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多媒体教材设计中的审美把握与艺术构思] 设计审美创造的构思过程
 

[多媒体教材设计中的审美把握与艺术构思] 设计审美创造的构思过程

发布时间:2019-01-11 04:02:55 影响了:

  摘要:该文详细论述了如何通过多媒体教材的画面艺术设计,提高多媒体教材制作水平,多媒体教材设计中画面的特殊表现性以及如何在教材创作中进行审美把握。   关键词:多媒体教材;电子教材;设计艺术;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12-01
  Aesthetic Grasp and Concept Art in Multmedia Educational Materials of Desgining
  WONG Jie-min,ZHANG Sheng-hua
  (IT Center,Jiujiang Universitiy,Jiuj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tailedly introduced how through the multimedia educational materials of picture art design,Raising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educational materials,Multimedia Educational Materials Design in the special performance of the picture and how the materials in a creative aesthetic grasp。
  Key words:Multmedia Educational Materials;Electronic materials;Design Art;Courseware Production
  
  1 多媒体教材需要艺术表现
  
  多媒体语言的基础是视觉画面,它用动的和静的画面表达思想、理念、情感,传递知识信息,是一种形象化的传达,它具有现场感、真实感、丰富性和多意性。
  正因为多媒体以视觉画面为主的媒体特性使其具有了类似于摄影、绘画、影视的艺术表现功能,也使多媒体教材的艺术性表现成为可能。因此,要把一部多媒体课件创作得完美,赋予严肃的科学理论思想以趣味实现“寓教于乐”,提高课件制作质量,就得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课件内容与表现形式几个方面考虑。具体讲,就是从老师编写的文字稿本与编导的分镜头拍摄、编辑脚本,从文字的叙述与画面的把握方面考虑。尤其要对影视艺术中的视觉表现、视觉结构、摄像理论和方法进行大胆借用和研究。
  
  2 多媒体教材中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在多媒体教材中,内容指我们在教材中要向学生讲述的某一门具体课程,而形式则是多媒体教材所包含的画面、文字、动画,所听到的解说、音乐等等可感知的一切。为了使教材内容的表达艺术化,必须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教材内容(处于文字状态)本身的逻辑性、完整性和结构形式;二是教材将采用什么样的媒介载体(电视、计算机、网络还是幻灯片);三是文字教材(或文字稿本)的多媒体艺术表达。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讨论的关键。在多媒体教材制作中,内容是既定的,不可选择和不可更改的,而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选的和变化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教材内容、题材和读者对象等探索最佳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教材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将文字的东西转化成视听觉媒介的过程,不仅是从内容走向形式的过程,而且要将传统教材中的定理、定律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图像、运动场景、动画、声音等形象元素。多媒体教材创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翻译”,要把抽象的内容“翻译”为有趣味的形象化的视听觉形式,使知识的传达更形象、具体、真实,具有强烈的直观性。要把文字的东西“翻译”成画面。当然,这种“翻译”不是照搬和转换,而是一个再创作过程,这就为教材的艺术化表达提供了条件。
  
