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游走在死亡边缘] 游走在死亡边缘动漫
 

[游走在死亡边缘] 游走在死亡边缘动漫

发布时间:2019-02-12 04:05:23 影响了:

  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反映美军在伊拉克作战的影片《拆弹部队》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虽然该片票房成绩不佳,但在奥斯卡却全面压倒了以3D为卖点狂赚了一笔的《阿凡达》。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看,该片还是有不少独到之处的。
  
  武器装备
  
  《拆弹部队》一片中拆弹组的武器装备除了M1114装甲型“悍马”和排爆机器人较为“重型”外,都是轻武器,这也是由影片主题决定的。
  拆弹组(我国一般称之为排爆组)使用的轻武器主要是2种:M4A1卡宾枪和M9手枪。组内除拆弹手外的2人都使用M4A1卡宾枪,而拆弹手在穿上排爆服时只能使用M9手枪,在不穿排爆服的时候才使用M4A1卡宾枪。拆弹组3名成员中的2人都是左手持枪,M4的有托明显要胜过无托。片中的卡宾枪加装了鱼骨护木、前握把、战术手电和光学瞄准具。拆弹组乘坐的“悍马”车上则安装有一挺M2HB型12.7毫米大口径机枪。这些装备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谜。
  与美军在伊拉克共同执行任务的还有众多的安全承包商雇员,这在片中也有所展示。片中这些人都使用在恶劣环境下皮实可靠的AK-47突击步枪,不过是经过改装的AK-47,如加装了鱼骨护木、前握把、战术手电等附件。安全承包商使用AK-47最大的好处是:能从反美武装手中得到弹药和配件补给,对后勤支援的依赖程度较低。这一点也引起了美军的重视,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曾临时招标研制一种发射7.62×39毫米弹药的武器。奈特军械公司的SR47最终胜出。但后来因为不同地区生产的AK-47弹匣公差太大,常出现供弹故障,该项目最终被取消。不过,这并不妨碍此类武器在安全承包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BHI公司的SOPMOD AK型7.62毫米突击步枪等。此外,有些国家还开发了多口径步枪,以适应不同种类的弹药,如MGI公司的“九头蛇”模块化多口径突击步枪,即可兼容5.56×45毫米和7.62×39毫米弹药。
  安全承包商们使用AK-47加上一幅阿拉伯人打扮,使他们不容易被反美武装发现身份。但这在片中险些造成误会,让拆弹组遇到他们时虚惊一场。这些安全承包商装备精良,甚至超过了美军正规作战部队。片中4人一组的安全承包商小分队,除个人使用的AK-47外,还配备了一个完整的狙击小组,使用的是呔名鼎鼎的M82A1“巴雷特”12.7毫米狙击步枪。M82A1狙击步枪威力巨大,射击精度很高,这都得益于其精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缺点,那就是比较“娇贵”,容易出故障。如片中拆弹组成员接手M82A1后,因为备用弹匣染上了血污而无法推弹上膛,只好一发一发子弹的用唾液清除血污。实在等不及了,只好直接把一发子弹塞进枪膛射击。看来,武器的高精度总是要以一定的可靠性为代价的。
  反观伊拉克反美武装方面,除了各式各样的自制炸弹外,还是以AK-47为主。不过,片中反美武装使用了一种并不太常见且容易被误认的武器,那就是在沙漠中狙击美军时使用的罗马尼亚生产的PSL型7.62毫米狙击步枪。该枪在外形上与著名的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很相似,而且发射同样的7.62×54毫米凸缘步枪弹。但PSL是在RPK轻机枪的基础上研制的,取消了连发功能,使用10发弹匣供弹,安装罗马尼亚仿制的PSO-1型瞄准镜,性能上与SVD也十分接近。在片中,反美武装狙击手使用PSL与M82A1对阵,并射杀了3名安全承包商人员。
  
