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日本二战驱逐舰名 “以驱逐舰之名”日本16DDH
 

日本二战驱逐舰名 “以驱逐舰之名”日本16DDH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5:33 影响了:

  一直为世界瞩目的日本海上自卫队16DDH驱逐舰的首制舰“日向”号(舷号181,不是以前一直公布的145)于2007年8月23日下水。从舰的吨位和舰型来看,该舰的建造将一举打破几十年来驱逐舰与直升机航母的界限,将二者的特点与功能集于一身。作为驱逐舰,它的吨位是全球最大的,装备的武器都是一流的,如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配备“改进型海麻雀”、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具备相当强的反潜、对空、对海作战能力,丝毫不比现役任何驱逐舰逊色。同时它又有现代航母的直通式甲板,具备很强的运用航空装备的能力,舰上设有飞行控制室、飞机升降机和武器升降机,并配备了牵引装置、消防车、自行吊车、高空作业车、叉式起重车等设备,以保障航空作战的顺利完成。如此种种,令该舰倍受关注。
  
  驱逐舰乎?航母乎?
  
  16DDH的外形几乎看不到传统驱逐舰的形状,采用全通甲板、封闭式舰首,在飞行甲板右侧布置了体积庞大的岛型上层建筑,俨然一副航母的样子。没有舰首炮,上层建筑也异常简洁。从舰首正面看,舷侧甲板以上结构向内倾斜,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由外形也可推测出该舰的首要任务是运送航空兵力。甲板前部为舰桥,后部是航空控制室,这是驱逐舰所没有的。
  酷似航母的庞大岛型建筑沿纵向延伸,包括布置卫星通信天线的前后甲板室在内,全长约70米,宽约9米。以往只见于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为加固甲板。舰上的重要舱室大多集中在第2甲板上,军官住舱、战术情报中心在岛型建筑下方第2甲板中部,舰长室和司令室也在该层甲板。本舰新设的司令部作战室(FIC)也在这一层,与战术情报中心相邻。
  船体舷侧凹陷部位布置有小艇(11米长的作业艇和7.5米长的综合作业艇)、三联装鱼雷发射装置、舷梯等设备,为了确保隐身性能,在航行时用百叶窗式的折叠门遮蔽,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在舰尾部靠近水线部位并排布置了2个圆孔,用于收放4型鱼雷诱饵拖缆。
  为了减少水下阻力,水线以下的船体采用了类似“摩周”级补给舰的设计方法,两舷各有2个减摇鳍。舰首底部安装了长约40米的巨大的新型声呐罩,从正面看舰首呈圆筒型。
  该舰的飞行甲板全长195米,几乎与舰的长度相同,最宽的地方达到33米,岛型建筑处也有24米。在飞行甲板的左舷前部,为了确保甲板面积,有一个类似斜角甲板形状的外飘。这也是不同于以前设计方案的地方。舰上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岛型建筑前后两个可起降海上自卫队的MH-53E等重型直升机,而且其宽度也足以起降陆上和航空自卫队的CH-47运输直升机。
  整个飞行甲板都实施了防滑涂装,不仅4个起降点,甲板各处的强度都能承受直升机的起降。舰上有2部升降机,布置在飞行甲板中部。前面的1号升降机长约20米,宽10米;后部的2号升降机长约20米,宽13米。两部升降机都能运送MH-53E直升机。另外在飞行甲板前后部各有1部弹药/货物升降机,长4米,宽2米,承载能力为1.5吨。
  直升机库位于舰内中部,2个相邻的机库分别与前后2部升降机相连,每个机库长约30米,宽19米,中间由防火门隔开,机库占了2层甲板的高度,机库与飞行甲板之间是全甲板。在第2部升降机的后面设有直升机维修车间,长20米,最宽的地方也有20米,拥有3层甲板的高度,天井上装有吊车。在这里连MCH-101大小的直升机也不用折叠螺旋桨就可以进行维修。
  这些装备和布置特点表明该级舰完全具备直升机母舰的基本特点,所以应该称之为直升机母舰。日本将其划为驱逐舰不外乎是掩人耳目,打“擦边球”罢了。这倒与当年苏联人为了不驳赫鲁晓夫的面子,把直升机母舰称作重型载机巡洋舰如出一辙。
  许多媒体认为该舰在必要时可改装成航母,搭载从美国引进的F-35B战斗机。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该舰本身就是直升机母舰,用于反潜和海上指挥中枢已经够用,如果要改装成航母需要太大的改动。机库面积过小,而且升降机还在飞行甲板中间,这些都是致命的缺憾。其实日本要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并不缺乏设计建造和使用的技术储备,唯一需要等待的是国内和国际政治环境,因此也不需要去改装。
  