  3 多媒体教材蕴涵着审美设计
  
  由于多媒体的基本语言是视听语言,听在严格意义上讲又属于文字语言范畴,所以多媒体教材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便集中在视觉设计,即画面设计上。下面以电视教材分镜头画面设计为例,对多媒体教材制作中如何实现审美设计进行简要论述。
  电视教材制作一般分三大步骤:① 分镜头剧本设计,② 摄像和音视频素材采集,③ 编辑合成。
  无论是多媒体教材制作还是其它影视作品创作,分镜头剧本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是体现设计主题、旨意的纲领和指导整个制作工作的蓝图。它的基本任务是按视听设计规律、用视听语言把教师编写的文字教材转化成可以指导拍摄和编辑教材脚本。首先,设计者(编导或导演)必须对教材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领会教材内容要点、难点、兴趣点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其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和心理进行规划设计。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一部很出色的文字教材,制作成电视教材却并不出色。其中原因除了电视教材设计人员对电视画面语言不熟悉之外,还有对电视语言与文字语言在叙述结构上的不同缺乏认识。例如一般自然科学文字教程大多按照序论、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原理论证、应用、总结这样一个逻辑编排,对于文字叙述语言来说是较完美的组织结构,但对于以视听为叙述语言的电视教材却未必最好,也不一定科学。文字语言有文字语言结构的规律和美,画面语言有画面语言的逻辑和审美,这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视像规则是按照视觉的观看、欣赏,按视觉的运动流程和“理解”进行的,它是“形象”与“形象”之间组织排列连接的规则,与抽象的逻辑连接虽有相似之处,但却不尽相同。在电视教材分镜头剧本设计时就是要用画面语言、镜头语言,按视听审美的规律对文字脚本进行段落语言的重新调整组织,以体现教材内在的结构美。当结构框架确定后,就是对具体的画面设计,包括解说词、音效设计问题。画面设计包括被摄体、场景、光线、色调、景别、运动方式和画面持续时间等。如果需要动画,则要进行动画形状、色彩、运动路径等设计。
  为了实现画面设计中的审美,首先要选择准确的画面语言,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画面。“最富表现力”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能清楚准确表现学科内容,其二是具有视觉上的趣味或更深层的含义。例如在物理学上讲述“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现象时,就有许多可供选择的镜头画面:下落的雨滴、从高楼上掉下的花盆、由塔顶抛下的铅球、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等。到底哪一个镜头更有表现力呢?这就要看教材在这一部分论述的要点和整个课件追求的风格。若重点是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则镜头宜采用塔顶抛铅球(因为伽利略就是在比萨斜塔上用此方法验证了加速度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若主要讲引起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则宜用苹果落地(因为牛顿正是通过对苹果落地现象的观察才推断了地球的引力);若要以音响作为连接镜头的主线并追求一点诗意,那么最好用房檐上的滴雨;若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惊悚效果,“花盆”则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因此,电视教材中所谓好的画面,并不是那些漂亮的、鲜艳的画面,而是与内容相符、具有表现力、说服力又能引起人的兴趣的画面。
  另外,“和谐”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实现多媒体教材的审美设计,还必须在分镜头剧本画面设计中追求“和谐”。就电视教材分镜头剧本设计而言,它包括画面与声音的“和谐”,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和谐”,画面内部和谐,景别之间、运动节奏、色彩之间的“和谐”等。
  从多媒体教材创作的实施来看,为了实现教材表达中的形式美,首先须从教材的整体策划和编导理念入手。编导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表现方式和风格起着统领作用,因此,编导的理念、艺术造诣和审美趣味都会影响教材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准。和谐、统一、平衡、变化、冲淡、呼应等都是美的观念,指导剧本写作,规划每一个分镜头和每一个动作的设计,才能在制作中实现美的表达。其次,由于多媒体是以视觉和听觉为主的表现形式,所以应当加强对视听觉艺术的研究,尤其要重视对视觉主体――画面表现语言的研究。严格讲,对于多媒体教材的审美把握实质就是对于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视听觉的审美把握。画面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它具有可视性、形象性、具体性、象征性、生动性等特点。对于画面特点的把握,有助于在教材创作中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的视觉优势,有助于教材内容的表达。
  
  4 求异心理与审美
  
  求异,意味着变化和丰富多彩。人们总是把求异与趣味性相联系。在多媒体教材创作中,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画面创意,所有这些都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惊叹。但多媒体教材中对于艺术表现的求异不能随心所欲的,“求异”必须受到内容的严格制约和视觉审美的严格制约;求异的目的不是脱离所表现的源(内容主体)另辟蹊径,而是站在另一个新的角度更贴近“源”,表现“源”的美。这个新的角度就是我们应当选择的视点和审美角度,也是我们创作多媒体教材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换句话讲,当教材内容确定之后,如何选择表现角度,选择什么样的表现角度就成为主要问题。
  选择艺术的、美的表现角度意味着我们应当紧紧围绕表现主题,充分发挥想像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并尽可能多收集视觉素材,按照素材与素材之间内在的和外在的、逻辑的和形式的联系进行整理归纳,为教材的媒体表现做准备。视觉素材必须能正确的、完整地揭示教材的内容,能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内容。对于以视觉为主的多媒体教材而言,一段文字,一个概念也许有多种视觉表现形式,但如果有一种形式既能充分揭示主题内容,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这种表现形式就值得我们寻找和探索。
  
  5 结束语
  
  总之,只有对教材的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多媒体教材的创作过程中,剧本编写、分镜头设计、图像拍摄、画面构图中做出符合读者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判断,才能创作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教材,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材的优势,而这正是我们在多媒体教材创作中探讨艺术表现形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2]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文艺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