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骑士归来(4)大器晚成的条顿骑士军团] 骑士军团
 

[骑士归来(4)大器晚成的条顿骑士军团] 骑士军团

发布时间:2019-02-12 04:17:46 影响了:

  信仰的对垒和文明的冲突,在中世纪导致了东西方战火的重燃。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欧洲诞生了许多军团。在受到罗马教皇册封的三大骑士军团中,条顿军团是诞生最晚的一支,然而严明的纪律和睿智的策略使他们不断化险为夷,在和教皇、封建领主的交锋与妥协中逐渐壮大,最终获得封邑建立了后来的普鲁士。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法国、德国、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等目家在第四代轮式装甲作战平台的研发上纵横捭阖,历经近20年的时间,成就了VBCI、BOXER等欧洲主流车型。这和当年条顿骑士军团的奋斗史如出一辙。让我们还原这段历史,抑或能得到些许宝贵的借鉴。
  
  不被祝福的联盟
  
  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第四代轮式装甲车的技术验证和样车制造就已经展开了,但是军事装备计划却迟迟没有进展,好在90年代初期接踵而至的地区冲突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把轮式装甲车从冷战后军备削减的噩梦中解救出来。1990年2月2日,两德没有完成合并之前,GTK(Gepanzerte-Transport Kraftfah rzeuge装甲输送车)计划的战术方案就得到了联邦军技术与采购局(BWB)的批准。但随后两德合并带来的沉重的财政压力,迫使许多国防装备计划被裁减,以至于先担任联邦政府财长后又担任国防部长的施多腾贝格Gerhard・Stoltenberg)都含恨辞职。好在继任的弗科尔・吕厄 (Volker Ruehe,时任基民盟主席)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在和法国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后,两国决定将GTK和 VBM两个项目进行联合研制。
  事实上,法国新一代装甲平台在发展初期同样是争议不断,更加糟糕的是,法国陆军对新一代装甲作战平台究竟是发展履带式还是轮式,抑或轮履并行等框架性技术规范一直犹豫不决。停留在圆桌上的可行性研究一直持续到1992年中期,好在习惯于使用轮式作战车辆的法国陆军随后表示倾向于轮式底盘。在最后拟定的技术规范和装备计划中,法国国防部地面武器局(DAT)初步规划,VBM(模块化装甲车)车族分为4个车型:直接支援车(VAD)、装甲输送/步兵战车(VTT)、武器搭载车和装甲指挥车等。其中武器搭载车在直接支援车底盘上进行改进,装甲指挥车在装甲输送,步兵战车的基础上改进,也就是说VBM车族只需要研制2个基础型底盘。
  1993年3月18日,德国联邦军总监克劳斯・瑙曼(Klaus・Naumann)和法国陆军总监在波恩(东西德合并后,国防部是为数不多没有迁往柏林而留守波恩的政府机构)签署了《德国装甲输送车和法国模块化装甲车的共同军事要求》。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初步拟定在1994年6月30日之前,分别做出GTK和VBM两种车型“采用履带式方案,还是采用轮式方案”的工程验证。德国决定交由奔驰汽车公司(提供RKW90轮式装甲战车)、克劳斯・玛菲公司(提供1986年研制的PUMA履带式装甲车――并非后来装备德国陆军的PUMA步兵战车)和大名鼎鼎的联邦国防军41号国防技术勤务站共同完成。而在法国进行的该试验则是由国防部地面武器局(DAT)罗昂技术研究所、法国地面武器公司(G IAT)和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工业公司共同完成的,参与试验的车型分别是:“维克斯特拉”(Vextra)轮式装甲车和Marsl5履带式装甲车。与此同时,由德国工业设备企业协会(IABG)和联邦军国防技术与采购局进行另外一项极为重要的文案工作:对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不同寿命周期成本进行核算。
  
  
  
  
  
