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一生爱好是天然】一生爱好是天然 下一句
 

【一生爱好是天然】一生爱好是天然 下一句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4:31 影响了:

  刚刚拿了梅花奖的王志萍,是公认的优秀演员。她少年成名,不满十八岁已经红透半边天。她福缘深厚,做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唱着自己喜欢的流派,拜在自己崇拜的师长门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像我们这一波演员有些条件也很好,但是差一点机缘。我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拿捏得非常及时。出道早、成名早,可能也因为这样,对自己的成名不是特别珍惜。”回首青涩年华,她平静,自信,坦然。把戏唱得余音绕梁,演得牵人魂魄,仿佛不过是平常的事,是她与生俱来的能力的一种表达,天然就该如此。
  
  王志萍是浙江定海人,从小爱唱爱跳,吃完晚饭就和院子里的小姐妹野在外面。那时越剧电影《红楼梦》正风靡全国,模仿演员唱戏,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午休时,志萍爸爸前脚刚一出门上班,小志萍和姐妹们就跳起来,放下帐子,把毛巾被缝起来披在身上,用纸做成凤钗,到理发店讨点头发编成辫子,像上了发条一样疯唱个没完……
  在看过电影《红楼梦》的下半年,王志萍去考越剧团。当时家家都以出越剧演员为荣,小小一个定海越剧团招生,竟吸引了周边村镇三千多人报名。但考试并没一次通过,“太小了,又干又瘦,衣服也撑不起来,现场老师给我化了个老旦妆,丑死了。”不甘心的王志萍重整旗鼓再次去考,虽然瘦小依旧,但凭着富有灵气的唱腔,总算跨进了越剧的大门。
  学有小成后,王志萍开始跟团里的老师们到各处演出,跑龙套、顶角色,她曾经参演了《盘夫索夫》、《一缕麻》、《李三娘》、《李翠英》,从小丫头演到女主角。“人家叫我铁姑娘,到外地演日夜场,早上还去风景区兜。台下爱玩,上了台绝对认真。”一次练抢背时王志萍摔断了锁骨,打着石膏在家刚休养了二十多天,突然听说砀山越剧团请了浙江艺校的声乐老师教唱腔,她硬是打着石膏乘船赶去学了十几天,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年纪轻,恢复得快,一个多月就拆了石膏跟着剧团去演出。那时候真的蛮吃得起苦的。”
  1981年下半年,定海越剧团突然解散,王志萍哭得很伤心。有位越剧编剧了解到王志萍的经历,感到非常可惜,就引荐她去舟山越剧团。舟山小百花越剧团当时刚成立,比定海越剧团实力强得多。王志萍被借调作二肩花旦,参演了舟山越剧团的代表剧目《长相思》,在其中饰演歌姬领班。
  1984年,舟山越剧团带《长相思》到上海演出。这时有不少人发现,王志萍长得酷似王文娟,于是剧团要求王志萍试着排一段《焚稿》,“也没有老师教,就自己看着录像学”。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期间,“小王文娟”的名号不胫而走。“第一天‘焚稿’刚唱完第一句,台下‘哄’的一阵叫好。我从来没碰到过,吓了一跳。”接下来的几天,孟莉英、徐玉兰轮番来看戏,回去后都向王文娟报告这个姑娘“活脱脱像侬”。圈子里轰动了,王志萍自己还浑然不觉。终于,王文娟也来看这位翻版的“林妹妹”。似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一见面王文娟就非常自然地动手为王志萍改妆,仿佛已经熟识了多年。这次见面拉开了一段师生缘份。当时正是数九寒天,剧场里刺骨寒冷。第二天,王文娟老师为志萍带来一件礼物――从香港带回来的一件薄薄的保暖衣,米黄色的中袖,可以贴身穿在戏服里御寒――王志萍感动不已。虽然拜了师,但其实几乎完全要靠自学。“当时要来上海,乘船要乘十七、八个小时,很不方便。主要是靠自己听录音。”
