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6:09 影响了: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日益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积极开展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研究,具有提高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人文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93-01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现实中,中学历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副科”,无形中成为“冷门”,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创新欲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索,遇到的都是教师“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移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比如讲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就经历了一千多次的失败。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人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又如教《****动乱的十年》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在1966年是你主持中央工作你是否开展****?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该抓哪些工作?”这就让学生站在很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像这类开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能力的案例很多,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忘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加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是密不可分。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的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总之,教与学都无定法,创设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爆发,再加上会看书,懂得其中的内容,会分析解决问题,应该说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无疑对学生终生受用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 易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