  从1993年5月开始,法、德两国在各自的试验场上,使用履带式和轮式车辆在各种地形条件和气候状况下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对比试验,取得上万组数据和综合图表。随后,德国国防部陆军局、联邦国防军技术和采购局、工业设备企业协会和工业部门经过缜密的探讨,提出了详细的评价标准以保证对试验数据的采用和评判具有可靠的公信力。然而,法、德两国的工业家们显然没有技术官员们的矜持和谨慎,1994年3月他们在没有得到官方授权的情况下,先行合作制作了一辆符合GTK和VBM战术指标的8×8轮式装甲车全尺寸木制模型,送往“1994萨托利首届欧洲陆军装备展览会”(此前称作为“萨托利法国陆军装备展览会”)展出,为未来的装备研制计划造势。1994年6月,经过法、德两国军事管理机构的评测,“轮履之争”终于得出了具有足够数据支撑的结论:轮式装甲作战车辆在“用户提出的容积、战斗全重和机动能力等多个战术指标”上表现更好。6月30日,由此结论拟定的GTK和VBM采用轮式车辆的提案被递交给法、德两国的国务秘书。7月初,经过多次讨论后这份提案得到了两国决策机构的批准,随即由法、德双方构建的多个工作小组同时展开工作:由双方的军方代表负责对车辆的战术使用指标和现有工业总成指标进行细化检验;由双方工业界代表负责制订共同研制的责任书和初步实施方案;由双方政府机构代表起草正式联合研制备忘录。按照双方初定的时间表,这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将在2005年7月由两国部长级人物签署。然而,这一切随着英国人的加入而被推迟。
  1995年2月晚些时候,英国国防部负责地面武器采购工作的实权人物罗杰・弗里曼(RogerFreeman),在北约“下一代多用途装甲车”(MBAV)产业顾问小组协调会上,向法、德方面的相关人士提出,就英国加入法、德轮式装甲车通用车族合作研制计划的可能性举行磋商。有鉴于英国已经制订了“多用途轮式装甲车”(MRAV)计划,并且采购量有望达到1000辆以上的规模,法、德双方同意就三方共同研制进行进一步磋商。毕竟英国的加入有望使这个GTK/VBMIMRAV计划的总装备数量突破4000辆,成为冷战后北约第一个突破100亿美元的地面武器订单。人们只看到诱人的蛋糕而忘记了存在的毒药,长期以来“英-法-德”在武器研制方面的联盟从来都不被祝福。在这个怪圈里,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军事装备合作,法国和德国在战后武器研制方面的合作堪称北约的典范,英国和德国在“狂风”战斗机上的合作同样令人称道。然而要命的是,当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家决定一起在军事领域上合作的时候,几乎就没有成功的范例,因此长期以来英、法、德三国的军事合作一直被认为是“遭到了诅咒”。
  