  那时,袁雪芬也去看了《长相思》,听说王志萍所在剧团解散,从定海文化馆被借调到舟山越剧团,一边叹“可惜了”,一边要走了她的联系方式。这边巡演还没结束,那边上海越剧院人事科就赶到定海文化局想要调人。定海方面虚晃一枪,宣称王志萍已经调往舟山越剧团。舟山越剧团也极力挽留,飞快地为她办好了手续。诸多因素下,王志萍错失了第一次进上海越剧院的机会。
  1985年,上海越剧院红楼团成立,把全国各地徐、王流派的优秀演员召集在一起,举办“徐王流派展演”,轰动一时。王志萍在其中表演了《春香传》、《慧梅》等片断。1986年,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王志萍又夺得榜首,一夜成名。第二天出门,满大街的人都认识这个“小宁波”,争相与她合影。
  在王志萍的越剧之路上,爸爸是个重要的角色。从小爸爸就对志萍寄予厚望,她到处演出,走到哪里父亲跟到哪里,每次写信就是三句话“作风、身体、工作”。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到上海来之前,王志萍都没有谈过恋爱。正式拜师也是志萍爸爸提出的。特别是在王志萍来上海这件事上,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才流动远不如今天这样常见,各剧团对辛苦培养出来的台柱子当然多方挽留。回忆起从舟山到上海的过程,王志萍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说,来还是不来,你做一个决定,来的话,这里一切帮你安排好。”在志萍爸爸支持下,志萍留下一封信“逃”出了舟山。“一个同学悄悄用摩托车把我送到码头,什么行李都没带就上了船。因为怕别人知道,爸爸都没有来送我。”轮船离开码头时,王志萍嚎啕大哭,“离开了这个地方真的觉得非常不舍。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场“挖墙脚”的风波,导致志萍的同学被开除,志萍爸爸也面对了很多压力。“我老爸说,一切罪过我担当”。
  一进上海越剧院,王志萍如鱼得水,接连排演《追鱼》、《梁祝》、《孟丽君》、《红楼梦》、《神王恋》、《是我错》、《情洒罗山》、《皇帝与村姑》一系列王派大戏。虽然离老师最近,但在她看来,在众多学生中,王老师对她在戏本身方面教得比较少――“我领会快,跟在她身边看的也比较多。但是有什么好的演出、画展什么的,她都会带我去看的,这种方面影响更多一些。”王志萍学戏非常主动,无需费心督促,自己就像是上满了发条的闹钟,走个不休。王志萍坦承自己的性格有点叛逆,敢作敢为。当时的演员大多没什么主动性,团里给什么任务就演什么角色。王志萍逐渐开始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人家都说你像老师,想有所突破的想法就特别强烈。演《追鱼》的时候,加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拔麟时表现鲤鱼精疼痛难忍的挣扎的动作、一些外化的肢体语言,这些都是到上海后才去琢磨的。”排演《皇帝与村姑》时她本来扮演女主角,但觉得村姑类的角色自己早就驾轻就熟,没什么挑战性,提出干脆一饰两角,独演真假张桂兰。
  就在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志萍做出了辞职远渡、随夫留学的决定,一如当年跳上舟山到上海的轮船。就在出国之前,她还救了一次场,当时她生完孩子还没满月,越剧院编剧吴兆芬找到王志萍家,说因为一位演员无法及时回国,希望她顶替一个星期后在香港的演出,其中不仅有全本《红楼梦》,更有一个她从未排过的新创戏《紫玉钗》。王志萍在三天里把戏背熟,第四天就进了排练厅连排,说起此事她至今引以为豪:“整个越剧院目瞪口呆,没有不服帖的,我老师也很自豪。我从小就是顶戏演员,记性也好。就是刚生好孩子二十八天,走在地上人还在发抖,现在看当时的照片,还有一点点虚肿。”香港演出结束后,王志萍直接去了日本,“剧团里非常不舍,老师也很伤心,走得很痛快,年轻嘛,出去走走再回来,也没有想太多。那时候不是信息时代,后来才知道,很多观众都很伤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