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改革浪潮下的高职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高职和专科一样吗
 

改革浪潮下的高职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高职和专科一样吗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2:38 影响了:

  摘 要:在职业教学改革中,语文因为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错误认识以及学校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等原因而成为教学改革中待宰的羔羊。面对如此境况,语文学科从语文的性质、中国文化的传承、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结论,语文必须留下来。那么语文要留下来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语文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教学理念 个体发展 文化传承 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而很多基础性课程在本轮改革中就成为了开刀的对象,即将面临减少课时,甚至是被取缔的命运。作为高职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程,在这场大改革中将会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模式阶段,内容狭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显得落后而陈旧。信息技术革命后,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新型的教学媒体,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也更为生动。目前大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通常出现“僧多粥少”或者“无人问津”的局面,所以教学还只停留在原始的口授笔记的层面上,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错误认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若干年的学习反复地抄写生字、分析语段、背诵等内容,已经使他们产生了学习上的“审美疲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过于狭隘,认为语文就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有些学生轻视语文,认为从我开始讲话起就是在学语文用语文了,这太容易了;甚至有学生这样和我说:“老师,我从来不复习语文,也没有考不及格。”这是一种轻视语文的错误认识。总之,各种错误的认识,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3.学校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目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急需培养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蓝领技术工人,在市场的要求下,很多学校纷纷把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放到了第一位,各类高职校开辟了大量计算机机房,引进了大批量的机床,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使教学资源的配置向技能型课程倾斜,缩减了语文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量。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不断增加实训课时,而压制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性课程的课时。
  在如此情况之下,语文课程似乎成了高职课程目录中可有可无的鸡肋。难道真要将语文从高职课程中作为“不良资产”剥离吗?难道她真的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二、高职语文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高职校已把语文课程视为鸡肋,但语文课程依然有她存在的必要性,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必须存在,同时语文课程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
  语文是语言、文化的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即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是“国文教学有它独当其任的任”①。而“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语言和人是俱在的,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应沟通交融,互渗互透”。②因此,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二)语文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拥有浩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而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自古如此。中国西周时代的学校普遍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科课程,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学术的推崇,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隋唐开始有了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很多篇目都是传诵千古兼具思想性、文学性的佳篇,可以说语文课程是承担着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担。
  (三)语文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教育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让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活动。高职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绝不是制造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到学生以后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更要培养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文化的时代青年,而非只懂生产不懂生活的“机器”,“语文用于思维用于交际用于承载所以重要”③,我们必须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向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在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学生个性塑造与思想解放的使命。2001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潜能。而语文教材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语言文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综合性人文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从语文课的性质、文化的传承,还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指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语文课程必须存在,但是,高职语文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呢?
  
  三、高职语文改革方向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要求语文课程设置更全面地担负起人文学科的重担,并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技巧,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载体。
  以下是教学改革的几个方向:
  (一)改变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
  传统的课堂环节设置包括: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和小结这几个环节。温故知新固然重要,但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我们应当拓展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教学环节模式。新的课堂教学环节应是:1.资料收集,2.资料共享,3.师生设疑讨论,4.学生总结所得这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环节资料收集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机房上课当堂解决。第二环节资料共享是利用课堂10到15分钟由学生将他们收集到的材料向全体学生汇报。第三环节师生设疑讨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生提出自己收集材料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是对其他同学材料的质疑,或者是教师从全局把握,为学生点出问题的关键,再由学生思考作答。传统教育模式的导入、新授和练习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一种方式,而新的教学环节设置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环节是学生总结所得。在这一环节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教师总结,学生再一次被动听取内容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做过试验,学生通过回顾不仅把内容重点加以复述,而且还能结合自身体会讲出不少新的体会。比如在学习《西岳群英谱》的过程中,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认为他们学习到了平叙的记叙方法,学习到了四军医大学员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到五岳等文学知识,还体会出了人与人之平等民主的思想观念(张华事件),以及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对极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等许多不同的深刻见解。如此看来,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催化学生思想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既满足了课本知识学习的要求,又满足了个体成长成熟的发展要求。
  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增加了学生的参与量,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接触面,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就完成了。
  (二)改变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一支粉笔打天下,而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的教学媒体逐渐增多,教师应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会和体悟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从而变枯燥单一的口头讲演为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如《游黄山》等篇目,就可结合黄山风光的资料影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再结合课文内容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语文是单一的工具性学科,或者是单一的人文性学科的错误认识。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不论是偏向字、句、篇章的教学,还是偏向思想认识教学,或者是偏向文学欣赏的教学,统统都是忽略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个概念,都会让语文教学钻进死胡同。
  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体的传统认识,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切忌“满堂灌”和“一言堂”的现象。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她的课程性质和她所承载的特殊教育意义奠定了她长期存在的要求。同时语文课程发展到现在也积聚了不少弊端,只有改掉这些毛病,才能在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也要积极地转变思想,提高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将语文课的特性发挥出来。语文课程通过改革将更完善、更健康得发展下去。
  
  注释:
  ①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5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第8页.
  ③陈日亮.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交流论文,199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