  作战装备
  
  16DDH驱逐舰在装备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在防空作战装备方面,按设计要求,16DDH具备点防御能力。其中对空探测、导弹制导装备主要是4组舰空导弹火控系统(FCS-3)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每组由一大一小两部天线构成。该雷达可同时搜索、跟踪多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引导导弹拦截。前部2组天线装在0°和270°,后部2组装在90°和180°上。面积较大的天线用于对空、对海搜索,工作频率为C波段,小的用于制导“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工作频率为x波段。
  舰载防空武器系统主要是装在舰尾部的1座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也可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RIM-7M“海麻雀”导弹的换代装备,从美国引进的点防御导弹,目前已经从“村雨”级开始陆续替换原来的“海麻雀”导弹。该弹与FCS-3火控系统配套使用,将使日本驱逐舰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反潜作战装备方面,舰首巨大的声呐罩里装的是曾在“飞鸟”号试验舰上搭载、测试过的OQS-XX声呐,罩内前部是圆柱形声呐阵列,后面是平面阵列,由于在技术上实现了低频化,所以探测距离比原来的声呐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在浅海水域使用的性能也有所提升。该声呐与声呐浮标、反潜情报处理装置组合使用,构成了新的舰载声呐系统OQQ-21。
  反潜武器有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它是日本所有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驱逐舰的标配反潜武器系统,战斗部装MK46鱼雷。当初日本预定装备97式鱼雷的国产新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由于成本和研制工作的滞后,大概不会在该舰上装备。
  除“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外,该舰的反潜武器系统还有与97式鱼雷配套使用的HOS-303三联装鱼雷发射装置,这种组合也是在该舰上首次使用。该型鱼雷还可由SH-60K直升机挂载。97式鱼雷的弹体较MK46略长,重量也相应增加,所以难以用于以前的三联装发射装置和SH-60J直升机。
  在对海探测方面,装有OPS-20C对海雷达,它是在导航雷达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型雷达,这也是本舰首次列装的新装备。搜索范围虽不及以往的0PS-28系列对海雷达,但所用的雷达波不采用脉冲波束,降低了被敌方电子支援措施探测的可能性。目前舰上没装反舰导弹。反舰作战任务将由编队中的其它舰艇完成,或是交由舰上搭载 的SH-60K直升机承担。
  在电子战方面,岛型建筑的顶部靠前的位置上配备了NOLQ-3电子战装备的电子干扰天线,与桅杆顶部的电子支援天线配套使用。在顶部靠后的位置还有多个较短的鞭状天线,据说是提升电子支援能力的装置。
  在鱼雷对抗方面,据说该舰在设计上留有将来引进技术研究本部正在开发的鱼雷对抗措施(TCM)的裕度。但是这种鱼雷对抗措施其实是一种诱饵发射装置,像16DDH这种大型水面舰艇要对付音响诱饵不起作用的尾流自导鱼雷、在水下以200节的高速突防的火箭助推鱼雷等,还需要其它手段。英美海军正在联合研制包括反鱼雷鱼雷(ATF)在内的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SSTDS)。用于对抗音响鱼雷和尾流自导鱼雷。
  为了对付恐怖行动和可疑船只,在岛型建筑前后的飞行甲板上和左舷前后的外飘处装备了4艇12.7毫米机枪。在飞行甲板前部右舷和舰尾左舷外飘处各装有1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该舰装的是最新的Block1B型,可对付可疑船只或自杀艇等小型高速水面目标。
  在航空设施方面,除了前面介绍的内容以外,该舰作为直升机母舰,还有许多必备的设施。飞行甲板上除了装备直升机进场指示灯以外,以后还将装备与SH-60K直升机的自动着舰装置配套的辅助着舰引导装置。与舰载机相关的设备还有直升机牵引车,以便直升机在甲板上移动,另外还有遥控操作的牵引装置、消防车、自行吊车、高空作业车、叉式起重车等,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在16DDH驱逐舰上首次装备。
  搭载的SH-60K直升机是在SH-60J的基础上改进的,除了反潜作战任务以外,还可承担对舰攻击、海上监视巡逻、人员和物资运输等多种任务。MCH-101直升机是由欧洲EH-101改装的,兼具扫雷和运输双重任务。日本引进该型机的目的是逐步替换接近服役期限的MH-53E直升机。
  