  旧爱新欢
  
  冷战的结束、“邪恶帝国”的消亡、地区冲突的迭起、糟糕的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使欧洲各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之中,不合时宜的重装备和不断遭到削减的国防预算,弄得各国的军事主管部门焦头烂额。由于和英国的磋商还需要一定时日,法、德两国于1996年初在波恩先行签订了联合研制多用途装甲车的正 式法律文案。根据这份文案,法国和德国的地面武器供应商按照自愿原则组成两个工业技术联合体,分别根据两国军事小组将要提出的具体战术指标进行车辆设计;德国联邦军国防技术与采购局担任这一计划的技术监理和决策机构,并对两个工业联合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判,决定中标企业并组织生产。这一文案同时约定成立一个共同的预算小组,根据双方的装备计划负责编制国防财政预算书。事实上,两国的军事装备供应商对这一计划早就迫不及待了。不到两周的时间,两大工业技术联合体就宣告成立,分别是装甲车机动性技术(TEAM)国际集团和装甲运输车联营企业(ARGE-GTK)集团。TEAM国际集团由德国蒂森・亨舍尔、库卡(KUKA)防务技术公司和潘哈德公司等组成,ARGE-GTK集团则是由德国克劳斯・玛菲国防技术公司、马克防务公司、魏格曼公司和法国地面武器公司等组成。德国的两大重型汽车公司曼(MAN)和奔驰(BENZ)汽车公司作为技术供应方分别参与以上两个工业联合体,设计工作随后展开。
  1996年7月,在经过慎重考虑后,法、德两国正式同意英国加入双边计划,并签署《GTK/MRAV/VBM多边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英国的阿尔维斯公司和维克斯公司加入TEAM国际集团;GKN公司则加入ARGE-GTK集团。按照联邦军国防技术与采购局和双方签署的议定书,两个工业联合体将在15个月内完成GTK/MRAV/VBM的设计工作,其中包含一辆6×6车型和一辆8×8车型,并尽快制造出首辆可供机动演示的全状态样车。然而就在工业界争分夺秒地进行设计工作时,政府预算部门却是状况不断,先是法国议会在对该项目发展预算的审查中节外生枝,认为法国人没有项目主导权,不利于计划开支的掌控,法国陆军方面暂停此项目,以至于英、德两国不得不展开新一轮的外交斡旋。1996年10月,法国方面终于在立场上显出软化的迹象,此项目得以继续实施。随后德国联邦议会又站出来捣乱,声称“预算过高”准备暂不批准此项计划,法国人可没有英国人沉默静观事态发展的耐心,直接跳出来下最后通牒:如果合作不成,立即单干!并召集法国地面武器公司、潘哈德和雷诺等三大地面武器供应商,进行探讨独立发展VBM的可能性。尽管德国议会最终勉强同意继续发展这个项目,反对声却不断从德国议员的嘴里释放:战后法、德合作项目都是法国人指挥,德国人当“凯子”掏钱,在GTK/MRAVNBM计划上德国人应该得到主导地位之类云云。
  在政客们大喷口水的时候,心怀使命感的车辆工程师们可没有闲功夫。经过紧张的工作,1997年9月在“皇家海军和英国陆军装备展览会”(B ritishArmy Equipment Exhibition)上,ARGE-GTK集团和TEAM国际集团分别展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尽管这只是两辆6×6驱动的全尺寸木制模型。但是和三年前法德工业联合体展出的木制模型相比,这两个车型完全摆脱了技术验证的做秀成分,贯彻两大工业联合体设计思想的正式设计方案。这其中TEAM国际集团样车的外观设计颇为离经叛道,而ARGE-GTK集团样车的设计同样彪悍。这两种轮式装甲车的样车,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动力布局设计同样采用了相似的动力一传动前置方案,行走系统均为前两轴转向、第三轴随动,轮胎均采用了罕见的大直径宽截面405/80R27防弹轮胎。如果说还有什么相同的话莫过于他们的身躯都高达3米左右。以至于会后《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杂志社的记者在发回的报道中,直接称这两款样车为“装甲巴士”!
