文学的精神将由知识者的精英意识走向平民的草根意识;教化的文学也将变为以娱乐为主的文学。“去精英化”之后的文学,将更加倾向于精神的抚摸,而不是精神的锻造;大众更愿意把文学看作精神的快餐,而不是精神的圣餐。还有人进而指出,文学将逐步丧失主流艺术样式的地位,纸面文学将越来越高端化——最后成为极少数文化贵族的精神圣地。这样的看法虽然不无夸张成分,却无疑值得我们深思,有些似乎部分地变成了现实。还有人极端地宣布,纸质媒体和相关的图书馆、报社、杂志,都会在不远的时间里消亡。这样的断言未免过于绝望也过于绝对了。其实文化史的发展证明,阅读方式、传播方式、审美方式往往是“长期并存”的,一个吃掉一个或一个吃掉多个的情形在现代的宽容意识下倒是越来越少见了。
  影视的覆盖面之大,吸引的眼球之多,就更是显见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在很多情况下,“读”被“看”代替了。近年来总有一些电视剧或电影成为某一个时期的观看中心、热议中心。比较早的有《暗算》,而《潜伏》热播时用万人空巷不算夸张,此后就迎来了一个谍战剧扎堆的局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用于此就必然疏于彼,不知有多少传统文学的热爱者现在转而成为影视迷了。
  这就是纯文学所处的真实语境。面对大众文学的浪潮、网络文学的高涨,面对种种阅读分化的现象,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知固守传统纯文学立场,眼见传统文学被边缘化倍感痛惜,认为传统文学的中心价值受到威胁,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滑坡甚至丧失、堕落,却看不到大众文化中新兴力量的蓬勃向上。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更高一些,从时代发展和文明发展的高度,从全民文化素质和国家软实力的提高的角度,从艺术走向千家万户的角度,从文学再也不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的角度,来看今天文学的现状,也许更为合理。时代在急剧发展,文学本身,包括它的功能、价值、样式、风格,都不可能不发展、不改变。在某种意义上,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文学界。如果故步自封,抱住某些教条不放,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正确,那是要遭到淘汰的。
  新的文学环境和传播机制使得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体看来,新世纪的作家构成主要有四部分,他们是:传统型作家;网络作家;80后、90后青春作家;自由撰稿人式的草根作家或非职业作家。虽然文学环境产生了极大变化,但传统意义上的几代作家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无论从创作到出版发表,都沿着传统文学的路子前行并有所开拓。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评出去年“当代长篇小说奖”,评出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的《蛙》、阿来的《格萨尔王》、苏童的《河岸》、张翎的《金山》共五部。应该说,大体上公正。这些实力派作家已经够努力,各有各的审美亮点。但是,倘若以发行量和在读者中的覆盖面而言,那又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几叶扁舟。
  据资料显示,网络写作的受众人群超过了5000万,作者达到了10万人。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潮。不论你认可与否,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创作大平台。除了上述专业作家之外,还有大量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借助网络平台,或建立自己的写作基地、文学网站,或参与一些门户网站的征文竞赛,成为知名写手。造成一定影响后,转而出书,由网上走到网下,成为流行文学和时尚写作的新秀。网络作家在新世纪以来显得异常活跃,从世纪之交的涂鸦、沙子到后来的痞子蔡、李寻欢、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竹影青瞳、***等,再到近两年走红的血红、随波逐流、天蝎龙少、唐家三少、辰东、我吃西红柿等,均以网络为阵地拥有自己的读者群。比如,我吃西红柿的作品《星辰变》在起点网站排名前列,并被改编成网络游戏,甚至要被拍成电影。近几年,每到年底就有人对这些网络作家的收入进行排名。大家似乎并不关注这些网络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学成就,而是更关注他们的钱袋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