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框架复习法的运用问题及对策]
 

[框架复习法的运用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0:25 影响了:

  “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是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体系,这种编写体系,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就知识目标而言,其知识体系不如旧教材严谨有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当吃力。
  
  一、政治学科运用框架复习法的常见问题
  
  1.照抄照搬、死记硬背他人知识框架,未能将知识内化
  现在,几乎每本复习教辅书籍中,都会在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解析部分,配备知识框架图,但这些知识框架图未必适合每位教师和学生,因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习惯等不同,对知识问逻辑体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本着良好愿望让学生设计知识框架,想通过让学生设计知识框架来化繁为减、减轻他们的记忆负担。但许多学生并未理解老师教他们设计知识框架的意义,在对别人知识框架丝毫不理解的情况下,为完成老师F达的任务,随便到某本教辅书上找了某个框架,照抄下来,交给老师。最终的结果是:这看似非常漂亮、完美的知识框架,因它并非学生本人所熟练操作,到实际运用时,他们的脑袋照样一片空白。
  
  2.抓不住知识要点,未能将知识简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政治科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全面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时政视角,良好的逻辑思维,流畅的语言表述等。在考试内容上,可以说是点多面广。优秀的学生能够驾轻就熟,从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点,导致学习收效甚微。这部分学生念了很多、答了很多,但往往抓住的是细枝末节的小点知识,而未能将这些小点知识简化成要点知识。他们缺乏将书本念薄的能力,实质是缺乏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粗糙掌握知识,未能将知识细化
  知识框架有它最大的的优点,那便是能化繁为简,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考虑问题全面化,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但笔者认为它有很大的缺陷,那便是将知识简化后,使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对知识做不到精确掌握。因构建知识框架,会将许多知识掐头去尾,留下关键字眼和条条框框,学生如果要把它们表述出来,就得重新加工润色,即把已经简化的知识进行细化。但对于许多学生,这细化的过程和简化的过程一样困难,简化时,他们不知要点在哪里;细化时,他们不知如何为要点添加主谓宾定状补,如何结合材料或删或增或改词语。
  
  4.原理大包抄,未能优化选择知识
  知识框架犹如一个个箩筐,将许多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装了进去,但运用时,必须根据问题及材料挑选出最适合的原理知识来作答,达到课本原理及材料分析的有机结合。但学生往往抓不住题目要求的中心和关键,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弄不清答题的知识依据和设问指向,对知识框架中的知识不加任何选择,实行大包抄,大量罗列原理。
  
  二、提升框架复习法实效的对策
  
  任何方法,都必须从教材、教师及学生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使该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有如下心得:
  
  1.精讲主干,化繁为简,以教师信心带动学生信心。以教师内化促使学生内化
  知识内化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关键,从教学角度来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是教学的关键。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教材提供的知识结构没有联接点时,教师必须在新旧知识间架设桥梁,为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提供条件。笔者与学生交流时了解到,他们之所以照抄照搬、死记硬背他人知识框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能否构筑知识框架缺乏信心,看到教辅中知识框架那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长箭头、短箭头,他们就心里发虚、头皮发麻:我能够这么厉害,想到并掌握这么多知识点?并能将知识点这样融会贯通么?如果他们不克服这种畏难情绪,便不可能自主去构建知识框架并将知识内化。基于此,教师化繁为简的功夫对于树立学生信心相当重要。高中政治教材,涉及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数十上百,它们是学好政治学科知识和解答政治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面广量大的概念、知识,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是不太现实的。根据“政治科考试说明”和“文综,,考试的要求,纵观这几年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的政治试题,呈现一个显著特点:突出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抓住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而后鼓励学生在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拓展。应当鼓励学生,框架内知识,不在于多,不在于漂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是自己的东西。
  而要树立学生信心,教师对自己也要充满信心。或许,名师们经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及实践,他们的知识框架,确实比自己的要全面精美。但是,名师们的框架,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名师们的思路,也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方法、知识框架,才是最好的。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本人要树立足够的信心,将知识内化到出神入化程度,非一日之功,需要耗费不少心血方能达到。作为高三政治教师,做好如下几个工作笔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1)时刻关注时政信息是对政治教师最基本的要求:(2)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才能确保复习的方向;(3)至少认真完整做一遍近三年高考试题能够让我们基本把握出题的规律;(4)加强校内外教师问信息及资源的交流共享,可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并避免思维的定势僵化;(5)根据各方信息,根据自己学生情况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纲要)、典型题例练习、学生易错点分析,可让自己的教学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总而言之,当教师对每个知识非常有感觉时,就会很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感觉。犹如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作品或表演要感动观者,必先深深感动自己。
  