  TEAM国际集团样车采用了上世纪90年代常见的轮式车辆布局,驾驶舱在车体前部右侧,动力舱在车体前部左侧,战斗舱在车体中部,裁员舱在车体后部。车首呈楔形,车首前下部装甲向内下方微微倾斜,前上装甲向上倾斜于车体正面装甲相连接。车体前部上侧微微向后倾斜,驾驶舱前面安装有一个塔形防弹窗,在窗体上部设有3个潜望观察镜,正面窗体下缘有一面铰接上翻式防弹护板,驾驶舱的设计和南非“蜜獾”轮式步兵战车、“非洲小狐”轮式侦察车极为相似。车体侧面竖直,轮舱口下方微微内倾。在车体左侧中轴轮舱上面有一个百叶窗式发动机废气排放口。车尾竖直,后尾门采用了蚌壳式上下对开结构,该门的下部为阶梯式脚踏板,上部为吊门。这种设计极为罕见,只有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采用过类似的尾门。动力一传动系统采用了惯常的动力前置中央传动系统,发动机将动力向前传递给变速器,经过一个U形传动箱后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设在中轴前面的分动器,然后由分动器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前轴和中后轴。“皮兰哈”系列轮式装甲车通常采用这种动力一传动布局。TEAM样车计划采用安特优(MTU)公司的6V183水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400千瓦),以及采埃孚(ZF)6HP900全自动变速器。该车的悬挂系统沿用了蒂森・亨舍尔公司TH400装甲车的双横臂独立悬挂,只不过将扭杆弹簧换成了更先进的筒式油气弹簧。这种悬挂系统后来被TEAM国际集团成员之一的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应用在VBCl步兵战车上。
  和TEAM样车外观设计采用了日耳曼人习惯的平直线条不同,ARGE-GTK集团样车外观设计有些“�”。该车车首呈楔形,但是车首水平线却极其低矮。车首前下装甲以大角度向内下方倾斜,前上装甲以大角度向后上方延伸,直至车体中部,车顶水平。车体两侧下部向内倾斜,上部几乎竖直。在车体左侧前两轴中央位置上部有一个矩形百叶窗结构发动机废气排放窗口。该车的总体布局虽然和TEAM样车相近,都是驾驶舱在车体前部左侧,战斗舱在车体中部,载员舱在车体后部。但是其驾驶舱的设计与后者迥然不同,ARGE-GTK样车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旋转塔式观察窗。在战地闭窗机动时,驾驶员通过旋转塔顶部的潜望镜进行观察;在硬质路面进行高速机动时,驾驶员可以将旋转塔向后上方推起,通过下部的大视角观察窗进行观察,以保证高速机动时的驾驶员视场需要。这种设计极为精妙,就连大名鼎鼎的“皮兰哈”也望尘莫及。ARGE-GTK样车采用了常见的电液驱动跳板式下翻坡道后门。事实上,在ARGE-GTK样车上采用有些“囵”的车首设计,是因为该车的动力传动布局采用了较为罕见的“L”型设计,技术成熟的道依茨BF8M1015型水冷V型8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后来被我国VNI型8x8驱动轮式步兵战车所采用)横置动力舱前部,动力向左侧纵置的变速器传递,然后由车体后方第二轴前的分动器将动力分别传输给前轴和中后轴。该车的悬挂系统沿用了奔驰汽车公司RKW90轮式装甲车的叉形杆和1个上控制臂的结构,不过弹性元件借鉴了法国地面武器公司 的“维克斯特拉”轮式装甲车的双螺旋弹簧布局。
  TEAM样车和ARGE-GTK样车展出后,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此时荷兰正在实施更新M113装甲输送车的PWV(Pantser Wiel Voertuig)计划,由于联邦德国和荷兰在军事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荷兰国防部的官员立即照会前来参展的德国官员,就荷兰加入GTK/MRAV/VBM计划的可能性进行咨询。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荷兰的这个行为已经不需要波恩的官员再找法国人商量了,因为高卢人已经萌生了退意。两年以后,GTK/MRAV/VBM计划变成了GTK]MRAV/PWV计划,骄傲的法国人已独自上路了,因为其VBM计划已经变更为VBCI计划。事实上,早在1995年3月21日德国国防技术协会“科隆一波尔茨”主席团理事会上,德国已经有人怀疑鉴于法国人一贯的左派,他们在GTK/VBMYZ边计划合作上究竟有多少诚意呢?只不过这次会议属于秘密性质,会议纪要在十年后才正式公开。
  
