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发布时间:2019-08-01 09:47:18 影响了: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一年来,我根据学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以“亲、勤”二字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显著成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三四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恳。班主任要带好几十个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勤观察指的是不论上课或下课,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勤动手指的是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的教学生,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

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勤谈心指的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还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已经不是那种五分加绵羊的类型,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歌星,明星,游戏机,电脑,商务,网络,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第三、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 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首当其冲,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做到“亲、勤”;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材。

小学一年级德育论文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 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在这学期中,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转)(2008-11-21 20:53:25)

标签:养成教育 小学生 学习习惯 爱国

情怀 寒江独钓 教育

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所谓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终身受益。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姿态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当然,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坐、立、行”的规范训练。我们必须还对某些学生理解、训练上有困难的内容进行重点指导、强化训练。让他们理解“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含义,老师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并在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每周“坐、立、行”姿势规范最佳者予以表扬鼓励。 分类:他山之石

二、从尊敬师长着手,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们应先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小节做起,并指导学生排练有关节目,在班会课上表演,使之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为社会文明交往打下基础。

三、从“四爱”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只有一些肤浅的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我致力于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爱国情怀。我们必须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班级、爱护学校这个集体。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既然集体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那么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当为集体出力、争光。结合语文课和思品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该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孩子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四、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懂得和遵守“课堂常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小学生课堂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并将其归纳成课堂“十会”,(会坐、会听、会看、会想、会读、会说(问)、会写、会查、会改、会帮)以及作业“四仔细”(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查)长期写在黑板的一侧让学生常看常记,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还要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注意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要求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好;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教育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还要概括出来,如每周一升旗仪式,让学生注意听国旗下讲话,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样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勤学好问,这

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用心思考用笔记下不懂的地方,做到不懂就问。这样随时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说到做到,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从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抓起,培养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

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文明与发展靠的是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爱护环境,不乱仍垃圾,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这就是习惯,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品性。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就要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就要每天都应该把教室和校园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为此,我们应认真观察选好劳动、清洁委员,交给他们工作、管理的方法,引导他们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小组劳动卫生竞赛评比活动。除此之外,我们每天早上和中午都要指导并与学生一道打扫环境卫生和整理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做好学生的榜样,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都要自己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久而久之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境卫生习惯,随时走进教室都给人一种整洁清爽的感觉。

六、把关注后进生落到实处,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不仅要把母亲般的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而且要特别关注班上后进的孩子,经常找他们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和纠正,不断进步。在班上成立“一帮一”活动小组,随时帮助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这样,使大部分后进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促进了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七、典型示范带领整体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得要求我们自己作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中评选出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作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积极向他们学习,鼓励学生努力争当良好习惯示范员。

除了老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要注意搞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场合来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最重的要内容,切实抓好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一定能为明日之中国培养大批讲文明,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因此,对小学生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该如何做好这件工作呢?我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让学生认识好习惯的重要性从关键期抓起

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对学生进行“自觉排好路队”、“遵守

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眼保健操”等教育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地习惯。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师紧紧把握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身心发展有利。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解决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后,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该怎样做”的事情了。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行动指导,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学生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习惯。如:读写姿势要做到三个一,“一寸”、“一尺”和“一拳”;路队、集会要做到三个字“静、齐、快”;课堂上专心听讲,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新习惯,这样的指导,给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

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看谁的小树长的直”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三、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懂得和遵守“课堂常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小学生课堂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并将其归纳成课堂“十会”,(会坐、会听、会看、会想、会读、会说(问)、会写、会查、会改、会帮)以及作业“四仔细”(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查)长期写在黑板的一侧让学生常看常记,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还要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注意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要求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好;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教育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还要概括出来,如每周一升旗仪式,让学生注意听国旗下讲话,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样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勤学好问,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用心思考用笔记下不懂的地方,做到不懂就问。这样随时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说到做到,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养成教育应与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结合起来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普遍很少参加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的劳动也依赖父母,以及部分学生用钱大手大脚,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东抛西丢,讲派头思想严重。因此,对学生加强艰苦朴素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及勤奋节俭的好风尚。 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我从来不向学生讲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利用班队活动开展“我来露一手”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自己掌握的生活本领,并由学生自己来评出最佳能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同时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生活上艰苦朴素的动人故事,例,敬爱的周恩来一件睡衣补了

一次又一次还是穿在身上,从不乱花一分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五、典型示范带领整体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得要求我们自己作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中评选出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作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积极向他们学习,鼓励学生努力争当良好习惯示范员。刚开学时,好几个孩子上课总是迟到。个别孩子第一节课上了好久才来,我很着急,这怎么行呢?可是这几个孩子迟到的原因在家长,我又不能批评家长。怎么办呢?我想起了“小榜样”的作用。于是,我在班里树旗帜,大力表扬上课早到的同学,并列举早到的同学路途多遥远,他们几时起床赶到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他们自然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因为教育是合力,靠一个人是势单力薄的,家长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现在基本没有迟到的了。除了老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要注意搞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场合来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六·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任何一种习惯都是经过长时间,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心灰意冷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

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 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五、采用评比方式,促进习惯养成。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结合雏鹰争章手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给达标的学生授予各种奖章并及时评估,表扬。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让我们共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吧!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

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B·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或矫正,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师紧紧把握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身心发展有利,并使他们终生受益。那怎样注意在小学生行为习惯上抓细节教育呢?

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007-12-05 22:45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

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心灰意冷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看谁的小树长的直”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

惯。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三、养成教育应与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结合起来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普遍很少参加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的劳动也依赖父母,以及部分学生用钱大手大脚,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东抛西丢,讲派头思想严重。因此,对学生加强艰苦朴素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及勤奋节俭的好风尚。

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我从来不向学生讲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利用班队活动开展“我来露一手”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自己掌握的生活本领,并由学生自己来评出最佳能手;教育学生不乱花零化钱,开展“压岁钱怎么用?”“不乱化钱”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零作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同时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生活上艰苦朴素的动人故事,例,敬爱的周恩来一件睡衣补了一次又一次还是穿在身上,从不乱花一分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真正做了“蜡炬成灰泪始干”。

同时还结合学校开展“我为净化美化校园出一点力”,“学校,我美丽的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坚持做好“一日三扫”值日工作,看到地上的纸屑会主动捡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一些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学习劳动的本领的技能,增强劳动的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毅力的热爱劳动的习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