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提高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5:40 影响了:

  习题课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虽然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也会认真听讲,却很难从学生脸上找到那种很向往很投入或是很激动的表情;有些习题中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关键字词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过剩条件的筛选等,虽然经过多次的练习和讲评,还是引不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往后的练习或考试中还会掉入陷阱,屡做屡错;看似非常简单的简答题,学生却显得很茫然,经常答不到点子或答不全面,失分严重。其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很多教师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或密度,只顾自己埋头讲评,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录音”的低级状态,很难在头脑中引起认知冲突,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失去了积极参与的情绪和热情,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因此,要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依据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的规律,利用积极的心理效应,精心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调控,努力调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下面具体介绍三种有效的策略:
  
  一、欲“擒”故“纵”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要的。学生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因此,要允许学生犯错。为了让学生对错题提高警惕,增强体验,笔者采用了先把陷阱重重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摸索的方法。
  比如这样一道题: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 0.60mol/L NaOH溶液 ②20mL 0.50mol/L H2SO4溶液 ③30mL 0.40mol/L HCl溶液 ④40mL 0.30mol/L CH3COOH溶液 ⑤50mL 0.20mol/L C12H22O11溶液。以上各溶液中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关系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如果笔者事先提示,学生就觉得这题肯定有陷阱,会特别小心,做对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他们没有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体验错误的感受,所以类似的错误还是会犯。但是事先一点提示也没有,让学生觉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结果就有部分同学只算了溶液中的离子数而对“分子总数”视而不见。有过这种“掉陷阱”的感觉,学生在脑海中就容易提醒自己:做这种题目一定要注意审清题意,不能盲目下笔。采用“欲擒故纵”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陷阱,掉进去了,爬出来,是一种重获新生的喜悦;一开始就仔细谨慎,判断正确,绕道而行是一种睿智的成功;掉进去,摸爬滚打始终没出来,是一种积累经验、为胜利披荆斩棘的体验……此时,教师再娓娓道来,学生如久旱逢甘露,收效甚好。
  
  二、“狂”轰“滥”炸法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在习题教学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扫雷”游戏。这是一种电脑游戏,利用自己的智慧把障碍一一扫除,但是若不小心或没有认真分析“形势”就会踩到地雷,把自己炸得灰飞烟灭。如在分析“电解质溶液中易错题”一节课,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也为了调动课堂气氛,笔者跟学生们说:“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下扫雷游戏,老师特意没有改选择题,我想叫大家自己来讲答案,利用你的聪明才智,使自己远离炸弹的危险,看看到最后有多少人可‘免于一死’。”话声刚落,课堂里就炸开了锅,原本被动听课的他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个个就像战场上的将军一样想大干一场却又怕中了埋伏。叫第一个学生对答案的时候,全体同学都说没问题,都和他的答案一样,殊不知大家都掉了陷阱,在他们的一阵“惨叫”之后,笔者因势利导、娓娓道来和他们一起分析“背景”,此时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在我们的共同探讨下,他们终于恍然大悟。笔者想这个教训一定会深深的影响他们;叫了第二位学生对了7个选择题,还未等她坐下,教室里在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轰然响。“啊!遍体鳞伤,灰飞烟灭了!”这位学生有3道题都错了,而且有一题是上节课刚上过的,她顿时满脸通红,懊悔不已,笔者想这种体验也是很必须的,以后上课她会更加提高注意力。笔者又把大家错的比较多的题目一一解释一遍。一节课就在 “掉陷阱”和利用大家的智慧“从陷阱中爬出来”中结束了。下课时,学生还在那里长叹:“哎,我炸了好几下呢,要是在战争年代,我这个将军早就性命难保了!”
  
  三、春风化雨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奖励是一种外在的正强化刺激。为了巩固课堂习题教学的效果,笔者充分利用好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的舞台――作业,用文字这个富有亲和力和震撼力的平台和学生交流,每天给学生一缕阳光,不断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笔者的评语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果学生做的很棒,正确率很高,会很大方的写上“好样的!”如果正确率还好,有个别错误,笔者就写上“good!”如果做得不怎么样,笔者会给他鼓励“加油!”有些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高,笔者会及时写上“好样的,有进步!”对于特殊的情况也有自己特殊的评语,比如说有些学生成绩虽然考得不好,但是做作业态度很认真,作业非常清楚。看到这样的作业笔者深受感动,会写上:“你的作业很清楚,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你的学习态度很认真,加油!”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笔者会借改作业经常提醒他:“小伙子!你很有灵性和悟性,聪明的脑袋要聪明用,人多学点知识会更有内涵啊!”……学生对笔者的评价很好,有个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老师您批完作业后,留下的话语,仅仅几个字,我想却能使一个失望的人重创信心,我非常欣赏您的这种做法,我想这会是我学好化学的一个很大的动力!”
  孙亦器校长说得好:“如果培养学生成为答题的机器,那绝不是教育的成功。教育的更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好自己的题目’,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轻信、不盲从,只有这样,学生将来才可以自如地应对人生,走向成功。”作为主导者的化学教师,应努力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优化和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致力于调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利完成化学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毛杨林.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9):33-37.
  [2]董军.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1-10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