  被诱惑的玫瑰
  
  关于法国人能否有足够诚意执行GTK/VBM计划,德国人早就产生过怀疑。在1996年2月,法国政府的最高首脑――希拉克总统在公开场合对VBM的预算提出强烈质疑。随后,在国民议会预算委员会的干预下,法国陆军对VBM计划进行了全新的诠释:VBM计划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发展VBCI车型,包含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VTT)和装甲指挥车;第二阶段发展VPSA车型,包含直接支援车(VAD)和武器搭载车等两个武器系统平台。而在对外的外交辞令上,法国人表现出少有的礼貌:“不,VBM计划没有被取消,只不过第二阶段将在稍晚一点进行”。言不由衷的法国人却暗自召集国内的地面武器供应商,假借探讨VBM计划法国企业参与份额多寡之名,对独立发展VBM第一阶段VBCI车型的可能性进行调查。
  1997年晚些时候,法国正式照会德国和英国军事决策部门,决定暂时搁浅VBM计划,同时建议后两者联合对TEAM样车和ARGEGTK样车进行评估。1997年11月,由英国和德国选派的技术官员在联邦国防技术与采购局的主持下,对一辆6×6和一辆8×8型ARGE-GTK样车以及一辆6×6型TEAM样车按照先前约定的战术、技术和经济性指标进行了细致的评审,法国的技术专家以旁听的形式列席这次评估会。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第一阶段的评估之后,局面就对TEAM集团极为不利――专家小组认为8×8型的传动方案在战斗全重、有效载荷、有效容积、发展潜力和效费比等多个方面占有绝对优势,6×6型的传动方案只能充当GTK/MRAV/VBM计划的补充车型,前者的装备量会占到整个计划的70%以上。而在接下来的评估中,ARGE-GTK样车得到了大多数与会专家的赞许。1998年4月,在征求了参与各方意见之后,英国和德国宣布GTk/MRAWVBM计划中标方为ARGE-GTK样车。
  在接下来的谈判过程中,法国先是极为诡异地完全认可英国和德国的评估结果,重新启动GTK/MRAVNBM计划。后来法国人又不移余力地为本国企业争取生产份额,然而法国企业提供的总成部件很难在ARGE-GTK样车上应用。以发动机为例,由于ARGE-GTK样车采用的是极为紧凑L型动力一传动系统,发动机被横置在狭窄的车首空间内,动力经过锥齿轮传动箱与纵置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的自动变速器相连接。受空间的限制,发动机必须采用V形气缸的柴油发动机,而法国人擅长的是直列气缸柴油发动机,根本不可能满足车辆单位体积功率需要。如果采用法国的发动机,车辆的动力舱必须进行重新布置,进而挤压动力舱后面战斗舱和载员舱空间,这样一来德国人极为看重的模块化设计将遭到彻底抛弃。于是,法国军方以本国军火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为由,宣布苒次搁浅GTK/MRAV/VBM计划。
  德国人和英国人并没有被法国人反复无常的表现影响,随后两国宣布该计划的远期愿景是:德国装备3000辆,英国1500辆,而荷兰也不失时机地宣布将本国规划的PWV计划并入GTK/MRAV计划,愿以平等的条件分担研制经费,其预计装备数量不低于1000辆。即使不算上未来外销的可能,作为一个总装备数量高达5500辆的采购计划,GTK/MRAV/PWV计划所具有的价格优势无疑是巨大的,更何况在未来欧共体部队或者是北约部队执行联合任务时,其高度的通用化让法国人不免心生悔意。1999年初,法国向德国、英国和荷兰提出重返GTK,MRAV/PWV计划,并愿以平等的条件接受各种费用的分配。几次三番的折腾终于耗尽了日耳曼人的耐心,他们开出了一个在高卢人看来带有侮辱性的条件:闭上嘴巴、准备埋单、不许退飞出!否则需要赔偿其他参与各方的经济损失。结果可想而知,恼羞成怒的法国人宣布正式全面退出GTK/MRAVNBM计划,独立推行VBM第一阶段VBCI步兵战车的研制。
  1999年11月,得到英国、荷兰和德国授权的联邦国防技术采购局与新成立的装甲车辆技术集团公司(ARTEC)签订了一份总价值1.2亿美元的研制合同。由后者在ARGE-GTK样车的基础上,研制全装备状态的GTK/MRAV/PWV计划底盘模块。根据这份合同,ARTEC公司将制造9辆8×8型样车,分别用来承担机动试验、防护试验和个性化任务模块匹配试验。除此之外,ARTEC公司将自掏腰包研制1辆6×6型样车和2辆8×8型样车,进行整体技术验证试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RTEC公司是原ARGE-GTK集团接纳了原TEAM集团成员之一的阿尔维斯公司组成的。这样ARTEC公司的股份分别隶属于两家德国公司(克劳斯玛菲・魏格曼公司、马克防务系统公司)和两家英国公司(GKN公司和阿尔维斯公司)。也许有人会说,那荷兰人是不是充当了冤大头了呢?当然不会,荷兰SP・DAF公司得到了和德国人合作的另外一个项目――LBV轮式装甲侦察车(德国人称之为“非洲小狐”)的主导权。
  就在GTK/MRAV/PWV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地球解放军”美国人通过资本的力量收购了瑞士莫瓦格公司,一个分裂欧洲的计划跃然纸上。1999年9月,通用地面武器公司宣布支持刚刚控股的子公司莫瓦格公司,开发第四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1999年底,据来自《简氏防务周刊》的消息:英国国防部官员已批准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的投标申请,竞争英、德新型MRAV/GTK计划中英国陆军需求的1500辆多用途轮式装甲车。英国国防部组织竞争活动,以降低2004年开始的生产阶段的项目成本。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的竞争对手是众所周知的ARTEC公司,该公司得到了德、英两 国授予的价值1.2亿美元的新型8轮车发展合同。维克斯公司希望提供由瑞士莫瓦格公司研制的“皮兰哈”IV轻型装甲车。公司认为该车是“皮兰哈”车族的革新性发展,且不需要作详细和昂贵的计划。ARTEC公司希望2002-2004年有9辆车可供试验,而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自称因其目前正在进行“皮兰哈”变型车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这样的项目。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声称“皮兰哈”IV将具有以下作战优点:效率更高,到达前线的速度更快,比装甲技术财团的车便宜。如果说法国退出后,荷兰的加入能让德国人抓狂的情绪刚刚得以平息的话,海峡对岸传来的消息则让条顿人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三年以后,盎格鲁・撒克逊人最终中止了MRAV计划,退出了和德国、荷兰的合作。不列颠群岛的娇艳玫瑰终究没能抵御魔鬼的诱惑,成为欧洲第四代轮式装甲作战平台发展历程中最大的输家。
  
