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宇宙科学的新思维探讨|三年级上册新思维科学答案
 

宇宙科学的新思维探讨|三年级上册新思维科学答案

发布时间:2019-01-28 04:13:08 影响了:

  摘要:作者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人生领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设:宇宙的本原乃是正宇宙和负宇宙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由纯精神构成的质量几乎为零的负宇宙同样五彩多姿。作者企图揭示精神运动的特殊规律。
  关键词:物质 精神 正宇宙 负宇宙
  
  一、宇宙的本原
  宏观宇宙类比于微观粒子的原子。
   质子n+
   原子核n+{
   原子(电中性){ 中子(电中性)
  电子n-
   整个原子是呈电中性的,其形状即电子运动的范围――可由三维空间坐标表示为接近球体的空间。这可看成是宇宙的模型。电子带负电,所占空间相比之下很大很大,而本身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其电量同其周围高速运动的电子的电量之和相同。从而使整个原子就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电中性状态。而原子核的质量却相比之下大得惊人,其所占体积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宇宙类比于这整个原子。我们可以把整个宇宙分为“正宇宙”(阳)和“负宇宙”(阴)两个部分,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
   所谓“正宇宙”就是人们通常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宇宙。人们可以测定其质量、运动速度、描绘其运动轨迹或揭示其运动规律等等。包括日月星辰,各种有生命活力或无生命的有机体和无机物。且可包括光、电磁波、磁场等。活着的人――即灵魂和躯体合二而一的人,无疑是正宇宙的主人和主宰者。
   “负宇宙”即人们常说的"阴间”、“天国”、“地狱”等灵魂的或精神的世界。有如老庄哲学中的“无”。它的的确确也是一种存在形式,并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它是同“正宇宙”同时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的。只不过目前人们还无法明晰它、无法掌握它的运动规律罢了。“正宇宙”和“负宇宙”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得寰宇之一统。
   于是,死后的灵魂确有归宿;于是,其质量几乎为零的“负宇宙”里的万事万物同样五彩多姿。
   二、灵魂论
   灵魂是“负宇宙”的主体。
   灵魂几乎无质量可言,如同电磁波、光粒子。人类可以感知它。灵魂的运动速率有任意性。可以要多快有多快,即无穷大;要多慢有多慢,即无穷小。
   灵魂可以借宿于生物体内(如人脑中)。于是,生物便有了灵性、有了思维。
   灵魂的存在影响着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兴衰存亡、乃至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灵魂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物质的乃至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隙。这样,它也就无孔不入,出入无阻。
   灵魂寄托于动物体内,乃至细菌、病毒之中,于是被寄托的物质也有了灵性。
  灵魂有灵魂的金字塔,如同生物有生物的金字塔。
  灵魂同生物体的结合,构成了运动的生命。一旦被寄托的生物体的结构损缺、直至破坏、死亡,灵魂便脱离而去,而去寻找新的去处寄托之。亦或自由飞翔、飘然似云如光。
  灵魂的幸福、快乐、痛苦和悲哀可以随生物体的某种物质行为(如生长、损缺、破坏、茂盛、枯萎、增大、减小等)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灵魂可以永恒存在,亦可以转瞬即逝。这一方面由某个灵魂本身的能量能力决定,另一方面受其他灵魂的斗争、共和而影响。无疑,宇宙间尚飘拂着各种各样的灵魂,但它们也有质的区别。有的确确实实在主宰和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和命运――即常言的神灵和魔鬼;有的却是自由天地、超脱一切或独立、或以集团形式活动着。
   三、神秘的粒子――灵魂光粒体
   当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时,认识了诸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多种微粒。无可非议,人们亦企图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所有的发生于自然界的问题。然而,对诸如“祈祷止雨”,“灵魂效应”[见美国阿维德・门罗著《神秘大观》(冯卓研等译)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和“特异功能”等许多自然现象的解释却望洋兴叹。对《易经》的预测准确性的解释更是无能为力。
