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历史课堂教学贵在“活”]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历史课堂教学贵在“活”]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发布时间:2019-01-14 04:17:10 影响了:

   [摘要] 课堂导入,方法很多,但一个全新的、巧妙的导入,能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角色,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导入 问题设计 教学形式 课堂小结
  
  一、课堂导入要“活”
  同样的课,有的老师讲,娓娓动听,似春风化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而有的老师讲,则枯燥乏味,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甚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教师没有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及优美的课堂语言去感染学生,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不能时时处处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趣味化?如何将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富有动态美、变化美?这是我在历史教学一直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贵在“活”。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我在设计“江南地区开发”这节课的导入时,没有用传统的问题式、音像资料、歌曲法导入,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图片“一只三条腿的鼎和一个三国实力比较表。鼎在前面学习古代青铜器时,学生对鼎已经比较了解,知道鼎除了表示古代煮事物的器具外,还是王权的象征,当学生一看到这只三条腿的鼎时,会自然而然联想到上堂课刚刚学过的“三国鼎立”的形势。接着我说:“鼎的三条腿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我们再观察一下三国实力比较表,不难发现哪国实力强,哪国实力弱,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三国的不同命运,那么到底是谁最终完成了三国的统一呢?”通过这样一幅生动的图片、一目了然的表格,和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比较巧妙的把学生带入了本节课。
  这样设计的新颖灵活之处在于:生动、形象、直观,又贴近学生实际经验,因而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设计要“活”
  我们知道,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好问题,不但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问题设计应高度重视,不但要做到层层质疑,步步发问,环环相扣,而且要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多变。首先,问题设计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我在设计本课时就有“合作探究”、“感悟历史”、“放飞你的思维”、“能力拓展”等多种形式;其次,问题设计的角度也要灵活多变,尤其要注意反思性问题的设计,同时对当今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也要给与充分的设计,同时对当今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也要给与充分关注。例如,我在讲述“西晋的兴亡”时设计了“合作探究”问题:“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接着一个“感悟历史”的问题:“从西晋的灭亡中,我们应该得到怎么样的教训?”在学习“淝水之战”时设计的“放飞你的思维”的问题:“前秦拥有80万兵力,在淝水之战中却被只有8万军队的东晋打败,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你从前秦的失败中得到什么启示?”以上问题都渗透着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和反思性教学,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辩论、感悟,不仅突出了重点,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而且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史为鉴”的育人功能。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重点和难点的框题时,我设计了下面的“能力拓展”问题:汉朝以后,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造成变化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江南开发的影响如何?结合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谈谈你对开发大西南、大西北、北大荒的认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讨论,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国家发展的主人翁责任感,激起了他们为改变边疆地区的面貌、为祖国的更加富强而发奋读书的思想感情,即突破了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从而达到了历史教学的育人目的。
  三、教学形式要“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根本目的已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通过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说到底本质上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创造的事业,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来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品质的人,并不断生成与人的生命同步发展的崭新文化。”可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按照教师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抛弃过去那种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民主的、开放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我在本科就充分运用了思考、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模式,还设计了“小小故事家”、“梦想剧场”等栏目。如在学习“淝水之战”时,让学生讲述“淝水之战”的故事,并让学生说出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讲述成语故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由来。通过以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即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体理解了历史、感悟了历史。
  四、课堂小结要“活”
  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对于课堂目标的实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虎头蛇尾”或“善始无善终”的课是决不能用“成功”二字来评价的。课堂结尾形式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教师的个性等因素来确定,决不能整体划一。本节课头绪繁多,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知识擂台赛。首先出示自制图片:“○”填政权,“◇”填战争,“△”填特点,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用不同颜色的色彩填充,比赛哪组填的最多最准确,即为优胜组。这样小结,既寓教于乐,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古诗《忆江南》,并以江南风光为背景,同时播放《忆江南》歌曲,学生或哼唱歌曲,或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诗句。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不但升华了本节课的主题,也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节课的小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样的历史课堂定会是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