  寂寥的远行
  
  2002年12月,在德国慕尼黑克劳斯一玛菲・魏格曼公司的生产线上,一辆崭新的大型轮式装甲输送车成为人们的焦点,这就是GTK/MRAV/PWV计划的成果。按照德国人对啮齿类凶猛动物的偏好,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大型轮式装甲车被命名为“拳击手”(Boxer,一种极为凶猛的大型犬)。随后该车被交付大名鼎鼎的4l号试验场进行机动性试验,6个月以后“拳击手”以满分“毕业”。2003年10月,由荷兰斯托克公司生产的“拳击手”装甲指挥车也走下了生产线,相关的防护试验随之展开。然而,这一切已经和英国人没有关系了。
  2003年7月,英国借口新生的“拳击手”轮式装甲车战术指标不合格,预期造价过于昂贵为由退出GTK/MRAWPWV计划。GKN公司和阿尔维斯公司在ARTEC公司的股份被转让给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和荷兰斯托克(Stork PWV)公司。从表面上看,英国人的理由似乎十分有道理。“拳击手”轮式装甲车战斗全重为28-32吨,目前欧洲的军用运输机C-130和C-160难以搭载其进行远程战略机动,而能够搭载“拳击手”的A-400M运输机的服役时间一再推迟,估计2012年之前难以形成战斗力。当然,英国人的理由过于牵强俯会,谁都知道其当时已经向美国订购了C-17重型战略运输机,即便是A-400M运输机的推迟服役,也不影响“拳击手”轮式装甲车装备英军后进行战略机动。
  事实上英国人的离去是另有复杂原因的。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基于传承本国金融文化和保持欧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考虑,固守英镑币值拒绝加入欧元区,致使英国货币大幅升值进而影响工业出口。本国的装备制造业一片萧条,国防工业也出现了空洞化的趋势。从表面上看,两家英国公司占据着ARTEC公司及半数的股份,但是GTK/MRAV/PWV计划样车近90%的零部件由德国企业供应,即使在英国设立一条总装线,英国的产业工人只能干些“拧螺丝、涂油漆”之类的简单工作,这和维克斯得到“皮兰哈”IV生产许可证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英国把MRAV合同最终授予维克斯公司,“皮兰哈”IV完全可以采用英国本土的珀金斯发动机,其他主要的零部件都可以由本国企业制造。这一点在此前GKN公司得到莫瓦格关于“皮兰哈”Ⅱ许可证后,英国为安曼和科威特供应轮式装甲车辆的商业合同上已经得到了佐证。在风雨飘摇的政治生活中,如果能够得到产业工人的选票,英国工党的领导们撕毁商业合同,退出GTK/MRAV/PWV计划在所不惜。另一方面,1999年11月英航空航天公司和马可尼电子系统公司合并,组建了BAE系统公司。维克斯公司和阿尔维斯公司合并成立了阿尔维斯・维克斯系统公司后,加入了BAE系统公司。作为阿尔维斯公司旗下子公司――瑞典赫格隆公司,一直在进行新型8×8型SEP装甲战车的开发,该公司充分利用子系统级别的很多成熟部件,开发风险极小。该车是由BAE系统公司的私有投资开发,具有常规机械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被认为采用了更划算和可靠的方式,超过混合电传动方案。8×8基型车底盘将重14吨,战斗全重约22-26吨,车内容积为13立方米,最大公路速度为100公里/时。该车和德国GTK装甲输送车的战术指标不相上下,研制成功后能得到瑞典和英国共同的采购订单。
  尽管英国人盘算得极好,但是无论是瑞士的“皮兰哈”IV,还是瑞典的SEP,其成熟度与已经规划了多年的GTK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更何况,“皮兰哈”IV脱胎于“皮兰哈”Ⅲ,也存在着“皮兰哈”家族固有的动力冗余较小、内部空间不足和有效载荷低的特点,和眼下欧洲第四代轮式装甲作战平台存在着理念上的差距。尽管瑞士人和美国人叫卖多年, “皮兰哈”IV在欧洲还是没有得到任何订单!英国人自然不肯充当冤大头,成为“皮兰哈”lV唯一的用户。无奈之余,英国人决定和瑞典人一起重新设计“皮兰哈”V轮式装甲车。而此时,德国人和荷兰人在GTK/PWV项目上的合作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
  英国退出GTK/MRAV/PWV计划后,尽管“拳击手”装甲车因为种种原因先后搁浅多次,但是其优异的性能却得到了世人的交口称赞。2006年夏天,在“欧洲陆军战备展览会”上,ARTEC公司的高层主管犹为兴奋地宣布:荷兰装甲部队订购200辆“拳击手”装甲车(其中包含55辆装甲指挥车、27辆防空车、19辆防空指挥车、41辆工兵车和58辆装甲救护车)的计划已经得到荷兰议会的批准。2006年12月19日,荷兰国防部国务秘书塞斯・范德克纳普手捏着6.24亿欧元的支票,走进荷兰阿姆斯弗特的正式采购“拳击手”装甲车签约现场。在历经了14年的风雨兼程之后,命运多舛的“拳击手”终于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得到了第一份圣诞礼物。半年后,德国联邦议院也批准了德国陆军订购272辆“拳击手”装甲车(其中包含135辆装甲输送车、65辆装甲指挥车和72辆装甲救护车)的预算。尽管“蛋糕”远不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大,但是作为目前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好、机动性最强、造价最昂贵、命运最坎坷的大型轮式装甲作战平台,这个总造价15亿欧元的订单已经是极其难得了。从此,德国和荷兰装甲部队就拥有一款能根据任务需求,随时进行配置的模块化装甲车。在通用基型底盘的基础上,仅需花费几分钟时间就可配置成高防护人员输送车以及执行指挥、救护、维护和载货任务的装甲车。目前,“拳击手”轮式装甲车已经搭载德国和荷兰的士兵出现在巴尔干半岛、中亚荒漠的维和部队中。
  