   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深入。对任何现有理论的固步自封和对任何新假设理论的极力排斥都是与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诚然,非科学的东西必将被历史的巨轮碾碎和被抛弃之。
   科学史上,曾有过基督教义对哥白尼为代表的日心学说的极力排斥;苏联的遗传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违背马列主义的而遭受冷嘲和批判。等等。这些都是历史的悲剧。但最终真理是扼杀不了的,它会为人类的文明闪耀光彩的。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毅然决然地写下此文,供同仁们批评和参考。
   设:“灵魂光粒体”是充斥于宇宙的一种极小极小的微粒,人们无法触摸它、观察它、描绘其运动规律,而只能感知它。这种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远胜于电子,然而它的能量却相当大,它能摆脱任何物质实体的束缚而飘然似云如光(犹如人造地球卫星在超过第三宇宙速度时即可抛离太阳系一样)。――即它的运动速率可以超过光速乃光速的n倍(n可为大于1的某一实数)。这种微粒是意识和智慧的源泉。做为微粒的个体,它永恒而不朽。于是,当人们进行心灵呼唤时――如同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键盘――这种光粒体便会欣然光临,且会通过对求问者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推导,如《易经》预测即可通过《易经》这部先灵们(血肉之躯死朽后灵魂可以飞向别处,即物质不灭,精神亦不灭)创作和精通的书籍上的有关文字,让求问者去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同理,以上谈到的一些自然界难解之谜亦可以求解了。于是,不难理解,人类的,物质世界的命运常常受“灵魂光粒体”的制约;“灵魂光粒体”这种精细的物质微粒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确实在主宰着宇宙的一切――犹如电子在主宰着一切化学反应一样。
   四、太极及其正反物质的关系
   《易》曰:太极生两仪。即无穷小的质点“太极”可以分解出物质(阳)和精神(阴)两个世界:即正宇宙和负宇宙,正物质(简称物质)和反物质。太极无疑是正负宇宙的中心。它在何处?也许在地球或某行星的中心,也许在太阳或某恒星的中心,也许在圣人的心目中,也许在鲜花的花蕊里……
   物质世界宏观,无穷大,看得见,摸得着或测量得到。精神(反物质)世界微观,无穷小,来无踪,去无影。物质世界是反物质(精神)世界运动的形象的表现。精神(反物质)在描绘、雕塑、设计、谱写着日益高雅的有形的物质作品――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体积之比是无穷小比无穷大;质量比亦然。然而其能量之比却是(反物质的)无穷大比(物质的)无穷小。象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只能是反物质释放出一丝一毫能量的无穷小。反物质在控制操纵着物质世界――如同原子中的质量较之为无穷小的电子却在操纵着一切化学反应一样。反物质可以随心所欲地对物质进行斧凿、削减、增生和湮灭。反物质来去自由,飘拂自在,物质的机器企图对它们捕捉么?除非是低能的粗劣的反物质。高能的高级的反物质(暂且叫神)是人类等生物体难能企及视闻的。反物质的世界多姿多彩,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内部的较量和斗争――无疑,最后是正义真理美好善良的一方胜利地完成正负宇宙的共和。
  五、精神运动的三条规律
   1、运动速率可以静止为无穷小,亦可超光速为无穷大。
   2、时间可以倒流――重新追回从前;可以超前,未来的事物可视可见;
   空间可以别开生面――为超四维的可弯曲可流线可伸可缩的可避开正视的负面的存在。
   3、精神的能量较任何同质量的物质的能量要大得多!!但不同的精神的能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能量大的可以压迫能量小的。
  六、“宇宙史提纲”的班门假想
   1、原始。没有正负宇宙。没白天没黑夜,没生没死,没文明没愚昧。只有一个有灵的质点叫太极。它是数轴的原点,杠杆的支点,圆的圆心,密度巨大。它与时间空间一起安睡。一觉醒来,觉得梦很美,欲让成真,于是向四周伸展了一下。一声巨响,开天辟地,混沌一片。能量小的质量大的构成正宇宙,物质,阳。能量大的质量小的构成负宇宙,精神,阴。
   2、负宇宙高能者聚会,公平竞争选举上帝,以主宰正负宇宙,制造和执行自然规律。结果,“永恒”以“精神原子弹”――这种能控制他神思维和意识的武器挫败了所有竞争者,成为第一任上帝。从此,上帝及众神们一直在控制着宇宙万物,制造和执行着自然规律。没有谁有能力篡夺其权力。
   3、上帝及诸神与大自然相恋。创造了日月星辰,用各种元素的原子塑造了动物植物微生物。
   4、花草虫鱼树,百禽万兽人。生命繁衍,生老病死。但其灵魂或轮回尘世并都能回归到负宇宙里去。永无休止。
   5、宇宙目前仍在扩张。到一定时候,当扩散能量不够时,将停止扩张,并且将会逐渐缩小,再缩小,直到回归原始,回归太极。当密度巨大,空间极小时,再来一次大爆炸,如此循环下去,永无穷尽。
  
  参考文献:
  [1]艾思奇主编.《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
  [2]王永久.《空间、时间和引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尤广建.《爱因斯坦是怎样创建相对论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