  2.教会学生加工知识的方法、策略
  学习动机和加工知识的方法、策略两者是构成学生主动加工活动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学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不想做;二是不会做。任何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实施。其次,就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教学生用框架复习法时,笔者往往教他们如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1)简化知识的方法
  ①抓标题法。教材的模块标题、单元标题、每课的课题、框题、目题如果将它们很好地合并起来,本身就是很好的知识框架体系,笔者往往指导学生仔细琢磨这些标题,用这些标题串联相关的知识点,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标题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笔者教学生由这一标题串出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文化的传(传播交流――传播途径手段、文化多样性意义、态度、原则、文化应如何交流)承(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表现、特点、影响、继承与发展关系、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如何做)与创新(意义、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方向)。
  ⑦抓主体法。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知识,都有其主体的落脚 点。如《经济生活》,其主体主要为国家、企业、个人。《政治生活》主要为公民、政府、政党、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文化生活》及《哲学生活》主要为国家(政府)和个人。由这些主体也能串出许多的知识。
  ③归同法和归异法。许多知识混在一起时,学生便容易混成一团,这时便需要教师精巧地进行点拨,帮助他们归纳出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a如四个模块,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一个共同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归属文化这一块),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均要和别国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吸收他人优秀文明成果,但都不能照抄照搬。这是四个模块的共同点,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分别特在何处?这不同点,便可指导学生归纳整理。   (2)细化知识的方法   ①“三w”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基本每个知识点都可引申出这三个问题。如国家宏观调控,可分解为三块知识:什么是宏观调控?为何要宏观调控?怎样宏观调控? ②经典语句积累法。政治高考考点两三百个,如果要求学生每个考点都大段大段地记忆,会让学生产生畏惧。但是,如果每天要求学生一个考点记一两句经典语句,一天几个,大概五个左右,他们便会觉得容易。如文化作用,我将它分解成四点: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对个人,要求每一点记住一句话: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个人――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个人,文化塑造人生。
  ③填空法。知识框架将许多知识掐头去尾,学生使用时,得为要点添加主谓宾定状补,结合材料或删或增或改词语,这对一些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同学,是一件难事。教师可指导他们经常用填空的办法来训练自己对主干知识的加工润色能力,即语言组织能力。如党和政府相关知识,可教他们填空加上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我国政府、国务院等主语及坚持、履行等谓语动词。国际组织作用,可填空:促进国际社会(或国与国)的交流与合作,调解国际社会(或国与国)的冲突和纠纷,促进国际社会(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优化选择知识的方法
  ①审“问”法,即问题需要用什么知识。要提醒学生,首先模块知识不能混淆;其次,看清是用框架知识还是具体某点知识,即我们经常说的挖坑还是挖洞。如“请你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分析材料”,就没必要把矛盾观点、方法一大堆东西都拿出来了。
  ②抓材料关键字,条件反射法。复习训练到后面,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对某些材料的关键字眼形成条件反射,作出快速反应,而不是在脑海拼命搜索某个框架知识,然后将框架原理进行大包抄,这样可减少大量思考的时间。如用哲学知识分析材料,若材料出现针对什么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可马上想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等相关原理;相关方针政策产生作用,可马上想到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作用等。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认为:“智能的核心是知识,凡是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则是本能:智能的本质是能够巧妙地运用知识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即实现知识内化。”框架复习法确实是很好的方法,但千万不要为了框架而框架,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地运用起来,这样,我们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