  狙击战
  
  狙击手无疑是军事影视剧中出镜率最高的“角色”之一,《拆弹部队》也未能免俗,在这样一部本来与狙击手关系不大的影片中安排了一场狙击戏。
  拆弹小组在沙漠中销毁炸弹返回时,遇到了4名因汽车抛锚留在沙漠中的安全承包商雇员。就在双方准备修理车辆时,其中1人被反美武装狙击手射杀。所有人立即端起枪向四周乱扫。这样的射击与其说是向目标射击,还不如说是为了壮胆而在乱放枪。遭到狙击手袭击时,首先要放低姿势寻找掩蔽物,漫无目标地射击只能给对手再次射击的计会。更有甚者,一名承包商雇员爬上“悍马”车用M2机枪乱扫,结果被对手一枪击毙。美国安全承包商的雇员大都是从军警特种部队退役下来的老兵,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片中这样的表现,看不出一点经验老到的样子。
  遭袭后,2名安全承包商雇员立即取出M82A1狙击步枪占据一个土坡顶部,与反美武装狙击手进行了本片中的亮点之一――对狙。双方都是2人组成的狙击小组,一名射手加一名观测员。美方狙击手准头欠佳,连续射击未能命中,被对方发现位置后又不转移,结果被击毙。观测员扔掉器材躲了起来。2名美军拆弹组成员随即接手了狙击步枪,这充分表现了美军训练的高水平:拆弹员都能熟练地操作这种大口径狙击步枪。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拆弹组成员仍在原地持枪进行射击也没有改变射击位置。
  众所周知,狙击手有一个原则――不在同一位置开两次枪(当然特别隐蔽的位置除外),不变换位置就大大增加了被对方击中的可能性。而且,在打光子弹后,黑人士兵仍拿着空枪趴在原地,这无异于在找死。应该退到后面的沟里装好子弹后,重新选择好狙击位置。不过,随后的射击过程却专业得多。充当观测员的威尔不断根据弹着点腾起的烟尘来修正弹道,直到命中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威尔只报弹道偏差方向而不报偏差数值,仅靠射手自行判断修正量对于命中目标是不利的。但不管怎样,这两个临时“客串”的狙击手总算消灭了对手。
  从片中命中目标的效果来看,不像是被12.7毫米这样的大口径弹药命中的效果,目标只是喷出一小片血雾就倒下了。实际上,被12.7毫米子弹命中很可能会把人的肢体打飞,伊拉克战争中就有用这种弹药将人打成两截的记录。片中的命中效果看起来更像是7.62毫米子弹造成的。尽管击毙了对方狙击手,但威尔等人仍趴在原地保持警惕并一直坚持到黄昏,这确实表现出了狙击手所需要的极大耐心。位于狙击阵地后方的警戒员艾罗乔治发现,在狙击阵地后面很远的地方有反美武装人员企图袭击狙击手,立即将其击毙,表现了美军小分队内高度的默契程度。
  反观反美武装一方,其狙击手选择了沙漠中一栋独立房屋作为狙击阵地。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栋房子在沙漠中过于孤立,很容易引起对方注意。如果作为实施突然射击后迅速转移的射击位置尚可,但与对方对狙则容易暴露。在遭到对方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击的情况下,还有人冒冒失失地爬到房顶上,结果被打死。最可笑的是那个趴在沙漠中的家伙。自己穿身黑色长袍在以土黄色为背景的沙漠中目标太过明显,很快就被发现了。躲在屋内的狙击手最大的问题是不应趴在窗边射击,这样做目标特征太 明显。应该躲在离窗户一段距离的阴影内,使枪口焰也不超出阴影范围,这也就不容易被对手发现。反美武装狙击手如果射击两轮后,利用房屋遮挡撤出后另寻位置射击,就会迫使对方观测员扩大观察范围,降低被发现概率:但他们非但未撤出房子,反而一次次探出身子,使对方获得了修正射击的机会,终于在占领另一个窗口射击时被打死了。
  
