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如何消除小课题研究中的“怪”现象:都市之刷怪升级
 

如何消除小课题研究中的“怪”现象:都市之刷怪升级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2:30 影响了:

  小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课题研究本身必要的研究,出现了虚幻、假化、空泛的现象,导致小课题研究缺乏生命力。笔者认为,要让小课题研究生命力永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少虚幻,多真实
  
  一些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参加小课题研究,教师也为了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效益,就随便申请一个研究项目,一直到结题时主研人都不知道课题的内容,一般都是第一主研人一个人在研究。上级教育学会规定:没有参加小课题研究且没有结题的不能将教研文章送去参评。这就导致了小课题研究的不真实,使得一些学校把小课题的内涵无限扩大,和一些传统意义的一般课题和大课题混为一谈。有些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并不适合缺乏研究基础的教师来做,一线教师所选的小课题研究力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切入点要小,比如“如何构建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式研究”,因为其涉及面大,研究范围较广,就不能作为一个小课题来研究。在“问题即课题”思想的指引下,有些学校片面以为凡是问题就是课题,问题较小的就是小课题了。小课题并不等于小问题,小问题能不能转化为小课题,取决于小问题本身的研究价值,没有研究价值的小问题是不能转化为小课题的。学校管理者要把工作做实,只有站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彻底抛弃“资料迎检情结”,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轻装上阵,才能使他们满载而归。
  
  少假化,多鲜活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面临着若干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难点问题更是千头万绪。另外,各地因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学效益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我县教研室决定于2009年在我县范围内实施小课题研究,以引领广大小学教师积极投入教学行动研究,着手校本化小课题研究。其实,真正想做研究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纯粹是为了能使自己有文章参评获奖。因为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的小课题方研究并结题的才可参加一年一度的论文评选,这样学校不得不在对小课题研究的管理中,完全按照一般课题管理的过程对其进行管理,诸如教师申请、可行性评估、阶段性成果等一应俱全,造成了立项泛滥,行动没有,结题造假补材料等现象。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对学校、对教师毫无益处。小课题研究就是因为研究简单灵活、亲近教师而受到基层教师青睐,对小课题研究管得过细就会让其失去生命力。在管理中,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没有必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将小课题研究由无序整合为有序,而应该放在如何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由自发逐渐引向自觉,研究方法也应灵活。小课题研究强调个人反思,但绝不拒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笔者以为,教育教学研究本身就没有“单位”之分,我们可以打破教研组、年级组、学校、区域甚至时空界限进行研究,比如可以采用网络教研的形式,自由组合成为研究团体。灵活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带来愉快的研究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效益。
  
  少空泛,多精益
  
  由于在过去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存在对课题研究神秘化的倾向,许多基层教师对课题研究是望而却步。而一些管理者在引入小课题时,自己就没有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实施起来也就比较模糊、空洞。小课题研究具备“小、精、实、新”与“短、平、快”的特点,最适合一线教师进行研究。但在短短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里,课题负责人在结题报告中的夸大其词,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教研文章获奖多少篇,某某教学模式已经确立等等。实际上小课题研究缺乏一定的指导,老师们也是在盲目地边走边看,到了结题时胡乱组织材料应付结题,造成了课题研究的空洞化。小课题研究,同样拒绝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有时候,切入点小的小课题也能够挖掘出大的“金元宝”。任何教育教学研究都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都需要精益求精。有了一定成果不能戛然而止,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小课题研究说到底是一种行动研究,它因小而专,因专而精,因精而实。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