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0:21 影响了:

  摘要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是教师巧妙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它比较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知识建构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要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指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一、呈现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地去学习。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体现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其次要体现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的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么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要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
  
  二、实现任务
  
  任务提出以后,当然需要实施,实施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环节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习惯来决定。我在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
  2,提出任务,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3,自主学习,不是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要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利用、评价有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由同学讲解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教师最后补充说明;巩固练习,巩固这一节课学到的知识。总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或技能。
  
  三、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取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教师要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
  同时,在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评价方面我作了许多探讨,结论表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比较客观一些,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相当难以衡量。所以我主张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各有侧重。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参照评价项目内容,逐项给予自己的评定,并在作品之后,或学习体会之末,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或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团给予核实(活动类)或教师给予检查评定(平常)。
  评价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师如何利用这些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如何利用它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成学习目标,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评价标准的设计以及如何操作实施都是值得关注的。
  
  四、总结归纳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因此,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个课时及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比如软件的使用,有许多操作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如先选定,后操作;复制;移动;粘贴……)学生学习了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找出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和区别,再尝试让学生去探讨使用一些软件,自己去摸索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当然,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知识、学生、教师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