  可怜的潘哈德
  
  圣经中有一句话:当你拥有的时候,上帝会给予你更多;当你失去的时候,上帝会把你最后的一点也带走。这句话如果送给法国潘哈德(Panhara)公司,相信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拒绝。关于法 国潘哈德和勒瓦瑟机械制造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9年,路易・雷纳・潘哈德(L・R,Panhard)和埃米尔・勒瓦瑟(E・Levassor)在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家汽车制造厂,称为潘哈德・勒瓦瑟机械公司。他们最先生产出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奠定了现代汽车传动系统布置的基础,对汽车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他们也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地面武器供应商之一,其设计的轮式装甲车辆一直是法国地面作战部队的主要装备,这其中包括PVP装甲车、VAP突击车、VBL侦察车、VBR轻型装甲车、VCR装甲车、M3装甲车、AML装甲车、ERC装甲车和EBR装甲车。毫不客气地讲,潘哈德设计的任何一款车都能成为畅销货,离开了它们,法国陆军简直就寸步难行。
  当法国陆军公布VBM计划之后,潘哈德想当然地认为此非他莫属,以至于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开发出“维克斯特拉”轮式装甲车和雷诺汽车公司开发出XgA轮式装甲车之后,潘哈德连一个初步的设计规划或者是技术验证方案也没有搞。而后来法国把VBM计划和德国的GTK计划合并后,潘哈德极为傲慢地加入了TEAM国际集团,因为在他们的思维中,其合作伙伴蒂森・亨舍尔同样也是欧洲顶级的轮式装甲车供应商,而对手ARGE-GTK集团中的成员多是履带式装甲车辆供应商,譬如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只是凭借利用资本力量收购了法国萨维姆工业公司之后,才进入轮式装甲车领域的。殊不知无论是法国地面武器公司,还是没进入GTK/VBM计划的雷诺汽车公司,对法国新的陆军装甲计划早已是虎视眈眈了。他们深谙法国国防部官僚的心思:在一个由英国和德国人主导的装备计划中,让法国人充当“捧哏”的角色,得不到平等的技术参与,没有给本国生产线创造就业机会,法国人宁愿选择“可耻的孤独”!
  1999年晚些时候,在和GTK/MRAV分道扬镳后,法国人再一次高效率地对VBCI计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法国陆军装备的VAB轮式装甲输送车,数量高达4000多辆,完全指望此前提出的VBM进行替代,显然花费高昂,说不定还要接受国民议会议员们“挥霍纳税人血汗”的指控。法国陆军另一项轮式地面武器――AMX-10RC轮式突击炮尚有较强的生命力,目前在世界上鲜有对手,没必要立即进行升级替换。也就是说,此前的VBM计划中,作为直接支援车(VAD)、装甲输送车(VTT)和武器搭载车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急迫性,剩下的装甲指挥车完全可以在步兵战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一个基础底盘就可以满足所有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发展模块化完全没必要。于是,VBM计划彻底被VBCl步兵战车计划所代替。由于和德国人的合作已经耗费了六七年的时间,完全凭空设计一款全新的轮式步兵战车风险过大,由已经进行过新一代战车技术验证工作的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和雷诺公司来执行此项任务,无疑是加快计划进程有效规避研制风险的正确选择。2000年3月,法国初步选定地面武器工业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来执行此项计划,随后相关的谈判工作迅速展开。而此时可怜的潘哈德还在和德国人套近乎,被抛弃的命运似乎早就注定了。
  2000年10月,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经过高效的磋商,决定双方设立一个合资公司――萨托利(Satory)军用车辆公司,由其来负责VBCI战车的研制和生产。当年11月,萨托利军用车辆公司和法国国防采办局正式签署协议,授权他们合作研制法国新一代轮式步兵战车VBCI,研制合同提供的经费为8500万欧元。这是法国加入欧盟后,签署的第一份以欧元标价的军事装备研制合同。按照双方的约定:首先由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法国国防部地面武器局和法国陆军组成一个“集成认证程序”小组,用来对萨托利车辆共生产的VBCI试验样车进行评估试验。研制合同中明确全部的试验样车为5辆。其中,第一辆VBCI试验车在2003年年底完成,用于机动试验(以验证车辆的动力组件、传动系统和悬挂装置),第二辆VBCl试验车用于弹道防护试验。如果这5辆原型样车能够在2005年通过全部的试验科目,正式的生产工作将于2006年全面展开。按照军方的初步估算,VBCI步兵战车总采购量为700辆,第一批采购65辆,其中54辆为步兵战车型(VCI),11辆为指挥车型(VPC):第二批采购117辆,其中91辆步兵战车型(VCI)和26辆指挥车型(VPC),剩余的518辆将于2009-2013年间供货,其中405辆为步兵战车型,113辆为指挥车型。