  美军的困境
  
  伊拉克反美武装组织松散、派系众多、装备低劣,尤其缺乏重装备,自知无法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正面较量,因而主要采取城市游击战方式与美军对抗。从片中来看,反美武装主要采取了狙击、爆破和绑架等手段袭扰美军。其中,爆破是反美武装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反美武装所使用的炸弹通常为自制炸弹(IED),也就是利用简单材料自己制作的非制式炸弹,通常采取路边炸弹和自杀式炸弹(人肉炸弹)等形式。路边炸弹既可设置在路中央也可设在路边,既可设在路面上也可埋于地下,设置方式多样,关键是要严密伪装。影片一开始就是设在路中央地面上的以麻袋进行伪装的炸弹,将前去拆弹的队长炸死了。后来,在拆弹员威尔拆弹时,一名美军士兵去劝说围观的伊拉克人离开。几名反美武装人员趁其不注意,将一个装有炸弹的编织袋留在了现场。等威尔等人发现时已经晚了,炸弹爆炸将那名美军士兵炸死。
  路边炸弹既可以无线电遥控引爆,也可采取定时引爆方式,在美军广泛使用无线电干扰器后定时方式运用要多些。上面由反美武装故意遗留的编织袋炸弹,很可能就是采取定时方式引爆的。路边炸弹作为一种非制式武器,使用的材料十分广泛。如利用飞机携载的航弹、炮弹和炸药块都可以制作,片中反美武装甚至将炸药块塞进被杀死的那个卖DVD的男孩尸体内作为伪装。威尔拆弹时遇到最多的是用炮弹改装的自制炸弹。这种炸弹用导线将引爆用的电雷管连接起来,然后引到一个无线遥控装置上,由人员在远处遥控起爆。威尔曾拉出一串像葡萄一样串联起来的用炮弹制作的自制炸弹。
  自杀式炸弹(人肉炸弹)一般分为两种,即人员背负型和车载型。人员背负型就是由自杀式袭击者穿上特制的炸弹背心,靠近敌方目标后自行引爆的炸弹。人员背负型自杀式炸弹只能用炸药块制作,因为人员是无法背负一发大口径炮弹而不被对方发现的。小口径炮弹如60毫米追击炮弹的威力又有限,尤其是对广泛配备防弹背心的美军杀伤力有限。这种炸弹在片中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出现在那名执行自杀式袭击时反悔的男子身上。这位突然不想继续执行任务的“人弹”,穿着一件极为特殊的炸弹背心。这件炸弹背心比通常的炸弹背心多了一个用钢条焊接的框架,并用坚固的钢锁锁上,使威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剪开了一个锁子,最后只好放弃了拆弹。这个特殊的结构,只能是反美武装为了防止“人弹”叛逃而采取的措施(看来以前肯定发生过“人弹”叛逃事件),使其在定时引爆装置设置的有限时间内无法挣脱,只能选择与敌方同归于尽。这多少与当年日军的“神风”自杀飞机有些相似,日军为了防止飞行员起飞后反悔,将飞行座舱从外面焊死,同时将起落架设置为起飞后自动脱落,迫使飞行员只能执行自杀任务而别无它途。
  人员背负型自杀式炸弹单靠人的体力毕竟负载能力有限,因此又有了车载型自杀式炸弹。其通常在汽车后备箱内安放大量炸药或炮弹,这样杀伤力就大大超过了人员背负型炸弹。经验丰富的威尔在打开一辆汽车的后备箱、发现其中装载了那么多炮弹时,也惊得将手中的拆弹工具掉在了地上。片中曾说一辆美军坦克在绿色管制区内被炸,也是被汽车炸弹炸毁的。但一般来说,靠近坦克的炮弹爆炸而不是直接命中是难以摧毁坦克的。除非爆炸力特别巨大,但这又因为汽车的承载能力限制而不易实现。片中出现的大弹坑,从外观上看像是埋于地下的炸弹造成的外抛式弹坑,而不像是地面爆炸造成的挤压式弹坑。从互联网上流传的美军坦克在伊拉克被炸的视频看,都是埋于地下的大威力炸弹炸毁的,重达60吨的坦克居然被炸离地面数米高。因此,埋于地下的炸弹摧毁美军坦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非汽车炸弹。
  反美武装在某些时候也会采取绑架美军零星人员的做法,因为这样的政治影响力要大得多。片中拆弹组在搜索炸毁坦克的反美武装时,那个叫艾罗乔治的士兵就被反美武装绑架。幸得威尔等人反应迅速,将他救了回来。但是在充满敌意的区域内分散行动是非常危险的,正如艾罗乔治对威尔说的那样:“我们不该去那里找麻烦,去满足你的肾上腺素。”
  与美军实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反美武装,之所以能长期与美军对抗和周旋,是因为在伊拉克拥有相当的民意基础。任何一支与强大敌人长期对抗的弱小力量,都具有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反美武装才有了庞大高效的情报网和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美军也觉得到处都是敌方的眼线,人人都可能是反美武装成员。片中,威尔怀疑那名卖DVD的男子是反美武装的眼线,想赶走他,但当地执勤的美军士兵却无能为力。威尔只好铤而走险,逼迫这名男子引他去了死去男孩的家里。男主人是位教授,对威尔相对友好,女主人却大发雷霆把威尔打了出来。这反映了任何一国的民众对“占领军”的天然憎恶情绪,而这种情绪正是反美武装坚持长期战斗的基础。
  美军也力图在当地获得同情者乃至支持者,利用金钱收买眼线。片中就有线人提供情报告知美军路边炸弹的位置。除了线人的情报外,美军只能依靠自己搜索才能发现路边炸弹,通常需要注意路边突然多出的异常物品,以及地面是否有动过土的痕迹。但这有时也会引起一场虚惊,甚至是反美武装故意搞出来麻痹美军的假炸弹。因此,美军在伊拉克往往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被动状态。
  在伊拉克的众多安全承包商也加剧了当地民众对美国的仇视情绪。这些人实质上是一帮为钱卖命的雇佣兵,因此不受军纪约束。片中看到抓获的2名伊拉克人利用反美武装狙击手的掩护逃跑时,承包商小组中的一人冒险冲出去,并声称绝不会让50万元跑掉。等将2名伊拉克人打死后回来时,居然一脸得意地说,“我忘记了,死的活的都是50万元”。这种草菅人命的做法,只能是对美国形象的破坏,使伊拉克民众对美国和美国军队的看法更是雪上加霜。
  
