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浅析白银地区文化发展滞后的因素】功率因数滞后
 

【浅析白银地区文化发展滞后的因素】功率因数滞后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4:13 影响了:

  [摘要]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对于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白银市,尤其需要如此。   [关键词]白银地区;历史文化;历史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29-02
  
  白银历史悠久,从考古发现看,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白银真正的文化教育始于明中叶,后经不断积淀,形成了白银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秦汉、隋唐文化不曾在这里积淀,不曾在这里留下丰富的遗产呢?是什么原因使曾是丝绸之路枢纽的白银不曾在中外文化交流与激荡中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构成永恒的历史记忆呢?
  从地理位置来讲,白银自古就是边陲之地,是沟通河西、西域与关中的咽喉之地。作为边陲之地,文化的边缘化是不难想象的;作为沟通河西地区及西域与关中的咽喉之地,其价值体现在桥梁(码头)作用上――经济文化因商旅的加入而兴盛。当其桥梁(码头)作用失去以后,也就是商机失去以后,再也留不下这些商旅,这里自然会逐渐变得萧条。过去的古渡口、古城堡,曾经的辉煌,而今基本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无不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从自然生态环境来讲,白银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相对比现在好,但生态总体上呈恶化趋势。不过在秦汉以前就属于荒蛮之地,这在人们对此地的描述中可见一斑。这里相对于秦陇其他地方更是干旱少雨,除沿河及泉水丰沛的地方自然环境较好外,其他地方都是山川、沟壑及荒漠,环境荒凉,人烟稀少。作为荒蛮之地,生存环境呈“点状”分布,人们大多生存在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好的沿河或泉水相对丰沛的地带,而大多地带呈沟壑或荒漠化,交通阻隔,世代居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自然使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近年来的情况,也无不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不仅导致本地在文化教育的投入不力,也导致中央政府在文化教育上投入有限,更影响到外来人员、资金的投入,文化教育被边缘化也在所难免。
  从经济生产来讲,白银在元以前基本上是游牧民族的驻牧之地,只是在汉唐时期,政府为加强边防,开始大量移民,进行屯垦,从而使这里进入农耕时期,农耕文明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手工业、商业贸易随着移民屯垦,建城堡、烽燧,以及丝绸之路的兴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本地文化的发展。但在随后的历史时期内复变成游牧民族的驻牧之地,此兴盛之地必然面临荒废的情形,如历史上乌兰道的荒废造成乌兰城的萧条与荒废一样。乌兰县本是关津渡口堡寨,以接待过往客商、互相交易为主,县城的财政收入主要为过渡税及商品交易税。但在唐末吐蕃占据会州后,乌兰道逐渐荒废,从而造成乌兰城的萧条与荒废,致使白银地区经济呈现农牧交替,甚至牧大于农的状况。这样一种状况,很难促进经济社会的文化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历史上边关问题一直是统治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地处边塞之地的白银,可能价值导向上不如内地那样形成一种重文的风气。相反,尚武之风盛行,这在一些历史记载中就可看出。《汉书・司马相如传》对于边郡之民闻警即动、迅速集结出击保卫家园的精神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惟恐居后。触白刃,冒矢石,义无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此乐死恶生,非编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另外,汉唐又是一个“英雄时代”,特别在唐时,在边疆地区建功立业成为一些知识分子的梦想,有许多知识分子弃文从武,身赴边关,成为当时的一种时代精神,这无形中也影响到地处边关的将士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相反,尚武则成为一种传统,凝结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积淀为人们性格的一种特征。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就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但作为一种普遍的民族精神只是到宋时逐渐形成。自宋时,使其逐渐条理化、系统化,文化教育制度逐渐明晰化,被全民普遍重视。因此,作为被西夏所统治、后又被蒙古人统治的白银地区,只是到了明中叶后,随着边事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文化教育事业才真正在政府的重视下被提到议事日程,从而开启了白银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新的一页。
  从社会环境来讲,白银地区久处边徼之地,战事频繁,在历史上几乎找不到百年的太平盛世,从而影响到文化的传承。
  可以说白银地区的文明在发展与破坏中交替进行,历史上文化的积淀可能因一时的战乱、兵患毁于一旦,从而不得不重新开启,而这又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才能恢复到过去的文明状态。如西汉积蓄100多年的文明,到东汉中晚期,由于朝廷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甘肃羌民多次发起反抗民族压迫的起义和斗争。其中大规模的起义有三次,前后延续60多年,东汉政府倾全国之力加以镇压,给甘肃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白银更是不例外。再如金元之际,会州为宋、西夏、金的交界地带,近200年争战不息,会州城为西夏主李继迁率兵攻破后纵火焚毁。其后,金兵南下,西夏与金在会州境内进行了几次残酷的战争。蒙古兵南下,金将郭虾嘛坚守会州孤城,抗击蒙古兵三年,会州城官署居民因之付之一炬,城垣残破,周围居民或死或逃,其地已近空无人烟。这一次次经似毁灭性的战争破坏,无疑是导致白银历史悠久,但文化积淀不厚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民族政策来讲,在传统社会里,汉唐时期民族政策是积极有效的,特别是隋唐时期,由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本身是由汉化鲜卑、关中“郡姓”和其他地区人士形成的,胡汉姻亲的密切关系又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所以,民族偏见少,而秦陇地域民族杂居错住的客观存在事实,直接促使统治者能执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抛弃“夷狄不与华同”的民族歧视观念。清时,虽然政策中存在民族歧视与不平等的规定,但总体上也是处理民族关系相对成功的一个朝代。但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出现失当情况,从而导致民族矛盾加剧,引发社会动荡。如前所述,在东汉,由于对少数民族实行歧视政策,引发羌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达60多年。元时,实行的民族等级政策,导致蒙古人与汉族及其其他民族的尖锐的矛盾对立。蒙古族不像别的民族那样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和平共处,而选择的是部落的形式或群体集体行动。这样一种情况在白银境内维持了133年(1236~1369)。清同治年间,由于民族政策适当,在西北又引发回民几起大规模的反清斗争。所有这些都是导致白银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政治角度讲,文化的兴盛与一定时期政治导向或政治运动有密切关系。明清时期,白银地区文化教育之所以得到一定发展,与统治者的重视不无关系。而今天文化教育的落后,与“xx的政治运动有着极大关联。“xx”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灾难,直接导致中国文化教育的落后,经济社会发展失去良好的机遇,白银地区也不例外。
  从人口构成来讲,汉时实施屯垦移民,迁徙之民一部分是各地生活极端贫困的农民,一部分是刑事犯或政治犯。他们来到这里一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二是不得以,三是想建功立业。这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只是到了明代,随着宦游定居者的增多、商贾的云集以及肃王府迁至兰州,军功世家大户的兴起,才逐渐改变了白银地区的人口结构,改变了白银地区文化发展的落后状况。
  文化落后不等于说历史上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积淀,没有形成对后世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只是此影响以一种隐形的状态存在,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精神品格及风俗民情,还有一些以非物质文化形式存在。如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多事的边关,养成人们勇猛尚武的个性;与游牧民族的冲突、融合,形成胡汉兼具的风俗习惯等。
  
  [参考文献]
  [1]李金财主编.白银古代史略[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葛承雍.中华文化通志・秦陇文化志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天津:东方出版社,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