  真实意图
  
  舰船装备同其它武器装备一样,与国家军事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它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制约,另一方面从装备发展也可以透视出国家战略的走向,它直接反映出国家战略意图。日本之所以发展16DDH,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使命任务、作战概念、未来需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表面上看,建造2艘16DDH的目的是为替代役龄近35年的“榛名”级驱逐舰。然而,16DDH与“榛名”级的不同不仅表现在排水量大出1万多吨,而且这次16DDH舷号的改变也从一个侧面暗示着它与“榛名”级(舷号141、142)有了质的不同。
  20世纪9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积极调整了海上战略,其核心内容是:防务力量从依靠美军的保护为主转变为依靠增强本国实力为主;从以苏联为主要假想敌转变为对付、警惕中国,防范朝鲜,注视俄罗斯;并确立“广域防卫,洋上歼敌”的作战思想。
  过去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构想是依托三个海峡封锁苏联的潜艇,将其围堵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以内,等待美国海军的舰队前来歼灭之。但将来与中国海军作战,仅靠海峡封锁战术是不够的。在广阔的海洋上遂行反潜作战,8舰和8架直升机难免力不从心,所以必须增加载机数量。就16DDH的排水量而言,该舰至少可以搭载10余架直升机,覆盖的海域范围将增加数倍。
  在战略牵引之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和两栖运输舰吨位不断增加,整体作战能力跨入世界领先水平。到2010年,从舰型来看,日本的直通甲板舰的数量将达到5艘――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2艘16DDH级直升机驱逐舰。从排水量来看,万吨级以上的舰艇达到11艘――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2艘16DDH级直升机驱逐舰,2艘“爱宕”级和4艘“金刚”级驱逐舰。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些作战舰艇都超越了“自卫”装备的范围。
  建造此类舰更加暴露了日本控制远洋的野心。现在日本认为来自北方的压力基本消除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衰败,让日本人感到可以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对付朝鲜和中国。日本加紧建造海上装备的真实目的其实在新的防卫大纲中已经明确给出答案,就是要对付中国。日本媒体最近也在不断叫嚣要加强东海方向的实力,充实在东海浅海水域的反潜作战能力,甚至有人提出应该重组“八八舰队”,变4个方向部署为2个方向,加强对朝、中作战方向的实力。
  根据日本新的防卫大纲,在未来20年里,日本最少将建造25艘驱逐舰替换现役舰艇。16DDH驱逐舰的2艘舰只是日本扩充海上力量的步骤之一,除此之外,还在设计18DD驱逐舰,接下来恐怕就要建造航母了。
  
  编辑 严晓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