  针对此前法国陆军对“维克斯特拉”复杂的传动系统的忧虑,法国地面武器公司选择了扬长避短的做法,将车辆运行系统――动力总成、传动总成和行走总成的工作(包括驾驶室、发动机、齿轮箱、悬挂、轮轴和车载电力系统)交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来完成,他们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整体布局设计和车体外观设计(包括装甲车体,以及炮塔、观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和自保护系统同车辆的装配和整合),以实现强强联合的目标,事实上这对雷诺汽车公司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惠及军事机械工业,特别是奔驰汽车公司和曼汽车公司在发动机和车桥上进行合作,以共同的技术规范研制出新一代军民两用卡车之后,奔驰和曼成为了世界上最畅销的军用越野卡车。而与此同时法国的重型汽车工业却是日渐势微。尤克斯并入了意大利依维柯,尼古拉斯剑走偏锋专注于超重型特种车,贝利埃并入了雷诺,更要命的是雷诺卡车后来又被瑞典沃尔沃所控股。好在后来雷诺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又控股了瑞典沃尔沃,与之结为战略联盟重新成为世界卡车市场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与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在VBCl项目上的合作,无疑是雷诺重振旗鼓的“脸面工程”,能在自己最擅长的底盘设计上得到前者的信任,雷诺想不使出浑身解数都难。
  2003年,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举行的武器展览会上,由法国地面武器公司和雷诺汽车联合研制的VBCI步兵战车出现在世人面前。次年夏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04欧洲陆军装备展览会”上,VBCI步兵战车除了进行静态展览外,还在萨托利试验场上进行了机动能力表演,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目前,该车除了获得法国陆军的订单外,还收到诸多国家的意向订单。笔行于此,国内哈德派们少不得义愤填膺,指责法国人“婊子天性”对外合作缺乏诚意。然而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致力于自主发展武器,思量于自我兵器工业利益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加以申斥。在一个缺乏国家意志强力统筹基础学科研究的背景下,过度的市场化和放任的竞争无疑是产业经济的噩梦,低质重复的建设和无序恶性的倾轧只不过是对民族经济的竭泽而渔。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对市场经济毫无节制的迷信和社会精英道德感的沦丧,让我们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应该警惕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飞速发展,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某些强硕而又肤浅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往往是“采用某国原装进口发动机”;他们的企业“和某强国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再次引进了其某某先进技术”……殊不知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位和对外核心技术的依赖,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理想的梦魇。好在当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对世界和平负有重要责任感的中国,必须强化国家意志的远见和民族向心力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人无可指摘,唯有愚蠢的潘哈德成为世人的笑柄。
  
  结束语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人类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寂寥的远行,文明的进化始终依托于锐意借鉴与决绝创新,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她的包容和远见不离不弃。作为今日欧洲地面武器的主流供应方――法国、德国、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等国家,在第四代轮式装甲作战平台上合作与分裂,恰恰是欧洲地面武器设计思潮的一次融和与交错,我们总能在VBCl、“拳击手”、“皮兰哈”V和SEP等车辆上发现如此之多的共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已经不再是欧洲。而遗憾的是,亚洲依然是千百年来的亚洲。 (未完待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