  处置IED
  
  《拆弹部队》一片中展现了美军处置爆炸物的一些程序和动作。美军发现可能的爆炸装置后,首先要做的是疏散附近的伊拉克民众和己方军事人员。第二步派出排爆机器人侦察爆炸物的情况,如能排除则由排爆机器人进行拆弹。如果不行则实施第三步,由拆弹员实施人工拆弹,当然是冒着被炸飞的危险进行的。片中可能是为了表现一下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威尔出场后的每一次拆弹都未见动用排爆机器人,都是直接上前进行人工拆弹。这在现实中恐怕是难以想象的。威尔在排除汽车炸弹时,干脆脱去了排爆防护服进行作业。这虽然看起来很疯狂,但却是符合现实的。那辆汽车后备箱装满了炮弹,即使穿着防护服也会被炸成碎片,还不如脱了更有利于拆弹作业。不过,这需要极高的勇气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主人公看样子是“具备”的。
  片中的拆弹小组由3人组成,其中一名拆弹手、一名警戒员兼排爆机器人控制员和一名警戒员。拆弹手负责人工排爆作业,其余2人负责警戒。在拆弹手进行作业时,2名警戒员手持卡宾枪警戒周围,以防有人突然引爆炸弹或袭击拆弹手。影片开始,艾罗乔治发现一名伊拉克男子手持手机站在路边后,即向其冲去同时命令他放下手机。拆弹队长听到后,想加速跑出爆炸范围。但躲在别处的反美武装人员用手机引爆了炸弹,将队长炸死。这说明警戒必不可少,但在复杂的城市地形中又是作用有限的。威尔在一次拆弹作业时首先扔了一颗烟雾弹,这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使反美武装难以观察到拆弹手的动作而不能确定准确的引爆时机。但同时也使后面的2名警戒员无法看到威尔,最后只好跑到车顶和墙上进行掩护。
  片中有一个场景,威尔在向爆炸物接近时有一辆伊拉克出租车突然冲入美军警戒区内,周围的美军顿时紧张万分。威尔只身手持一把M9手枪挡住出租车的去路,迫使其停下来,并在开枪打碎车风挡玻璃后使其倒车退出,司机随即被美军抓捕。笔者认为,这个场景是不符合现实的。驻伊拉克美军在屡屡遭到汽车炸弹袭击后,通常对不听命令驶入危险区域内的车辆直接进行射击,而绝不会像片中那样“温柔”。如果那辆出租车上装有炸弹,那警戒圈上的美军早就被炸成碎片了。美军为了避免伤亡,往往未确认目标企图就开枪射击,因此也造成了众多的误伤事件,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极大不满。
  在《拆弹部队》中,一名上校在得知威尔已排除了800多个爆炸装置时,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这表明即使是在危机四伏的伊拉克,拆弹部队也是最危险的单位。正如上校所说,拆弹员是真正的男人,他们从事的是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真正游走在死亡边缘的工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