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试论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高职衔接自考本科
 

【试论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高职衔接自考本科

发布时间:2019-01-28 04:05:37 影响了:

  随着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要求不断发生变化,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也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虽然,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中学英语教学方式与高职英语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同,因此,解决好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机衔接, 是使大学生英语学习由基础阶段向较高阶段顺利转轨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正视这些关系,就极易出现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脱节现象。要充分认识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衔接的重要性,理顺关系,制定对策,确实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地区的英语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很多农村中学只是停留在口述的最初级英语教学阶段,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有。而全国许多地方的城市中学出现了大班或超大班现象,平均每班达60~70人,城市中学的师资力量好坏不均。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中学英语教育是初中围着中考转,高中围着高考转。尽管教育部门再三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升学的压力使素质教育仍停留在口头上。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教育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方法上,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中学生词汇量要求偏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缺少英语学习氛围。很多地方的中学英语课没有听力、口语教材,教师的授课主要以语法、词汇和阅读为主,学生很少有练习口语与听力的机会。课堂教学的说只是停留在走形式的“说”上面,着重知识点的讲解,讲完后就是做习题。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口语水平、听力较差,语音基础薄弱,同时还受到汉语语音与当地方言的影响。
  中学英语写作能力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受到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一般来说,语言比较死板,语法错误较多,句子之间的衔接不太好,知识不系统,不够全面,不能形成一个科学体系。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目前来说,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学的底子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要薄,尤其在英语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有不少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却又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听说能力较差。有调查显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将近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有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较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由于受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的读、写、译、听力的提高很慢。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课后辅导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课堂多以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和课文翻译为主,从而导致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新知识比较多,而学生练习的机会却很少。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为语言的功能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短缺,课时量相对较少。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合班教学,班级人数过多,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英语教学时数应为220学时左右,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时基本为160学时左右,有的专业甚至压缩为120学时,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难度确实很大。
  
  二、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总的来说,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的衔接还欠紧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在中阶段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认真、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接受初步有效的训练,升入高职后,能在中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提高,顺利完成高职高专的学习任务,中学与高职英语教师都应重视在中学与高职两个阶段的教与学的衔接问题。
  对于中学与高职教师来说,要同时熟悉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上的沟通。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了解高职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在各方面的衔接度,以便更加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好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在进行高职后顺利过渡到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职教师也应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学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能力水平,以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实施教学,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要防止教学上的脱节。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坚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南,抓好素质教育。以往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中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对中学英语教师而言,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初步能力,按照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要求给予学生初步的训练。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中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能达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能力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做好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要做好如下一些工作:
  (1) 考察摸底,分班教学,查缺找漏,因材施教。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设计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摸底试题。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了解和掌握新生个体与整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然后进行分班教学。可分为快、慢班,也可根据兴趣分班。下一步针对各班普遍存在的缺陷和弱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这是一个不断的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不能也不应满足于一次往返循环,而应边查边补,再查再补,直到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快班,教师也应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2)教授学习方法。在大、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期,教师应当清醒地看到,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上是比较懵懂的,他们刚从大致是“教师板书――学生照抄――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阶段走过来,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需要与高职阶段衔接。教授学法,就是帮助学生转变思路,调整习惯,顺利衔接。教授学法的目的还在于,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有趣、更加快捷、更加有效。这样能扩大教师的职能与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学生获得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即使英语课少或者没有了英语课,英语水平也能够得到巩固和提高。
  (3)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要给予区别对待。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以中学英语为基础,温故而知新。对于中学学过的词汇也要细心讲解,以新带旧。当然,在词汇讲解中也要有重点,初级阶段不作太多的引申和辨析。同时,听力和写作在大学英语中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听力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进人大学这也是他们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课堂上是否能听懂教师上课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大学英语的初级阶段,针对高中学生的听力较薄弱的实际,一开始的听力课要注意听力材料的适度,不能追求难,也不能追求快。另外,在讲授课的过程中,也应以使用简单英语,以学生能基本听懂为宜。
  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到我国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听、说、读、写、译能力教学是搞好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做好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良好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英语自学能力的养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从全局出发,最大限度地衔接好两个不同教学阶段的关系,促成学生由打好英语基础到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飞跃。
  (责任编辑:郑卫)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